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夢婷
網絡文化成為當代文化結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網絡語言誕生于網絡,是網絡文化的典型代表,在網絡中有著非常高的流行度,并迅速蔓延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網絡語言雖然與人們正常溝通和交流使用的語言存在一定差異,但以其獨特的表達方式,引起了人們的共鳴,獲得了人們的認可。將網絡語言應用在小學寫作教學中能夠優(yōu)化寫作教學方法、拓展寫作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寫作課程質量的提升起到了促進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網絡語言資源在小學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一、合理選擇網絡語言,正確表達內心想法
小學生知識儲備量少、理解能力相對較弱,所以其不能正確理解網絡語言,在沒有弄清網絡語言意思的情況下應用網絡語言,文章作品所表達的意思將會發(fā)生變化。為了發(fā)揮網絡語言的作用,首先應讓學生理解網絡語言的意思,然后根據特定的情景選擇準確的詞匯進行表達。因此,教師要做好網絡詞語普及和掃盲工作,挑選一些常見的網絡詞語進行教學,將這些詞語的意思、對應的語境、使用的方法等加以講解,使學生對這些網絡詞語產生初步的認識,然后通過家庭作業(yè)的方式強化學生記憶,從而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使用網絡詞語。學生掌握網絡詞語的意思和用法后,可以使用精煉的語言表達復雜的意思,其創(chuàng)作的文章作品質量會大大提升,寫作課程的效果也會得到改善。
例如,“喜大普奔”這一詞語在網絡中應用廣泛,很多學生也能正確應用,但很少有學生能理解這個詞語的來源以及具體的意思。“喜大普奔”是由四個詞語的首字縮寫而成的,這四個詞語分別是喜聞樂見、大快人心、普天同慶、奔走相告,將“喜大普奔”拆解為這四個詞語進行講解,有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這一詞語的意思?!叭似D不拆”也是網絡中常用的詞語,意思是“人生如此艱難,就不要拆穿了”,用四個字將人生的艱辛、無奈和自嘲等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學生一旦理解和掌握這類“合成詞”的意思和來源,自然而然就掌握了使用這些詞語的方法,因此在寫作時可以恰當運用,從而拓展文章作品內涵。網絡“合成詞”的數量越來越多,而且其概括性越來越強,利用這些詞語進行表達往往可以起到日常交流用語無法起到的效果。
為了強化學生使用網絡語言的基本能力,教師要定期為開設網絡語言學習課程,針對網絡中常見的詞匯進行講解,并通過作業(yè)和測試的方法強化學生記憶,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網絡詞語意思,學生一旦掌握了這種表達方式,在后續(xù)的寫作中便能更好地應用網絡詞語,寫作課程的質量將會得到有效提升。
二、強化語言情境分析,優(yōu)化創(chuàng)新表達方式
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更加注重語言的“規(guī)范性”,教學模式較為模式化和固定化,所以學生的作文相似度較高,很少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優(yōu)質作品。寫作能力是學生學習和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能力,如果按照模式化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將會受到遏制,這對于我國文學的發(fā)展十分不利。隨著網絡語言的興起,漢語表達方式發(fā)生了一定變化,這種變化顯然已經延伸至文學領域,許多文學界的作家也開始使用網絡語言進行創(chuàng)作。在這種發(fā)展背景下,加大網絡語言在教育中的引入十分必要,將網絡語言應用到寫作課程中,對于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應強化語境分析,結合特定的語境選擇網絡語言進行表達,通過網絡語言簡化繁瑣的漢語表達方式,讓人們讀到這些包含網絡語言的句子后能夠清楚地理解句子的意思。相比于繁瑣的表達方式,簡單精煉的表達方式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請允悲”這一詞語是“請允許我悲傷一會”的意思,在寫作過程中人們在表達悲傷的情緒時很少直接說明,一般都會使用間接描寫的方法,如描寫臉部表情的動作描寫方式、能夠體現(xiàn)人物內心傷心難過的環(huán)境描寫或從他人角度入手的側面描寫等。使用“請允悲”這一詞語簡單準確地概括了主人公內心的感受,給人一種既悲傷,但是又一點無奈的感覺。學生可以應用該詞語表達內心的悲傷,如冬天很早就要起來上學,學生不愿意早起,表達此時的心情就可以使用“請允悲”,這種表達方法不僅生動形象,而且?guī)в幸唤z俏皮的感覺。如果想讓學生深入理解網絡詞語的意思,教師也可以從網上下載大量的有關于相關網絡詞語的句子,通過講解這些句子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應用,這對于強化學生的應用能力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根據特定的語境選擇網絡詞語,能夠發(fā)揮網絡詞語概括性這一優(yōu)點,幫助學生準確地表達。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特定詞語意思與語境結合,有些網絡詞語具有多種表達意思,又既能夠表達積極的意思,也能表達消極的意思,但是這些詞語具有一定的側重性,如“233”這一詞語更加注重積極表達意思,偶爾可以用于消極表達情境中,如果學生隨意使用這一詞語,可能“冒犯”他人,應用到作文中可能改變作文的情感。此外,應用網絡詞語時應盡可能選擇漢語文字組成的詞匯,減少純英文和數字組成的詞語,因為有些純英文組成的詞語可能表達多個意思,如果意思不夠明確可能影響讀者的體驗,如“GG”這一詞語既可以表達“哥哥”的意思,也可以表達“結束了”的意思,前者在網絡聊天中應用廣泛,后者在網絡游戲中應用較為廣泛,兩者截然不同的意思是理解的難點,如果交流或表達的語境較為模糊,可能讓人產生錯誤的認識。此外,也要讓學生掌握網絡詞語與語境融合的方法,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網絡詞語的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應用網絡詞語寫作,提升學生文章的質量。
三、網絡詞匯意思遷移,改變詞語使用方法
目前國家并未對網絡語言制定使用規(guī)范,很多詞匯依然處于變化的過程中。在寫作中應用網絡語言,不僅要緊抓流行度較高的詞語,而且還要掌握網絡詞語遷移變換能力,根據寫作需求對網絡詞語進行優(yōu)化,使其更好地符合文章的意境。教師應教會學生舉一反三和知識遷移的方法,讓學生能夠靈活地應用網絡詞語進行表達,從而發(fā)揮網絡詞語的作用。如“59+1”初見時人們以為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學計算,但是在網絡中其利用了數字諧音梗,表達的意思是“我就嫁你”,學生同樣可以利用數字諧音梗進行寫作,如“368”意思是“散了吧”,“886”意思是“拜拜了”。教師應幫助學生掌握詞語遷移能力,鼓勵和引導學生適當創(chuàng)新詞語使用方法。
例如,“狼人”這一詞語源于紙牌游戲狼人殺,是游戲的一個角色,其主要負責將游戲中的“人”殺死,由于狼具有兇殘的形象,所以在西方的故事中狼與人結合的形象非常多,用狼的形象表現(xiàn)人的兇狠。同時,我們注意到,“狼”比“狠”字多一點,可以解釋為比“狠人”還要多一點,其在表現(xiàn)人的兇狠和果斷方面更加準確,這種表達方式被網友廣泛應用在網絡中。寫作時也可以使用類似的詞語,提升表達的準確性,賦予文章作品更深的意思。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網絡詞語的意思,教師還可以講解這些詞語的來源,這對于學生準確地理解這些詞語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此外,在應用多義網絡詞語時,也需要對詞語的意思進行正確把控,如果使用方法不正確,可能對句子含義產生影響,導致表達的意思發(fā)生較大改變。
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更多的網絡詞語,并在使用的過程中對詞語進行適當調整,在不改變其主要意思的基礎上改變其應用方法,使網絡語言能夠與規(guī)范的漢語表達融合,從而增強漢語的表達效果。很多網絡詞語具有很強的負面影響,這種影響可能對學生思想意識產生不良影響,教師在選擇網絡詞語時對于這類詞語應保持慎重的思想,如果有必要就須對學生進行正面的引導,這是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
四、展示網絡語言資源,豐富拓展寫作素材
網絡語言素材眾多,學生寫作時可以應用大量的網絡詞語,從而提升文章作品的表現(xiàn)力,但如果文章結構混亂,表達內容混亂不堪,反而會影響文章的質量。為了讓學生能夠有效發(fā)揮網絡語言的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寫作,教師需要對網絡語言資源進行拓展,為學生展示豐富的網絡語言資源,補充學生的網絡詞語量,從而更好地應用網絡素材。授課前教師應利用網絡工具搜索網絡詞匯,并將網絡詞匯進行分類,授課時根據分類展示網絡詞語,講解網絡詞語的意思,并解讀網絡詞語的來源和形式,讓學生能夠系統(tǒng)化地學習網絡詞語,這對于學生正確地選擇和應用網絡詞語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如果教師選擇的方法缺乏科學性,可能導致教學的整體效果受到影響,不利于學生成長。此外,教師也可根據網絡詞語的類型,引導學生結合特定的句子內容應用網絡詞語,在句子恰當的位置應用網絡詞語,從而增強句子的表現(xiàn)力,提升文章作品的質量。
例如,“合成詞”有喜大普奔、人艱不拆、十怒然應、十動然拒等;數字類詞語有233、886、521等;字母類詞語有GTG、GLHF、BFFL等;諧音類詞語火鉗劉明、藍瘦香菇等。結合詞語屬性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可以提升寫作課程的針對性,教師只需要花費兩節(jié)課左右的時間,就能將主要的網絡詞語意思、來源和使用方法講解清楚,因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網絡,生活中也應用部分詞語進行交流,通過開設專門課程的方法糾正學生使用這些詞語時出現(xiàn)的錯誤,并使學生增強對常用詞語的認識,學生掌握了這些詞語后就可以正確地應用這些詞語。針對性訓練的方法為學生深入理解網絡詞語提供了機會,教師也應該抓住這一契機做好教學工作,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教學服務,從而更好地發(fā)揮網絡詞語的作用。
教學時教師應針對重點詞語進行講解,如果學生能夠理解相關詞語的意思并正確應用,那么在后續(xù)的寫作中可以根據句子的意思選擇網絡詞語,特別是難以使用規(guī)范漢語表達的句子,使用網絡詞語進行表達不僅準確,而且方便。教學中常見的問題是學生對網絡詞語意思的理解不夠深入,很多學生為了使用網絡詞語而使用網絡詞語,導致文章作品內容較為生硬,影響了文章的表現(xiàn)力,這是教師需要注意的地方。通過正確的方法加以引導,這是發(fā)揮網絡詞語作用的重要前提。此外,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也可以使用網絡詞語進行表達,營造一種活潑的教學氛圍,也能對學生產生鼓勵的作用,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應用網絡詞語進行寫作,這對于提升學生文章作品表現(xiàn)力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總而言之,網絡語言資源是網絡文化結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成為影響人們生活的重要語言。將網絡語言應用于小學寫作教學中,不僅可以拓展教學資源,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深度分析和研究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寫作教學的目標設計教學活動,發(fā)揮網絡語言資源的最大作用,推動寫作教學有序開展,提升寫作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