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我見青山多嫵媚

      2023-05-29 00:54:34成怡
      海外文摘·藝術(shù) 2023年19期
      關(guān)鍵詞:辛棄疾青山詞人

      “意象”是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一個核心概念?!耙庀蟆边@個詞最早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周易·系辭》“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圣人之意,其不可見乎?[1]”所以意象的古義是“表意之象”。袁行霈在《中國詩歌藝術(shù)研究》明確了意象的概念:“意象是融入了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觀物象表達出來的主觀情意。[2]”葉朗在《美在意象》中提及,“在中國傳統(tǒng)美學看來,意象是美的本體,意象也是藝術(shù)的本體。中國傳統(tǒng)美學給予‘意象的最一般的規(guī)定,是‘情景交融。[3]” “青山”在漢語中的釋義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指青蔥的山嶺,二是指隱居之處。青山雖然與其他山同為物象,但青山不像東山、南山涉及典故,也不單純指溪山美景。本文的研究對象是辛棄疾詞(以下稱辛詞)中的青山意象。以《稼軒詞年編注》為底本進行研究,統(tǒng)計出辛詞中涉及青山的詞有34首,數(shù)量遠多于其他山意象,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研究內(nèi)容是對辛詞中的青山意象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總結(jié)出青山意象在情感表達、創(chuàng)作動機、藝術(shù)特色、思想意蘊、審美境界方面的獨特之處,旨在推動對辛棄疾山水題材詞的進一步研究,拓展辛詞的研究角度。

      1 情感表達——對自然的熱愛

      提及辛棄疾,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其愛國詞人的形象。南宋特殊的政治環(huán)境催生了許多詞人愛國思想的萌發(fā),比如陸游、陳亮等人。辛棄疾也是如此,他的詞中,除了歌頌塵世,表達對中原文化的熱愛,就是抒發(fā)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劉揚忠在《辛棄疾詞心探微》中分析,“在他思想中占比最大的是對于當時國家衰落命運和民族的黯淡前途的無限憂慮,對于天下分合大勢的沉重思考,對于救國救民之道的深入探索。[4]”辛棄疾一向嚴格要求自己,將維護祖國統(tǒng)一和領(lǐng)土完整作為自己一生的使命和責任。這樣的使命與責任,化為了他內(nèi)心對自然、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并通過詩詞表達了出來。

      在涉及青山意象的詞中,不乏描繪景色秀麗之詞。詞人眼中的青山美景美不勝收,例如《臨江仙·探梅》中的“剩向青山餐秀色,為渠著句清新”。此詞作于辛棄疾第一次被彈劾罷官之時。這時的辛棄疾正陶醉于帶湖的綺麗山水景色之中,他眼中的青山清新秀麗,讓其耳目一新。北宋蘇軾的《寄怪石斛與魯元翰詩》也有“秀色亦堪餐”之句??梢娮怨乓詠硇沱惥吧梦娜嗽娕d大發(fā),紛紛書寫這些流傳久遠的詩句。辛棄疾筆下這樣的詞句還有很多,如《浣溪沙·瓢泉偶作》中“新葺茅薝次第成,青山恰對小窗橫”一句。瓢泉新居既成,辛棄疾對此處十分滿意,心間洋溢的更是愜意棲居的悠然閑適的心緒,因有此作?!扒嗌角π〈皺M”中的“恰”字用得十分巧妙,辛棄疾是漫不經(jīng)心時偶然發(fā)現(xiàn)小窗將青山框進的。這種偶然間將勝景框入居室的美事可遇而不可求。同時也表現(xiàn)出詞人心細,時刻留意生活中的賞心悅目之處。

      2 創(chuàng)作動機——排遣閑居愁思

      辛棄疾在退居時期吟詠青山的詞作數(shù)量較多。其隱居生涯長達二十余年,作為歸正人,他處于極為艱難的政治環(huán)境之中。鄧廣銘先生的《辛棄疾傳》中曾說:“他們對于這般歸正人是不免有些歧視的,而辛棄疾這個歸正人,卻能以自己的事功受到了皇帝趙眘的賞識,而他又是那樣剛正不阿而不避權(quán)要,這使最高統(tǒng)治集團中的某些人對他嫉恨,難以容忍?!毙翖壖苍谠~里感嘆“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是人間行路難”。所以在創(chuàng)作歌詞,表達政治情感時只好有所收斂,有所節(jié)制,將內(nèi)心恢復大業(yè)之真意,以及對黑暗現(xiàn)實的憤懣情緒,寄托于特定的山水景物,用委婉的方式表達出來。

      借青山來抒發(fā)閑居的愁思名句有如《念奴嬌》中“萬山新奇,青山一夜,對我頭先白”一句。這首詞作于辛棄疾隱居帶湖之時,化用了劉禹錫的“雪裹高山頭白早,海中仙果子生遲”。結(jié)合前后詞句,此時詞人正處于孤獨的處境,心中不得重用的閑愁惟青山可訴,只能寄意青山。在《祝英臺近》中,“老眼羞明,水底看花影。試叫山動水搖,吾生堪笑,似此個青山無定”,更明顯地表達了辛棄疾對自己人生漂泊無定的無奈和閑居之下的迷茫[5]。紹熙五年(1194年),辛棄疾剛被提任為福建路提刑官,卻又以“殘酷貪饕、奸贓狼藉”之名被彈劾罷官。 “試叫山動水搖”之句寫詞人已過不惑之年卻只能在幻想中指點山河,恢復事業(yè)的事情依然沒有著落,閑居之后,內(nèi)心愈發(fā)生出無限的愁思。詞中描寫辛棄疾因年邁眼花難見強光,于是從水底看花的影子。用拐杖攪動水面,試圖讓水中的山動搖起來,卻笑自己這一生和水中青山的倒影一樣不安定。青山無定,在風雨中飄搖,頗有些自嘲的意味。此外,涉及閑愁的青山意象還有《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中“只因買得青山好,卻恨歸來白發(fā)多”,表達的是青山空好、白發(fā)徒增之愁?!稏|坡引》中的“黃昏淚眼,青山隔岸”,表達的是與恢復大業(yè)志向漸行漸遠、遙遙相隔之愁。

      3 藝術(shù)特色——動態(tài)擬人

      青山意象常常是以擬人化的動態(tài)形象出現(xiàn)在辛詞之中。當辛棄疾追念鮮衣怒馬的軍旅時光時,青山在他眼中是“青山欲共高人語,萬馬聯(lián)翩來無數(shù)”。巍然不動的青山可作呼嘯奔騰的戰(zhàn)士姿態(tài),等待詞人一一檢閱。當詞人游山玩水時,青山在他眼中是有情有義的同伴,如“青山意氣崢嶸,似為我歸來嫵媚生”。這首詞化用唐太宗褒揚大臣魏征之語:“人言征舉動疏慢,我但見其嫵媚耳。[6]”唐太宗用嫵媚一詞來表達自己對魏征獨到的賞識。辛棄疾將本該形容人的詞語用在青山身上,效仿唐太宗欣賞魏征,以一種獨到的眼光欣賞青山。同時,詞人見青山意氣崢嶸便覺得是為慶祝自己歸來。青山就如同一面鏡子,照出辛棄疾的自信的姿態(tài)。而當詞人哀嘆人生零落、白發(fā)橫生之時,青山成為唯一能令其歡喜、心有靈犀的知己。如“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情與貌,略相似……知我者,二三子。”在詞人眼中,自己的情貌與青山有相似之處,并有一種互相欣賞的默契。在現(xiàn)實中真正了解詞人的人很少,倒不如把可愛的青山當作知己。看似詞人與青山兩情相悅,卻有一種無法言說的孤獨感。除此之外,辛詞中的青山還有許多生動可愛的形象。例如“婆娑欲舞,怪青山歡喜”一句,青山是有婆娑舞姿的歡喜少女;“臺倚崩崖玉滅瘢,青山卻作捧心顰”一句,青山會效仿西施做心痛皺顰的姿態(tài)讓人心生憐惜;“青山招不來,偃騫誰憐汝”一句,青山又是高潔之士,是官府無法招來的貴客。辛棄疾筆下的青山千變?nèi)f化、清秀靈動。

      劉揚忠先生曾說:“隱士辛棄疾始終對抗著英雄辛棄疾。[7]”當他是“隱士辛棄疾”時,他就格外偏愛青山意象。對于辛棄疾來說,他只是借歌詞為陶寫之具,實際上,他的志向并不僅在文字上面。他的詩中多有明明能堪當大任,卻要偽裝成一個不問世事、淡泊寧靜之人的無奈。如“望斷青山,高處都被云遮”。此句作于辛棄疾隱居瓢泉之時,仕途被阻礙,自己被迫閑居。被云層遮擋住的青山也是辛棄疾自我形象的寫照。如《沁園春》中“卻怕青山,也妨賢路,休斗樽前見在身”,據(jù)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注》考證,此詞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此時辛棄疾被彈劾而退居帶湖。當時有傳聞辛棄疾將帶病掛帥,然而辛棄疾最終并未被起用,為了澄清遂作此詞。這首詞中“況白頭能幾,定應(yīng)獨往”“抖擻衣冠、和掛當年神武門”說自己遲早都會白頭,早就應(yīng)該罷官不作,不必待劾。在被彈劾的時候,辛棄疾的出世思想總會達到頂峰,而如今又遭到如此非議,在氣憤之余只能無奈地自諷,就像“卻怕青山,也防賢路”中極言憂讒畏譏的心理。此時青山是他與世隔絕的屏障,表現(xiàn)出辛棄疾對外界議論的厭惡逃避心理,只有出世才能讓他遠離這些紛爭。又如這句“只因買得青山好,卻恨歸來白發(fā)多”。辛棄疾一邊贊嘆青山景色,認為自己隱居青山的行為值得稱贊,卻一邊又慨嘆自己白發(fā)橫生。同樣地表達歸隱之心的詞句還有“歸臥,青山活計費尋思”,“無心云自還來去,元共青山相爾汝”等。詞人已經(jīng)習慣將看山問云作為自己閑暇時的消遣。

      4 審美境界——空間的審美意義

      與宋朝同負盛名的詞家相比,青山更是辛詞的一大特色。例如《蘇東坡詞集》中涉及青山意象的詞僅有3首,《周邦彥詞集》中涉及青山意象的詞數(shù)量幾乎為零。同為愛國詞人的陸放翁陸游,所作之詞也不涉及青山意象。辛棄疾詞里的青山意象是承載物,承載了辛棄疾對現(xiàn)實世界的所思所想,包含了辛棄疾的思想、感覺、情緒。在一次次的吟詠中,青山沉淀了詞人有感而發(fā)的意蘊,成為獨屬于他的意象。傅道彬說:“作為文學形式僅有意味是不夠的,形式必須是審美的才有意義。[8]”同理,青山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其創(chuàng)造著空間的、時間的、視覺的、流動的、靜止的審美境界。當代美學家陳望衡先生認為,“審美的最初形態(tài)為‘情象,再進一步發(fā)展可以達到‘境界,‘境界即審美本體的高級形態(tài)。[9]”青山意象正是因為其超越本身的審美境界,才給讀者帶來了豐富寬廣的體驗感。

      青山意象營造的是空間審美境界。且看《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中的“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深山聞鷓鴣”。詞人向西北望去,卻被重重遠山遮了視線,而滾滾東流的江水卻沖破青山的阻礙,一路向前。青山作為視覺上的阻礙,增強了空間上的層次美。整體上來看,辛棄疾借遠處的重重青山、眼前的奔騰江水、聽覺上的深山鷓鴣等意象,巧妙運用遠近結(jié)合、視聽結(jié)合的手法,讓日暮山水變得立體起來。同樣地,辛詞中,用青山意象來打造空間上的審美意義的詞句還有許多,例如《水調(diào)歌頭》中的“青山屋上,流水屋下綠橫溪”。因為地勢原因,青山高聳似在屋上,流水自高往低流似在屋下。本來應(yīng)是遠近的抽象關(guān)系,被詞人巧妙地化為上下的平鋪。這與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對高低遠近的處理方法極為相似。辛棄疾似作畫一般地將繪景的文字變得更具畫面美。此外,在辛詞中,青山可以是遮擋物,如“清泉奔快,不管青山礙”。也可以是被遮擋物,如“嘆青山好,檐外竹,遮欲盡,有還無”。只需要用一個青山意象再加上動詞便能增加畫面中的空間層次感,在竹叢中遠眺青山,呈現(xiàn)出一種于遮掩處尋覓的神秘美[10]。這便是青山帶來的空間上的審美意義。

      5 結(jié)語

      青山意象如同知己般陪伴辛棄疾走過幾十年的人生光陰。透過青山意象,辛棄疾的形象躍然紙上。他是一位有著極高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作水平的詞人;他是一位心懷百姓、積極作為的地方官員;更是一位年少成名、智勇超群的將帥。出世與入世、憂愁與進取的心緒交織,使得辛詞呈現(xiàn)剛?cè)岵b骨柔情的風格。

      引用

      [1] 楊天才,張善文.中華經(jīng)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周易(精)[M].北京:中華書局,2011.

      [2]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shù)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3] 葉朗.美在意象[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4] 劉揚忠.辛棄疾詞心探微[M].濟南:齊魯書社,1989.

      [5] 鄧廣銘.辛棄疾傳辛稼軒年譜[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7.

      [6]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7] 劉揚忠.唐宋詞流派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21.

      [8] 傅道彬.晚唐鐘聲:中國文學的原型批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9] 陳望衡.美在境界[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

      [10] 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成怡(2001—),女,四川眉山人,碩士研究生,就讀于蘭州交通大學文學院。

      猜你喜歡
      辛棄疾青山詞人
      留得“青山”,贏得未來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云南畫報(2021年11期)2022-01-18 03:15:32
      論詞人擇調(diào)與審美聯(lián)想
      辛棄疾:男兒到死心如鐵(上)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3:12
      試談辛棄疾的田園詞
      中華詩詞(2020年6期)2020-12-14 07:46:10
      青山攬勝
      寶藏(2020年4期)2020-11-05 06:48:36
      詞人的職業(yè)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8
      辛棄疾的元宵節(jié)惹人妒
      林逋梅妻鶴子
      以我青山磊落,為梅畫地為牢
      河间市| 永丰县| 花垣县| 云安县| 峨山| 岚皋县| 赫章县| 泾源县| 满城县| 新巴尔虎右旗| 乐平市| 常州市| 和龙市| 林西县| 海城市| 都昌县| 洛阳市| 罗源县| 新巴尔虎右旗| 大宁县| 台中县| 合作市| 渭南市| 西林县| 寻乌县| 北安市| 玛曲县| 德格县| 鄱阳县| 万全县| 长沙市| 介休市| 大竹县| 东宁县| 宁津县| 新营市| 湘潭市| 喜德县| 石楼县| 郸城县| 精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