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陜西紅色文化資源在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中的價值及運用

      2023-05-29 01:16:42張蕾
      海外文摘·藝術 2023年19期
      關鍵詞: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綱要陜西

      紅色文化最初形成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隨后貫穿于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開放新時期,不僅是中華優(yōu)秀精神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人民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理想的思想源泉,富含著鮮明的時代特點[1]。紅色文化見證了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歷程,展現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無數革命者、建設者、奮斗者的豐功偉績,不僅僅是物質寶藏,更是一種精神財富,被認為是寶貴的思想文化的優(yōu)質資源,具有獨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和優(yōu)勢。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文化資源成為教育界一大熱點?!吨袊F代史綱要》課程中有十個章節(jié)的內容與紅色文化是吻合的。通過案例教學、探討教學、實踐教學、網絡教學等途徑,一方面可以充實《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教學內容,另一方面通過聯系實際,進一步增強《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針對性、時效性和生動性,使得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生動而飽滿,提高教學質量。

      1 陜西紅色文化資源的概況和特點

      陜西紅色文化資源主要分為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第一部分為遺存資源,第二部分則是精神資源。陜西本土的革命文化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紅色文化資源,在中國紅色文化資源中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同時,陜西省的高校的數量和質量在全國都排在前列。改革開放的今天,人們的思想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世界文化呈現出多樣性[2]。因此,開發(fā)和利用地方紅色文化資源,是加強高校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

      陜西省是著名的“革命老區(qū)”。中國革命的各個時期,中國共產黨和陜西人民在三秦大地上留下了很多戰(zhàn)斗痕跡,用鮮血譜寫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留下了許多紅色資源。這些紅色文化資源多種多樣,精品多、品位高、十分優(yōu)質。這些優(yōu)質的紅色文化資源按形態(tài)劃分可分為“物、事、人、魂”四個形態(tài),如表1所示:“物”指的是戰(zhàn)爭革命時期留下的遺址、紀念地、文物、藝術作品等;“事”指的是革命時期,在陜西省發(fā)生的重要的革命事件、會議、戰(zhàn)爭等;“人”指的是在陜西革命斗爭中做出突出貢獻、具有偉大事跡的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群眾;“魂”指的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勝利的過程中形成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四者相輔相成、合為一體,是陜西紅色文化資源的內涵所在。陜西省內的紅色文化資源主要分布在陜西北部、關中地區(qū)和陜西南部。陜西省內的“陜甘寧紅色旅游區(qū)”和“川陜渝紅色旅游區(qū)”具有很強的思政教育價值。國家五級紅色文化旅游資源中,涉及陜西省的有4處(寶塔山、棗園舊址、楊家?guī)X舊址、延安革命紀念館)。

      2 陜西紅色文化資源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的必要性

      2.1 豐富歷史知識,培養(yǎng)家國情懷

      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教學中,可以深挖地方的紅色文化資源,將這些寶貴的資源作為鮮活的歷史素材,引導學生通過具體事件、人物,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激發(fā)愛國主義情懷。

      2.2 提升教學說服力,筑牢意識形態(tài)陣地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在艱苦卓絕的戰(zhàn)爭和建設時期形成的特色文化,代表了中國共產黨始終站在人民這邊的鮮明立場,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精神和民族精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意識到新中國成立以及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經歷的各種艱辛與所取得的成就,引導學生形成主動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意識,調動學生的愛國熱情。紅色文化資源正是調動學生熱情最有效的元素。所以,高校教師應當善于使用本地豐富的紅色文化素材,將文化素材有機地融入教學。

      2.3 正確認識歷史,抵制歷史虛無主義

      歷史虛無主義的思潮往往采取歪曲歷史事實、抹黑歷史人物、選擇性地評價歷史事件來掩蓋歷史的真相,抹黑執(zhí)政黨的歷史功績。在理論上,違背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辯證法,對當今的社會意識形成了很強的沖擊,是時刻要警惕的事情。如何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呢?那就是教育。紅色文化記載著中華民族的抗爭史、革命史和奮斗史,貫穿于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開放的不同時期。歷史是教科書,通過大量的身邊的歷史,能讓當代大學生與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中華民族發(fā)展史更為親近,從而加深學生對紅色文化資源的了解,將紅色基因注入課堂,將紅色故事注入時代的長河,加強信仰的力量,增強文化自信,堅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讓學生成長為自覺發(fā)揚和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新時代合格青年。

      3 陜西紅色文化資源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的實踐路徑

      3.1 利用陜西紅色文化資源進行案例教學

      陜西省地處中國的西北,諸多的革命文化遺址、遺跡具有歷史見證價值、經濟發(fā)展價值、精神教育價值。其中,陜北是偉大的延安精神的發(fā)源地,是我們黨革命時期落腳時間最長的地方。毛澤東思想的成熟時期就是在陜北的13年(1935年—1948年,共13年)。他完成的大部分著作都是在陜北的窯洞中誕生的。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國民黨對陜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封鎖,外界對中國共產黨了解比較少,但是有一批外國記者團從西安出發(fā)進入延安,其中記者埃德加·斯諾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寫成了一本書——《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在國際、國內影響深遠,不少進步的青年人對延安非常向往,延安成了廣大青年的“圣地”。從紅色文化的時間跨度上看,陜西紅色文化涵蓋了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zhàn)爭時期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紅色文化資源不僅數量上有優(yōu)勢,在質量上也是得天獨厚的。因此,可以結合思政課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利用好本土資源的優(yōu)勢,開發(fā)行走的課堂,促進線上、線下和課后實踐等環(huán)節(jié),真正讓思政課活躍起來、生動起來[3]。

      3.2 利用陜西紅色文化資源進行探討型教學

      高校教育者可運用小組討論的形式,開展《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教育者要選取符合教學目標的研討主題,將班級按照學習興趣,劃分為不同小組,讓學生進行分類分層學習,要求其在特定的時間內完成對特定研討主題的調查與分析,并進行討論與交流。

      3.3 利用陜西紅色文化資源進行實踐教學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在座談會上,他明確指出,思政課“要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之中。要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傳導主流意識形態(tài),直面各種錯誤觀點和思潮。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用科學理論培養(yǎng)人,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币虼耍趯⒓t色文化資源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過程中,如果忽略了理論聯系實踐的原則,就會使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實踐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思政課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為此,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對理論認識的深度和對實踐的廣度的結合;怎樣更好地將紅色文化資源挖掘出來,用好紅色基因、發(fā)揮地方的資源優(yōu)勢,激活紅色文化的教育價值。要通過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拉近歷史與現代的距離,讓學生在歷史中學習,在歷史中思考?!吨袊F代史綱要》課程要走出教科書,通過高校和有關部門的協調,加強學校和紀念館、博物館、展覽館、烈士陵園和革命遺址的教學基地的合作。教師組織學生有計劃地學習、觀摩和體驗,在實地走訪的過程中深化自己對中國近代史的認知。除此之外,在具體的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分組和主題教學的形式。例如:布置“延安精神之我見”“我看西安事變”等思考題,學生在教學的準備階段,采用多種形式查找資料,最后通過“互聯網+”的形式進行匯報。同時,也可以采用傳統的形式,如征文、演講、宣講、主題會議、知識競賽等方式,組織學生以多樣的方式進行同章節(jié)的實踐,如此,使學生全方位地深入到紅色文化的實踐中去,傳承紅色精神[4]。

      3.4 利用陜西紅色文化資源進行網絡教學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數字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成了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在教學過程中,數字技術的使用可以使重要的歷史事件、內容、人物鮮活起來。首先,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教學平臺,如云課堂或雨課堂等,在線對學生的實踐活動進行統籌、跟蹤和指導等。例如:將紅色書籍、紅色革命文物、紅色英雄人物事跡、紅色電影、詩歌、書籍等進行歸類整理,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將其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有關章節(jié)進行關聯,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了解相關內容;其次,可以聯合紅色文化資源研究實力較強的高校進行合作,利用各種平臺,實行紅色文化資源的共享,增強學生的紅色文化知識的積累。

      4 結語

      總之,地方紅色文化資源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有機結合是促進高校思政教育建設的重要手段。高校教育者要提高對地方紅色文化的重視程度,積極運用新形式對《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進行創(chuàng)新,實現二者的融合發(fā)展,有效促進高校人文教育工作的開展與實施。

      引用

      [1] 譚曉鐵,顧延慧.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中思政課的價值意蘊與路徑探索:以遼寧省丹東市為例[J].現代教學,2022(8): 45-47.

      [2] 于翠萍.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的山東實踐[J].理論學習-山東干部函授大學學報, 2021(6):56-59.

      [3] 陳晉.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政治標識[J].黨建,2019(5):16-17.

      [4] 賈悅.論紅色文化資源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20(24):148-150.

      本文系2023年西安思源學院校級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陜西紅色文化資源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研究”(一般項目)(23SYYB18)研究成果;2023年西安思源學院校級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OBE理念下民辦應用型本科院校思政課考核評價體系研究”(一般項目)(23SYYB15)階段性研究成果;2023年度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科建設項目“中國傳統文化倫理思想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應用”(SYMY2312)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張蕾(1984—),女,陜西西安人,碩士研究生,講師,就職于西安思源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猜你喜歡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綱要陜西
      國家標準化發(fā)展綱要
      陜西自貿區(qū)這四年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42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調陜西“十四五”
      當代陜西(2020年22期)2021-01-18 06:20:06
      一圖讀懂這本《學習綱要》
      砥礪奮進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趕超越在陜西
      當代陜西(2017年10期)2017-10-16 01:23:39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基礎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三位一體式教學研究初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的教學路徑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14期)2016-06-08 13:56:09
      新形勢下中國夢教育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的融合
      科技視界(2016年1期)2016-03-30 13:58:53
      翁牛特旗| 全椒县| 东海县| 赤水市| 阜康市| 阿鲁科尔沁旗| 海丰县| 舟曲县| 库伦旗| 鲁山县| 河西区| 永丰县| 福建省| 隆回县| 金湖县| 黄大仙区| 乐亭县| 涿州市| 出国| 工布江达县| 山丹县| 岳池县| 乌拉特后旗| 扎鲁特旗| 阿坝县| 鹿邑县| 涿州市| 固始县| 清远市| 白水县| 杭锦后旗| 上林县| 大足县| 沾化县| 上高县| 靖远县| 阿图什市| 衡阳县| 包头市| 青神县| 赣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