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曉昱
孔子在《論語》中說“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孟子在面對“義利之辨”的命題時果斷選擇“舍生而取義”;文天祥在被俘后毅然赴死,譜寫了一曲“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之歌……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像他們一樣重義輕利、德行兼?zhèn)涞挠兄局?,他們的精神將歷史的夜空照亮,為后人指明前行的方向。下面,讓我們跟隨文字一起追溯歷史,去采擷這點點星光吧!
古文賞讀
【甲】荀巨伯①遠(yuǎn)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yuǎn)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一郡并獲全。
(節(jié)選自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
【乙】桓南郡②既破殷荊州③,收殷將佐十許人,咨議④羅企生亦在焉?;杆卮笊?,將有所戮,先遣人語云:“若謝我,當(dāng)釋罪?!逼笊鹪唬骸盀橐笄G州吏,今荊州奔亡,存亡未判⑤,我何顏謝桓公?”既出市⑥,桓又遣人問所欲言,答曰:“昔晉文王殺嵇康,而嵇紹為晉忠臣。從公乞一弟以養(yǎng)老母?!被敢嗳缪藻吨;赶仍砸桓狒门c企生母胡,胡時在豫章,企生問⑦至,即日焚裘。
(節(jié)選自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
注釋:①荀巨伯:東漢潁川(今屬河南)人,生平不詳,東漢桓帝時人。②桓南郡:即桓玄。③殷荊州:指殷仲堪。公元399年,桓玄帶兵攻打殷仲堪,殷仲堪兵敗而死。④咨議:官名。晉以后諸王府設(shè)咨議參軍,以備咨詢謀議,簡稱“咨議”。⑤判:判明,弄清楚。⑥市:指刑場。⑦問:消息。
素養(yǎng)提升
1.解釋下面加點詞語。
(1)值胡賊攻郡: (2)子可去:
(3)若謝我: (4)桓亦如言宥之:
2.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
(2)為殷荊州吏,今荊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顏謝桓公?
3.請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斷三處)
大 軍 至 一 郡 盡 空 汝 何 男 子 而 敢 獨 止
4.從【甲】【乙】兩文中,我們分別可以看到荀巨伯和羅企生有哪些可貴的品質(zhì)?
參考譯文
【甲】荀巨伯去很遠(yuǎn)的地方探望生病的朋友,恰巧碰上胡人軍隊攻打郡城,朋友對荀巨伯說:“我今天死定了!你快離開吧?!避骶薏f:“我從遠(yuǎn)方來探望你,你卻讓我離開。損壞道義而茍且偷生,難道是我荀巨伯能做的事嗎?”胡人到后,對荀巨伯說:“我們大軍一到,滿城人都逃空了,你是何等的漢子,竟然敢獨自留在此地?”荀巨伯說:“我的朋友有病,我不忍心拋下他,寧愿用我的身體來換朋友的性命?!焙嘶ハ嘧h論說:“我們這些不懂道義的人,卻闖進(jìn)了講道義的地方!”于是撤回了軍隊。整個郡城因此都得以保全。
【乙】桓玄打敗殷仲堪后,收捕了殷仲堪的將官僚屬十多人,咨議羅企生也在其中?;感幌蚝翊_企生,當(dāng)他要處決一些人時,先派人去對羅企生說:“如果你向我謝罪,我可免你一死?!绷_企生回答道:“我作為殷荊州的屬吏,如今他逃亡在外,生死還沒有弄清楚,我有什么臉面向桓公謝罪呢?”當(dāng)羅企生被綁赴刑場時,桓玄又派人去問他還有什么話要說,羅企生答道:“從前晉文王殺了嵇康,后來嵇康的兒子嵇紹卻成了晉的忠臣。我想向桓公請求留一個弟弟奉養(yǎng)老母?!被感饝?yīng)羅企生的請求,赦免了他的弟弟?;感惹霸?jīng)送給羅企生的母親胡氏一件羔羊皮襖,當(dāng)時胡氏在豫章郡,當(dāng)羅企生被殺的消息一傳到,胡氏當(dāng)天就把皮襖燒掉了。
參考答案
1.(1)恰逢,趕上 (2)離開 (3)向……謝罪 (4)寬恕,赦免
2.(1)我的朋友有病,我不忍心拋下他,寧愿用我的身體來換朋友的性命。
(2)我作為殷荊州的屬吏,如今他逃亡在外,生死還沒有弄清楚,我有什么臉面向桓公謝罪呢?
3.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
4. 荀巨伯:舍生取義,看重友情。羅企生:忠誠,有孝心。
(作者單位:盤錦市雙臺子區(qū)實驗中學(xué))
初中生學(xué)習(xí)指導(dǎo)·中考版2023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