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存梅
【摘 要】目的 探討超薄貼面在前牙美學修復中的應用和美學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10月-2021年9月在本院修復門診接受前牙美學修復的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瓷貼面修復治療,觀察組采用超薄全瓷貼面修復治療,比較兩組修復情況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 兩組修復后1年,USPHS達到A的患者數(shù)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33%,低于對照組的26.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超薄貼面修復在前牙美學中能獲得較好的美學修復效果,有利于提升牙周健康狀況,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超薄貼面;前牙美學;繼發(fā)齲
中圖分類號:R78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49(2023)01-0062-04
Repair Effect of Ultra-thin Veneer in Anterior Teeth Aesthetics
YAN Cun-mei
(Yancheng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Yancheng 224000, Jiangsu,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and aesthetic effect of ultra-thin veneer in aesthetic restoration of anterior teeth. Methods From October 2020 to September 2021, 60 patients who received aesthetic restoration of anterior teeth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porcelain veneer repair,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ultra-thin all-ceramic veneer repair. The repair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One year after repai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USPHS reaching 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33%, which was lower than 2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Ultra-thin veneer repair can achieve better aesthetic repair effect in anterior teeth aesthetics, 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periodontal health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Ultra-thin veneer; Anterior teeth aesthetics; Secondary caries
前牙畸形、變色、缺損等是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往往影響患者面部美觀,給患者造成一定的社交影響,因此近年來關于前牙修復術的需求逐漸增多。但前牙修復方法要求較高,所選的修復材料不僅要保證修復牙的健康及修復體的牢固性,而且要求美觀性與自然牙無明顯差異。臨床常采用全冠或傳統(tǒng)的瓷貼面修復,但需大量磨除牙體組織,以保證修復體的美觀性及牢固性[1,2]。近年來,隨著瓷貼面制作材料和粘結劑的不斷完善與發(fā)展,瓷貼面修復的成功率提高。貼面是較保守的治療方法,優(yōu)點在于牙體組織磨除少,不損傷牙髓,而且美觀性、生物相容性、耐磨性均優(yōu)于傳統(tǒng)貼面,用于前牙美學修復具有良好效果。隨著瓷貼面修復技術和材料的創(chuàng)新,超薄貼面逐漸應用于前牙美容修復中[3,4]。超薄貼面是指在不預備牙或少備牙前提下,制作0.4 mm厚度的超薄瓷貼面,全瓷超薄貼面最大限度的保存了牙體組織,合理應用粘結技術,既能夠保證顏色的匹配性,又可以改善患者的美觀[5]?;诖?,本研究結合2020年10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有前牙美學修復需求患者的臨床資料,探究超薄貼片在簽約美學修復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0月-2021年9月鹽城市口腔醫(yī)院修復門診收治的60例接受前牙美學修復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86顆修復體。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牙齦情況良好,覆合、覆蓋關系正常。排除標準:①合并牙齦紅腫及出血、牙齦萎縮者;②合并根尖周、牙髓等部位炎癥者;③合并全身感染性、免疫性疾病者。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男12例,女18例;年齡20~43歲,平均年齡(31.36±5.06)歲;患牙位置:上前牙22例,下前牙8例。觀察組男10例,女20例;年齡21~40歲,平均年齡(31.42±5.04)歲;患牙位置:上前牙23例,下前牙7例。兩組性別、年齡以及患牙位置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兩組相關操作均一致,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瓷貼面修復,觀察組采用超薄全瓷貼面修復。
1.2.1修復前溝通 選取合適病例并了解患者主觀要求,仔細耐心地醫(yī)患溝通,了解患者對于美學修復概念的理解及要求,綜合評價患者的求美心理,根據(jù)口內的具體情況、修復要求和本科室的醫(yī)療條件,與患者詳細講解修復方案可達到的修復效果,以及所需費用,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方可進行操作。給予患者護理口腔方面的衛(wèi)生指導及超薄全瓷貼面使用的注意事項。
1.2.2椅旁比色及實驗室配色 術前取模及拍照,采用Vitapan 3d master比色板在自然光線下,去除色彩鮮艷的飾物分區(qū)比色,并與患者溝通交流,通過技工單或計算機準確將比色結果傳遞給技師。醫(yī)生和技師使用的比色板必須統(tǒng)一,對色彩學知識、選色方法及注意事項等具有一定的認識,減少信息交流的誤差,以保證修復體與患者自體牙相匹配,達到自然美的效果。
1.2.3牙體預備 兩組均拍攝X片了解牙體和牙周情況,牙體預備控制在釉質范圍內,多不需麻醉,對于特別敏感的患者,可作局部浸潤麻醉。①傳統(tǒng)瓷貼面修復:治療前需視牙體情況,磨除頸部0.5 mm、主體部分0.7~0.8 mm唇側牙釉質,采用直徑1.0 mm的車針預備邊緣,以免損傷牙齦和鄰牙,于唇面頸緣處作凹形斜面牙體預備,與鄰接區(qū)唇側相連,形成足夠修復空間,避免形成銳角邊緣;②超薄全瓷貼面修復:根據(jù)貼面的具體要求,采取不磨牙或少磨牙;需磨牙者,于唇面采用定位車針在頸部、中部、切斷形成3條橫向定位溝,以定位溝為標志進行唇面預備,形成至少0.5 mm的修復空間,在頸部形成0.2 mm寬的淺凹形肩臺;鄰面采用直徑1.0 mm的車針預備,以防損傷鄰牙;邊緣采用圓形車針預備,形成淺凹形邊緣;根據(jù)切端的厚度預備成開窗式、對接式或包繞式;預備完成后,從頸緣到鄰面,再到切端,整個邊緣形成一條連續(xù)的曲線;最后,制作模型,常規(guī)排齦,硅橡膠取模,送技工室制作臨時樹脂貼面保護基牙,維持牙齦形態(tài)。
1.2.4粘結 貼面完成后,臨床試戴,查看邊緣及鄰接關系,有無懸突。兩組均使用義獲嘉全瓷粘結材料,選用試戴糊劑,與患者一起再次選色,以確定合適的粘結劑?;辣砻鎻氐浊鍧?,消毒,常規(guī)酸蝕,沖洗,吹干,涂布釉質粘結劑;同時,讓助手對修復體的組織面用氫氟酸進行酸蝕,清洗,吹干,涂布硅烷劑;最后為貼面修復體組織面涂抹雙固化樹脂粘結劑。光照10 s后,去除多余的粘結劑,完全固化后使用邊緣封閉劑。修復體粘結完成后,需要再次清潔粘結劑,同時檢查邊緣封閉情況,最后調磨、拋光。粘結過程,不建議使用三用槍吹干,以免水油污染粘結面,影響粘結效果。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修復效果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①修復效果:參考相關文獻評價標準[6]對修復效果進行評估,USPHS從繼發(fā)齲(A:無繼續(xù)齲)、邊緣適配度(A:肉眼/探針檢測無間隙)、修復體外形(A:表面光滑)、顏色匹配度(A:與鄰牙色澤匹配)、破裂(A:無破裂)5個維度評估修復效果,本研究僅比較修復1年后兩組USPHS各維度等級達到A的患者數(shù)量;②隨訪1年后評估治療后牙周的健康狀況,記錄有無牙周炎、修復體破損并發(fā)癥出現(xiàn)。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修復效果比較 兩組修復后1年,USPHS各維度達到A的患者數(shù)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隨著人們對保留自身牙齒完整性意識的增強以及粘結材料的發(fā)展,多數(shù)前牙缺陷的患者逐漸傾向于采用貼面修復治療以維持良好的形象。貼面修復是在不磨牙或少磨牙的情況下,應用粘結技術,將復合樹脂、瓷等修復材料覆蓋在表面缺損牙體、著色牙、變色牙或畸形牙等患牙部位,以恢復牙體正常形態(tài)或改善色澤的一種修復方法[7-9]。常規(guī)全瓷貼面修復治療雖能夠改善前牙畸形、缺損,但對患牙底部顏色、預備牙體要求較高,治療期間可能需要磨除一定的牙釉質,對牙體損害較明顯。有關研究表明[10-12],前牙美學修復不僅要將牙齒形態(tài)、顏色納入考量范疇,還要保留前牙正常功能。因此,前牙美學修復應具備安全性、可觀性、實用性等優(yōu)勢。
為探討能夠減少牙釉質磨損的修復療法,本研究圍繞超薄貼面在前牙美學修復中的作用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兩組修復效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為,全瓷超薄貼面修復體對患者牙齒磨耗小,只需磨除不少于0.5 mm左右的釉質層,通過采用最新粘接技術修復牙體,可起到修復效果,同時超薄貼面具有自然美觀、安全無痛、持久舒適、相容性好的優(yōu)點,符合大多數(shù)人的需求[13-15]。采用超薄貼面可提高前牙美學修復效果,在控制牙釉質損傷的前提下,充分考慮到患牙處及周圍牙體結構特征,為其選擇較符合其牙齒結構的修復方式,使預備牙體整個邊緣形成一條連續(xù)的曲線,可保護正常牙體組織,而且修復硬度高,不容易發(fā)生破裂,還能保留舌側大部分形態(tài)。全瓷超薄貼面修復體是由全瓷高科技生物材料組成,能提高通透性,自然不著色,美學效果較理想,通過采用高半透明度的粘接材料,在拋光后,能確保修復體與正常牙齒的銜接,達到較好的美學修復效果[16,17]。此外,全瓷超薄貼面修復體通過粘接劑與患牙粘接,對鄰近牙體組織刺激性較小,同時還具有較高的生物相容性,貼面邊緣設計在牙齦平齊或牙齦上,便于清潔,保護口腔衛(wèi)生健康,減少牙髓炎、齲齒的發(fā)生[18,19]。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印證了上述說法。觀察組僅1例患者貼面修復體因啃食硬物折斷,這可能是因為患牙與鄰牙間隙過小或過大,在間隙的貼面缺少基牙的支持,局部受到咬合力作用,會造成破損或折斷。提示后續(xù)開展超薄全瓷貼面修復治療粘接前,應適當處理修復牙牙面;另外,在修復后應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更好地維護貼面修復效果,包括避免啃咬過硬的食物,減少咖啡、茶等有顏色的飲料,預防著色,從而延長超薄貼面使用壽命[20]。
綜上所述,采用超薄貼面修復前牙可獲得較好的修復效果,此種修復體具有粘接強度大、色澤美觀、保護牙體組織等優(yōu)勢,可在減輕牙體損傷的基礎上達到與常規(guī)貼面修復治療相當?shù)那把烂缹W修復效果。
[1] 楊楠,拜合提亞爾?馬合蘇提,劉毅,等.全瓷微貼面與微創(chuàng)超薄貼面修復畸形前牙美學效果比較[J].上海口腔醫(yī)學,2020,29(3):312-315.
[2] 孫鳳.超薄貼面修復的顏色選擇[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16,34(6):549-555.
[3] 徐曉華,操小馬,黃擎.微創(chuàng)超薄貼面技術在前牙間隙患者美學修復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yī)藥導報,2022,19(9):123-126.
[4] 羅善峰.微創(chuàng)超薄貼面修復畸形前牙的效果研究[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7,33(5):563-566.
[5] 洪煜銳,謝小玲,駱偉燕.超薄貼面修復前牙間隙效果評價[J].上??谇会t(yī)學,2017,26(6):662-665.
[6] 趙鑫,楊志霞.超薄瓷貼面關閉上頜前牙間隙的臨床效果評價[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21,37(1):45-49.
[7] 汪磊,鮑利紅,姚莉莉.微創(chuàng)去腐技術聯(lián)合超薄瓷貼面修復前牙深齲缺損的臨床研究[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21,37(11):683-687.
[8] 孫雪梅.超薄瓷貼面與傳統(tǒng)烤瓷貼面用于前牙美容修復的效果比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0,13(16):173-175.
[9] 柴梅,夏勝男,唐勇,等.超薄鑄瓷貼面修復前牙的美學效果評價[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2019,36(6):483-486.
[10] 于佳.評價超薄瓷貼面用于前牙美學修復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22):64-65.
[11] 魏青,劉勁松,沈志云.超薄瓷貼面在前牙微創(chuàng)美容修復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醫(yī)療美容,2019,9(7):81-84.
[12] 王培燕.前牙修復應用超薄瓷貼面與二氧化鋯全瓷冠對比[J].中國城鄉(xiāng)企業(yè)衛(wèi)生,2018,33(9):105-106.
[13] 張蕾,錢冬冬,駱小平.前牙超薄瓷貼面美學修復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8,11(8):468-473.
[14] 俞雪琴.超薄全瓷貼面在前牙美學修復中的運用和體會[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8,5(15):12-14.
[15] 孫磊,劉春,孫子環(huán),等.超薄瓷貼面修復牙體的美學效果觀察[J].安徽醫(yī)學,2020,41(6):667-669.
[16] 陳超.全牙面預備聯(lián)合拋光車針拋光處理在前牙基牙超薄瓷貼面修復中的應用[J].哈爾濱醫(yī)藥,2022,42(2):59-60.
[17] 王浩,張曦丹,任薇,等.四維微笑設計輔助非對稱面型前牙超薄瓷貼面修復前牙區(qū)散在間隙1例及文獻復習[J].口腔疾病防治,2022,30(1):51-56.
[18] 寇亮.前牙超薄瓷貼面美學修復臨床效果及應用優(yōu)勢研究[J].醫(yī)學美學美容,2021,30(10):37.
[19] 王明,張玉鳳.超薄瓷貼面與傳統(tǒng)烤瓷貼面用于前牙美容修復的效果對比分析[J].醫(yī)學食療與健康,2021,19(27):10-11.
[20] 胡娜,郝瑞.前牙美容修復患者采用新型超薄全瓷貼面的效果[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20,5(10):82-84.
編輯 柴泛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