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陶瑾
“我是滄浪街道公共法律服務代言人獬小薰,我?guī)Т蠹铱匆豢礈胬私值赖姆ㄖ挝幕包c。本次旅行的第一站是乘騮橋,它建成于同治十三年,距今有149 年歷史。乘騮橋的‘騮’字泛指駿馬,乘騮橋寓意駿馬坦途、四通八達。走過乘騮橋,向東,來到舒適舊居。這里曾是蘇州著名律師、吳縣律師公會會長吳曾善的居所,也是獬小薰要在這個景點為大家介紹的法治人物。吳曾善先后在蘇、滬兩地任司法行政官、律師。吳曾善還是‘七君子’的辯護人之一……”
姑蘇區(qū)滄浪街道“獬小薰法治游”日前正式發(fā)布?!胺ㄖ巍背蔀槲幕瘻胬说膭e樣風景,用法治元素渲染滄浪美景,用法治文化體現古韻今風,且看滄浪的花樣玩“法”。
“獬小薰”,是滄浪街道2020年打造的法治代言人。這個名字的由來,是以古代神話中的神獸“獬豸”為原型,獬豸,在古代代表法律的公平、正義,昭示著司法客觀。薰,諧音熏陶。其名寓意著用法治文化熏陶社會環(huán)境。
“獬小薰的形象設計,從最早的電腦手繪版,之后是漫畫版,到今年推出三維動畫形象,經過數次迭代‘升級’。今年‘獬小薰’法治游手繪地圖及宣傳視頻也同步亮相,將法治文化與全域旅游結合起來,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這條歷史價值高、江南韻味足、法治底蘊深、瀏覽趣味濃的法治游線路?!睖胬私值浪痉ㄋL史春明告訴記者。“獬小薰”將擔任法治游的主講人,帶大家穿梭在滄浪的街頭巷尾,聆聽法治故事。
東大街社區(qū)的小朋友體驗法治碑拓的制作
滄浪街道本身文化底蘊深,轄區(qū)有眾多歷史遺存,不少還與法治有關。比如32號街坊的“三楊故居”,“三楊”,指的是楊蔭杭、楊蔭榆和楊絳。楊蔭杭是近代革命黨人,也是一位法學家。他曾擔任江蘇省高等審判廳廳長兼司法籌備處處長等職務。他嚴于執(zhí)法,剛正不阿,主張司法獨立。1923年,楊蔭杭遷居蘇州,以開業(yè)律師和自由評論家為業(yè),并購置位于廟堂巷的“一文廳”作為住宅;瓣蓮巷4號的曹滄洲祠,始建于清末民初,現存兩進。曹滄洲曾擔任蘇州市貧民乞丐習藝所董事等職,貧民習藝所,代替了傳統監(jiān)獄的簡單圈禁和刑罰,是中國監(jiān)獄與收容機構向近代化過渡的產物;江蘇按察使署舊址,自明代以來就是官衙重地;蘇州警察博物館,最早是江蘇按察司監(jiān)和蘇州府監(jiān);沿著護城河往南走,便是接官廳旁的湯斌廉政文化展示館,展現湯斌“為政清白像豆腐湯,生活簡樸像黃連湯,于世道人心則像人參湯”的形象。當然還有古胥門廣場、況公祠等諸多法治文化景點。
這些歷史遺存都進行了很好地保護與修繕。在實地游覽中,社區(qū)法律明白人等工作人員將作為“法治導游”,帶大家走一走、聽一聽、看一看,賞美景、學知識、聽昆曲,深度體驗全新的法治文化。這條線路目前設了6個點,可觀可玩。每個點都拍了微視頻,掃一掃手繪地圖上的二維碼,即可在線觀覽。
法治燈謎等你來猜
據悉,滄浪街道將持續(xù)圍繞“法韻滄浪”品牌,優(yōu)化“獬小薰”法治游項目,讓線路更有亮度、普法教育更有深度、面向群體更有廣度,為“文化滄浪”品牌注入更多法治內涵。
法治宣傳教育是司法所的主要職能之一。滄浪街道司法所用心打造“蘇式普法”,借助好玩、有趣的方式,引起居民、企業(yè)等在依法守法上的關注度,提高法治意識,營造法治氛圍。
2018年,街道推出“法治微舞臺”項目,結合居民身邊的真人真事,以法治主題創(chuàng)作的形式在蘇州各大高校開展法治題材的曲藝創(chuàng)作大賽,創(chuàng)作了一批反映居民喜怒哀樂、弘揚社區(qū)正能量的法治文藝作品。據悉,當時法治微舞臺劇本,創(chuàng)編了好幾個。比如新憲法(快板)——甲:打竹板,響連天,今天來到了道前,來找老張聊聊天……乙:憲法知法我最強,滄浪居民都說棒,聽我一一把話揚……甲:老張說的不一般,為了人民憲法頒布。只要堅持法治觀,富強民主指日看……合:新憲法,放光芒,全國人民齊贊揚??錅胬耍潨胬?,滄浪法治是榜樣。
街道又以“法治+非遺”為主線開展“指尖秀法”文創(chuàng)項目。蘇州是手工藝之都,將剪紙、蘇扇、五谷畫、碑拓、草棕編等傳統手工藝與“法”融合,讓抽象的“法”變得看得見、摸得著,讓大家知識體驗雙豐收。比如一幅扇面上,畫上小朋友手捧憲法的圖案;跟著老師學習法治圖案剪紙技藝,并深入淺出地收獲法律知識;根據秦代出土的法律竹簡、東吳大學的牌坊“養(yǎng)天地正氣”,在法治碑拓體驗中了解“法”的歷史典故,也在心中烙下“法”的印記。
這兩年,圍繞“法韻滄浪”主題,滄浪街道司法所邀請律師拍攝普法短視頻,在社區(qū)的“法潤民生”微信群、“話盤門”公眾號等平臺推送。另外,還專門組織法治漫畫大賽、法治故事會微視頻大賽,制作手偶戲視頻,編排情景劇,全面開啟沉浸式普法。
況公祠內,上演著昆曲《十五貫》,將況公的故事娓娓道來。曹滄洲祠內,表演《牡丹亭》,杜麗娘和柳夢梅所追求的是把愛情當作基礎的婚姻,這正是我國“憲法”中規(guī)定的“婚姻自由”?!胺ㄇ身崱背蔀闇胬私值馈疤K式普法”的點睛之筆,用昆曲搭臺、法律唱戲的方式讓觀眾在實景演繹中樹立法治觀。
最近,一部由法律明白人、專職調解員、社區(qū)法律顧問等主創(chuàng)的普法系列短片《法律明白人的故事》在街道開拍,演繹了法律明白人身邊發(fā)生的三個真實案例。
如今的普法活動,更注重互動,引得居民紛紛來學法?!拔覀儠^續(xù)發(fā)揮‘獬小薰’IP效應,開展‘獬小薰學法課堂’‘獬小薰的法曲律韻’等普法活動,讓獬小薰穿上不同朝代的服裝,宣傳、講解不同的法律內容、法治人物。”史春明表示。
法治為根,文化為魂。滄浪街道建成“百合家安議事亭”“胥虹法治大舞臺”“玉蘭法治苑”等一批家門口的特色法治陣地。廊下議事,透出傳統街坊“古韻味”。老村新建,構建和諧鄰里“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