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利用受激發(fā)光特性分析n型太陽電池金屬電極性能研究

      2023-04-12 00:00:00張胡廣付明汪小紅呂文中
      太陽能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電致發(fā)光光致發(fā)光太陽電池

      收稿日期:2021-11-02

      基金項目: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2019CFB677)

      通信作者:付 明(1967—),男,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光伏材料與太陽電池方面的研究。fuming@mail.hus.edu.cn

      DOI:10.19912/j.0254-0096.tynxb.2021-1331 文章編號:0254-0096(2023)06-0193-05

      摘 要:結合硅太陽電池電致發(fā)光(EL)和光致發(fā)光(PL)的原理分析,提出利用EL和PL圖像來分析太陽電池Ag-Si接觸電阻性能的新方法。制備用于n型太陽電池的兩組不同體系玻璃粉的正銀漿料,經(jīng)絲網(wǎng)印刷、燒結后制得太陽電池。通過PL檢測、EL檢測和Ag-Si接觸電阻測試,對太陽電池正銀電極的歐姆接觸性能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Pb-B-Si體系玻璃制備的正銀漿料經(jīng)燒結后形成的電極性能較好。通過對玻璃粉的同步熱分析儀(TGA-DSC)分析,發(fā)現(xiàn)轉(zhuǎn)變溫度Tg較低的玻璃粉制備的電極漿料所形成的電極接觸性能較好。

      關鍵詞:太陽電池;電致發(fā)光;光致發(fā)光;電極;接觸電阻

      中圖分類號:TM914.4 """""" nbsp;" 文獻標志碼:A

      0 引 言

      目前,世界各國大力支持清潔能源,使光伏產(chǎn)業(yè)得到迅速發(fā)展。對光伏產(chǎn)業(yè)有兩大發(fā)展標桿:一是降低太陽電池的制造成本;二是盡可能控制制造成本的同時提高轉(zhuǎn)換效率。針對后者,近些年出現(xiàn)了大量高性能太陽電池結構,如:發(fā)射極背面鈍化(PERC)電池,異質(zhì)結(HJT)電池,n型硅太陽電池等。其中,n型硅相較p型硅,具有三大顯著優(yōu)勢:1)n型硅有更高的少子壽命;2)n型硅硼含量極低,本質(zhì)上消除了硼氧對的影響,幾乎無光致衰減效應[1];3) n型硅材料對金屬雜質(zhì)具有更高容忍度。因此,n型硅太陽電池具備更高轉(zhuǎn)換效率和穩(wěn)定性。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n型硅太陽電池p+發(fā)射區(qū)的金屬化問題。

      太陽電池的生產(chǎn)和研究也不能缺少性能檢測,檢測技術一方面提供了標準化的性能評估,另一方面為太陽電池的研究改進提供了很好的分析手段。本文使用的檢測技術主要是受激發(fā)光成像檢測技術,包括電致發(fā)光(electroluminescent,EL)成像檢測和光致發(fā)光(photoluminescence,PL)成像檢測。相比較其他檢測技術,發(fā)光成像檢測技術具有全面性好、無破壞性、分辨率較高和耗時更短等特點?;贓L檢測和PL檢測技術,本文提出一種新的表征太陽電池Ag-Si接觸電阻的檢測方法,該方法通過EL檢測、PL檢測以及接觸電阻測試,可對硅太陽電池的金屬電極的Ag-Si歐姆接觸特性進行完整、直觀的定量分析。

      1 受激發(fā)光成像表征金屬電極接觸電阻的基本原理

      在受激發(fā)光成像的圖像中,太陽電池上對應的每個像素單元可看作一個微型p-n結。在太陽電池受到外部激勵時,每個p-n結中都會發(fā)生自發(fā)輻射復合,向硅體外部發(fā)射受激發(fā)光子。

      假設每個像素點只捕獲來自于其對應p-n結發(fā)出的光子,單個像素點,單位光子能量的自發(fā)輻射產(chǎn)生受激發(fā)光子的速率由非黑體輻射的普朗克定律可簡化表示為[2]:

      [rsp≈αEE2exp-EkBTπ2?3c20dexpqVxkBTdx]"" (1)

      式中:[αE]——光子的吸收系數(shù),[cm-1];[E]——輻射復合產(chǎn)生光子的能量,J;[q]——電子電量,C;[Vx]——p-n結中[x]處電勢,V;[d]——太陽電池厚度,μm;[?]——約化普朗克常數(shù),J·s;[c]——真空中光速,m/s;[kB]——玻爾茲曼常數(shù),J/K;[T]——絕對溫度,K。

      因[Vx]可由過剩少數(shù)載流子[Δnx]表示[3]:

      [qVx=kBTlnΔnxΔnx+NDn2i]"" (2)

      式中:[ni]——本征載流子濃度,[m-3];[ND]——摻雜濃度,[m-3]。

      所以式(1)可改寫為:

      [rsp=fEE0dΔnxΔnx+NDn2idx] (3)

      式中:[fEE=αEE2exp-EkBTπ2?3c2]。

      受激發(fā)光子的波長分布為950~1300 nm且硅對此波段的光子吸收效率極低,因此忽略受激發(fā)光子射出硅體前的再吸收。正表面發(fā)射光子電流值[Ij]為:

      [Ij=Ω′aj4π1-rfE?rsp]" (4)

      式中:[rfE]——正表面的反射率。射出硅體表面的受激發(fā)光子中僅一部分被自制測試儀中的CCD相機捕獲,故[4]:

      [?=k0∞IjQETEdE]""" (5)

      式中:[?]——CCD相機捕獲圖片上的像素單元的灰度值,同時也可理解為受激發(fā)光強度;[k]——被捕獲光子的百分比;[QE]——CCD傳感器的波長響應因子; [TE]——濾光片影響因子;將式(3)~式(5)結合得:

      [?=CE?0dΔnxΔnx+NDn2idx]""" (6)

      [CE=k0∞QETEΩ′aj4π1-rfEfEEdE]""" (7)

      由式(6)可看出受激發(fā)光強度與其對應處的少數(shù)載流子濃度的相應關系。從原理上看,可將測得的強度曲線值和標準硅太陽電池做比對或?qū)⑹剑?)中所有相關參數(shù)值如數(shù)獲取,從而得到受激發(fā)光強度與少數(shù)載流子濃度的定量關系,但在實際情況下,這是非常復雜且困難的。通過式(6)可定性得出,受激發(fā)光強度與少數(shù)載流子濃度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正比例關系。

      對于電致發(fā)光成像,考慮小注入條件和突變耗盡層條件下的理想p-n結情況,p-n結兩端的外加正向偏壓為[Vi],如圖1所示。

      穩(wěn)態(tài)下p區(qū)注入的電子滿足擴散方程:

      [Dnd2Δnxdx2=Δnxτn]"" (8)

      式中:[Dn]——電子擴散系數(shù),m2/s;[τn]——少子壽命,μm。

      邊界條件為[5]:

      1)耗盡層外的p區(qū)和n區(qū)為電中性,在外加偏壓[Vi]下,理想p-n結在[x=0]處有:

      [Δn0=np0expqVikBT] (9)

      2)太陽電池可簡化為p-n結,同時其處于正向偏壓下,故由p區(qū)注入的少子將在末端全部引出,則在[x=d]處有:

      [Δnd=Aexp-dLn+BexpdLn=0]"" (10)

      由式(6)、式(8)~式(10)以及擴散長度[Ln=Dn?τn],可得輻射復合光子生成率為:

      [?=CE?fLLn?expqVikBT] (11)

      [fLLn=0dexp-x/Ln1-exp-2d/Ln+expxLn1-exp2d/Lndx] (12)

      在實際的太陽電池中,施加在太陽電池兩端的外部穩(wěn)壓源電壓[Va]可表示為:

      [Va=Vc+Vi+VAg]" (13)

      式中:[Vc]——電極電觸點上的電壓降;[VAg]——銀柵線上的電壓降。所以式(11)可改寫為:

      [?=CEfLLnexpqVa-Vc-VAgkBT]" (14)

      由式(14)可知,在外部穩(wěn)壓源電壓一定時,電致發(fā)光強度不僅與擴散長度有關,還與電極接觸點電壓降有關。當電極與硅片形成歐姆接觸時,接觸電阻值很小,其兩端壓降[Vc]也很小,此時[Vi]近似等于外部穩(wěn)壓源電壓,電致發(fā)光強度只與擴散長度有關;當電極與硅片接觸不好時,接觸電阻值大,導致其兩端分到得壓降[Vc]也變大,這將會導致自發(fā)輻射復合光子生成率很小,電致發(fā)光強度變?nèi)?。由此,對于EL檢測,EL圖像中呈現(xiàn)暗色區(qū)域的原因主要有兩種:太陽電池缺陷和電極接觸不良。EL檢測在太陽電池電極接觸不好的情況下是分辨不出暗色區(qū)域的成因的。

      對于光致發(fā)光成像,過剩載流子濃度為:

      [Gx+Dnd2Δnxdx2=Δnxτn]""nbsp; (15)

      式中:[Gx]——過剩載流子的生成率,[cm-3/s1]。利用表面復合速率來確定連續(xù)性方程的邊界條件[4]為:

      [SfΔnx=0=DndΔndxx=0]" (16)

      [-SbΔnx=d=DndΔndxx=d] (17)

      式中:[Sf]和[Sb]——前后表面的表面復合速率。

      通過式(15)~式(17)即可得出載流子濃度和少子壽命之間的關系,再結合式(6)可得出光致發(fā)光強度與少子壽命之間的定性關系。Trupke等[6]通過自洽方法證明了光致發(fā)光強度和少子壽命兩者之間的定量關系。因此,PL圖像可很好地表征太陽電池上的缺陷區(qū)域,而不會受到接觸性能和其他因素影響。

      基于上述電致發(fā)光和光致發(fā)光的原理特性,本文提出一種新的表征太陽電池Ag-Si接觸電阻的方法,基本原理是對一塊太陽電池同時進行EL測試和PL測試以獲得其EL圖像和PL圖像,標記出太陽電池上的缺陷位置以及缺陷區(qū)域大小,然后對標記缺陷后的EL圖像進行處理,并配合大量太陽電池的接觸電阻數(shù)據(jù)所擬合的接觸電阻與受激發(fā)光強度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實現(xiàn)太陽電池的二維Ag-Si接觸電阻([Rc])表征。

      2 實 驗

      2.1 正銀玻璃的制備

      如表1所示,制備Pb-B-Te和Pb-B-Si兩種體系玻璃。按配方稱取PbO、B2O3、TeO2、SiO2以及其他氧化物于坩堝中并均勻混合,放入箱式電阻爐加熱至1000 ℃,保溫30 min后淬火,得到玻璃顆粒。將玻璃顆粒放入球磨機進行球磨,設置球磨時間為150 min,轉(zhuǎn)速為360 r/min,烘干后得到4組玻璃粉。

      2.2 正銀漿料以及太陽電池的制備

      按相同配比(金屬粉∶玻璃粉∶有機載體∶稀釋劑=86.0∶3.0∶5.7∶5.3)將金屬粉、玻璃粉和有機載體混合,并經(jīng)三輥機研磨制備出相應的4組正銀漿料P1~P4。

      選取6英寸1/9大小(27 cm2)的單晶n型硅片為實驗片,背面印刷商用銀漿,正面印刷正銀漿料P1~P4,每組正銀漿料印刷3片,置入9溫區(qū)紅外隧道爐燒結,燒結峰值設置為870 ℃,最終獲得對應4組太陽電池樣品C1~C4。

      2.3 分析測試

      使用太陽電池綜合參數(shù)測試儀(型號:GSCT-B)測試太陽電池的I-V曲線以確定開路電壓([Voc])、填充因子([FF])、串聯(lián)電阻([Rs])以及轉(zhuǎn)化效率([η])。測試條件:溫度25 ℃,光強100 mW/cm2。

      使用自制EL測試儀[7]和PL測試儀獲取太陽電池的EL圖像和PL圖像,并通過提出的Ag-Si接觸電阻表征方法獲得太陽電池的二維[Rc]圖像。

      利用同步熱分析儀(TGA-DSC)對4組玻璃粉進行熱處理反應分析,測試條件:升溫速度20 ℃/min,溫度范圍25~750 ℃,加熱時通純凈空氣。

      3 結果和分析

      圖2為太陽電池的PL圖像,表2為PL測試儀缺陷檢測功能獲取缺陷區(qū)域的數(shù)據(jù)。

      從圖2可看出,C1~C4太陽電池上除電池柵線外圖像灰度基本均勻。在每塊電池上都出現(xiàn)了一個或多個隱裂(用箭頭標識),它們有呈現(xiàn)十字形,有呈現(xiàn)線形,這些隱裂缺陷可能是由于印刷或燒結過程引起的。在C1和C2的PL圖像上可看到小區(qū)域黑斑(用圓圈標識),它們可能是太陽電池生產(chǎn)過程中引入的雜質(zhì)缺陷造成的。

      從表2可看出,4組太陽電池的缺陷區(qū)域都很小,缺陷面積最大僅14.61 mm2,占整塊電池的0.54%,所以它們對電池的轉(zhuǎn)換效率影響較小。

      圖3為太陽電池的EL圖像,表3為EL測試儀獲取的暗色區(qū)域的數(shù)據(jù)。

      結合圖3和表3可看出,C1的EL圖片暗色區(qū)域最多,亮色區(qū)域面積小且分布不均勻,呈現(xiàn)亮斑出現(xiàn),亮度值突變大;C4的EL圖片的暗色區(qū)域最少,亮色區(qū)域面積大且分布較均勻,成片出現(xiàn),亮度值突變?。籆2和C3居中。僅從C4的EL圖片看,并不能確定圓圈標出的暗色區(qū)域成因。但結合C4的PL圖像后,可斷定此暗色區(qū)域為隱裂導致。結合上述PL圖像可知,太陽電池的暗色區(qū)域的主要影響因素來源于電極的接觸性能,暗色區(qū)域越大,太陽電池電極接觸性能越差。

      圖4為太陽電池的[Rc]圖像,表4為太陽電池的平均Ag-Si接觸電阻值,記為[Rc,m]。[Rc]的測試精度主要取決于紅外照相機對電致發(fā)光強度的分辨率、曲線擬合偏差等因素。該EL測試儀配備的CCD紅外相機為140萬像素,近紅外光波段靈敏度為2000 mV-1/30 s,根據(jù)式(6)和式(14),[Rc]的測量精度約為1%,誤差范圍約為±0.1 Ω·cm2。

      從圖4可看出,C1的Rc圖像上大片深黑色區(qū)域,即高的Ag-Si接觸電阻,C2到C4的淺白色區(qū)域逐漸增多,即電極接觸性能逐漸變好。從表4可看出,C1~C4的平均Ag-Si接觸電阻與暗色區(qū)域占比呈現(xiàn)相同的變化趨勢。由此,再次證實太陽電池的暗色區(qū)域主要成因為電極的接觸性能,即Ag-Si接觸電阻。

      圖5為玻璃粉的TGA-DSC曲線,圖中標注的溫度值為各玻璃樣品的轉(zhuǎn)變溫度([Tg]),表5為玻璃的[Tg]和其制備的太陽電池的電性能。

      由表5可看出,G1~G4玻璃制備的太陽電池的平均轉(zhuǎn)換效率依次升高,最高達到19.58%,其主要原因為串聯(lián)電阻逐漸減小而導致的填充因子逐漸增加。

      對于同一體系玻璃,玻璃粉的[Tg]越低,玻璃的流動性和浸潤性更好,在燒結時,玻璃腐蝕鈍化層越充分,電極漿料與硅基片有更充分的接觸,電極接觸性能更好,數(shù)據(jù)上反映為串聯(lián)電阻較低,直接導致轉(zhuǎn)換效率提高;對于不同體系的玻璃,Pb-B-Te和Pb-B-Si兩種體系玻璃粉制備的太陽電池的性能差別較大,轉(zhuǎn)換效率最大相差約12%,同時G3的[Tg]比G2的[Tg]高,但電極接觸性能卻比G2好,其原因應該是Pb-B-Si體系玻璃對正面鈍化層的腐蝕效果更好,導致其制備太陽電池的Ag-Si接觸電阻更小。

      4 結 論

      1)結合EL和PL的理論分析,本文提出利用PL和EL圖像分析相結合的方式來表征太陽電池的Ag-Si接觸電阻的新方法,并運用該方法實際分析了太陽電池的金屬電極歐姆接觸性能。

      2) n型硅電池正面銀電極漿料對比實驗中,用Pb-B-Si體系玻璃比Pb-B-Te體系玻璃效果更好,轉(zhuǎn)換效率相差最大達到近12%,Pb-B-Si體系玻璃制備的太陽電池轉(zhuǎn)換效率最高達到19.58%。

      3)對實驗中兩組玻璃粉的TGA-DSC分析發(fā)現(xiàn),同組玻璃中,玻璃的Tg越低,由其制備的電極漿料與硅基片形成的電極的接觸性能越好;Pb-B-Si體系玻璃對n型電池正面鈍化層的腐蝕特性更好。

      [參考文獻]

      [1]" SCHMIGA C, NAGEL H, SCHMIDT J, et a1. 19% efficient n-type Czochralski silicon solar cells with screen-printed"" aluminium-alloyed" rear"" emitter[J]." 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006, 14(6): 533-539.

      [2]" WüRFEL P. Physics of solar cells: from principles to new concepts[M]. Weinheim: Wiley-VCH, 2005: 65-67.

      [3]" TRUPKE T, BARDOS R A, ABBOTT M D, et a1.Suns-photoluminescence:contactless determination of current-voltage"" characteristics"" of"" silicon"" wafers[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5, 87(9): 093503.

      [4]" 婁世殊. 晶硅太陽電池的受激發(fā)光成像檢測方法研究[D]. 北京: 中國科學院大學, 2016.

      LOU S S. Investigation of excited luminescence imaging testing methods for"" silicon"" solar""" cells[D]."""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6.

      [5]" 柳效輝, 徐林, 肖晨江, 等. 晶體硅太陽電池電致發(fā)光的研究[J]. 太陽能學報, 2011, 32(6): 822-824.

      LIU X H, XU L, XIAO C J, et al. Study of the electrolunm-inescence"""" characterization""" of""" 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s[J].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 2011, 32(6): 822-824.

      [6]" TRUPKE T, BARDOS R A, ABBOTT M D. Self-consistent calibration of photoluminescence and photoconductance""" lifetime"" measurements[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5, 87(18): 184102.

      [7]" 周洪. 晶體硅太陽能電池EL測試儀及電池老化特性研究[D]. 武漢: 華中科技大學, 2018.

      ZHOU H. Study on the EL tester and 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s[D]." Wuha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mp; Technology, 2018.

      STUDY ON METAL ELECTRODES PERFORMANCE OF n-TYPE SOLAR CELLS BY EXCITION LUMINESCENCE CHARACTERISTICS

      Zhang Huguang1,2,F(xiàn)u Ming1,2,Wang Xiaohong1,2,Lyu Wenzhong1,2

      (1. School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2. Wenzhou Institute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nzhou 325035, China)

      Keywords:solar cells; electroluminescence; photoluminescence; electrode; contact resistance

      猜你喜歡
      電致發(fā)光光致發(fā)光太陽電池
      全噴涂逐層組裝實現(xiàn)可穿戴電子織物高亮電致發(fā)光
      光致發(fā)光與變色纖維發(fā)展趨勢
      ZnO納米晶摻雜的有機電致發(fā)光特性
      雙摻雜核殼結構ZnS:Mn@ZnS:Cu量子點的水熱法合成及其光致發(fā)光性能
      幾種新型鈣鈦礦太陽電池的概述
      光對聚合物太陽電池的影響
      電源技術(2015年5期)2015-08-22 11:18:12
      柔性砷化鎵太陽電池
      電源技術(2015年7期)2015-08-22 08:49:00
      CIGS薄膜太陽電池柔性化
      電源技術(2015年12期)2015-08-21 08:58:58
      One-pot facile synthesis of highly photoluminescent graphene quantum dots with oxygen-rich groups
      白果形鎢酸鉛的可控合成及光致發(fā)光特性
      布尔津县| 宜都市| 大田县| 华阴市| 龙里县| 曲水县| 威宁| 喀什市| 邵阳县| 通渭县| 汉沽区| 桑日县| 桓仁| 丁青县| 正阳县| 罗城| 安阳市| 衡东县| 吐鲁番市| 陕西省| 丘北县| 娄底市| 五指山市| 富民县| 广饶县| 望奎县| 沁源县| 九寨沟县| 石狮市| 大名县| 安多县| 庆安县| 鄂州市| 东平县| 饶河县| 丰宁| 宁都县| 府谷县| 苍南县| 清镇市| 灵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