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生活在鄉(xiāng)下,我們最佩服的猛禽是巖鷹,認為它們是最厲害的飛禽了。但有老人告訴我,還有一種比巖鷹更厲害的飛禽,那就是鷂子。
鷂子?鷂子是什么模樣?真的比巖鷹還厲害嗎?我有點不相信。
老人說,鷂子是比巖鷹小的飛禽,但它們飛行的速度比巖鷹快,敢于向小一點的巖鷹進攻,并能殺死它們。它們戰(zhàn)勝巖鷹的法寶是先以最快的速度出其不意啄瞎巖鷹的眼睛,再與巖鷹糾纏搏斗,直至把兇猛的巖鷹打敗。
還有這么厲害的飛禽?真是聞所未聞。
那時候的我們,正值好動的年紀。一有機會,就在平地上翻滾,什么翻筋斗、前空翻、后空翻,都要試試。不敢前后空翻的,就學著側(cè)翻,有一個著名的動作,叫“鷂子翻身”:雙手伸直,先后著地,側(cè)身從地面翻過去,然后站穩(wěn)、直立。沒想到,這一套動作原來與鷂子有關(guān)。
同“巖鷹曬翅”一樣,“鷂子翻身”是鷂子在飛翔過程中的一個標志性動作。它們在空中飛翔時,可以隨意翻轉(zhuǎn)身子,不斷變換姿態(tài)。尤其是它們在捕捉、進攻其他飛禽時,使用這種絕技頻繁出擊,便于戰(zhàn)勝對手。后來,它們的這套動作被運用到武術(shù)、戲劇、雜技,甚至航空領(lǐng)域,也運用到一些地名中。
鷂子學名雀鷹,屬小型猛禽,主要以鳥、昆蟲和鼠類等為食,也捕食鳩鴿類和鶉雞類等體形稍大的鳥類和野兔、蛇等。它們在高空飛行巡視,發(fā)現(xiàn)地面上的獵物后,就急飛直下,突然撲向獵物,用銳利的爪捕獵,然后再飛回棲息的樹上,用爪按住獵獲物,用嘴撕裂吞食。它們攻擊體形較大的獵物時,常采取反復進攻的手段。有時第一、二次僅能使獵物受到輕傷或散落一些羽毛,但在多次打擊下,獵物難免不被擊垮,失去抵抗能力,最后成為它們的“盤中餐”。據(jù)有關(guān)專家研究,在鷂子的食物中,有80%是鼠類,因此堪稱是鷹類中的捕鼠能手。
但鷂子也有不好的一面,那就是愛偷雞、鴿子等家禽。
我曾聽說湘西古丈縣大山里有一戶農(nóng)民,在山谷中養(yǎng)殖土豬、土雞??墒墙?jīng)過一年的辛苦,他的土豬養(yǎng)殖成功了,土雞養(yǎng)殖卻失敗了。為什么呢?就是因為鷂子。
那山中有幾只鷂子,以前靠捕捉野鳥鼠類等為食。現(xiàn)在看到老百姓養(yǎng)雞,又是在山林中放養(yǎng)的,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簡直是送上門的美食,太方便了。于是,就專門隱藏在山中,以捕食小雞為食。它們先把小雞啄死,再在雞翅膀下面的薄弱處啄開一個口子,將小雞的內(nèi)臟吃掉,使小雞的重量減輕。然后奮力將小雞的身體帶到樹上,備作干糧。它們簡直太聰明了。大半年下來,它們就把上百只土雞偷吃得只剩下二三十只了。最后,農(nóng)民只得放棄飼養(yǎng)土雞,專門養(yǎng)殖土豬。
不過,隨著生態(tài)的惡化,現(xiàn)在鷂子已越來越少了。2012年,雀鷹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我國,雀鷹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范誠: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一級文學編輯。
編輯??? 沈不言?? 786559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