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工業(yè)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fā)了一種CO2還原光催化劑KGF-9,在可見光條件下將CO2轉化為CO和甲酸(HCOOH)等高價值化學品。在400 nm可見光照射下,其表觀量子產率為2.6%,選擇性超過99%。相關研究成果發(fā)表于《美國化學會催化》雜志。
目前,將CO2轉化為高價值化學品是實現(xiàn)CO2減排的一種途徑。光催化CO2反應可使用可見光或紫外光來驅動。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s)和配位聚合物(CPs)由于其配位和結構特殊性能,被廣泛用作高性能光催化劑。但因含貴金屬以及需要復雜的合成后處理或修飾,其應用受到限制。
該研究團隊通過Pb(NO3)2和 H2tadt(2,5-二巰基-1,3,4-噻二唑)在水和丙酮的混合溶液中反應制得KGF-9粉末。該KGF-9是一種基于含鉛—硫鍵(Pb—S)的CP光催化劑,由無數(shù)個—(Pb—S—)n結構組成。因KGF-9沒有孔或空隙,其比表面積很低(約0.7 m2/g),通?;?MOF/CP的光催化劑具有非常高的比表面積(約1 000 m2/g)。在365 nm的可見光照射下,KGF-9表觀量子產率為12.4%,在1,3-二甲基苯并咪唑(BIH)為電子供體時,甲酸根(HCOO-)選擇性高于99%。
與其他光催化劑相比,KGF-9更易于合成和應用。由于其表面具有Pb活性位點,KGF-9不需要金屬鈉米顆粒或金屬絡合物等助催化劑。此外,KGF-9也無需在室溫和可見光照射下進行其他合成后的修飾。
該研究團隊將探索新策略以提高KGF-9的比表面積,并進一步提高其性能。該研究可為開發(fā)新型廉價的光催化劑提供借鑒。
[中國石化有機原料科技情報中心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