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彥達
2022年暑假,我參加“《國家寶藏》西安夏令營”活動,學到了許多知識。
西安之旅,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我沉醉其中。在城墻開展的“鎧甲勇士”演練使我印象深刻。另外,修復文物、品嘗西安美食等,也給我留下了生動難忘的印象。
第一站,我們來到西安城墻歷史博物館,進行“鎧甲勇士”演練。老師說,絲綢之路是貿(mào)易之路,當時人們要進入長安的安遠門等城門必須出示腰牌(古代的身份證),門衛(wèi)檢查后才可放行。
“鎧甲勇士”分為兩類,一類是金吾衛(wèi),他們穿的鎧甲是金色的,負責守衛(wèi)大明宮,是守護皇帝的勇士;另一類是長安羽林郎,他們穿的鎧甲是銀色的,負責城墻、安永門、永寧門和大明宮入口等的保衛(wèi)工作,是保護大臣和老百姓的勇士。
這時,“將軍”來了,讓我們穿裝備,先來一件紅大褂,再來一對護手甲,男的戴上黑帽,女的扎起紅頭巾,接著還讓我們領劍、穿鎧甲。不穿不知道,一穿嚇一跳。我差點被鎧甲重得趴下!
我問“將軍”:“這鎧甲多重?”
他一臉冷漠地說:“10斤?!?/p>
我的眼珠子差點掉出來,難以置信地向他確認:“真的有10斤?”
他說:“我身上這件50斤?!?/p>
我趕緊閉嘴。
五分鐘后,“將軍”教我們學習勇士禮儀,包括四個步驟:一、右手握拳,左手包著右手,兩個大拇指交叉齊聲說“惹”;二、喝彩時要鼓掌,齊聲說“彩”;三、沒有將軍命令不能拔劍,拔出劍時,劍刃不能對著戰(zhàn)友;四、學習列隊和前進。
我們學習了5遍,接著“將軍”教我們學習劍禮,練習10遍后我們已經(jīng)汗流浹背,開始中場休息。
“集合!”聽到命令,我們立即站好。
“將軍”接著教我們練習警戒:右腳向后邁一步,舉起刀,刀刃向前,左手包住右手,目視前方,向左方“斬劍”,然后收劍。
我們練習時,老師變成了熱情的前線記者,在一旁“咔咔”瘋狂拍照。
練習三小時后,我們到城墻表演。大家都滿懷期待,心里想,待會一定很威風!我心里像揣了一只兔子,興奮地坐上電瓶車。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若國家需要少年“金吾衛(wèi)”,我們時刻準備著上戰(zhàn)場。
我正熱血澎湃地想著,目的地到了。
來到城墻上,底下人山人海,“將軍”帶我們列隊完畢,演練開始。
這時陽光猛烈,我們按照練習的動作表演,游客們紛紛圍觀,那場面簡直比集市還熱鬧。
“將軍”大聲說:“所有金吾衛(wèi)聽令,轉?!?/p>
我們毫不猶豫地喊了聲“哈”,齊刷刷地向左轉。
接著,他讓我們表演敬禮與警戒。我們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把劍“斬”過去。觀看的游客爭相拍照,連外國人都來看我們表演,我還蠻有成就感的!
表演終于結束了,我們汗如雨下,就像一只只落湯雞。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都堅持了下來,雖然很累,但是很開心。
不僅如此,我也體會到唐代金吾衛(wèi)有多么艱難辛苦!當“鎧甲勇士”真不容易,要在猛烈的陽光下巡邏,何況當時的金吾衛(wèi)穿的鎧甲,比我們現(xiàn)在穿的要沉重多了!不過,當需要保家衛(wèi)國時,士兵的責任在肩,勇士們英勇殺敵。這是當金吾衛(wèi)的榮耀!
西安遍地文物,旅程的下一站在陜西歷史博物館,我們學習怎樣修復文物。工作人員給我們每人發(fā)放一個陶罐,敲碎后,教我們學習用酒精膠和雙面膠修復。我的陶罐碎片雖然多,但還是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成功把它修復了。
這個活動讓我體會到考古修復工作的艱辛,考古工作者們含辛茹苦地對文物進行修復,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對歷史進行還原,我們才能看到歷史的真實面貌,才能夠更好地學習和傳承國家的歷史文化。
西安不僅文物多,美食也很多。許多美食風味獨特,足以讓人變成吃貨,在美味中流連忘返。我最喜歡吃biang biang面和旗花面,這兩種都是陜西的傳統(tǒng)美食。biang biang面,一根面條又寬又長,吃起來又滑又香,頗有老陜西的味道,我吃得津津有味。而旗花面是細細滑滑的,湯水爽口,十元三碗,非常便宜。據(jù)說當年皇帝也吃過呢!
一朝入長安,一日看千年。在西安,600年前的城墻,我有機會近距離觸摸;通過學習修復文物,我體驗了一回考古學家的艱辛;西安的遍地美食,又使我變成饞貓,從此惦念起一座城的味道。這座古城腳下曾住著顯赫王孫,古往今來,有數(shù)不清的故事發(fā)生在這片土地上,這些使我仿佛穿越到了千年前,沉浸在濃厚的中華文化中。
西安之行,在我的人生旅程中留下了難忘的印記,我感到驕傲與自豪!
(指導老師:林毓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