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 江
“當當當”三下,敲門聲很輕。去開門,是她,樓上的鄰居,才搬來不久。她和女兒一起搬來的,女兒腿有點跛。
每次在樓道迎面遇見,老遠就見她朝我微笑,到跟前了,她還會輕輕點下頭。
看見我開門,她的笑容立刻就浮在了臉上,說話卻有些遲疑:“打擾你了,我是樓上的,只是想來……來串個門?!蔽艺埶M門,她兩只腳在門口地上搓了幾下,這才進來,像是要把腳底的塵土搓去。
沙發(fā)上坐下,她依然微笑著,說:“明天,我就要回鄉(xiāng)下了,閨女自己在這兒,麻煩您多照顧一下……”我趕忙說:“有事的話,我會幫忙的,鄰居嘛。”
她說起自己的女兒,滿臉都是疼惜??谝粲蟹窖晕?,但聽得出,她盡量向標準普通話靠攏。她女兒大學畢業(yè)后,不愿意留在家鄉(xiāng)小城,而是執(zhí)意到大城市來闖蕩。她勸不住,就跟著一起來,租好房子,又陪著住了幾天。女兒催她趕快回去,家中爺爺奶奶身體不好,都需要照顧。
“我女兒很孝順,懂得疼老人?!彼恼Z氣里有些驕傲,“可是我不放心她一個人留在這里,一個女孩子,腿又有點……”
她沒說出“跛”字,生生咽了回去。我知道,這個字是她一生都不愿去觸碰的。我覺得這時我必須要說話了:“放心吧,她肯定能照顧好自己的,再說,這個社區(qū)的秩序還是很好的?!?/p>
我理解她,一位牽掛孩子的母親,想竭盡所能在陌生的地方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盡量好的生活環(huán)境。
第二天一早,我出門時,發(fā)現(xiàn)門口一個塑料袋包裹著什么,打開,是一個用高粱秸編的箅子,用來盛水餃的。我知道一定是她送的。遇到同單元的幾位熟人,他們都說自家門口也有同樣的箅子。
再次在樓道看見女孩,她是一個人,依然頷首低眉。即將擦肩而過時,我輕輕說了聲“你好”。她抬頭,望著我,有些錯愕,確定是我對她說的后,隨即回了聲“你好”。這時,我似乎看到她眼里有亮光跳躍了一下。
(臥龍城主摘自微信公眾號“博愛雜志” 圖/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