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與《軍工文化》雜志相識,在相識的十余年中,無論是在工作、學習、生活當中,她時時鼓勵我、幫助我不斷地成長進步,在理論學習中提高,在工作實踐中提升,在實際工作中錘煉,在學習、交流、溝通中成長進步。
退休不離崗,宣傳政策還要講。雖然已經退休,但是,每收到一期新出版的雜志我依然會欣喜若狂。我時刻關注著《軍工文化》,每一篇文章我都會認真閱讀,因為通過雜志我可以深入了解軍工文化的發(fā)展脈絡,通過雜志我可以了解到軍工文化最新的發(fā)展動態(tài)。
十多年來,雜志成了我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的朋友。在此,就《軍工文化》雜志今后如何做好學習、培訓工作提幾條不成熟的建議,僅供參考。
繼續(xù)結合當前各行業(yè)的形勢、宣傳的重點、要點、經驗介紹等進行培訓講解,不定期的組織學習培訓活動,使學員通過學習、交流,提高撰寫稿件的能力,宣傳報道本單位的事跡,擇優(yōu)質稿件進行宣傳報道,幫助鼓勵基層宣傳報道人員提高寫作水平。
成立《軍工文化》藝術團,并根據各單位生產情況實際,組織下基層慰問演出活動,演員由各基層單位文藝骨干選派,藝術團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組建巡演。
按照標準,基層單位申報,組織專家組進行檢查驗收,成熟一個發(fā)展一個,半年或者年終統一驗收掛牌。
以軍 (兵)工人、軍(兵)工事為主題,在行業(yè)內開展攝影、書法、美術、集郵展覽等活動。成立此類活動的群眾組織開展活動,用攝影圖片、書法、郵票等作品展示行業(yè)文化建設成就等。
根據單位軍工文化活動的需要,由《軍工文化》編輯部幫助指導印發(fā)行業(yè)宣傳冊,提高單位軍工文化的宣傳水平。
結合行業(yè)重點地域的歷史紀念地,開展“重走長征路”“走進太行山”“走進黃崖洞”等軍工文化教育系列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