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尋跡山西古寺:沉默的文物和“被忽略”的基層文保員

      2023-04-27 03:11:43張金暉
      睿士 2023年4期
      關(guān)鍵詞:嘉祥開平文物

      張金暉

      從北京驅(qū)車抵達山西長治已經(jīng)是下午,但要去位于河南林州與山西長治交界的林慮山之巔的金燈寺,還有近二十公里山路。

      上山前我特意與金燈寺的文保員馮開平通了個電話,他得知我還在林州,說預計還要花去一個半小時。我想著在山下的村子里給馮開平買些生活用品帶去,但沒想到,一進入山區(qū)就再也看不到任何超市和小賣店,人煙寥寥,滿目只有尚未春耕的田野和還未覆滿青綠的遠山。

      最后,在一處山道斜坡上,遇上了唯一一家農(nóng)戶開的小賣部。我選了一箱牛奶和一桶食用油,卻被告知:不能手機收錢,只收現(xiàn)金。習慣了手機支付的我翻遍整輛車,只找到一張好幾年沒用過的、皺皺巴巴的一百元。守店的阿姨用紫外線燈反復驗證,還專門去地里喊來松土的丈夫,兩人合計了二十多分鐘,也沒敢收下這張一百元。我去村里找到一位中年村民,請他代為微信收款,才得以達成交易。

      林慮山發(fā)脈自太行山,盤山公路九曲十八彎,我在導航上數(shù)了數(shù),從山腳到金燈寺這二十公里就有五十多個彎道。山路最窄處,兩車交會,即使是駕駛經(jīng)驗豐富的同伴,也要我在副駕駛座探出頭去盯著車右側(cè)與山體的距離,車輪壓著排水溝邊線小心翼翼地錯車通過。

      路面背陰處仍有未消融的積雪,前幾日又下了場春雨,山路更是濕滑,好在通行的車輛不多,我們趕在太陽落山前抵達了海拔一千七百米的金燈寺。

      相比曲折陡峭的山路,位于山巔的金燈寺卻有著修葺平整的小型停車場。寺中尚有稀稀落落的幾位香客,文保員馮開平提前在售票處等著我。從售票處拾階而上,他一邊與我簡單介紹金燈寺的情況,一邊等著香客出門。

      金燈寺原名寶嚴寺,創(chuàng)寺法師是北齊時期自河南來的羋禪師。它懸在陡崖之上,整體依山勢而建,是一座七進式寺廟。據(jù)廟中碑文記載,其創(chuàng)建于北齊,現(xiàn)存石窟、佛龕、造像均為明代雕造,施工期長達六十余年。金燈寺石窟是中國石窟建筑史上年代明確的最后一個石窟群,雕造之精美,被譽為中國石窟造像尾聲中的巔峰之作。2006年,金燈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們踏進寺廟時夕陽正好,金色夕陽映照在光裸的巖壁上,山體和云彩交界處暈染開漸變的粉色。山色寂靜,磚石廟宇坐立其間,多了一層莊嚴又絢麗的美色。

      1.馮開平常指著石窟前的碑文為游客們講解金燈寺的歷史。對所在保護單位文物的歷史知識的儲備,也是文保員的基本功之一。

      2.金燈寺水陸殿的方臺下是環(huán)繞室內(nèi)的山泉池水,對此有古詩形容:“神工用巧如巨靈,泉水涓涓繞佛足?!?/p>

      3.金燈寺的石窟與寺廟建筑依懸崖而建,石窟開鑿于山巔自然形成的石凹內(nèi)。其整體建筑坐北朝南,依崖布列,現(xiàn)存七進院,洞窟14個,木構(gòu)建筑有延壽殿、關(guān)公殿、丈八佛殿等34間,寺內(nèi)保存歷代碑、碣二十余通。

      馮開平是1995年來到金燈寺的。在這之前,他在文化局所屬的劇團里“跑龍?zhí)住?,也做些后勤工作?995年,平順縣文化局局長找到馮開平,告訴他,組織上經(jīng)研究認為:他能勝任金燈寺文保員的工作。拉扯著三個孩子的妻子不同意他接下這份工作,但馮開平卻覺得這是國家交給他的重要使命,不是誰都能做,毅然收拾包袱上了山。

      文保員的基本工作是“三防”:防火、防盜、防破壞。上世紀90年代,民間偷盜文物行為仍然猖獗,來金燈寺大約一年后,馮開平就撞上了一次偷盜行動。借住的香客在晚飯中給他和另外兩位看護下了蒙汗藥,趁夜挖走了三座佛像浮雕。

      那時,金燈寺通向外界的土路還不能行車,寺中沒有通電,馮開平也沒有手機,只能冒雨徒步跑到二十五公里外的玉峽關(guān)派出所報案。另一次的遭遇要更驚險,四個突然造訪的年輕男人綁架了馮開平和另一位守寺的村民。兩人被細麻繩捆了個結(jié)實,馮開平腰上又挨了一刀后,被鎖進了廚房。

      守寺的二十多年間,馮開平經(jīng)歷的文物偷盜犯罪不止兩三次,協(xié)助他看守寺廟的村民沒能堅持下去,只他一人“傻乎乎”地守了下來。

      不過,隨著文物保護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布防,近幾年金燈寺已經(jīng)基本沒有文物再被盜。寺內(nèi)監(jiān)控接入了公安系統(tǒng),一旦發(fā)生警情,相關(guān)部門第一時間就有響應,馮開平和寺廟里的工作人員不再需要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

      2007年,金燈寺修了山路、通了電,馮開平的生活條件逐漸得到改善,最近幾年新調(diào)來的同事,每次來寺里都會給他帶些吃的喝的,有不少新鮮蔬果,讓他不用再“頓頓吃土豆”——早年獨自守寺時,馮開平常向附近的村民一年一次性采買幾百斤土豆,存進地窖充作一年的蔬菜。放得太久土豆發(fā)芽了,他也不講究,“把芽挖了繼續(xù)吃”。

      山里生活清苦,但也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單調(diào)。馮開平住在金燈寺的第四進院落過道的房間里,這是他的宿舍也是辦公室,在這里他已經(jīng)住了二十八年。每天早上6點,他準時起床,打掃寺廟,給殿外的香爐奉上新香,再將前一天香客們留下的貢品和香灰清理干凈。打開廟門迎客后,他會不時地在寺廟中來回巡視,勸導香客不要隨意插香、注意防火。

      工作休息間隙,馮開平會聽聽收音機、看看電視。2019年電壓穩(wěn)定之后,金燈寺里也裝了無線路由器。Wi-Fi信號穩(wěn)定,他現(xiàn)在更習慣用智能手機上網(wǎng)來了解外面的世界,收音機也隨之被束之高閣。

      馮開平的手機相冊里有很多照片,是他拍下的金燈寺不同季節(jié)的霧凇、云海和朝霞。他在微信上發(fā)來自己的攝影作品,其中一張令我印象深刻——厚厚的積雪落在院子里新塑的石佛頭頂,似給寶相莊嚴的佛像添了頂白毛絨小帽,更多了一分俏皮。

      馮開平覺得,守護文物的日子充實快樂,自己就像是“山里的老神仙”。他堅定地認為,二十多年前自己接受的是“國家使命”,是金燈寺選擇了他。他知道,自己的選擇在別人眼里或許并不明智——遠離妻兒,與煙火人間徹底隔絕。但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回到平順縣城的家里,夜里入夢的仍然是金燈寺的那間小屋、那張小床。

      馮開平想,這輩子,自己就待在金燈寺了。

      金燈寺位于高山懸崖之上,據(jù)傳是河南的羋禪師騎虎攀巖而建,夜晚寺內(nèi)有金燈照耀亮如白晝。因地處河南和山西的交界,雖路途險峻,但兩省的香客常不畏險遠來此拜謁,香火從未斷絕。

      第二天,我再次拜訪金燈寺。一大早就有十幾位香客提著大包小包貢品登門。領(lǐng)隊見到馮開平主動上前打招呼,看樣子就是??汀?/p>

      用馮開平的話說,金燈寺在周邊百姓和香客們的眼中是像“省城”一樣的存在。對當?shù)卦S多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去金燈城辦點事”就相當于去“去省城辦事”。村里想要修寺蓋廟,大抵都要先來金燈寺對著神靈請示一番。“問問能不能開工,好像都來金燈寺等批示來了”,馮開平覺著,“去金燈寺”已經(jīng)成了當?shù)厝诵睦铩稗k大事”前必去的地方。他自己也是一位虔誠的守護者,每天晨起簡單收拾自己后,最先做的事就是給水陸殿前的香爐插上三炷香,這個習慣從他來金燈寺的第一天一直堅持到現(xiàn)在。

      金燈寺的水陸殿是明弘治元年開鑿的,顧名思義,有水有陸,是整體開鑿的石窟,約一百平方米,是金燈寺最精妙之所在。石窟頂部雕刻著方形藻井平頂天花,中間是田字形石橋連貫各處,橋下設(shè)有一汪清池,由常年從石窟西北角石隙中流出的山泉匯集而成,窟室中間方臺須彌座上供奉著如來佛、阿彌陀佛、藥師佛,背屏倒坐觀音、文殊、普賢三位菩薩。

      水陸殿不光殿堂結(jié)構(gòu)和雕花工藝巧妙,左、右、后三側(cè)墻壁均雕滿淺浮雕石版畫,呈現(xiàn)了生動的佛教人物和故事,好像一場永不停息的“水陸法會”。

      這些排布精致的浮雕佛像和石版畫,掩映在太行山的深山古寺中,靜靜留存了上千年。行走其間,我不禁感慨:能有幸如此近距離欣賞到水陸殿當中的浮雕,除了得益于它位居深山難被破壞之外,也大大歸功于馮開平這樣的守寺人。

      香客們也常在水陸殿中停留。和我同行的這批香客中,有位年長的阿姨還在殿中唱起了樂曲,其他年輕些的男女則在另一位領(lǐng)頭的指點下,逐個向佛跪拜。

      我問馮開平,女香客唱的是什么,能聽懂嗎?馮開平似是見多了這樣的場景,口氣熟稔:“有些能聽懂。(唱的人)是河南人就唱豫劇調(diào),是山西人就唱山西調(diào)。這都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敝劣诔膬?nèi)容,馮開平接著向我解釋:“有些是許愿,有些是(替上天)傳話的,叫你聽嘞?!?/p>

      對文保工作者而言,金燈寺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北齊遺留至今的石窟遺址,但對于當?shù)卦S多百姓來說,金燈寺已經(jīng)變成他們?nèi)粘I钪械囊徊糠?。馮開平告訴我,不少香客再遠再難,也會時常來這里“拜拜”,定期向神明匯報自己的生活,這樣佛祖才不會“忘記他們”。

      離開長治后的第二站是高平,高平嘉祥寺的基層文保員張晚才是我要見的第二個守寺人。

      截至目前,山西是全國地上古建文物最多的省份,而高平又是山西的國保大縣(縣級市),是國內(nèi)擁有國保單位最多的縣級市之一,三個鄉(xiāng)的轄區(qū)內(nèi)有著多達22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嘉祥寺位于高平市赤祥村,是保留至今的五代時期建筑。據(jù)記載,其始建于五代后周,宋元明清時期曾多次翻修。嘉祥寺現(xiàn)址位于赤祥村的西北高地,從去年8月開始動工修繕,目前并不對外開放。

      我趕到時,寺里寺外都架上了腳手架,電鋸的切割聲、工人們相互喊話的聲音在寺外就能聽到。按張晚才在電話里的提示,我從腳手架下小心翼翼地穿行,待到邁入寺門,才見到了這位忙碌的老人。

      張晚才在2018年來到嘉祥寺做文保員,和守了金燈寺二十八年的馮開平不同,他沒有編制,每月只能領(lǐng)到三百元的補貼,約為馮開平工資的七分之一。不過嘉祥寺就在村里,張晚才回家方便,生活也更便利。他平時的主要工作是對嘉祥寺的現(xiàn)存古建筑進行“三防”。被劃為文保單位后,嘉祥寺不設(shè)立香火迎客,這里的文保員的對外接待任務(wù)相比金燈寺要輕松許多。

      其實在文物保護工作的基層隊伍中,有編制的文保員往往一人肩負巡護多處文保單位的重任,文物的日常值守,更多是依靠張晚才這樣的“編外文保員”——他們大多年事已高,文化水平較低,不少人就是當?shù)剜l(xiāng)民。他們常駐寺廟,一旦發(fā)現(xiàn)文物有異常,就能及時上報。

      張晚才年近古稀,身形消瘦、雙眼有神,操著一口方言熱情地給我介紹這所千年古剎中每棟建筑的歷史,和他自己觀察到的營造精妙之處。他時不時也會向我提問,似是要考考我,“盤盤道”。見我對天王殿和觀音殿屋頂?shù)拇u雕、磚瓦結(jié)構(gòu)感興趣,他又形色神秘地跑去側(cè)殿,拿出兩個自己收藏的木質(zhì)桶狀的制瓦工具。

      張晚才向我解釋,新中國成立初期,磚瓦燒制在赤祥村曾一度盛行,但如今手藝基本失傳。這對工具是他專門收集的實物,他計劃著,以后嘉祥寺要是對外展覽,他就把這對“稀罕玩意”也展出去。

      在我看來,來嘉祥寺才四年多的張晚才,已經(jīng)做了很多遠超“編外”職責的事兒。這兩年嘉祥寺大修,修繕單位安排了專門的資料員做記錄。張晚才也每天跟著進行觀察和記錄:“修前是什么狀況?修的中間你用的什么料,我都記了下來?!比ツ昱R殿修復壁畫時,張晚才每天都來“監(jiān)工”,還被畫壁畫的工作人員“告了狀”:“張老師為啥天天跟我們,看我們?”

      這些都不是文保員的本職工作,但張晚才覺得自己的努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笑得憨厚:“我告訴他們畫的時候要注意原則——最小干預,最后竣工報告的時候,他們采納了我的好多意見?!?/p>

      盡管張晚才把自己稱為“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但鄉(xiāng)里間他也是小有名氣的“才子”,大家多稱他一聲“張老師”。他干過財務(wù)和農(nóng)民工法律援助,能寫一手好文章,現(xiàn)在也有不少人找他寫序、駢文和劇本。憑著好文采,張晚才賺來的稿費也夠養(yǎng)活一家人。

      不在嘉祥寺的時候,張晚才就喜歡窩在家寫稿。他把村上所有的碑刻,不管哪朝哪代,只要自己見到就整體都拓了片,抄下碑文內(nèi)容,并用電腦錄入,專門做成了一本《赤祥村碑石記》。

      “我很高產(chǎn)的!”提起自己的文字成果,張晚才很有幾分自豪,用手機給我展示了他去年寫成的《嘉祥寺壁畫研究》,內(nèi)文排版精美,還另配有封面,像是已經(jīng)出版的電子讀物。不過這只是張晚才自己制作的電子書,并未付梓,因為出書“申請版號不是一個錢兩個錢”。除開這本,他的手機里還存有好幾份“齊、清、定”的書稿,都是做文保員的這四年多里寫出的成果。

      張晚才做的案頭工作也具有現(xiàn)實意義。2018年,他剛做文保員沒多久,就靠著自己收集到的嘉祥寺老照片,協(xié)助公安機關(guān)偵辦了一起年代久遠的文物盜竊案。

      在我看來,張晚才算是基層文保員當中極有熱情和文化素養(yǎng)的代表。他對自己的熱情很有自覺,也對那些臨時被塞進來、對文化保護沒有概念的“關(guān)系戶”頗有微詞。受邀給其他文保工作者講課時,張晚才總會強調(diào)要對工作葆有熱情:“作為一個文物單位的管理者,你不懂它的歷史淵源,就沒有管理它的積極性,就沒有責任心;了解了它的歷史淵源、它的意義何在,你自然就提高了保護它的能力?!辈贿^張晚才也覺得,像他這樣熱愛工作的文保工作者,在基層可能還是少數(shù)。

      我們聊完時已是傍晚,暮色陰沉,淅淅瀝瀝的小雨變得更大,張晚才趕忙叮囑工人們做好工程防雨再下班。送我出寺時,他步履匆匆,沒打傘也沒穿雨衣——他著急趕回家,繼續(xù)去寫他想做的廟會方案去了。

      水陸殿四周的“水陸畫”,淺浮雕細致雕刻佛教諸佛菩薩、羅漢護法,道教的三清真君、五岳八仙,民間信仰的龍王閻王以及神靈等。造像威武,觀之令人心生敬畏。

      圓覺寺原是以磚塔為中心的一組完整古建筑,有大殿、東西配殿、山門、西跨院大殿等。據(jù)王彩蓮講述,上世紀30年代日軍撤離時,將寺內(nèi)木結(jié)構(gòu)建筑全部燒毀,唯余磚塔幸存,圓覺寺內(nèi)現(xiàn)有大殿為后建。

      金燈寺石窟多開鑿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至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這六十一年間。金燈寺石窟是中國石窟建筑史上年代明確的最后一個石窟群。

      馮開平與寺中的石獅子。在他看來,金燈寺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充滿趣味,工作之余,他常用手機記錄金燈寺的四季風景。

      作者在圓覺寺文保員王彩蓮和劉元的住所進行采訪,這里是兩人的臥室也是廚房,僅有的采暖設(shè)備是一臺老式煤炭爐,需要自行生火。基層文保員的生活設(shè)施簡單,但王彩蓮和劉元覺得“知足常樂”。

      王彩蓮每天都會在圓覺寺內(nèi)打掃好幾遍,確保整潔干凈。即使是疫情期間這里基本無人造訪,她也堅持如此。她認為,這輩子能守好圓覺寺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圓覺寺磚塔為金代原構(gòu),明成化五年(1469年)、萬歷四年(1576年)、清咸豐九年(1859年)均有修葺。其整體為九層仿木構(gòu)磚塔,每層檐角懸掛風鈴,共有風鈴72個。第九層塔剎下設(shè)疊澀基座,最上方佇立造型精美的金屬候風儀——“翔鳳”。鳥首可隨風旋轉(zhuǎn),能指示風向,也有避雷的作用。

      嘉祥寺毗盧殿前矗立著兩座青石質(zhì)經(jīng)幢,均建于五代后周。幢首為仰蓮,底座為方形須彌座,整體高約4米。一幢刻有《佛說佛頂尊圣陀羅尼經(jīng)》,另一幢刻著《佛說阿彌陀經(jīng)》經(jīng)文,經(jīng)幢上雕刻有精美的鳥獸、飛天、樂人等,栩栩如生。

      圓覺寺磚塔的雕飾精美,均為金代原作,其是現(xiàn)存古磚塔中極具高文化和審美價值的代表。

      第四日 不變的塔

      因為行程緊張,我們開始由晉南向晉北返程回京,而渾源縣是這趟尋跡之旅的最后一站。

      五年前我曾赴大同考察,途經(jīng)渾源縣(隸屬于山西省大同市)內(nèi)一處小型寺廟。當時寺廟院門緊閉,憑著跟村民問到的手機號碼,我才叩開了院門。寺中空寂,只有一座遼代磚塔獨自佇立,守護它的是一對老夫婦和一只活蹦亂跳的小黃狗。

      老夫婦的生活環(huán)境簡陋,但人打扮得干凈整齊。兩位老人眼神質(zhì)樸澄澈,古塔在他們的照料下,塔身干凈完整,就連塔檐懸著的風鈴也保存完好。守寺人樸素而真摯的狀態(tài),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有了這回的再次拜訪。

      連夜趕至渾源縣,我們休整一夜后,第二天清晨登門圓覺寺。夜晚不顯,但白日里我卻明顯發(fā)覺,通往寺廟的老路已經(jīng)與記憶中大不相同。渾源縣原被劃為貧困縣,圓覺寺又藏在老村深處,道路窄舊、兩側(cè)土屋破??;但現(xiàn)在,寺廟附近的路面寬闊平整,街旁是風格統(tǒng)一的淺灰色仿古建筑,印象里灰撲撲的土墻和舊民房消失不見,反讓我有一種身處平遙古城的錯覺。

      圓覺寺也有了不小變化,寺東側(cè)百余米外的小廣場上立著幾盞紅燈籠,寫有“來渾源古城過大年”等字樣。寺廟正門左右各加蓋了小門,院子東西兩側(cè)分別多了鐘樓、鼓樓;院內(nèi)地面平整干凈,另種了青松、花卉。就連保護文物磚塔周身的鐵護欄,也改成了石圍欄,塔前也多了一張沉甸甸的石供桌,四周還加裝了監(jiān)控設(shè)備。

      不變的,是守塔的老夫婦和佇立在原地的古塔。我曾查閱過資料,古塔全稱是“圓覺寺釋迦舍利磚塔”,據(jù)《渾源縣志》記載,其由僧人玄真在金正隆三年(公元1158年)主持修建,明清時期有多次修繕。這座八角密檐磚塔高達30米,分九層,塔身飾有精美的磚雕,伎樂人、佛教花卉栩栩如生。

      每層塔檐四周懸有風鈴,頂部塔剎則屹立著一只金屬“翔鳳”,每逢風起,便旋轉(zhuǎn)不息——中國自漢代起便有利用“銅鳳凰”“相風烏”來測風的考古記載,不過尚存至今的測風儀器實物極為罕見??箲?zhàn)時期,日軍曾占領(lǐng)圓覺寺,一把火燒掉了這里所有的木構(gòu)大殿,但釋迦舍利磚塔和塔頂?shù)墓艢庀髢x“翔鳳”卻幸運地留存了下來。

      現(xiàn)在,今年78歲的劉元和74歲的王彩蓮是這座磚塔的守護者。老兩口自2009年開始擔任圓覺寺的基層文保員,和張晚才一樣是每月只領(lǐng)幾百元工資補貼的“編外人員”。

      出于保護文物的目的,圓覺寺一直未對游客開放。劉元和王彩蓮也沒有別的收入,每天守在院里看護文物、打掃衛(wèi)生,靠著每月的三五百元過日子。

      十四年來,兩人基本是足不出寺,日常口糧多是兒女探望時捎上的蔬菜米面,或是路過的佛教徒送來的土豆和白菜。王彩蓮已經(jīng)習慣了這種粗茶淡飯的生活,她覺得自己和老伴能安穩(wěn)待在寺里做這份工作,已經(jīng)是“特別好特別好”的事情。雖然年過古稀,但她的腿腳依舊利索,干活麻利,每天能把整個院子打掃好幾遍,和丈夫居住的小房間也一并收拾得干凈齊整。她愛笑,說話語速稍快,擔心我聽不懂方言,又會刻意放慢速度,每句話開頭還總會親親熱熱叫一聲“姑娘呀”。劉元氣色紅潤,臉上總掛著慈和的笑容,看上去比實際歲數(shù)也要年輕不少。

      王彩蓮對圓覺寺有著很多特殊感情,她之前住在深山里,身體不算太好,來寺里住了十四年,現(xiàn)在感覺自己身體“特別好”;丈夫雖然得了腦血管疾病,但這幾年也維持得不錯。信佛的王彩蓮覺得,這都是因為他們在寺里待久了,“有佛緣”。

      兩人最早來到圓覺寺時,院子里荒得厲害。“啊呀,(雜草)比房子還高咧!”王彩蓮記得光清除院子內(nèi)的荒草,自己和老伴就花費了近一個月時間。那時,寺里沒水沒電,劉元把荒廢多時的舊井重新掏開,才有了更方便的自用水。

      守著這座村子里的古塔,文保員的工作風險不如地處偏遠的金燈寺那樣大。劉元和王彩蓮呆在圓覺寺的十余年里,大多時候歲月清凈,不起波瀾,但也曾遭遇過驚險時刻。幾年前,兩人在深夜被“轟隆隆”的聲響震醒,王彩蓮以為是地震,劉元卻覺得是發(fā)生“爆炸了”。兩人沒發(fā)現(xiàn)明顯異常,只得懸著心睡下,待到第二天公安機關(guān)有人找來,他們才得知,有犯罪團伙從院外西北角荒廢的民居向磚塔挖地道,已經(jīng)挖了十幾米,半夜的巨響就是對方用炸藥開地道的聲音。

      老兩口現(xiàn)在住的是院子的東廂房,但才來圓覺寺時,他們住在院中西北角的簡陋小土屋里。后因年久失修,屋頂坍塌,小土屋成了危房,上級單位就安排他們住到了現(xiàn)如今的廂房里。

      兩人邀我進房間小坐,屋內(nèi)燒著老式的煤炭爐,桌上擺著張夫妻倆站在天安門前的合影。照片是合成的,王彩蓮和劉元“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沒走出這大門”,兩人從沒去過北京,就連離得最近的大城市大同“都沒想著去過”。

      送我離開時,王彩蓮向我推薦與圓覺寺僅一街之隔的“渾源涼粉”,這是當?shù)赜忻恼信菩〕缘?,但王彩蓮從沒去吃過,她只知道那家店里的涼粉,“上午吃了,下午過來還帶著香氣呢”。我問她為什么不自己去嘗嘗,“要是我出去了,誰看著這(圓覺寺)???”王彩蓮麻利答道。

      “地上文物看山西”,作為我國地上文物建筑最多的省份,山西擁有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多達531處(其中古建筑為421處),位居全國第一。我此次驅(qū)車兩千多公里,由南向北縱穿山西,共考察了六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五名基層文保員進行了深入交談。這也讓常將視野局限在研究古建筑本身的我,逐漸感知到一些文物能在華夏大地長久留存的深層原因。

      在普通人和大多數(shù)研究者眼中隱形的基層文保員,對文物的保存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2021年10月,山西遭遇罕見汛情,持續(xù)降雨讓1783處文物不同程度受損,其中大部分是地上古建筑。頻頻傳來的刺眼災訊令人心痛,不可預計的自然災害,對文物造成的傷害往往最為直接,且不可逆。但在汛情中,因為基層文保員能及時上報災情、搶救文物,才盡可能減少了損失。

      但因經(jīng)費有限,守護圓覺寺十四年的劉元和王彩蓮夫婦每月收入低廉,也沒有更好的取暖設(shè)備,冬日里,兩人在屋內(nèi)也凍得只能穿厚衣、戴帽子睡覺;而看守金燈寺二十八年的馮開平,也同樣度過了漫長的艱難時光。

      古寺長存,但守者無名。文保工作的核心,始終在于人,雖然這些老一代的文保員能通過文物本身獲得慰藉,但這樣的守護模式能否持續(xù),依舊是值得商榷的問題。

      目前,山西現(xiàn)存的不可移動文物高達53875處,龐大的文物數(shù)字背后意味著同樣龐大的基層守護者需求。我見到的每一位基層文保員,幾乎都是五十歲以上的村民,他們渴望有年輕力量的加入,但又似乎達成了一個共識:年輕人生活壓力大,來了基層,收入微薄、生活清苦,待不住,也沒法待。

      但在基層文物的守護中,年輕人往往能帶來更多新變化。我重點拜訪的三座古寺中,整體狀態(tài)最好的算是金燈寺,其也要歸功于2019年調(diào)配到金燈寺的“80后”程俊魁(現(xiàn)平順縣金燈寺文物管理所所長)——他給寺里安裝了變壓器和上網(wǎng)設(shè)備,還向上級申請金燈寺對外出售門票,使得寺內(nèi)日常運作不依賴縣里撥款;同時還助力推動了馮開平在退休后被返聘,讓這位文物守護人能如愿和自己熱愛的古寺繼續(xù)相守。

      對金燈寺未來的規(guī)劃,程俊魁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正在考慮更好地進行“文物活化”——將金燈寺的文旅資源盤活。與馮開平不同,他這樣的青年干部身上還有縣里調(diào)配的其他文保單位職務(wù),對于文保工作的專業(yè)要求也更高、更廣,能調(diào)動的社會資源也更豐富。

      不過由此產(chǎn)生的另一個問題是:現(xiàn)存文保單位的“開放度”。目前,我國現(xiàn)存國保單位對公眾開放的不足一半,省級、市級文保單位開放程度更加有限。文保員張晚才用“巴黎圣母院一把火,山西文物一把鎖”這句話向我表達了自己的惋惜,他認為文物不應當被鎖住隔離。

      文物想要被長期留存,并獲取更多公眾力量的保護,需要與當下社會產(chǎn)生更多的鏈接,對普通民眾來說,其同樣具有新的文化與生活含義。但對外開放的前提是確保文物安全,即使是故宮,也曾在2011年發(fā)生過展出文物被盜的意外。即便是主張開放的程俊魁也有憂慮:一旦有更多游客涌入國保單位,現(xiàn)有的基層文保力量能否更好地完成文物“三防”工作?

      我也在思考文物“盡可能”開放和閉門保護之間,是否存有更優(yōu)的折中路線?譬如,大同千年懸空古寺設(shè)置了每人單次100元的登臨費,不登樓的游客可購買15元的門票遠觀,既減少了懸空寺的承載壓力,也為公眾欣賞文物留出了選擇。但毫無疑問的是,文化遺產(chǎn)資源“活化”,還需要更多元、更專業(yè)的文保思路和年輕人才。

      2022年5月,山西省印發(fā)了《文物全科人才免費定向培養(yǎng)實施辦法》,公布計劃五年內(nèi)在全省免費培養(yǎng)600名“文物全科人才”,委托山西大學在省內(nèi)定向錄取考古學、文物建筑方向的本科生,并為其減免學費、提供定向就業(yè)承諾以及事業(yè)編制?;蛟S這樣的努力,能避免考古和文保事業(yè)淪為一種只靠“奉獻精神”支撐的“苦活”,鼓勵更多年輕人留在這個行業(yè)。

      此次山西之行,雖然短暫,但我有幸近距離一窺歷史留給人類的文化饋贈,也親眼目睹了文物之上新生長出來的真實故事。站在這些留存完好的古建筑中,我一次次感到自己的渺小,不斷詰問自己:怎樣的文化和大地底色,才得以保留如此完好的建筑,我們年輕一代要做怎樣的努力,才能讓它們繼續(xù)歷經(jīng)千年?

      與那些面目被時間沙礫打磨粗糙的老文保工作者一樣,我們這代年輕人,也總該有點自己想堅持的東西。

      (特別感謝周亞飛對尋訪工作提供的幫助)

      猜你喜歡
      嘉祥開平文物
      Efficient ion acceleration driven by a Laguerre-Gaussian laser in near-critical-density plasma
      文物的棲息之地
      金橋(2022年6期)2022-06-20 01:35:46
      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措施研究——以開平碉樓與村落為例
      活力(2021年4期)2021-07-28 05:35:40
      嘉祥教育20年
      精彩觀影,歡樂K歌 江門開平優(yōu)之名商務(wù)多功能影音室
      文物的逝去
      東方考古(2019年0期)2019-11-16 00:46:08
      文物超有料
      夏嘉祥 為愛下潛,種一片“海底森林”
      綠色中國(2017年19期)2017-05-25 13:25:11
      古鎮(zhèn)開平
      詩選刊(2016年7期)2016-11-26 10:18:16
      嘉祥:“戴”上手套指全球
      中國品牌(2015年11期)2015-12-01 06:20:41
      深州市| 迭部县| 平舆县| 徐汇区| 渑池县| 延安市| 清涧县| 安徽省| 石河子市| 抚州市| 雅安市| 洛南县| 榆树市| 卢龙县| 马龙县| 张家界市| 湖州市| 镇沅| 丹凤县| 巩留县| 义乌市| 吉木萨尔县| 博乐市| 团风县| 怀安县| 民县| 南康市| 达日县| 甘德县| 广南县| 镇远县| 平江县| 教育| 错那县| 巴塘县| 灌阳县| 自治县| 廉江市| 唐山市| 宜春市| 新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