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宏濤
3月12日,一位名叫理查德·道格拉斯·福斯貝里的老人離開了這個世界,幾天前,他剛過完76歲的生日。全球各大媒體紛紛發(fā)文紀念,通過文字圖片和視頻,半個多世紀前的一幕回到人們眼前。
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在那座海拔2200多米的高原城市誕生了兩大傳世之跳。先是比蒙飛身一躍幾乎觸達沙坑頂端,8米90的驚人成績將男子跳遠世界紀錄甩開了55厘米。兩天之后,男子跳高決賽,幾乎清一色以俯臥式跨越橫桿的選手當中,一位金發(fā)青年獨樹一幟,一段弧線形助跑之后,他面朝藍天拔地而起,身體形成一個弓形,流暢地越過橫桿。一開始,滿場觀眾被這前所未見的奇怪姿勢所吸引。橫桿逐漸升高,剩下選手越來越少,人們發(fā)現(xiàn)那新奇招式竟有著強大競爭力。最終,這位美國選手獨自征服了2米24,奪走冠軍,還打破了奧運紀錄和全美紀錄。21歲的福斯貝里一戰(zhàn)成名,不僅因為冠軍頭銜,更因為他帶來的全新技術(shù)。
當時,俯臥式過桿在跳高比賽中占據(jù)明顯優(yōu)勢。1961到1963這短短兩年時間里,蘇聯(lián)人布魯梅爾就用這種姿勢,6次改寫世界紀錄,并在1964年奧運會上奪冠,這無疑是俯臥式優(yōu)越性的最好背書。就在那期間,熱愛跳高的高中生福斯貝里在他的訓(xùn)練中遭遇了瓶頸。對他來說,俯臥式技術(shù)似乎太難了,無論如何都難以熟練掌握,成績也停滯不前。參加高中比賽的資格線不過1米52,在他面前卻彷如難以逾越的大山。不斷挫敗但又很不甘心,福斯貝里萌生了另辟蹊徑的想法,他選擇了剪式技術(shù)尋求突破,那是他做起來最順暢協(xié)調(diào)的方式。熟悉田徑的人對“剪式”并不陌生,1957年,女子跳高名將鄭鳳榮便是采用這一姿勢,創(chuàng)造了中國田徑的第一項世界紀錄。福斯貝里以這種有些過時的技術(shù)為基礎(chǔ),不斷嘗試改造,一種新的過桿方式逐漸成型。這個過程讓福斯貝里付出了代價,肩背部首先著地,他不止一次頸椎受傷。好在那一時期越來越多學(xué)校開始使用泡沫墊取代鋸木屑作為落地區(qū)的緩沖,背越式的安全系數(shù)大為提高,也讓福斯貝里的訓(xùn)練越發(fā)順利。
1963年,16歲的福斯貝里首次將他的創(chuàng)新帶上賽場。在許多人眼里,這個姿勢頗為怪異,不止一位記者在報道中調(diào)侃他的動作。不過,成績最有說服力。不久,福斯貝里以1米91打破了學(xué)校紀錄,高中畢業(yè)之前,他征服的高度已提升到1米97。1965年,福斯貝里進入俄勒岡州立大學(xué),校隊教練一度認為他采用翻滾式才能有更大提高。但他在大二時以背越式跳過2米08,刷新學(xué)校紀錄,一切爭論戛然而止。教練不僅站到了他的一邊,并且決定讓更多隊員學(xué)習(xí)這一新的技術(shù)。
在福斯貝里的生命中,1968是光彩熠熠的一年。他先是在全美大學(xué)生比賽中奪冠,后來又在奧運選拔賽上拔得頭籌,他的大幅照片登上了《田徑新聞》雜志封面。最為耀眼的一刻當然是在墨西哥城向世界展示他獨特的跳高姿態(tài),并贏得奧運金牌。
“Fosbury Flop(福斯貝里跳)”,這是田徑跳躍項目發(fā)展史上破天荒地以運動員名字命名的技術(shù),它的出現(xiàn)開啟了跳高運動新的時代。接下來的幾年,盡管俯臥式陣營中依然不乏高手,但背越式日漸成為主流。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跳高項目的40位參賽者中,有28人采用了背越式。1976年,民主德國選手阿克曼取得女子跳高金牌,成了俯臥式在奧運賽場贏得獎牌的絕唱。1978年,蘇聯(lián)人亞申科越過2米34,留下了俯臥式在跳高運動的最后一次世界紀錄。福斯貝里或許不會想到,他將背越式帶上國際賽場僅10年之后,這項技術(shù)在跳高世界里一統(tǒng)江湖。
單從競技成績看,福斯貝里只有一枚奧運會金牌,從未擁有過世界紀錄,但將他稱作里程碑式的人物絕不過分。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評價說:“福斯貝里在墨西哥城書寫了奧運史上一段難忘的篇章,在他背越過桿并奪取金牌之后,這項運動就此改變了面貌?!比缃?,福斯貝里已去往天堂,但他的名字在跳高世界永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