劉苗苗
(太原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目前我國在高等級的公路路面采用瀝青路面比較多,原因是瀝青公路平穩(wěn)性、耐用性較高,且汽車行駛時無振動、噪聲小。除此以外,瀝青混凝土還可以增加混合料的強度,從而使鋪設完成的路面質量有所保障。隨著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人們對瀝青混凝土的施工要求愈加嚴格,相關團隊要想建設一條質量較高的道路,要綜合控制各方面的因素。影響城市道路質量的因素除了鋪筑用料外,還有道路設計、施工團隊、原材料的質量、機械設備等方面的因素。因此本文以南京市秦淮區(qū)某路段為例,對城市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術進行分析。
在市政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要不斷加強對施工質量的綜合監(jiān)督管理,不斷建立健全安全的施工機制和標準,保證道路施工質量符合要求,避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損害。道路施工時對施工技術和設計都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在市政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過程中,要充分保證施工設計符合要求,保證路面的長期使用性能。例如,在進行路面設計時可以加強對施工質量的要求和控制,在市政公路瀝青路面進行施工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實際考慮不同區(qū)域的自然環(huán)境和地理環(huán)境,針對不同的環(huán)境情況進行實際的設計考慮。在進行瀝青路面設計的第一階段,需要對路面的施工區(qū)域進行交通情況的具體勘查和分析,例如需要對人流量和車流量進行分析和勘查,在了解路面情況后,針對實際情況做出合理的規(guī)劃和設計,保證路面施工完成后交通順暢[1]。除此之外,還可以進一步檢查路面施工所在的區(qū)域的自然環(huán)境,對天氣和氣候進行預測,保證在施工過程中可以對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進行良好的適應,保證施工的進度和安全。
路橋工程路基產生沉降,是影響瀝青路面平整度的重要因素。路基產生不均勻沉降的重要原因就是工程地基方面的垂直受力問題。一方面,路橋工程項目中路基產生沉降問題,極易對瀝青路面周圍的應力產生影響,導致路面產生下陷等問題。另一方面,施工過程中路基發(fā)生沉降極易對后續(xù)的瀝青路面鋪設質量產生負面影響?;诖?,對路基沉降因素的重要原因進行分析:①路橋工程建設中,技術人員在施工材料、施工技術與實踐標準和要求上產生偏差。②路橋工程建設中,路基壓實操作不合理,不均勻的壓實增加瀝青路面低效施工的風險[2]。在上述兩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導致路基承載力的不均,從而產生沉降問題,不利于瀝青平整度施工的順利進行。
市政路橋路面施工常用的機械設備主要有攤鋪機、碾壓機等。針對攤鋪機來說,在路面施工應用的過程中,一旦設備兩翼集料過多,就會導致原料產生離析的問題。與此同時,在攤鋪機工作的過程中,設備劇烈震動易造成瀝青路面產生裂痕或者瀝青產生不均勻的問題。對碾壓機而言,其整體工作頻率也會對瀝青鋪設質量產生影響。頻率過快極易導致瀝青原料的密實性降低,增加路面坑洼的風險。由此可見,施工設備的操作是否規(guī)范會對市政路橋施工質量產生影響。
市政路橋施工中瀝青路面種類可分為柔性路面和半剛性路面。柔性路面主要包括除水泥混凝土之外的基層材料,各類瀝青面層、砂石面層所組成的路面結構。柔性路面在使用的過程中,整體路面剛度與形變模量較小,在車輛荷載力的作用下,極易產生彎沉問題。與此同時,該類瀝青路面的強度較低,通常需要路面將承載力轉移至土基中,導致土基單位整體壓力增加,對土基工作性能的標準與要求較高。半剛性路面主要是將石灰、水泥等材料作為瀝青路面的基層,其在路橋工程使用初期具有柔性路面的特點,但隨著工作時間的推移其整體工作性能會逐步增強。
如果路面接縫處理不到位,會給最終的施工質量帶來較大的影響。例如,在某瀝青路面接縫處理過程中,因為接縫處理質量不達標,使得路面出現(xiàn)大量斜向裂縫,混合料也發(fā)生離析現(xiàn)象,嚴重影響道路車輛的行駛安全。為了避免瀝青路面出現(xiàn)較多裂縫,防止混合料發(fā)生離析,施工人員需要重視路面接縫處理。在處理路面橫向接縫時,可采取垂直平接縫方式[3]。此外,還可以通過采用人工方式,將木板墊在道路端部,再進行碾壓施工。碾壓施工完成后,檢測人員可采用3m 直尺對瀝青路面平整度進行檢測。對于端部厚度不足的部分,可徹底鏟除,形成直縫,為后期的直縫連接提供方便。在路面接縫處理環(huán)節(jié),為了確保接縫質量符合要求,施工人員還要對接頭進行預熱與軟化處理,通過采用噴燈烘烤方式,在直縫部位涂抹適量的熱瀝青,以提升混合料的黏結性。
工程施工管理人員要充分認識到瀝青混合料運輸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旌狭涎b車前,要安排專業(yè)人員在運輸車輛車槽表面均勻涂刷清潔劑,然后方可進行混合料的裝車,以避免瀝青材料大量殘留在運輸車輛底板上部。同時,混合料裝車要按既定順序進行裝料作業(yè),重點檢查運輸車輛中間與后端裝料質量是否達標,通過采用來回移動的方式,不斷提高瀝青混合料的裝車質量,避免混合料發(fā)生離析現(xiàn)象。瀝青混合料裝車完畢后,還要采取科學的保護措施,避免混合料在運輸期間出現(xiàn)快速降溫。相關人員可直接在運輸車輛上覆蓋一層篷布,從而既起到保溫效果,又避免混合料在運輸期間出現(xiàn)遺撒現(xiàn)象。瀝青混合料運輸?shù)绞┕ぷ鳂I(yè)現(xiàn)場之后,施工人員需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卸料作業(yè)[4]。為了更好地提升瀝青混合料的運輸質量,相關管理人員要結合瀝青混合料的用量,配置數(shù)量匹配的運輸車輛,確保瀝青路面施工的連續(xù)性與均勻性。
(1)為順利進行大面積施工,提前組織生產配合比調試,確定各熱料倉的配合比例,判斷其是否滿足要求,同時確保熱料倉具有良好的供料狀態(tài),即供料均衡,使用全過程中無溢料、等料現(xiàn)象。在得到目標配合比的最佳用量后,在該基礎上組織馬歇爾試驗,此環(huán)節(jié)的主要目的在于明確生產配合比的最佳瀝青用量。經過前述操作后,按照生產配合比試拌,檢驗此時瀝青混合料的性能,判斷其是否滿足要求,若不達標則予以調整,且此過程中還需檢驗拌和機計量系統(tǒng)的精準程度。
(2)與常規(guī)性的瀝青相比,改性瀝青混凝土攪拌的時間可以適當?shù)匮娱L5s 左右,將集料投入攪拌設備內干拌5s,然后摻加礦粉,均勻攪拌。當拌和完成以后,對混合料進行抽檢,若發(fā)現(xiàn)瀝青混合料的實際配合比與設計配合比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則應該立即進行調整。
(3)安排專員檢查瀝青混合料的表觀質量,著重判斷是否有花白料、結團、粗細集料離析問題,任何存在問題的材料均須視為廢料處理,不可投入使用。此外,有必要查明出現(xiàn)表觀質量問題的具體成因,做合適的調整,直至生產出質量達標的材料為止。
(4)瀝青混合料拌制完成后,不可隨即用于鋪筑施工,妥當?shù)姆椒ㄊ菍⑵渲萌氡氐某善穬α蟼}儲存,但要避免儲存時間過長的情況(通常不大于24h),全程加強溫度控制,溫降不大于10℃。
(5)瀝青混合料使用間歇式拌和設備統(tǒng)一進行拌和,拌和設備的生產能力不得低于230t/h,結合前期試驗確定出來的最佳配合比來確定各原材料的具體用量,利用電腦自動控制完成投料作業(yè)。經過篩分以后的混合料級配必須滿足設計要求,礦料與粗細集料的摻加比例不得隨意更變,整個拌和操作使用機械攪拌。
(6)存儲倉中必須存儲足夠的混合料,運輸混合料時,必須保證運輸車處于滿載狀態(tài),不得出現(xiàn)隨拌隨裝現(xiàn)象。存儲倉內設自動保護裝置,確保存儲倉內保持恒溫,為保證混合料拌和完成以后溫度損失降低至最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配備附帶自動保溫功能的貯存?zhèn)},以保證加工完成的混合料保存在恒溫環(huán)境中[5]。
瀝青混凝土運至施工現(xiàn)場之后,施工單位應該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攤鋪和振實作業(yè)。瀝青混凝土卸車時,應該靠近施工部位,避免反復轉運浪費時間并且改變材料的性能,同時應該確保卸車位置的整潔度,避免出現(xiàn)混凝土材料的污染。進行瀝青混凝土材料的攤鋪前,需要對施工路面基礎進行密實度檢查,發(fā)現(xiàn)坑槽必須及時進行填埋,對于松散的路基需要重新進行壓實,必要時可以對基礎進行強度檢測,只有路基強度滿足使用要求后才能攤鋪瀝青混凝土。進行基層攤鋪之后,需要在基層上鋪撒透層瀝青粒料,這樣才能保持較強的黏度,有利于后續(xù)面層施工,一般粒料鋪撒后5h 以上9h 以內可以進行面層施工。為了節(jié)省施工時間,可以采用自卸車進行卸料,采用攤鋪機進行攤鋪,之后采用鏈條式傳送機進行材料傳送,這樣能夠明顯提升工作效率。進行振搗時,可以選擇使用插入式振搗器進行,這種振搗器能夠深入瀝青混凝土層內部進行壓力釋放,能夠獲取比較均勻的搗實效果[6]。另外,可以避免在混凝土層內部產生氣泡,有利于減輕表面裂縫的形成。振搗時需要安排施工人員進行現(xiàn)場補料,及時向振搗后出現(xiàn)密實度缺陷的部位進行細料補充,這樣能夠使路面獲得足夠的密實度、保證施工完成后路面的承力性能。
施工溫度是影響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對施工溫度的控制。施工單位在路面施工前將混合料預熱,當溫度滿足施工規(guī)范要求后再進行施工。如果出現(xiàn)施工間斷的情況,則復工前必須再次進行混合料預熱。此外,在進行瀝青混合料溫度控制時還應注意以下內容:①通常情況下混合料拌和溫度應不高于180℃。②骨料加熱溫度通常高于拌和溫度20~25℃,且因為骨料含水量對干燥時間和加熱溫度有直接影響,因此,在混合料制備過程中應加強骨料含水量的控制。③路面碾壓施工前應通過試驗路段確定最佳初壓溫度。碾壓過程中,復壓和終壓的溫度相差15~20℃。④東北地區(qū)或低溫情況下,普通瀝青混合料的初壓溫度應不低于135℃、終壓溫度應不低于80℃;SBS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初壓溫度應不低于155℃、終壓溫度應不低于100℃。同時,混合料運輸過程中應使用篷布進行覆蓋,且相較于普通地區(qū),應增加2~3 層篷布,并確保混合料到達施工現(xiàn)場時,表面6cm 以下的溫度應不低于 160℃[7]。
在實際情況中,常常會由于路面不平整造成路面積水,因此對市政公路的養(yǎng)護和管理極其重要,在進行道路養(yǎng)護的同時還可以對特殊路段進行防御護欄的設置,加強對道路的保護和管理,嚴格保證道路的安全性能。相關人員需要對常見的公路問題進行實際勘察和分析,尋找公路養(yǎng)護的最優(yōu)措施,及時對被損害的公路進行修復,提高公路的安全性能。相關人員要加強對公路使用情況的管理,避免出現(xiàn)破壞公路路面的惡意行為,提高養(yǎng)護和管理意識,為路面的正常使用和運行奠定良好的基礎。在進行具體的養(yǎng)護和管理過程中,對每一個養(yǎng)護環(huán)節(jié)都要進行嚴格執(zhí)行,不斷提高養(yǎng)護質量,確保道路安全,為建筑單位創(chuàng)造更好的經濟效益。
瀝青混凝土施工技術是公路工程路面施工過程中的基礎技術,對于路面質量具有特別重要的保證作用。當前,關于瀝青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研究比較成熟,并且在很多公路工程項目的建設過程中取得了比較好的應用效果。在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除了需要做好本文所列舉的施工準備工作之外,應該在落實施工技術要點的基礎上,加強對施工過程的質量檢測,一旦發(fā)現(xiàn)施工質量不符合設計指標,需要及時對工程技術進行復盤,修正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技術要點,最終確保工程質量始終在可控范圍之內。另外,本文對瀝青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研究相對比較淺顯,后續(xù)在研究過程中需要根據具體項目實施要求進行補充完善,同時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施工方案,進一步提升這種技術的應用空間,獲得良好的施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