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導寫
青春如朝陽、如繁星,是稚氣未脫,將熟未熟;是繁花過眼、風馳雨驟。青春燦爛而熱烈,是奮斗的汗珠滾下臉龐,又是一年煩憂隱入嘴角,嘆一句青春的時光易逝而難留,不如“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不屈不撓,大有作為
◎王卓凡
一棵樹苗,經(jīng)歷過風吹雨打,不屈不撓,才能比肩藍天;一只鳴蟬,經(jīng)歷三年黑暗,不屈不撓,才能放歌盛夏;一個人,經(jīng)歷無盡的挫折與磨難,不屈不撓,才能大有作為。
不屈不撓在于“心”。孟子曾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笨梢姶笳煞驊谕葜虏磺粨?。鄭燮的一生清正廉潔,他“只知為民,不懂為官”,因此生活并不富裕,他堅守為官之本心,為人之初心,這才有了“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無畏無懼,為后人留下一段清吏佳話。
不屈不撓在于“毅”。明代理學大師馮子咸有句名言:“為學須剛與恒,不剛則隋隳,不恒則退。”這里的“剛與恒”即為“毅”。海倫·凱勒的一生可以說是在黑暗中度過的,不過她并未向命運屈服,而是向著明天、向著光明不斷地奔跑,再奔跑。《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就是對海倫·凱勒一生自強不息的寫照,打動了億萬讀者,而她心中的光明也早已照亮了眼前的黑暗……
不屈不撓在于“忠”。人的一生,最大的力量是源于內(nèi)心的信仰,而“忠”是最有力的信仰。古往今來,許多仁人志士用不屈不撓的“忠”譜寫了壯麗的詩篇。南宋政治家、文學家文天祥才華橫溢,如果在元軍攻宋時投誠,便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但他忠于自己的信仰,散盡家財,招募士兵,抗擊元軍,最終因寡不敵眾,被俘三年。他在獄中屢經(jīng)威逼利誘,仍誓死不屈,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壯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成為不屈不撓的“忠”之榜樣。
懷揣著不屈不撓的信念,種子知道黑暗之后就是光明,毛毛蟲知道破繭之后才能重生。而正處青春年華的我們,更應該立鴻鵠之志,不屈不撓,成就自我,奉獻國家!
【河南民權縣人和鎮(zhèn)第二中學】
●點評
青春該如何度過?本文給出了明確答案?!袄怼敝倍皻狻眽?,鏗鏘而高昂,給人深省,催人奮發(fā)。本文論點鮮明,論據(jù)充分,論證有力而嚴謹。行文中,用“不屈不撓在于‘心”“不屈不撓在于‘毅”“不屈不撓在于‘忠”三個分論點結(jié)構作文主體,層次分明,一目了然,論據(jù)精準,主旨鮮明。
(溪俞)
把奉獻寫進青春里
◎王羿承
夏天的風,帶來一件往事——
初一時,我們班的清潔區(qū)分在了長約五十米左右的校園大道。初秋時,落葉不多。一邊掃地一邊欣賞落葉如仙女般的曼妙舞姿,心中甚是愉悅。漸漸地秋深了,落葉逐漸多了起來,它們平躺在大道上,層層疊疊,像鋪了一層金色地毯。剛開始,我干勁十足,后來卻變得煩躁——我每天要早半個小時到校打掃,否則就不能按時進教室。當我費力地把落葉掃成堆,一陣風卷過,落葉便四散開來,半小時的努力瞬間付之東流,只留下我杵在原地不知所措。
彼時,上學的同學們正蜂擁而至,他們摩肩接踵,占滿了大道。這就加劇了我掃地的困難。眼見著上課的時間快到了,面前還是一個亂攤子。我欲哭無淚,內(nèi)心無比絕望。
上課十幾分鐘后,我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教室。老師看向我的目光有些許責怪,我心中充滿了委屈,眼淚差點掉了下來。下課后,我便去找老師訴苦——希望換到教室打掃。老師聽了原委,語重心長地說:“正所謂‘蠟炬成灰淚始干,你每天確實很辛苦,但是你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美的環(huán)境,這不也是一種奉獻嗎?”那一刻,我釋然了。
從初秋到深秋,再到初冬,樟樹的果實由青到紫至黑。那小小的漿果,如同一個個小地雷,踩一下就會發(fā)出“啪”的爆破聲。每天早上,大道上落滿果子,更可氣的是,淘氣的鳥兒在樹上亂啄一氣,一不小心,衣服上就添了一處紫黑的涂鴉。還有些調(diào)皮的同學很享受果子爆裂的聲音,每走一步都要踩爆數(shù)顆“地雷”,地上全是黑紫色的點點。但我無怨無悔。
冬漸深,每天都有我打掃的身影。最讓我感動的是,有些同學看見我掃過的路面又落下落葉,他們會主動撿起,扔進垃圾桶。這一小小的舉動,讓我仿佛置身于陽春三月。
此刻,我又一次打掃完校園大道向教室走去,我哼著小曲,自豪無比,因為我明白了人生的價值——生命的真諦在于奉獻,讓我們把奉獻寫進青春里,無怨無悔。
【湖北鐘祥市第二中學】
●點評
初接任務,邊打掃邊欣賞美景時的愉悅;落葉漸多,任務繁重時的煩躁;打掃困難加劇,導致上課遲到時的絕望;向老師訴苦,要換任務時的委屈;老師教導醒悟后的釋然;得到同學回應后的感激,以及完成任務后的自豪……一幕一幕如在眼前,極具感染力,使作文的主題自然而然得到了升華。(鄭燕)
青春是一杯茶
◎鮑心語
有的人說,青春如水;有的人說,青春如冰??墒俏艺J為,青春是一杯茶。
人活一生,或平淡如水,或冷漠如冰,誰都不情愿被平庸的枷鎖禁錮。
水若遇斜坡必向下流,自難走出平庸;水沒有固定的形狀,也沒有鮮明的性格,它偶爾也會發(fā)個脾氣,若無輕風相助,只會如平鏡般光滑,飛鳥劃過,沙石敲擊,那些波瀾很快就會恢復如初。
水,就是這樣平庸。
冰若遇烈火便會轉(zhuǎn)化為水汽,難逃水的平庸。冰遇到一點溫度就會失去自我,它有個性,發(fā)起怒來會冰凍三尺,但在陽光的照耀下便會瞬間消失。
冰,就是這樣平庸。
如水的青春靜如處子,動如脫兔,讓精神平庸地安息在陽光之下,但如果與大海的浩瀚相逢,便會永無常態(tài)了;如冰的青春平淡如紙片,淺薄如玻璃,讓生命平庸地面對大千世界,一旦與烈日相遇,便會潰不成軍。
我想,青春應當和水與冰截然不同,青春應當有茶的清雅,茶的溫厚,茶的情趣。
茶有鮮明的個性和生存狀態(tài)。一杯清茶或許不容易左右你的目光,可是你只需稍微給它一絲溫暖,它便給你送來許多不平凡的氣息,在青春的舞臺上,幫你擊潰平庸的侵襲,固守生命獨特的寧靜。
一杯清香的茶放在青春透明的杯子里,輕浮在水面的只是些許淡淡的、青澀的葉片,而更多的韻味則會融化在水中,平常不著形,偶爾現(xiàn)真意。真正的美麗不是表面的浮華,而是隱藏在水下默默無聞的深度。
青春如茶,拒絕浮華,拒絕平庸。茶具有獨特的功效,它可以將淡澀的清水轉(zhuǎn)化成可口的甘甜,變無味為韻味,還可以凈化人們的心靈,讓那些莫名的躁動化成寧靜,為你洗凈塵俗的污垢。
面對青春,我的見解或許會招來太多的不屑,但我并不會退縮,青春的洪流在激蕩,那一份如茶的寧靜,在此時是多么有魅力??!
【安徽舒城縣第二中學】
●點評
本文是一篇散文詩般的議論文。開篇提出“有的人”的觀點“青春如水”“青春如冰”,作者逐一分析,因水太平淡,冰太冷漠,故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論點:青春是一杯茶。接著運用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等多種論證方法,多角度選材,具體闡述了自己的論點。全文思路清晰,結(jié)構合理。
(周桃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