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升初二的時候,我爸媽第一次吵架。每次他們吵架,我就擋在他們中間,一直哭到他們不吵為止,制造了一種這樣他們就能停下來的假象。
但我的努力白費了,他們還是離婚了,這是對我打擊最大的一件事。我以為爸媽只是吵得兇,完全沒想過他們真的會離婚。我到現(xiàn)在還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我知道這和我什么關系也沒有,可我得承受世界崩塌的痛苦。
我不知道怎么面對離婚后的父母。他們還是世界上最寵我的人,還是會對我很好,但我們的關系就是不一樣了。在我的認知里,爸爸媽媽是一個整體,一旦分開,家就沒了。我好像被這個世界拋棄了,和孤兒沒什么兩樣,也感受不到愛與安全感。最近我經(jīng)常陷入自我懷疑,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夠好,要是當時我更努力點,父母會不會不離婚呢?
更令我煩惱的是,我不想讓別人知道父母離異的事情,我不想變得和別人不一樣。我始終擔心,同學們得知這個消息后,會向我投來異樣的眼光,或者給予我不必要的關心,甚至憐憫我、輕視我、嘲笑我。我因此變得沉默,不愛往人多的地方去,連好朋友都說我變了個人似的。唉,父母離異將成為我一生的軟肋嗎?
心累又心疼
柚西:我觀察過身邊父母離異的同學,他們好像比一般人更敏感、脆弱。遇到這種朋友,我總是心累又心疼。我也想知道如何更好地和他們相處,讓他們感受到我的善意。
假裝樂觀
橘子汽水:我父母去年離異了,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多了,我感覺大家對我的態(tài)度變了,變得特別小心翼翼。我只能假裝很活潑樂觀,告訴大家“我沒事,我很好”。本來心里就不好受,這下更是不敢宣泄情緒了。
有些家長太自私
盧茜:父母離婚本身沒有問題,離婚不代表他們不照顧孩子,我身邊離異家庭的朋友都挺開朗的。但有些家長自己奔向了新的生活,卻將孩子留在了原地。這種大人就太自私了,是他們讓大眾對離異家庭產(chǎn)生偏見,覺得父母離異的孩子和別人不一樣。
彼此傾訴,互相慰藉
倪璐涵:雖然現(xiàn)在離婚率很高,但奇怪的是我?guī)缀醪徽J識父母離異的同學。而我從離異家庭出來的表姐,卻認識很多父母離異的同齡人。所以,是不是父母離異的孩子,只會向有同樣經(jīng)歷的同齡人打開心扉?如果真有這樣的小圈子存在,其實也是一件好事,能讓他們在一個階段里彼此傾訴,互相慰藉。
過好我的生活
徐家樂:父母離婚不是我的錯,他們有權利追求自己的幸福,我也要過好我的生活。與其在意同學朋友怎么看,不如思考自己未來該怎么辦。擺脫原生家庭的束縛,去追尋屬于自己的生活,這才是最要緊的!
張月燕(心理老師):
父母離婚對于孩子而言,確實像天塌了一樣,難為你了。而人在受傷的時候,難免會有理性之外的懷疑:是不是我不夠好,糟糕的事才會發(fā)生?這樣想,會讓我們產(chǎn)生一點虛幻的掌控感,好像我曾經(jīng)可以影響事情的走向。但事實是,父母離婚,首先不是你的錯,其次和你表現(xiàn)如何完全沒有關系,再次,離婚并不等于糟糕。近30年來,離婚率一路攀升,很大程度是因為人們終于不必為了生存而困守婚姻的圍城。很多成年人結(jié)束婚姻,不是因為沒有能力維持婚姻完整,恰恰是由于他們內(nèi)在或者外在的成長,不像之前那樣即使痛苦也得依賴婚姻了。從這個角度來看,離婚是一種突破,說明父母可以對實質(zhì)的痛苦喊停,有新的力量和決心去尋找更好的生活。像這樣的結(jié)束,你會覺得他們是無能的或者低人一等的嗎?誠實地問問自己,離婚前夕的父母,除了形式上在一個房子里生活,真的還能給予你實質(zhì)的安心嗎?不破不立,你和你的父母都開拓了新的可能性?!笆 笨赡軙煌楹洼p視,但你們拿的是“突破”這張牌。給自己一點時間去哀傷,然后就轉(zhuǎn)向未來的可能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