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影
在膠片時代,先后出現(xiàn)過幾十種不同畫幅的膠片,使用這些膠片的相機型號則有成千上萬。其中最普遍的是使用135(35毫米)膠卷的相機,因為它是畫幅、成像質量、體積、重量、價格等最均衡的相機,能滿足絕大多數(shù)用戶的需求。
使用135膠卷的相機里,有些比較獨特的機型,這次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臺瑞士生產的可以戴在手腕上的小相機——特熙納(Tessina)。
1957年,瑞士研制出一款使用135膠卷的小相機特熙納35(Tessina35)。該機全金屬結構,材質、做工都非常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讓人愛不釋手。不僅如此,它還是一款特色鮮明的相機。
第一,該相機的設計思路同傳統(tǒng)相機有很大不同,它小巧玲瓏,外觀上方方正正,厚度很小,可以戴在手腕上使用,完全是手表的設計理念。據(jù)說,設計師就是位手表設計師。
第二,它雖然使用35毫米膠卷,但不能稱為35毫米相機。因為它的畫幅只有14×21毫米,長邊(21毫米)比35毫米膠卷的畫幅短邊24毫米還要短。由于畫幅小,它采用了特制的專用暗盒,135膠卷通過裝片器引入到專用暗盒中,一個標準長度的135膠卷,可以裝滿4個特熙納暗盒。這樣設計是為了盡量減小相機的體積。同樣為了減小體積,它的輸片沒有采用常規(guī)的過片扳手或撥輪帶動齒輪方式,而是使用發(fā)條為動力,帶動過片齒輪輸片,同時驅動快門開合。上一次發(fā)條可以拍攝11張,上兩次發(fā)條,就可以拍完一卷,操作非常方便。不過,這種設計對膠片面積浪費很大,有點任性而浪漫,絕大多數(shù)相機廠商都不會這么玩。比如,德國在1938至1949年間曾生產過4款同樣使用35毫米膠片的相機,但畫幅更小的弗塔維特相機(Photavit),其畫幅為24×24毫米正方形,老老實實地用滿了膠片的短邊??扉T上弦和過片也采用了常規(guī)的手動上弦,拍照后轉動過片旋鈕帶動過片齒輪方式。雖然它也采用了專用暗盒,但外觀、設計比特熙納相機“正?!痹S多,體積也大很多。
其實,要想減小相機尺寸,最簡便易行、效果也最好的辦法是采用小畫幅膠卷,比如我們以前介紹過的著名微型相機米諾克斯(Minox)就使用了8×11毫米畫幅的微型膠卷。而特熙納35使用的畢竟是35毫米大膠卷,無論如何努力,相機體積也無法減小很多,為什么不改用畫幅更小的膠卷呢?這個問題令我百思不解。
第三,這個相機雖小,但除了沒有測光和自拍,功能還是很齊全的。對焦距離可以調整,有利于精細調焦;鏡頭為25mmF2.8鑭系玻璃鏡頭,光圈調節(jié)范圍是f/2.8-22,快門調節(jié)范圍2-1/500秒?;径际钱敃r主流相機的標準配置。相機功能齊全而簡潔,拍攝者可以在各種光線環(huán)境下使用,拍出完美的照片。相機的25mmF2.8鑭系玻璃鏡頭我沒有使用過,不好評判。但據(jù)使用過的朋友講,并不是很出色,不如德國和意大利當時出品的一些小相機。
第四,這個相機底部可以加裝兩種附件,一種是“手帶”,裝上后可以把相機像手表一樣戴在腕上。另一種是“拎帶”,可以拎在手上,或挎在脖子上。而拎帶的底座上有三腳架接口,這樣相機也可以使用三腳架,做長時間曝光用。這種相機還有一個五棱鏡取景器附件,比較少見。
這款相機一共出了三個型號,據(jù)說有的還采用了無聲齒輪,用于偷拍,這就是所謂的間諜相機。該相機總產量3萬臺,現(xiàn)在仍然比較容易買到,目前市場價人民幣5000-8000元/臺。由于特熙納35材質好,制作精良,雖然已有六七十年的歷史,但大部分相機功能完好,這是很不容易的。
喜歡相機的人,值得收藏一臺,偶爾把玩一下,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