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森
美國亞利桑那州哈瓦蘇湖畔,矗立著一座原建于英國的大橋——倫敦橋。55年前的1968年2月,它被倫敦市政府賣給了一位美國商人,從而漂洋過海,遠赴美國。英國《星期日電訊報》以《遠渡重洋的古橋》為題,回顧了這座大橋的傳奇經(jīng)歷。
倫敦泰晤士河上最早的橋梁是一座木橋,由羅馬人建于公元50年。羅馬人走后,倫敦橋漸漸變得破爛不堪。在幾個時期,它曾經(jīng)被維修或者重建,但具體時間不可考證。有記錄顯示,公元965年倫敦人重建了這座木橋,它成為連接泰晤士河兩岸的一條重要通道。1176年,英王亨利二世為了抵抗丹麥人的入侵,決定用堅固的石橋代替木橋。于是他下令拆掉木橋,改建大型石拱橋。
這座石拱橋耗時長達33年才最終建成。其間,據(jù)說先后有150名工人喪生。這座石拱橋被命名為倫敦橋,是那個年代連接倫敦泰晤士河南北兩岸的唯一通道。其橋面寬8米,下面由19座橋墩支撐。除了主橋,還有一座輔助的吊橋。
倫敦橋被視為中世紀(jì)歐洲各國建造的橋梁中最奇特的一座——它完全不對稱,在全部橋拱中,沒有任何兩個的形狀是完全相同的。橋面上建有房屋和商店,橋中央建了一座小教堂,橋南端有一座門樓。由于橋拱窄小,橋下水流湍急,勇敢的人或魯莽之輩駕船從橋拱下駛過——據(jù)說很多人因此喪命。
倫敦橋的造型雖然獨特,但并不實用。最主要的問題是,橋上建筑物較多,接二連三發(fā)生火災(zāi)。所幸它是由石料建造而成的,沒有被燒毀。
到了1799年,針對年久失修的石拱橋,倫敦展開了一場設(shè)計新橋取代舊橋的競賽。工程師托馬斯·特爾福德設(shè)計了一座跨度為183米的單拱鐵橋。這一當(dāng)時堪稱革命性的設(shè)計方案雖然贏得人們交口稱贊,卻未能投入實踐。究其原因,倫敦人對該設(shè)計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它在兩岸所占用的土地面積心存疑慮。
最終,一座造型美觀的5拱石橋屹立在原橋址西側(cè)30米處。這座新的倫敦橋由工程師約翰·雷尼設(shè)計,由其子小約翰·雷尼督建,歷時7年(1824年至1831年)建成。這座橋長283米,寬15米,主體建筑材料是花崗巖。
1902年至1904年期間,為了緩解交通擁堵這個老大難問題,倫敦市政府對倫敦橋進行了加寬。不幸的是,加寬后的橋身令其基礎(chǔ)部分——橋墩難以承受。隨著時間的推移,橋墩在重壓之下緩慢地下沉。據(jù)測算,整座橋以每8年2.5厘米的速度下沉,成為倫敦市民面臨的一大安全隱患。
倫敦橋緩慢地下沉,說不定哪一天就會倒塌——這成了很多倫敦人的心病。到20世紀(jì)60年代,為了避免事故的發(fā)生,英國政府決定拆除倫敦橋,另建一座新橋。可是,無論拆橋還是建橋,都需要數(shù)額龐大的資金。那時英國經(jīng)濟不太景氣,中央政府和倫敦市政府都拿不出這筆巨資。于是,如何處置即將廢棄的倫敦橋,以及如何建造新橋,被倫敦市政府提上了議事日程。
在倫敦市政府專門召開的研討會上,一位名叫伊凡·勒金的議員提議,將具有多年歷史的倫敦橋作為“古董”,拿到市場上拍賣,由買家自行承擔(dān)拆除費用,倫敦市再用賣橋所得的資金建造新橋。
勒金的“奇特想法”遭到絕大多數(shù)倫敦市議員的反對。他們認為,不會有人愿意花費巨資購買一座廢棄的石橋,更別說還要自行承擔(dān)拆除費用了。勒金據(jù)理力爭:“因為它是一座著名的古橋 ,所以具有相當(dāng)高的價值……”
倫敦市政府的官員經(jīng)過討論,認為勒金的提議有一定道理,于是決定按照他提出的設(shè)想嘗試一下。倫敦市政府通過媒體發(fā)布了拍賣倫敦橋的公告。
距離設(shè)定的拍賣日期只剩5個星期時,仍然沒有人提交競拍申請。于是,倫敦市的官員、議員和紳士們紛紛嘲笑勒金的想法“無比幼稚”。然而,勒金一直堅信自己的想法沒有錯。他向倫敦市政府建議,遠赴美國紐約召開一場新聞發(fā)布會,以吸引當(dāng)?shù)氐慕ㄖ_發(fā)商前來競拍。倫敦市政府采納了他的建議。
勒金本人前往美國紐約,出席了新聞發(fā)布會。他細致地描述了倫敦橋悠久的變遷歷史,并特別強調(diào):“它不只是一座橋,也是英國歷史的見證,是很珍貴的古董。”
勒金的這番話被很多美國媒體作為頭條進行了報道,引起了美國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同時是石油公司老板的羅伯特·麥卡洛克的關(guān)注。他敏銳地察覺到,此事大有可為。
此前不久,麥卡洛克的事業(yè)遭遇挫折:他買下了亞利桑那州哈瓦蘇湖市6470公頃土地的開發(fā)權(quán),原本打算在這塊土地上建起高樓大廈,但是招商情況很不理想,有意前來置業(yè)的人寥寥無幾。他想了很多招攬客戶的辦法,都收效甚微。
哈瓦蘇湖市是亞利桑那州西部的一座小城,位于哈瓦蘇湖畔。亞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界河科羅拉多河流經(jīng)此湖。麥卡洛克認為,這里的旅游業(yè)極具開發(fā)前景,自己“只缺一個機會”。
正當(dāng)麥卡洛克一籌莫展之際,倫敦橋?qū)⑴馁u的新聞出現(xiàn)在美國媒體上。麥卡洛克靈機一動:如果能把倫敦橋搬到哈瓦蘇湖市,必然能夠吸引許多美國人的目光。這樣一來,哈瓦蘇湖市的房子就容易出售了,甚至地價都會飆升。他為自己的突發(fā)奇想興奮不已,立即向倫敦市政府提交了參與競拍的申請,甚至開始與助手討論搬遷及重建倫敦橋的事宜。
為了賣個好價錢,倫敦當(dāng)局一直對倫敦橋的“心理估價”三緘其口。麥卡洛克不想“打無準(zhǔn)備之仗”。他幾經(jīng)周折,終于了解到倫敦市政府預(yù)估拆除這座橋要花費120萬美元。于是他向?qū)Ψ綀蟪隽?40萬美元的購買價,并附贈6萬美元(分期60年支付,每年1000美元)。另外,搬遷大橋的費用由麥卡洛克自行承擔(dān)。
有意思的是,由于沒有競爭者,這場拍賣實際上成為倫敦市與麥卡洛克之間一賣一買的交易。雙方對外宣稱,“麥卡洛克以246萬美元拍得倫敦橋”。
倫敦市政府與麥卡洛克敲定這單買賣后,很多倫敦人走上大橋,痛哭流涕??梢?,倫敦橋承載著太多英國人的回憶和情感。
倫敦橋的魅力遠超一座橋梁。它除了歷史悠久,還與英國王室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時,人們在英國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倫敦橋塌了”。那么,女王逝世與倫敦橋有什么關(guān)系?原來,在英國有一項傳統(tǒng):王室成員去世后,最初不直接對外公布消息,而是以某座橋的名字作為暗號發(fā)出相關(guān)信息。比如女王逝世時,她的私人秘書會發(fā)出通知:“倫敦橋塌了?!笔盏竭@一信息的人就知道女王逝世了。這樣做是為了令白金漢宮的工作人員不會過早地把女王逝世的消息泄露出去,使得王室有足夠的時間作出安排。當(dāng)相關(guān)人員收到暗號“倫敦橋行動”,就意味著善后工作正式啟動。
時間回溯到1968年。由于英國與美國相距遙遠,大橋的拆卸及運輸成了大問題。為了保持古橋的原有風(fēng)貌,麥卡洛克讓自己的人把倫敦橋的構(gòu)件逐一編號、拆卸,吊裝到巨輪上,然后運送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長灘,再用火車、卡車將這些構(gòu)建運抵哈瓦蘇湖市。
在麥卡洛克的監(jiān)督下,倫敦橋開始按其最初的設(shè)計圖在哈瓦蘇湖畔重建。為了與這座橋的風(fēng)格相匹配,麥卡洛克專門聘請設(shè)計師,在大橋周邊建起一座小鎮(zhèn),包括英式房屋、商場和教堂,與倫敦橋相呼應(yīng),成為濃縮的“倫敦式景觀”。他甚至投資把哈瓦蘇湖畔的一個半島開挖成湖心島,這樣就可以讓大橋橫跨人工建成的湖心島,連接湖的兩岸。
重建整座大橋的工程歷時3年,費用(包括運輸、重建以及挖出湖心島)高達700萬美元。要知道,當(dāng)初麥卡洛克投資整個地塊,只花了100萬美元左右。
完全不對稱的倫敦橋
羅伯特·麥卡洛克
倫敦橋在哈瓦蘇湖畔落成
1971年10月10日,倫敦橋重建工程竣工,開始了它在美國的首秀。為了慶祝大橋落成,麥卡洛克不惜重金打造了一場極為絢麗奢華的落成典禮。他雇來跳傘隊進行表演,放煙花,組織樂隊演奏,放飛熱氣球,還辦了一場提供龍蝦和烤牛肉的奢華盛宴。宴會的規(guī)格是按照1831年大橋在倫敦落成時的那場宴會確定的——當(dāng)時英王威廉四世出席了宴會。
為了表示對倫敦橋的重視,麥卡洛克把時任倫敦市長從英國請到了哈瓦蘇湖市。倫敦市長身披黑色長袍,由一位執(zhí)劍武士相隨,參加了大橋的落成典禮。另外,美國當(dāng)紅明星羅伯特·米徹姆和唐·羅恩也應(yīng)邀出席慶典,可謂星光熠熠。
《紐約時報》評論說:“這場典禮可謂超級噱頭,瘋狂至極。這種事情只會發(fā)生在美國,也只有美國人才會在如此瘋狂的事情上花費如此巨額的資金?!?/p>
很多美國富商都對麥卡洛克的做法嗤之以鼻,認為這是“傻瓜之舉”。然而,這起市場營銷事件最終證明了麥卡洛克的商業(yè)眼光。
大橋落成后,數(shù)以萬計的游客紛紛來到哈瓦蘇湖畔參觀,并與倫敦橋合影留念。源源不斷的游客帶來了巨大的收益,麥克洛克很快就收回了成本。誰能想到這項投資會為他帶來如此大的收益呢?當(dāng)初被視為傻瓜的麥卡洛克,如果沒有經(jīng)歷這次購橋事件,就不會擁有那么多財富。
看到哈瓦蘇湖畔風(fēng)景宜人,人們爭相購買當(dāng)?shù)氐姆慨a(chǎn),房價隨之飆升。那里成了著名的旅游風(fēng)景區(qū)。小鎮(zhèn)居民由原來的幾百人增加到5萬多人。
倫敦橋落成之后,整個哈瓦蘇湖市發(fā)生了很大變化。1975年,哈瓦蘇湖市商會宣布,僅在過去的一年中,倫敦橋就吸引了近200萬名游客。
時至今日,麥卡洛克當(dāng)初投建的小鎮(zhèn),旅游業(yè)已經(jīng)相當(dāng)發(fā)達。倫敦橋依然矗立在哈瓦蘇湖畔,成為當(dāng)?shù)刈顬樾涯康牡貥?biāo)式建筑。
如今的哈瓦蘇湖成為釣魚和劃船勝地。在這座城市里,游客除了可以享受一流的露營地、房車和觀景公寓外,724公里長的湖岸線和波光粼粼的水域,還提供了幾乎所有與水有關(guān)的娛樂活動,包括釣魚、滑水、劃船和居住船屋。人們亦可經(jīng)由湖邊沙灘、露營地和步徑,探尋湖泊的美。由于離賭城拉斯維加斯和大峽谷都不遠,前往這兩地旅行的游客往往也會順道來哈瓦蘇湖游玩。
《星期日電訊報》指出,如今橫跨在泰晤士河上的倫敦橋,修建于1967年至1972年之間,其部分費用來自出售舊倫敦橋獲得的資金。新橋是一座相當(dāng)“乏味”的水泥橋。它也許更結(jié)實,更實用,但除此之外,它難以與舊倫敦橋相比。
精明的英國人把一堆舊石頭賣出了高價。然而,美國人麥卡洛克顯然更勝一籌,比英國人要精明得多。他把一座廢舊的古橋當(dāng)作“巨型古董”,不僅繁榮了一座城市,還將一段傳奇載入史冊。
編輯:姚志剛?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