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吵架時,為什么聰明人往往更容易輸呢?網絡上,為什么總是“杠精”容易被煽動情緒呢?
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各種被情緒、記憶捉弄的時刻,比如想去拿個東西,卻突然間愣住了,因為完全想不起來自己要做什么;和根本不如自己懂得多的人爭論,卻偏偏爭不過人家;時常會有一些自己認為特有意義的回憶,而有人向我們證實它們根本不存在……遇上這樣的事情,我們會覺得自己很蠢,還有人會用一些非科學的方法來解釋。其實,這都是大腦在作怪。我們一直以為的無所不能的大腦,實際上很容易出錯,時不時就會發(fā)生紊亂。
聰明人吵架往往更容易輸,因為大腦往往意識不到自己的愚蠢。聰明人有學習新事物、獲取新知識的習慣,知道自己在各種領域都還有好多東西要學習,在與人爭辯、做聲明時就不會那么信誓旦旦。而不聰明的人會有謎一樣的自信,覺得自己是宇宙中心,對于自己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通的領域指指點點,在各種場合大談特談氣候變暖、全球經濟走向等宏大議題。我們也常常見到一些鍵盤俠攻擊別人:學習好?學習好有什么了不起的?有錢?有錢有什么了不起的?長得帥?長得帥有什么了不起的?真是應了“他明明那么普通,卻又那么自信”這句話。
有些人,不僅在智力的能力上有所欠缺,在認識自己能力不足的能力上也有不足,簡而言之,笨人笨得意識不到自己笨。“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币J識到自己的局限和他人能力的優(yōu)秀本來就是件需要智力的事情。一個不聰明的人其實無法“感知”十分聰明是種什么體驗,這就像讓色盲來描述紅色和綠色的圖案一樣。反過來說,真正的聰明人對世界的感知也是類似的,如果他覺得一件事情很簡單,那么他很可能認為其他人也一樣,因此會覺得自己的智力只是普通水平而已。這也是為什么考完試走出考場,學霸總覺得沒有考好,而成績平平者卻自信滿滿。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總是會在意好朋友的一舉一動,比如她穿了好看的裙子,我就覺得不舒服,她收到了禮物,心里就有些嫉妒,她遇到不好的事情,我就有點高興。為什么朋友過得好時,我總是無法真心為她高興呢?
因為你對朋友存在所謂的競爭意識,總是拿自己和她相比,進而產生“A上了重點高中,B家里有錢,C父母很厲害,而自己卻這樣”之類的想法。在多數(shù)情況下,競爭對手比較難成為朋友。因為有競爭的地方就會有勝者和敗者,若你敗給她,你會不高興,若你成為勝者,便暗自得意,就這樣處處較量,在各方面暗暗分個勝負,彼此怎么還能成為朋友呢?
無法真心祝福過得幸福的人,就是因為站在競爭的角度來考慮朋友關系,把他人的幸??醋鳌拔业氖 保圆艧o法給予祝福。其實你應該慶幸,你對朋友兩面三刀,明里夸她,暗里嫉妒,她卻一如既往,仍把你當成好朋友。你的朋友是非常智慧的,她覺得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嫉妒也罷,攻擊也罷,都是別人的事。而你,在背地里暗自比較,只要看見對方的閃光點,就會一整天陷入泥潭。在你的嫉妒開始進一步變質前,為了避免造成誤會和傷害,還是從競爭的怪圈中解放出來吧,真心把她當作朋友,這樣也許就沒必要“戰(zhàn)勝”她了,也就能夠擺脫“會輸給她”的恐懼心理了,最終變得能夠真心祝福她的幸福。
若一時無法調整,那就盡量與朋友保持距離,因為嫉妒會毀了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