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婭菲
每次聽到和科技有關的故事,總會激發(fā)我成為科學家的夢想。科技可以實現(xiàn)強國夢,在21 世紀,科技人才更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成為一名科學家是我的夢想,雖然這個夢想還很遙遠,但是我也要做好準備。
我最喜歡的科學家是古生物與地層學家陳旭爺爺。他出生于1936 年9 月,浙江湖州人,1959 年畢業(yè)于北京地質(zhì)學院地質(zhì)調(diào)查及找礦系。他長期從事中國奧陶紀和志留紀地層學及筆石動物群的古生物學研究,任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zhì)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學位委員會主任和國際奧陶系分會主席,還在2003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不僅如此,他還主持了多個科研項目,至今在國內(nèi)外共發(fā)表論著230 余篇、冊。
1997 年,陳旭爺爺率領的國際團隊在浙江常山黃泥塘確立了中國的第一顆“金釘子”。這里所說的“金釘子”并非用金子做的釘子,卻比金子做的釘子更珍貴,它是全球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GSSP)的簡稱,是全球地層劃分和對比的國際標準。2009 年,他開始組織編寫《中國古植物志》,2017 年與合作作者共同完成了《中國銀杏植物》分冊。
從陳旭爺爺做的這些工作和他編寫的這些書中,我感受到了他對工作的嚴謹和一絲不茍。對比陳旭爺爺,一想到我平時做題粗心大意、做事情經(jīng)常丟三落四、遇到不懂的問題就退縮的壞毛病,我就覺得非常慚愧。雖然我現(xiàn)在只是一名初中生,但是我更應該學習陳旭爺爺刻苦鉆研的精神和崇高的品質(zhì)。我暗下決心,以后要更加努力學習,做一名優(yōu)秀的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盡管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但是我不會再退縮,我會堅強面對,朝著夢想和目標而努力奮斗,讓自己成為像陳旭爺爺一樣對社會有貢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