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強調(diào)過,長篇小說最重要的是結構。我對這個“最”字有些疑慮,更不認為結構唯一重要,但承認結構對于長篇小說確實很重要。一個小說家,要寫一部數(shù)十萬字的長篇,結構肯定是特別讓人頭痛的事情。先寫什么后寫什么,不寫什么要寫什么,詳寫什么略寫什么,都頗費思量。一部數(shù)十萬字的長篇小說,總不會只有一條故事線,而應該在多條故事線之間建立什么樣的關系,須反復權衡。說小說的結構純粹是一種技術性的因素,當然不妥。但說小說的結構完全無關乎技術性的盤算,可能也不符合事實。一部數(shù)十萬字的長篇小說,由許多相對細小也相對獨立的部分組成。在每一個細小的部分,作者都可以表達自己某種相對細小的情思。而結構則是作者賴以整體性地表達自己對歷史、對現(xiàn)實、對人性的思考、困惑的手段。有一些長篇小說,各個細部都寫得很好,但卻缺乏一種整體性的藝術力量,究其原因,就在于沒有一種能夠產(chǎn)生整體性力量的結構。而小說沒有一種能夠產(chǎn)生整體性力量的結構,有兩種可能的原因:一是作者根本沒有一種整體性的思考、困惑要表達;另一種原因,則是作者雖然想要表達某種整體性的思考、困惑,但卻沒有能力營造一種結構,使之能夠?qū)崿F(xiàn)自己的藝術追求。所以,結構,對于任何一個長篇小說作者,都是嚴峻的考驗。
胡學文的長篇小說《有生》,近六十萬字。這么長的篇幅,結構的考驗就分外嚴峻。要寫那么多人,要寫那么多事,故事的時間跨度那么大,胡學文在動筆之前,一定在結構問題上費了不少心思。小說讀到一半,我就感到這部長篇結構的獨特;讀到快終結時,結構的詭異性就愈加明顯。小說的故事越寫越精彩,閱讀的快感越來越強烈,而故事以未完成的形式戛然而止?!队猩泛翢o疑問,讓人感受到一種整體性的藝術力量,但它的結構卻是開放性的,是一種正在生長著的東西。
《有生》由上下兩部組成。上部十章,下部十章,全書共二十章。每章都以人物命名。上部每章標題依次是《祖奶》《如花》《祖奶》《毛根》《祖奶》《羅包》《祖奶》《北風》《祖奶》《喜鵲》;下部每章標題依次是《如花》《祖奶》《毛根》《祖奶》《羅包》《祖奶》《北風》《祖奶》《喜鵲》《祖奶》。上部十章,五章以“祖奶”命名,五章以其他人物命名,依次是“如花”“毛根”“羅包”“北風”“喜鵲”;下部十章,五章以“祖奶”命名,五章以其他人物命名,依次是“如花”“毛根”“羅包”“北風”“喜鵲”。全書二十章,祖奶的故事占據(jù)了十章,如花、毛根、羅包、北風、喜鵲每人占據(jù)二章,共十章。祖奶毫無疑問是小說的主人公,是全書的核心人物。所以,小說以祖奶的故事開頭。在上部十章中,是祖奶與其他人物交織著寫;在下部十章里,也是祖奶與其他人物交織著寫。只不過,在上部里,是先寫祖奶,再寫如花等其他人物;在下部里,則是先寫如花,再寫祖奶。當然,以“祖奶”命名,并不意味著這一章只寫祖奶,與祖奶有著聯(lián)系的許多人物,也必然在故事中出現(xiàn),有些人物還頗有分量。以“如花”“毛根”“羅包”“北風”“喜鵲”命名,則更是五個相對獨立的故事,每個故事中都活動著一個人物群,其中也有些人物扮演著并非可有可無的角色。
第一章里,祖奶說朝廷換皇帝的那一年,她滿十歲,而新皇帝才三歲。那么,祖奶生于溥儀登基的前十年,也就是1900年前后。小說第二十章,也是最后一章,喬石頭向祖奶懺悔,說自己當初并沒有遵照祖奶的指令去打聽白花姑姑的消息,而是編造白花姑姑的死訊欺騙了祖奶。祖奶讓喬石頭打聽白花下落時,已九十高齡,那么,喬石頭向祖奶懺悔時,祖奶應該百歲出頭了。在第十四章里,祖奶也的確說自己是百歲老者。所以,《有生》中歷史時間起點是19世紀末年,現(xiàn)實的時間落腳點是21世紀初年。作為主人公的祖奶,在現(xiàn)實的時間里,是一個只能終日躺在床上的垂死老人。身體完全不能動彈,也喪失了語言能力,但頭腦仍然清醒,思維依舊清晰?!队猩穼懥税賮砟觊g的事情。關于歷史,關于往昔,當然只能依賴祖奶的回憶。回憶過往,是祖奶基本的敘事功能。但祖奶在小說中的結構性意義,卻又不限于回憶過往,也在現(xiàn)實敘述中起著重要作用?,F(xiàn)實中的人物,都與祖奶有著或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小說在整體上是歷史與現(xiàn)實交叉著寫。雖然寫祖奶的五章總體上代表著歷史的一面,但在寫祖奶的每一章內(nèi)部,敘述又是在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不斷往還。以“祖奶”命名的每一章,總是讓祖奶在往昔中沉浸一陣后又回到現(xiàn)實,只是在現(xiàn)實逗留的時間都很短,好多次短到只有四個字:“螞蟻在竄?!边@就像一個潛水者,在水里沉潛許久后便探頭出水換口氣。如果以“祖奶”命名的每一章,都只是讓祖奶回憶過去,那全書在總體上便像是歷史與現(xiàn)實的簡單拼接。讓祖奶在回憶過往時又不時回到現(xiàn)實,讓歷史與現(xiàn)實不停地在祖奶的病床前遭遇、碰撞,歷史與現(xiàn)實就緊緊咬合著,就融為一體了,甚至就分不清哪是歷史哪是現(xiàn)實了,而這或許正是作者所追求的效果。
如花、毛根、羅包、北風、喜鵲,這五個人當然是小說中僅次于祖奶的重要人物,但并非只有這五個名字在目錄中與祖奶平起平坐的人物才很重要。祖奶的孫子喬石頭,在小說中的作用比那五個人更為重要。喬石頭之所以名字沒有成為某幾章的標題,是因為他并非只在某幾章出現(xiàn)。小說第一章,喬石頭就出現(xiàn)了。村支書宋品在第一章里就接到喬石頭電話,于是知道喬石頭要回村。喬石頭是維系著祖奶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的一個關鍵性人物。喬石頭的回鄉(xiāng),成為從縣上到鎮(zhèn)上,從鎮(zhèn)上到村上的一件大事,但卻遲遲不回。喬石頭的回鄉(xiāng)作為一種懸念,對小說的整體敘述起著推動作用,也起著引領作用。喬石頭的回鄉(xiāng),像空中的一塊石頭,說是就要落下來,但又總是不落下來;喬石頭的回鄉(xiāng),像樓上的另一只靴子,本應很快落下地,卻又總是不落下地。這就使小說的敘述有了一個具有彈性的空間。躺在床上的祖奶,不僅回憶著過往,也洞悉著現(xiàn)實。她知曉現(xiàn)實的一切,評判著現(xiàn)實,卻又不能對現(xiàn)實有絲毫干預,這樣的構設也是十分巧妙的。在小說中,祖奶活躍在歷史中,在現(xiàn)實中完全沒有行動;至于喬石頭,活躍在傳說中,現(xiàn)實的行動也很少。但這祖孫二人的存在,卻在小說的整體結構中扮演著綱領性的角色。
喬石頭回鄉(xiāng),是為了買下垴包山;買下垴包山是為了建一座祖奶宮,讓祖奶住進宮中。當我們最初獲悉此情時,堅信喬石頭這樣做,只是為了表達對奶奶的孝心,只是為了讓奶奶更好地受到人們的尊崇、膜拜,當然也為了祖奶能夠更好地護佑眾生。但后來才知道,此事另有隱情。喬石頭預感到自己的生命可能先于祖奶終結,他買下垴包山、建造祖奶宮,把祖奶移入宮中,實際上是要把自己的奶奶托付給眾生。在小說的結尾處,是喬石頭在床前向祖奶袒露內(nèi)心深處的隱秘。建造祖奶宮是因為預感自己來日無多,這是隱秘之一。小說中的喜鵲,是一個與祖奶性情極為相似的年輕女性。可以說,喜鵲是祖奶人格風范、精神品質(zhì)的繼承者。喜鵲從少女時期起,就戀愛著喬石頭,而在未來得及向喬石頭表白時,便在野地里被布袋套頭后強奸。失身后的喜鵲,覺得已沒有了向喬石頭表白愛戀的資格,便離開宋莊,到張家口謀生。被強奸極大地改變了喜鵲的人生道路。而在小說結尾,喬石頭向祖奶袒露的另一個隱秘,便是當年強奸喜鵲者正是自己。祖奶驚訝不已。讀者也驚訝不已。垴包山是屬于全村人的。喬石頭要買下這山,必須全村戶主簽字同意。喜鵲準備了酒菜,約喬石頭這天晚上到她家,商談簽字事,實際上是要借助喬石頭買山一事解決丈夫的問題。喬石頭決定去赴喜鵲家宴,并向喜鵲說明當年的強奸犯正是自己。喜鵲性情剛烈,不知會有怎樣的反應。祖奶十分擔憂,讀者也十分擔憂。但小說就這樣結束了。垴包山是否被喬石頭買下?祖奶宮是否被喬石頭建成?喜鵲怎樣處理了當年被強奸?喬石頭究竟因為什么而預感到自己大限將至并著手安排后事?這些都成為未解之謎。
建造祖奶宮,當然與祖奶關系極大。祖奶對喬石頭此舉是極其反感、厭惡的,決不愿意住進那樣一座宮中,但她卻沒有表達自己意志的能力。但以祖奶的剛毅和智慧,她一定會以某種方式抗拒搬遷,這會是怎樣的方式呢?如果祖奶宮終于沒有建成,那意味著喬石頭或者鋃鐺入獄,或者命歸黃泉,那祖奶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呢?喬石頭可是祖奶唯一的親人??!但小說沒有寫到這地步便結束了。當小說結束時,祖奶的故事還沒有結束,祖奶的命運還有待確定。一部如此篇幅的長篇小說,主人公的結局以懸念的方式充當結尾,是比較奇特的。
不僅是祖奶和喬石頭的故事以懸念結束,幾乎所有主要人物的故事都沒有終結。第十一章又以“如花”命名。如花終于嫁給了錢寶。但夫妻二人都不太“正?!?。法律意義上的夫妻是否成為實際意義上的夫妻?讀者很想知道。喬石頭要買下垴包山。村中要用更好的地置換每戶在垴包山上的地,并且每畝還補償好幾百元。垴包山上有如花與死去的丈夫錢玉一起耕種過的土地。如花堅決不同意換地。村支書宋品登門勸說,沒用。喬石頭親自登門了,目的顯然是為了換地,但喬石頭卻直到離去,也沒有提及換地的事,讓如花疑惑不已,也讓讀者疑惑不已。這到底是咋回事呢?但如花的故事就這樣結束了,留下一堆懸念。第十章又一次以“毛根”命名。毛根對宋慧一往情深,這份感情有怎樣的結果?毛根死去的妻子胖女埋葬在垴包山上自家的地里。換地就意味著要遷墳。毛根不愿意死去的妻子再受折騰,也不肯換地。他表現(xiàn)得比如花還要堅決,干脆在胖女的墳邊建了一座小木屋,住進這屋中,以人在屋在、人在墳在的決心守護著這一片土地??梢韵胍?,如果有人要強行趕走他,他一定會以死相拼。那么,喬石頭如果真要建祖奶宮,該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讀者想知道,但毛根的故事就這樣結束了,留下一堆懸念。第十五章又一次以“羅包”命名。羅包與麥香的婚姻早已名存實亡。羅包在鎮(zhèn)上開著豆腐作坊,與在作坊打工的山西姑娘安敏同居,生下的孩子都上學了,并且安敏又懷了第二個孩子。但麥香就是不肯離婚,不時到作坊來鬧騰一通,也以極端的語言對羅包發(fā)出了恐嚇。羅包極其痛苦卻一籌莫展。麥香是否最終同意離婚?羅包是否最終像讀者所希望的那樣與安敏平安、幸福地生活著?讀者想知道,但羅包的故事就這樣結束了,留下的是懸念。第十七章又一次以“北風”命名。北風是宋莊所屬的營盤鎮(zhèn)鎮(zhèn)長楊一凡寫詩時用的筆名。楊鎮(zhèn)長正陷入神秘的麻煩中。那在家里時總聽到的奇怪的聲音到底來自哪里?那養(yǎng)蜂女到底是什么人又為什么死于火災?楊鎮(zhèn)長與養(yǎng)蜂女之間到底是怎么回事?楊鎮(zhèn)長手機不斷收到的與養(yǎng)蜂女似乎有關的短信,來自哪里?目的何在?但小說沒有交代?!氨憋L”的故事就這樣結束了,留下一堆懸念。第十九章又一次以“喜鵲”命名。喜鵲的丈夫黃板倒賣過古董。在遭受牢獄之災后,性情大變。相信垴包山底有著遼代的墓葬,便開始了他的挖掘。他日夜在那里挖著,晚上就住在自己挖出的洞里。黃板的精神顯然出了問題。既然喬石頭要買下整個垴包山,那黃板便必須離開那山洞。喜鵲打算把喬石頭將黃板弄下山作為換地的條件。準備酒菜請喬石頭到家中吃飯,就是要談這件事。黃板的結局究竟如何?喜鵲后來的命運到底怎樣?讀者想知道,但喜鵲的故事就這樣結束了,留下一堆懸念。
一部如此篇幅的長篇小說,沒有對任何一個重要人物的命運做出明確交代,是《有生》的獨特之處。我們不妨先把這個問題放下,看看小說寫了些什么?
我讀《有生》,首先感受到的是深重的苦難。說《有生》是一部寫苦難的小說,也絕對能夠成立。祖奶是小說中最主要的人物,苦難也在祖奶的百年生涯中表現(xiàn)得最突出。十歲時,母親在流浪途中死于難產(chǎn)。與父親相依為命地過了若干年,在自己將要出嫁時,父親被慘殺于途中,自己也同時被殺了父親的人奸污。一生嫁過三個男人。第一個男人死于狼口;第三個男人死于槍口;第二個男人離她而去,不知所終,也成為一個懸念。一生生育過九個兒女,有八個都早死,另一個被第二個丈夫帶走,也從此下落不明。在自己年屆百歲、行將就木時,唯一的孫兒,也是唯一的親人喬石頭又可能先她而去。這還是祖奶一生苦難中的較大者。至于稍微尋常一點的苦難,就數(shù)不勝數(shù)了。祖奶的百年人生史,就是一部血淚史,一部苦難史。苦難不僅僅充塞著祖奶的人生歲月。如花、毛根、羅包、北風、喜鵲,他們的人生中也充滿著苦難。宋莊的人,都在苦難中掙扎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苦難,無關男女、老少、貧富。小說的意蘊有多個層次。在最表面的層次上,表達了人生實苦的理念。人生便意味著苦難,這是佛家對人生的基本看法。
雖然人生便意味著苦難,但生命又是必須被珍視的?!队猩芬环矫鎸ι目嚯y做了深刻的揭示,另一方面又對生命進行了盡情的謳歌。祖奶以接生婆的身份充當小說主人公,便能夠讓重生、護生的觀念得到最充分的體現(xiàn)。祖奶把接生當作極其神圣的事業(yè)。眾生平等。生命有著同樣的價值,無關乎貴賤,無關乎智愚賢不肖。正是這樣一種對生命的信念,使得祖奶敢于一次又一次替日本人接生,雖然被誤解,雖然因此受凌辱,也毫不畏懼;雖然后來因此付出慘痛的代價,也毫不后悔。謙卑而剛毅,忍讓而執(zhí)著,隨遇而安卻又決不茍且偷生,冷靜理智卻又熱情似火,諸多矛盾的品性在祖奶身上完美地交融著。如果要問祖奶最突出的精神特征是什么,應該說是慈悲。對所有人都懷著慈悲之心,但又決非任人欺侮的懦弱無能之輩。祖奶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佛家的理想人格。
小說中的佛家生命觀念,不僅體現(xiàn)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體現(xiàn)在對動物生命的敘述上。小說中,螞蟻伴隨、糾纏著祖奶一生,還有蝴蝶也與祖奶有著特別的生命緣分;喜鵲這種鳥兒則與喜鵲這個人物似乎生死相依。至于烏鴉,簡直是如花的生命寄托。《有生》寫人的生命苦難,也寫了動物的生命苦難;《有生》不僅謳歌了人的生命價值在苦難中顯現(xiàn),也謳歌了動物的生命價值在苦難中顯現(xiàn)。《有生》寫的是有情眾生生命的相互依傍、相互支撐。如果把祖奶接生了一萬多人視作是祖奶單向地對這些人施恩,祖奶自己就堅決不認可。祖奶的生命,與那些母腹中的生命,是相互依傍、相互支撐的。如果沒有那些母腹中的生命,祖奶就沒有與苦難周旋的勇氣;如果沒有那些母腹中的生命,祖奶的生命早就油盡燈枯。如果認為是喜鵲這個人物在單方面地喂養(yǎng)那些枝頭的喜鵲,喜鵲這個人物自己就絕不認可。那些枝頭的喜鵲,與喜鵲這個人物,生命是相互信傍、相互支撐的。那些枝頭的喜鵲,讓喜鵲這個人物的生命有了色彩、有了意義。至于如花與烏鴉的關系,就更是生死與共了。那些烏鴉甚至是如花全部的生命支柱,全部的生命念想。如花相信死去的丈夫變成了烏鴉,按佛家的觀念,這想法絲毫不奇怪,絲毫不荒謬,因為這無非意味著生命的輪回。
佛家雖然強調(diào)重生、護生,但卻并非主張好死不如賴活。佛家十分強調(diào)生命的尊嚴。生命的價值在生命的尊嚴中體現(xiàn)?!队猩分械淖婺蹋园倌甑纳鼘嵺`,昭示了什么叫作生命的尊嚴,什么叫作有尊嚴地活著。在一個接一個的苦難中,祖奶有時勇猛進取,有時忍讓妥協(xié)。但無論采取何種行動,都嚴守著一條原則,那就是絕不喪失生命的尊嚴。祖奶實際上一生都在守護著一樣東西,那就是生命的尊嚴。小說中,也寫了各種各樣的人對生命尊嚴的踐踏,例如黃師傅的兒子,例如李二妮和她的丈夫趙進元,例如錢拜月。這些人活得下賤不堪。李二妮在漫長的歲月中給予祖奶無數(shù)的傷害,在傷害祖奶生命的同時,也在踐踏著自己生命的尊嚴。祖奶對她沒有怨恨,只有悲憫。
明白了小說的這樣一種意蘊,就懂得了小說為何呈現(xiàn)出開放式的結構了,就明白為何直到小說結尾,祖奶、如花、毛根、羅包、北風、喜鵲這些人物的故事還沒有完,這些人物的苦難也沒有完。這樣寫,或許就是要讓讀者體悟到生命本無所謂終結,永遠在繼續(xù)和輪回;苦難也無所謂完結,永遠在繼續(xù)和輪回。
2022年1月11日
(王彬彬,南京大學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