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沒有光,他們就是大山深處的一束光。
沒有路,他們選擇向往的方向,披荊斬棘,披星戴月,開辟道路。
迎難而上,知難而上,困難越大,他們的干勁越大。
在石頭上求生存,把石漠化打造成綠水青山,他們一直在前進中。
他們用腳步丈量,文山的大山深處到北京人民大會堂的距離,有四千多公里,可謂遙遠。而此時此刻,邊疆山區(qū)人民的心與人民大會堂的距離,近在咫尺。
2022年10月16日,一個莊嚴而喜慶的日子,謝成芬端坐在人民大會堂里,聆聽習近平總書記清晰地描繪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偉藍圖。
謝成芬是一個生活在邊疆深山中的農民,一個活躍在祖國最基層的女共產黨員,能有這樣好的待遇,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是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人民當家作主的具體體現。
謝成芬?guī)ьI著深山中的群眾,戰(zhàn)勝了地球之癌“石漠化”、打贏了脫貧攻堅戰(zhàn)、擊敗了身體上的癌癥,走上了幸福之路。
謝成芬是云南省文山州西疇縣人,那里是“等不是辦法,干才有希望”為底色的“西疇精神”的發(fā)源地,那里曾經是中國石漠化最嚴重的地區(qū)之一,現在已經變成了綠水青山。
“西疇精神”勤為本,那里的人民群眾以“山大石頭大,沒有群眾的決心大。山多石頭多,沒有人民的辦法多?!睘閯恿?,開辟了通往富強之路。
“西疇精神”已經走出文山、走出云南,走向全國,正成為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苦干實干、努力奮斗、過上美好幸福生活的典型。
謝成芬參加黨的二十大回來后,又趁熱打鐵地進機關、到警營、到邊境口岸、進社區(qū)和村組,一場又一場地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
謝成芬的腳步帶動著深山群眾從脫貧之路走上鄉(xiāng)村振興之路,帶領群眾提升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在掌聲和鮮花背后,她的人生足跡歷歷在目。
二
謝成芬沒有想到,鄉(xiāng)親們會在路口抱著鮮花迎接著自己。她會心而笑,過去吃過的苦,雖然刻骨銘心,現在卻感覺比蜜甜。
2022年10月28日,一直在外面忙于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謝成芬,回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蚌谷,與山村的鄉(xiāng)親們共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這里的土地,凝結著謝成芬太多的心血和汗水。
1989年春節(jié)后,謝成芬從西疇縣董馬鄉(xiāng)坪子村嫁到蚌谷鄉(xiāng)海子壩村。她認為娘家那邊已經很貧窮落后了,這里卻比娘家那邊還要落后好幾倍。娘家那邊至少通車通電,這里車路不通,電不通,吃水也是十分困難。一眼望去,除了石頭上的大山,就是大山下的石頭。山上看不見大樹,草也不多,石窩窩里石頭縫縫中,有泥巴的地方,就是土地了。
初中畢業(yè)時,謝成芬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她就主動放棄上學,毅然決然回家?guī)椭改浮K敃r想,如果自己繼續(xù)上學,家里的弟弟妹妹,就不能上學了,這對家庭其他成員來說,自己的行為是自私的。
謝成芬的父母有五個兒女,她有一個姐,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那時,山區(qū)農村家庭生活都很困難,糧食年年不夠吃,每年有半年時間扛著口袋,出外去借糧食回家度過饑荒,很多村子因此被稱為“口袋村”。謝成芬的父母供五個兒女上學讀書,是難上加難的事。謝成芬能把初中讀畢業(yè),已經很感謝父母了,她說,當時認為讀書能認得幾個字,出門不走錯男女廁所就可以了。
謝成芬輟學回到家,每天砍柴割草種莊稼,讓弟弟妹妹去讀書。早出晚歸,獨自上山砍柴,懸崖絕壁,她敢攀爬,荊棘叢中,她敢闖入。她出沒在樹葉下、草叢中、亂石堆里,不時遇到竹葉青蛇、菜花蛇、三角頭蛇,她也不怕。
謝成芬嫁到海子壩,一種全新的生活開始了,并且有很多預料不到困難和事情,在等待著她,在煎熬著她,在考驗著她,同時也成就著她。
三
挑戰(zhàn)一無所有,成為謝成芬生活的一種動力。
結婚不久,就分了家,謝成芬和丈夫,還有七十六歲的爺爺,從大家庭中分了出來。
分家沒有分得一片瓦,是凈身立戶。
謝成芬沒有任何怨言,果斷地接受了現實。
沒有房子居住,他們就暫時借住在大哥家一間房子里過日子,借住的條件就是三年之內,必須得搬出來。
借住大哥家房子,借用大哥家鍋盆碗筷用。謝成芬覺得自己好手好腳的,不可能就這樣一無所有地生活,不管有多難,她一定要爭一口氣,要想辦法要在三年之內,蓋出自己的新房子。
謝成芬決定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她去銀行借了一萬元的貨款,用這錢一邊養(yǎng)雞養(yǎng)豬養(yǎng)牛,一邊準備蓋房子的基礎材料。
為了蓋新房子,謝成芬是咬緊牙齒挺過來的,她心中有多少苦,不向人訴說,免得人家看自己的笑話。自己的困難,只有自己克服去解決,向人訴說也沒有作用。
四
幫助老母雞孵蛋,沒有人想到,謝成芬卻做成功了。
謝成芬要養(yǎng)雞,當時在市場上購買不到大批量的小雞,也沒有控溫機器來孵化,得用原始的老母雞在雞窩里抱蛋孵化小雞的方法繁育。
一般情況下,一只母雞一次只能孵化十余只小雞,雞蛋放多了,老母雞的翅膀和雞毛蓋不完全,暖和不到的雞蛋就會變成“寡蛋”,孵不成小雞。
經過觀察,謝成芬想出了一種孵化小雞的方法,幫助老母雞多孵化。她每次放二十個雞蛋給一只老母雞孵化,每天早晚都翻動一次雞蛋,把中間和外邊的雞蛋輪流交換位置,這樣,每一次都能夠小雞成功孵化出來,最少也能孵化出十八只小雞。
她把孵化出的小雞,移到紙箱里成長,然后,又放二十個雞蛋給老母雞繼續(xù)孵化。這樣,一只老母一個月就可以孵化出四十只小雞,很快,她養(yǎng)殖的雞就達了五百多只。
雞多,雞蛋就多,每天有人來謝成芬家里買雞蛋,隨時來都可以撿出一籃雞蛋。那時,一個雞蛋才賣二角七分。
因為居住在山上,雞養(yǎng)多了,黃鼠狼來了,謝成芬得智戰(zhàn)黃鼠狼。
每天早上,謝成芬只是看到雞倒在地上,不會動,卻找不到原因。她仔細看,發(fā)現雞的脖子上,有一個細細的窟窿。原來黃鼠狼不是吃雞,而是用嘴巴咬住雞的脖子,把雞的血液吸完了,把雞扔下,就溜了。她以前聽說過黃鼠狼偷雞的事,沒有想到,黃鼠狼偷雞只是吸雞的血。
黃鼠狼經常晚上來,謝成芬不敢睡,悄悄守在雞圈邊。在黑夜中,如果聽到雞驚叫,她就打手電筒一看,會看到一大只黃鼠狼從雞群中逃出來。
后來,謝成芬發(fā)現,黃鼠狼基本上都是半夜出來禍害雞,她就經常在那個時候起來,守在雞圈邊,有意做出大的動靜,用手電筒拿到處照照,讓黃鼠狼不敢再來。
五
夜晚的山間,一束亮光在蜿蜒的小路上奔跑。這是一束生命的亮光在奔跑,一束命運的亮光在拼搏,帶著亮光奔波的就是謝成芬。
那天,謝成芬養(yǎng)的牛生病了,傍晚六點多,她去地里背玉米回來給牛喂草料,看到平時活蹦亂跳的牛,突然不吃草。
謝成芬的丈夫在學校代課,她就把小孩留在家里給他老祖帶,自己趕緊去另一個村子找藥,剛剛走到那個村子的草醫(yī)家,天就黑了。
等醫(yī)生回來,已經是晚上九點鐘?;貋淼穆飞弦涍^一個荒無人煙叫鐵橋菁的地方。那個地方,膽子小的人,在大白天都不敢走過,到了晚上,基本上沒有人敢走,更不要說獨自一個女人了。經過鐵橋菁的時,她雖然打著手電筒,自己的心臟跳得蹦咚蹦咚響,特別是經過那片毛骨悚然的墳地時,她突然腳下踩滑了,一下子摔倒在草叢中,她當時感覺自己的魂魄都掉了。
謝成芬大汗淋漓,全身軟弱無力,坐在地上,想大哭但沒有哭出來。面對困難,她一般不會哭,因為哭也不會把辦法哭出來,她冷靜地想了一下,自己對自己說了一句:“我連死都不怕,我還會怕什么墳堆,就是有鬼我也不怕,何況也沒有見到有什么鬼?!?/p>
謝成芬想著想著,就站了起來,繼續(xù)向前走,一邊走一邊想到家里的老人、小孩,還有牛到底怎么樣了?想著豬還沒有喂,小孩老人還沒有吃飯,必須要盡快趕回家熬藥。回到家,迅速找出土罐罐,把草藥熬起,坐到板凳上,才感覺雙腳還在發(fā)抖,并且全身又冒出了一陣冷汗。
謝成芬熬好藥,給牛喂了兩次,又煮飯吃,忙到夜晚兩點鐘,才得休息一會兒。
為了讓爺爺好好休息,謝成芬雖然擔心著,但她還是安慰爺爺,說牛已經把藥吃了,沒事啦,叫他安心睡覺就是了。
那時的農村,一頭牛值四千元錢左右,是一個家庭的半個家當,若哪家喂養(yǎng)的牛出問題,是非常大的損失,在經濟上會受到沉重打擊。
謝成芬一直擔心生病的牛,不停地去看牛吃了藥后的反應,一晚上沒合眼,就在牛圈邊守著,天亮看到牛已經逐漸好起來了,懸在心上的石頭才落地。
六
再難,謝成芬也沒有丟下孝敬老人這份中華傳統美德。
謝成芬說,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我都會用心孝敬老人。
分家的第二年,帶著一歲多的小孩,謝成芬全身心地準備蓋房子,爺爺卻遭遇了一場大病。
爺爺臥病在床,幾天不能下地。爺爺躺得難受,想坐起來又坐不穩(wěn),謝成芬就及時的用力扶老人坐起,有時候是用棉衣和被窩墊著,讓爺爺靠在墻上,但爺爺身子十分虛弱,經??吭趬?,幾分鐘后,就整個的癱倒在床上。經過謝成芬細心地照料,爺爺終于渡過病危時刻,從鬼門關前走了過來。
爺爺看到孫子媳婦像親生兒女一樣照顧自己,病后好,傷心地痛哭一場,爺爺說:“養(yǎng)兒女防老,自己在病重的時候,卻是自己的孫子媳婦在孝敬自己,照顧自己?!?/p>
謝成芬對爺爺說:“這是自己應該做的,您養(yǎng)大了我孩子的爺爺,孩子的爺爺養(yǎng)大了我孩子的爸爸,他們沒有時間照顧您,我照顧您是應該做的。”
謝成芬嫁過來的時候,爺爺74歲。2014年,爺爺離開人間,享年98歲。謝成芬說:“對于爺爺,我和丈夫都盡了自己的責任,好好照料他,讓他平平安安地過好了晚年生活?!?/p>
謝成芬對爺爺的這份孝心,像冬天的一團火,慢慢地溫暖著感染著周圍的人心。
分家時,爺爺是主動選擇和謝成芬夫婦一起生活的。
謝成芬說:“孝敬老人,很多時候就是一點點細小的關愛,就能夠讓老人溫暖起來。那個時候,我看到爺爺喜歡吃糯米粑粑,喜歡吃香蕉,但他非常節(jié)省,他自己到街道上,就是包包里有幾元錢,他從來舍不得自己買吃,但我上街去,我寧可不買其他東西,都要給爺爺買點糯米粑粑和香蕉?!?/p>
謝成芬說:“爺爺當時就是覺得我有孝心,分家的時候,他才選擇和我們一起生活的,在分家的時候,我說我們沒有房子居住,在冬天在雨季怎么辦?七八十歲的老人,總不能過著風吹雨打的生活。”
爺爺說:“我不怕,我就是要跟你們生活在一起,如果不要我跟你們一起生活,我就一個人去山上住巖洞。我們的山上有一個觀音洞,他說自己就去那里住?!?/p>
謝成芬說:“以前,爺爺的衣服,多數情況下,都是他自己洗,我嫁他們家,爺爺的衣服就是我?guī)退?,有時候,他出去賺得幾十元錢,就會放在衣服口袋里,也不知道他是試探我,還是忘記了,反正我洗爺爺的衣服,我從來不翻動他的衣服口袋,他對我很放心?!?/p>
七
蓋新房子,從無米之炊到有米之炊。
謝成芬說,因為面臨的困難太多,逼著我去想出更多生存的辦法,經過養(yǎng)牛養(yǎng)豬養(yǎng)雞,準備蓋新房子錢,一分一分地攢起來。
準備蓋房子時因為手里的錢少,材料也是一點一點地積攢的。只要手里有幾元錢,就去蚌谷街道上購買椽子和梁條,一根一根、一條一條地扛回來。
從她家到蚌谷街道,單程有七公里多,因為車路不通,材料都是慢慢從街道上扛回來背回來的。五十公斤一包的水泥,就是她一包一包地從街道上背到家里。
蓋房子的地基選在一個陡坡上,只要有空,謝成芬就一鋤一鋤地開挖地基,一籮一籮地把泥巴抬到外面。
下著細雨時,謝成芬就找一塊塑料布披在身上,在地基里忙碌,晚上,做完所有的家務后,她就借著月光星光挖地基。
謝成芬說,體力上的勞累都不說,就是經濟上不給力,房子的架子立起來了,沒有錢去購買瓦片,擔心雨季一來,房子架子被雨水淋壞,而且三年時間,很快就到,她心慌得整晚睡不著覺。
那時,買瓦要去另一個村子,當時八分錢一片瓦,還要自己去背。
謝成芬說,當時我的小侄兒才有五歲,他都跟著我們去,用編織袋一次能夠給我們挑四片瓦。
終于,謝成芬經過東拼西湊,把錢借來,把瓦購買回來,把房子蓋好。
謝成芬說,房子好了,但房子院子的擋墻還沒有做好,還需要很多泥巴來填平。那年正月初一,其他家都在歡歡樂樂的過春節(jié),我卻忙著背石頭背泥巴來填平院子,一背簍泥巴一背簍石頭,歷經艱辛終于把院子的坑塘填平。
謝成芬說:“一個人,像上刀山下火海一樣,走過來。當時那種蓋房子的毅力,現在都無法想象。遭遇困難與挫折,我的性格就是,從來不認輸,不服輸。”
八
謝成芬改變了兩個傳統,村里的群眾,開始是怨恨她,后來是支持她信任她。
謝成芬剛嫁到村里,看到不少人家,不能把男人的衣服和女人的衣服放到一起洗,感覺很封建。
謝成芬說,“我就把家里男男女女的衣服,放在一個盆里洗,有人看到,就說我的閑話。”
另一件事,很多人家有客人來,家里的婦女把飯菜做好后,卻不能上桌子和大家一起吃飯,只能自己單獨在灶邊吃。
謝成芬覺得這種風氣很奇怪,原以為是桌子邊人多,不夠坐,婦女們才坐在灶邊吃。留心看,桌子邊沒有幾個人,也不會叫婦女上桌一同吃。
再見到這種情況,謝成芬說:“這是重男輕女,歧視婦女同志。家庭婦女們辛辛苦苦把做飯煮好了,都不能上桌子吃,如果是我的話,我就不煮飯?!?/p>
當時,村子里的不少人,聽到謝成芬的話,都責罵她。說謝成芬不懂禮節(jié),不懂規(guī)矩,不懂男女尊卑什么的,還說,一個女人坐到桌子邊,與男人一起吃飯,就是壞祖宗的規(guī)矩。
謝成芬說:“不管別人說什么,但我的爺爺很支持我的做法,我就從我家開始,改變這種傳統習俗。當時雖然很多老人不理解,說我把古老的風氣帶壞了,還有人就對村子里的其他女人說,不要跟我在一起,說我是破壞風氣的女人?!?/p>
但謝成芬的言行舉止,很快得到村里婦女們的支持,多數婦女都愿意跟她在一起。
九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沒有人愿意去摻和別人的家務事,村里誰家遇到難纏的事,來請謝成芬去調解時,她也善于去調解。
謝成芬蓋起了當時村里最好的房子,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滋潤,村子里的群眾看她的眼光開始轉變。村里人看到謝成芬能說能做,家里有什么不和睦的事,也愛去找她說說。
村里有少數老人愛擠在一起議論,說張家長李家短的,說哪個兒女、媳婦沒有孝心,不孝敬老人。
謝成芬聽到后說:“老人沒有愛心,兒女媳婦哪來的孝心?大家都窮,兒女、媳婦自己都生活不好,吃了早飯就沒有了晚飯,他們拿什么來孝敬老人?”
村里有一家婆媳關系不和睦,一直鬧要分家,他們家來找謝成芬,要她去調解一下。老人來找她時,謝成芬就問:“是你們老人想自己單獨生活?還是有其他想法?”
那家老人說:“想自己單獨生活?!?/p>
謝成芬說:“如果你們是這種態(tài)度的話,我不會去摻和你們家的事,你們當老人的,身體還好,行動還方便,能吃能做的,感覺到是好,如果以后年紀大了,萬一什么時候生病呀,或者身體不方便勞動時,那個時候,誰來服侍你們當老人的,你們自己好好想想,這個家是分還是不分?”
聽了謝成芬的話,兩個老人沉默了一會兒說:“等我們回去再想想,如果能夠在一起,我們還是不分家了。”
那家的兒子、媳婦又來找謝成芬。
謝成芬說:“你們如果能夠把心里的怨氣說出來,大家平時在一起有什么不對的地方,相互后退一步、忍讓一些,能改正就改正,相互諒解一點,和和睦睦地在一起,好好過日子的話,我就去你們家調解一下,如果你們一定要分家的話,我沒有權力給你們分家。”
后來,經過謝成芬的調解說和,就把平時積累的矛盾解開了,一家人就在一起好好過日子了。
十
1996年,村里換屆選舉村民小組長,雖然謝成芬成功當選,但有少部分人還是反對她當村民小組長。
他們?yōu)槭裁捶磳Γ?/p>
謝成芬說,他們認為,很多村小組干部多年來都沒有讓村里窮山惡水的面貌得到改變,一個外地嫁來的,才二十多歲的女流之輩,能夠做成什么事?她雖然能把自己的家管理好,但她能夠帶領大家把村里的窮困面貌改變嗎?
當時反對謝成芬當村民小組長的人,重男輕女思想比較嚴重,說女人當家,餓死全家,還有人說,怎么能選一個女的來當村民小組長,難道沒有男人了。
謝成芬聽到這些言語,十分委屈,難過一陣后,她暗自下決心,你們就等著瞧吧,她很快把這種為難轉變成一種積極的動力。
同意支持謝成芬的,多數是婦女與老人,他們都認為謝成芬為人正直,有孝心,覺得她說話做事,很有正能量。
平時有人跟謝成芬傾訴家長里短時,謝成芬就對他們說:“我不愛聽這些閑話,我不是垃圾桶,如果是大家說怎么發(fā)展經濟、怎么種菜賣、怎么做生意賺錢這類的話,我才愛聽?!彼?,她們都喜歡和謝成芬在一起。謝成芬跟老人們能夠交流在一起,跟年輕人也能打成一片,跟小娃娃也能說在一起,因此,大家都叫她西紅柿酸湯果,什么菜都能加進去。
在謝成芬的帶動下,村里的年輕人就學著不亂花錢,學怎么居家過日子,開始到街道上去做小買賣。
謝成芬說,在村里,就是得想辦法讓大家有事做,無事做就到處無事生非,村里以前很多糾紛都無事生非到處惹禍惹出來的。有一次,幾個愛說閑話的正在抹黑他人,謝成芬就帶著幾個當事人去現場對質,像抓壞人一樣,讓長舌婦們害怕,讓她們盡量少在村里制造矛盾。
十一
飲水困難,困擾著村里的祖祖輩輩,何時才能夠不為喝水發(fā)愁,成了村里人的美夢。
海子壩村里經常缺水、鬧水荒,群眾的生活用水是貴如油,他們一年四季就在村子下面的一個洞里挑水吃。
在村子下面有一條暗河(地下水),村里人就從洞口慢慢走進去挑水出來飲用,從洞口進去,行走的道路彎彎曲曲,非常難走,而且周邊六個村小組的群眾都來這里取水喝。
謝成芬家來洞口取水,單程有六百米左右,她家住在坡頂上,挑起水就要上坡,每天至少要來取四次水。
每天早上,謝成芬經常是第一個來挑水的,如果不來最早,就挑不到當天最干凈的第一挑水,因為后面來取水的都要在外面排隊等,進洞挑水出來,桶里的水經常會潑出來,灑在路上,十分難走。
進洞挑水的人,多數是把煤油燈掛在扁擔一頭的鉤索上,照著進去,手是不能提著煤油燈的,因為一只手要扶著扁擔,一只手需要在不好走的地方,扶著洞里的石壁走。少數是打著手電筒進去,實在沒有辦法的人,只得打著火把進去,打著火把進去后,產生的煙霧會在洞口停留半天。
挑著水出來,會有水灑在路上,灑多了,水就會帶著一路的泥沙,順著流下去,不多時,里面的水就會成為混濁的泥巴水,后面的人,只能去挑這種混濁的水回家飲用。
謝成芬說:“我經常早起,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挑到當天最干凈的水。我經常是早上五點多,就起來去挑水了,路面基本是干的,水也是清亮的。”
進洞去挑水,人們會踩滑,摔倒,水桶就會滾落到水塘里,幸運的是,沒有發(fā)生過非常危險的事。
謝成芬說:“挑水最艱難的時候,就是我懷孕的后期,挺著一個大肚子,也必須得早早起床去挑水?!?/p>
當選村民小組長后,謝成芬開始考慮為群眾解決吃水難的問題。經過向有關部門爭取指標,為村里每家每戶修建一個三十立方以上的水池,每家補助四十包水泥修建水池,需要組織群眾投工投勞,自己修建。
村里修建水池,各家各戶在距離家最近位置修建水池,為了盡快把水池修建好,謝成芬找來澆灌模具,把群眾組織起來,一家接一家地做,做好一家,才做下一家。這樣,保證了質量,統一進度。
謝成芬說:“如果不這樣做,那些開挖的水池,不及時澆灌,就容易垮塌,既浪費勞力,又浪費水泥等材料,因為大家都窮困,沒有錢去購買更多的水泥?!?/p>
正在緊急施工時,謝成芬的母親過世了,那天她的手機欠費停機,都沒有及時接到消息。
謝成芬說:“老母親生病的那一年多的時間里,她經常抽空回到娘家去看看,陪陪母親,因為白天要管自己的家,又要做村里的事,太忙了,只能晚上去陪伴老人。第二天天一亮,她又要趕回來,因為一天就那么一點時間,而且一眨眼又過去一天,得把所有的時間,所有的精力,一分一秒都利用起來?!?/p>
謝成芬說:“得知母親已經去世那天,正是我家澆灌水池的時候,我的母親還沒有入棺,還等我回去看一眼,我就安排村里的人幫我家澆灌水池,我得回去送老人最后一程?!?/p>
村里,每家每戶的水池都修建好了,雨季一來,人們就想辦法把天上的雨水,收集進水池里,村里的飲用水問題徹底解決了。群眾開心了,以前是天天吃地下水,現在是天天吃天上水。
幾年后,經過謝成芬的努力爭取,政府又投入資金,在村子的最高處,修建一個大水池,用水泵把以前那個洞的水,抽到大水池里,從大水池里安裝水管到每個家庭,群眾又吃上了自來水。
謝成芬說:“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能夠在母親最后的日子里,好好地陪護在身邊,但一想到修好水池后,徹底改變去排長隊到地下洞里去挑水吃的歷史,我想母親的在天之靈也會原諒我的,讓我一直感到內疚的心情,又緩解了一些?!?/p>
十二
站在黑夜中,謝成芬在心里反復問自己,自己應該做什么?現在應該怎么辦?
當時發(fā)生了一起事故,一位村民在外地搬運化肥時,被車上掉下來的化肥砸死了。這個人被拉回來之后,放在自家院子里,謝成芬和村里的人,都要抽時間去坐坐,陪伴那家人。
晚上,謝成芬就叫那家的小孩去跟他家老人上香,那個小孩只有十二歲,他看到外面黑乎乎的,煤油燈在風中一閃一閃的,感覺到害怕,不敢出去。謝成芬就領著小孩去上香,看到小孩害怕的樣子,那一瞬間,謝成芬一下子難過起來,她對自己很不滿意。
謝成芬說:“那時,我很看起自己,以前感覺自己有能力,現在感覺自己很無用,群眾生活在黑燈瞎火的地方,自己連群眾的照明問題,連群眾生產生活的基本問題都解決不了,大家還要我這個村干部有什么用?”
為了村里能夠安裝生產生活用電,謝成芬奔波不停。
謝成芬打聽到國家正在進行農村電網改造的信息時,她就立馬跑到村委會和鄉(xiāng)政府,去反映為海子壩村通電的事情。
得到的答復是,海子壩村沒有納入通電的計劃中。謝成芬回到村里召開了群眾會,把每戶集資的兩百元錢收集起來后,拿著一份通電的申請書,就去找縣電力公司。
謝成芬說:“從我們村里到縣城,來回是幾十公里路程,那個時候,我家剛剛把房子蓋好,欠了一些債務,家里也很困難。天一亮,我就起來,用一個軍用背水壺背水,帶著幾個煮熟的紅薯,或者裝上幾個蕎面做的粑粑,就進城了?!?/p>
第一次去到縣電力公司,謝成芬在電網改造辦公室門口,一直等,等到下午下班時間,也沒有等到要見的人,口渴了,就抬起水壺喝幾口水,肚子餓了,就拿出包里的紅薯、蕎粑粑吃,電力公司的人都下班走了,她才起身往家里走。
第二天早上,天還不亮。謝成芬就起床,把牛吃的草豬吃的東西準備好,叫爺爺幫她喂豬牛喂雞,她又背好水,裝好紅薯和蕎粑粑,又向縣電力公司出發(fā)。
謝成芬說:“那時沒錢又沒車,來到蚌谷鄉(xiāng)政府所在地,坐車到縣城需要五角錢,但她沒有坐車的錢。”一天來來回回地走,謝成芬的腳上都磨出了很多血泡,第二天起來,用布把起血泡的地方包好,又朝電力公司去。
后來,電力公司的辦公室主任每天都見到謝成芬在門口,就對她說,領導不在,我們村沒有納入通電的計劃當中。
連續(xù)十天,謝成芬天天都跑往縣電力公司,公司領導被她的精神打動,電力公司領導當天就組織縣、鄉(xiāng)、村的有關人員到海子壩村。到海子壩村后,電力公司領導看到村里不通車路,人家居住的又很分散,通電的資金花費會很大。就對謝成芬說:“給你們村每家每戶一個電表,給所用的電線。你們自己準備安裝木質的電桿,到外面有變壓器的地方,拉電到村子里,我們沒有那么多的資金來解決水泥電桿和變壓器的問題?!?/p>
謝成芬連忙說:“好,好,不管有多難,我們都會想辦法克服的?!?/p>
十三
村小組的副組長來說,說該組織群眾去接安裝電的物資了。
謝成芬說,我實在是走不動了,你先組織群眾去,我隨后來。
很快,電線、電表、電桿和變壓器,全部拉到了村路口,場面一下子熱鬧起來。
年紀大的老人,腿腳不便的,就拄著棍子到現場去。
想到馬上就要通電了,大家都在積極參與。小孩兒,哪怕是只背一個電表,背一個閘刀,背幾顆螺絲,背一小圈線,都在勞動。
謝成芬說,那些過去反對我的人,都積極行動起來。
那些拉物資來的人說:“一個女同志能夠把全村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是十分難得的,難得見到群眾積極性這么高的村子。”
群眾把安裝物資全部拿回來,把那些小樣的東西搬進村子里放好,并按計劃把物資放在群眾家,讓群眾負責保護自己家的物資。
謝成芬說:“如果哪戶人家丟了物資,他家就通不了電?!?/p>
這樣,一直到最后,一顆螺絲都沒有丟。
在羊腸小道上抬電桿,是不小的挑戰(zhàn)。電桿長十米,得先用杠桿把電桿一節(jié)一節(jié)地捆綁起來,像螞蟻搬蚯蚓一樣。男人們用肩膀扛起杠桿,因為是山路,高一步低一步的,必須得扶起別的肩膀,或者婦女拉起男人們手,相互攙扶起,才能一步一步慢慢移動著走。每前進一步,都是勝利的一步,也是團結一心向前走的一步。
沒走幾步,很多人就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這個時候,就得想辦法,穩(wěn)穩(wěn)當當地把電桿放下來,休息一會,再繼續(xù)走。有時候,一個小時,就走出去幾十米。
在抬電桿的時候,都是安排男人去抬,有個別的人給謝成芬出難題,想刁難她,就說:“老謝,你也來抬抬嘛,看能不能抬得動?”
謝成芬聽到人家這樣說,她心中就產生了一股不服輸的勁頭,群眾都望著她,就說,來就來嘛,哪個怕哪個,她就硬著頭皮上,但她去抬電桿的時候,多數男人還是自己抬大的重的一頭,讓她抬稍微輕點小點的那一頭。
經過三天的努力,把所有物資、電桿全部抬到村子里后,施工隊開始進村施工,當時群眾的積極性,是前所未有的。這次安裝照明用電,村里的群眾表現出空前的團結。
組織群眾投工投勞,經過三個月努力,電通了。
還在安裝線路的時候,很多人家就把電視機和糧食加工等機器買回來了,只等電一通,就可以使用了。
通電這件事,對于海子壩村來說,應該是這些年以來,大家最開心的一件事。
謝成芬說:“從安裝照明生活用電這件事,我明白了當一名村干部,如果不能真正為群眾做點實事,也就失去了做村干部的意義?!?/p>
十四
村子里的土地又少又瘦薄,那時出門務工掙錢的人還不多。謝成芬想,我們的祖輩能夠在這個大山旮旯里生活下來,說明我們的生存能力是很強的。這里,除了大山和大石頭,還是大山和大石頭。我們怎么樣才能夠在這些石頭縫縫中,獲得好的經濟效益,讓群眾生活得更好。
那時,黨委政府鼓勵支持村民們大量種植核桃,謝成芬有幸到大理漾濞縣學習核桃種植技術。聽人家介紹,漾濞最窮困的人家,一年種植核桃的收入都有二三十萬元。謝成芬想,我們一、兩個村子一年所有人的收入加起來都沒有三十萬,感覺與人家的距離不是一般的大。
那時的蚌谷鄉(xiāng),很多人家種植烤煙的收入還是比較高的,但海子壩村的周圍,不能夠種植烤煙,唯一的一塊平地,一到雨季,那片平地就裝滿了山洪水,種植在地里的東西,都會被水淹壞了,每年基本上也沒有什么收成。別的村子,種植烤煙,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就是海子壩村子的日子過得潦倒不堪。
謝成芬從大理漾濞學習回來,看著村里的兩棵核桃樹,每年掛果都不錯,就組織群眾,計劃發(fā)展核桃,就向上級有關部門申請種植核桃。
謝成芬說:“那天我就電話通知大家晚上來開種植核桃啟動會,可天黑了,都沒有人來,鄉(xiāng)上來參會的同志都焦急地說,群眾會怕是開不成了。我就說,我打電話催催,我打電話給村子最下面的那家,叫他一路上來,到每家每戶通知來一人來開會,我還說,鄉(xiāng)上的領導,帶來十萬元錢,不知道怎么分,不來的人家,分不到的自己負責,不能怪他人,大家聽說是分錢,都關好門,跑來開會?!?/p>
當時鄉(xiāng)上的領導,為謝成芬捏了一把汗,說:“老謝,這樣不成吧,這樣不知道怎么才能收場?”
謝成芬先給大家介紹去大理學習種植核桃情況后,接著說,今天,雖然上面的領導抱來的不是紅彤彤的鈔票,但領導十分重視我們村的發(fā)展,已經把綠色銀行搬到我們的村里來了,如果我們村子不接受,這個項目就會放到其他村去,三年、五年、十年后,其他村子都富裕起來了,而我們村子依然是老樣子,窮困的面貌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最后,謝成芬又說起村子里的兩棵核桃樹來,說這兩棵樹一年賣核桃,有一千元左右的收入,假如一家人有十棵一百棵一千棵核桃樹,一年會有多少收入,并且種植核桃樹的成本不高。
群眾說:“老謝,你說種植核桃就種植核桃,我們同意?!?/p>
隨后,就按規(guī)定:一個標準的塘,一個統一的防護籠子,一棵標準的核桃樹苗,一百斤標準的農家肥,一塊標準的膜、標準的行距和株離等來種植核桃。
塘是群眾自己開挖,農家肥、需要的水是群眾自己準備,籠子、樹苗、薄膜的錢是政府補助。
謝成芬天天扛著一根竹竿,按照六米或者八米的距離打塘,符合標準之后,才能領到苗種植,如果不符合標準的就領不到樹苗,過了季節(jié)之后,拿不到樹苗,就自己承擔后果。
當時,成功種植了1173畝核桃,現在多數已經掛果了。
謝成芬說:“遺憾的是,當時需要的核桃樹苗量大,運來的一些核桃苗是實生苗,長大結的是鐵核桃,群眾心理雖然有怨氣,但又積極地進行嫁接,得到了補救。”
謝成芬監(jiān)督別人家種植好后,最后才種植自己的。種植核桃,她背的第一籮農家肥是幫助別人家背的,挑的第一挑水是幫助別人家挑的,凡是沒有勞動力的人家,她都去幫忙。
在幫助一家沒有勞動力人家種植時,那家人由于盼核桃成長心切,就說:“老謝呀,你幫我家種植的核桃樹,如果種植不活的話,我就怪你,你要負責的?!?/p>
謝成芬說:“既然幫你家種植,肯定是要種活的,不但要保證把你家的栽活,我們還要負責把全村的核桃樹都要栽活。”
種植核桃時,一個群眾的話啟發(fā)了謝成芬。
“核桃長得再好,核桃結得再好,也是枉然的?!?/p>
謝成芬說:“為什么是枉然的?”
群眾說:“核桃結果結得再好,路都沒有,哪個會進來收,從空中運輸呀?自己背出去賣,也背不動那么多。誰會把車子停放在幾公里之外,等著人們慢慢把核桃背過去,到時候,怕賣的核桃錢,還不夠抵那點汗水錢,最后大家不是白白地苦一場?!?/p>
謝成芬聽了后,覺得群眾說得有理,就問,我們村里要不要修路?
群眾說:“通大車路,肯定好,但山那么高,坡那么陡,能不能挖起來?能不能挖得通?”
因為路不通,群眾吃苦吃得太多了。那些通大車路的村子,養(yǎng)豬出來賣,當時可以賣到五元一斤,而到海子壩村去收豬的人,才給三元左右一斤。甚至還要找人把豬送到人家車上,人家才收,算去人工費用,差不多就是白養(yǎng)了一頭豬。有時候,把豬送到半路上,豬意外死亡的話,就白白地丟了一頭肥豬。
通路的村子,每年購買化肥,多數人家都是車子把化肥送到家門口,而海子壩村的人,要一包一包地背起化肥走七八公里,花很大的力氣才能把化肥拿到家。
不通車的苦,謝成芬吃的比別人多,她就說了一句,怕真的要得修路!
十五
修路,修路,路要怎么修呢?謝成芬一直在想。
在2008年,縣上出臺了鼓勵農村群眾修建鄉(xiāng)村路的政策,如果修建彈石路,每公里補助3.5萬元,如果建成水泥路,每公里補助100噸水泥。
機會來了,謝成芬想,海子壩村群眾經濟不富裕,勞動力少,修路的戰(zhàn)線比較長,如果能夠修建坦石路,就已經不錯了,而且還有一定的現金補助,可以幫襯點其他,如果只給水泥的話,困難會更加大。
她及時開會把修路的想法告訴群眾。有的群眾擔心村里沒有能力來修,甚至有個別群眾不贊成,說謝成芬就是愛出風頭,他們認為謝成芬能帶領大家把水池建好,把電安裝好,把核桃栽好,就認為自己了不起啦?以為自己能夠通天啦。
謝成芬說:“路就是通天,大家不要簡單地認為是我愛出風頭,如果不想辦法,我們的村子,什么時候才有出頭的日子呢?”
謝成芬反問群眾:“如果誰想出風頭?就有辦法來為大家把路修好,我愿意跟他一起出頭,把村子的路修好。如果是想出風頭,就能把村子里的路修建好,我們村子的路,早就修好了。其他村的路,都修好了,來往都很方便,就是我們村子不能通車,我看,就是出風頭,也得把路修建好。”
在會場上,很多年紀大的老人,流露出盼望早點把路挖通的眼神,很支持謝成芬修路的想法,他們說:“要修路就趕緊修,我們雖然人老了,但還有可以干一點力氣活的,我們村修路的事,一直拖著,再不趕快想辦法把路修好,怕我們都活不到村子里有車來車往的那一天了?!?/p>
謝成芬看著老人們盼望的眼神,她的心咯噔得像被針刺了一下。她毫不猶豫對老人們說:“只要你們好好地保重身體,我相信一定會想出辦法來把村里的大路修通的。一年修不通,就修兩年,兩年修不通,就一直修?!?/p>
在2008年底,謝成芬?guī)е罕婇_始修路。大家?guī)еz頭、鋼釬、鐵錘等簡單的工具,為了全身心地投入修路,那時,謝成芬的丈夫已經不在學校代課,她基本上把家里的所有事情交給丈夫,全心全意地帶著群眾修路。
因為難,一直沒有一條好路走。
因為難,必須要修建出一條好路。
那些砌擋墻技術好的,就安排去砌擋墻。那些年富力強的男人,安排他們去抬石頭。
有一個被安排去抬石頭的人對謝成芬說:“我就是不去,哪個想抬哪個去抬,要不然你和我一起去抬?!?/p>
謝成芬一是想做表率,二是想激起那些偷懶的人的斗志,就說:“不就是抬石頭嘛,抬就抬嘛,哪個怕哪個?!?/p>
謝成芬就跟那人一起抬石頭,跟別人抬石頭,他們都會把石頭向他們的身邊移動一點,目的是想讓謝成芬的肩上的重量減輕一點,而這人總想自己抬的那頭輕一點,想讓謝成芬抬得重一點。
當時謝成芬明白,自己作為一個女人,力氣是比不贏身強力壯的男人的。為了不服輸,她是硬著一口氣跟這人抬了一整天,晚上回到家才知道自己整個肩膀全部磨破皮了。
謝成芬的丈夫看到她的肩膀,心疼得不不得了,說了一句:“看你都苦得不成人樣了?!?/p>
謝成芬說:“我是帶頭人,再苦再累都不能休息,群眾的眼睛都是盯著我的,我休息了,群眾會有意見的,也會打消群眾的積極性,影響工程的進度,我必須得堅持下去?!?/p>
第二天,謝成芬找兩塊薄薄的海綿,墊在肩膀上,再蓋上一塊圍巾,繼續(xù)和昨天那個男人抬石頭,她說:“今天我們繼續(xù)。”
男人說:“好嘛,抬就抬。”這一天,他的肩膀也磨破了皮。
晚上回到家,謝成芬累得實在有些承受不住了,雙腳像被人抽了筋一樣,坐在凳子上,就沒有力氣站起來。
到了第三天,謝成芬心里照樣硬著一股氣,找了一根細木棍拄著,挺直腰桿,依然去找男人抬石頭。
男人見到謝成芬就說:“我昨天已經把肩膀磨破皮了,今天抬不動了,只能撿些小石塊,以后就聽你的安排,安排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p>
謝成芬聽到后,雖然自己已經是累到不行了,但依然堅持說:“哪個不服氣的?過來和我一起抬?!?/p>
聽著謝成芬的話,沒有人吭聲。
原先那幾個不服從安排的人,也安靜下來,該做什么做什么了。
謝成芬說那個時候當村民小組長,就是在做事要做得贏別人,說話要比別人說得有道理,如果自己在工作中軟弱,在群眾中軟弱,選擇當老好人的話,很多工作是無法正常推進的,更不要說高質量高標準地完成。
十六
在懸崖上開山辟路。在危險面前,謝成芬選擇站在群眾的前面。
修路的時候,最危險的就是炸石頭。把炮眼打好,把雷管按好,把炸藥放好,用原始的方式點燃導火線。那個時刻是非常危險的,需要請專門的保安公司負責拉炸藥、安放炸藥并引爆。
開始那半年時間,海子壩村沒有錢請專門的保安公司來炸石頭,就只能自己炸。每天把炮眼打好,準備炸了,就讓群眾離開工地回家去。
有一天,打的炮眼比較多,謝成芬就選三個有經驗有技術的人留下安放炸藥雷管,三個人要引燃二十六個炮眼,時間上根本來不及,危險性非常高。
有一個人就說:“謝成芬,你看這樣好不好,我們三個人每人點七個炮眼,剩下的五個炮眼,分給你去點,你敢不敢去?”
在懸崖上開路,去點炮眼時,腳下非常難走,他們確實是很難完成點燃任務,謝成芬雖然從來沒有做過這種危險的事,還是爽地答應:“有什么不敢的,那就分五個炮眼給我去點燃?!?/p>
男人們都是用香煙點炮,先把點燃的香煙放到嘴上吸一口,煙頭的火明亮起來,才去引燃導火線,點一炮,吸一口煙,再點下一炮。
謝成芬沒有經驗,她點燃了第一炮,聽到導火線發(fā)出嘶嘶的聲音,雙腳就發(fā)抖不止,緊張地跑去點燃其他的炮眼。
男人點炮的動作比她快,她看到他們點完自己負責的炮眼,三步并兩步地飛跑到安全的地方躲避,她更加心慌,趕快點完自己負責的炮眼,向安全的地方跑。
很快,轟隆轟隆爆炸聲,響得驚天動地,一時間,大石頭滿坡滾,小石頭到處飛,細石砂和爆炸的煙霧,蓋住整個山溝。
炸響一炮,他們就一炮一炮地數著記著。數到最后,有一炮沒有炸響。
出現的啞炮,是謝成芬負責的。
在啞炮面前,謝成芬雖然心理非常害怕,但還是向懸崖上走去,去重新點燃沒有炸響的那一炮??粗纳碛?,其中一個男人就說:“謝成芬,你回來,不用擔心,等我再去點燃?!?/p>
那個男人細心地觀察著,慢慢走近沒有炸響的炮眼,因為他不知道,是沒有點燃,還是其他原因,沒有炸響。
曾經,開山炸石的時候,出現這種啞炮,有人當時就去點燃,結果剛剛到達,啞炮又意外地炸響了,造成了傷亡事件。后來,出現這種情況時,為了絕對的安全,一般不會當時就去看,通常是第二天才去看。
那個男人去點燃了安全回來,可能是謝成芬太緊張,其中的一炮,只是把煙頭的煙灰接觸在導火線上,導火線并沒有被引燃。
雖然有驚無險,謝成芬現在想起來,還是心驚膽戰(zhàn)的。
修路炸石頭時,電線被飛起來的石塊打斷很多次,村里變得黑燈瞎火的了。謝成芬打電話給供電所,因為安電時,供電所的人很佩服謝成芬,供電所的人接到電話后,很快就派人來把電線接好。
修路到達群眾房子附近時,謝成芬就叫大家把那些容易破碎的壇壇罐罐、鍋碗瓢盆等家具,放在安全的地方,因為炸炮飛起來的石頭,會把椽子打斷,瓦片打爛,掉進家里。
謝成芬對大家說,以前是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現在修路時,如果不小心,炮聲一響,損失就上萬兩。
修好一段路后,村里就組織人員對損壞的房屋情況,進行統計,然后,大家集資去買材料來補償。
把木料和瓦片拉來后,放到房子下面,這時,有人打懶主意,這個說有高血壓,不敢到房子上面;那個說有恐高癥,去不到房子上面;有的說感冒了,不敢去高處。
聽到這些聲音,謝成芬找來梯子,搭好,一步一步地,把瓦片送到房子頂上,把那些打碎的瓦片撿了換好。
十七
抬鑿巖機上懸崖峭壁打炮眼,是一項重要工作,抬鑿巖機工作,震動大,灰塵特別大,很少有人愿意干這份工作。
謝成芬只好帶頭上陣,然后幾個婦女跟著她上,后來,就采取每家每戶輪流來操作鑿巖機這項工作,來推動著修路的進度。
抬鑿巖機站在石壁上鉆炮眼,也是一件十分累人的事情,機器十分笨重,震動得相當厲害,在用腰部托起機器的上部,用膝關節(jié)來控制機器的震動,機器響動起來,讓雙腳站都站不住,隨時都要被機器像拔大樹一樣,把人拔起來,甩出去,機器的震動和轟鳴,像要把人的五臟六腑都要扯出來。
謝成芬說,操作鑿巖機的時候,她必須要用雙腳的膝關節(jié)來控制機器震動,才能使機器的鉆頭往巖石里鉆,她的膝關節(jié)處淤青了一片,三年后才完全恢復的。
有的人家,因為男人生病等原因,家里的婦人必須要做這重體力工作。
當時,有的村子,做重體力活的時候,存在不公現象。男人做一天勞動計六十元,婦人做一天的勞動,只計四十元。如果一家人,沒有男人到工地做活,家里的女人去的話,勞累一天后還要貼二十元錢交給集體。在海子壩村,謝成芬實行男女平等,婦人們做勞動時,都比較用力,并不比其他人差。
謝成芬說:“要憑空讓群眾相信你,比上天還難,當你把群眾的事做好了,不用說什么,群眾自然會愿意相信你。”
謝成芬當選村民小組長,制定了嚴格的村制民約。村里做公益事業(yè)的時候,安排專人打考勤,如果有人遲到,就要記錄好,月底統計處罰。
這樣做,有沒有跟你作對?
謝成芬說:“我做事都是當著大家面,正大光明的,有些人背地里恨我,但表面上還是尊重我?!?/p>
做村里的公益事業(yè)的時候,按制定:遲到一次處罰十元錢,就相當于白做一天活,到月底統計的時候,必須要把錢交上來。
謝成芬說:“開始的時候,有人以為我不會來認真的,以為我不敢下手,但誰敢違反,我就拿誰開刀。”
謝成芬家有個親戚,有一天遲到十分鐘,到月底統計的時候,謝成芬就叫他立馬交錢,他不想交,謝成芬說不交錢不行,是他觸碰了村規(guī)民約的底線,不是觸碰我的底線。
后來,那個親戚,老老實實地把處罰款交了,錢就入賬在村小組。
謝成芬說:“我做得出來,也說得出來,并且說到做到。當初制定村規(guī)民約,目的是把村民之間的團結搞上去,把生產搞上去,把生活搞上去,并且大家都在村規(guī)民約上簽字按手印的,誰觸碰村規(guī)民約的底線都不行。”
十八
2009年過完春節(jié)后,謝成芬就感覺自己的身體有些異樣,當時只是想到,可能是長期的做重體力勞動,太勞累了。左半邊身子非常疼痛,一陣緊跟一陣的痛,有時像無數顆針在不停地戳,有時像一群一群的螞蟻,在啃吃吞噬身體,疼得不停地打冷顫。
一個星期過去,謝成芬疼痛得實在是耐不住了。她的丈夫就說:“你還是去醫(yī)院檢查看看?!?/p>
謝成芬到縣醫(yī)院檢查后,醫(yī)生對她說,可能是我們的機器陳舊了,設備也不齊全,看不清晰,檢查不出什么來,你最好到其他醫(yī)院檢查看看。
謝成芬獨自一個人,立馬坐車到文山,在文山,經過三家醫(yī)院的檢查,醫(yī)生都建議再做進一步的檢查,她心里就咯噔一下,她想,自己可能是得絕癥了。
謝成芬從醫(yī)院出來,就給家里的丈夫打電話說,準備去南寧檢查,她丈夫說,去南寧檢查也好。
謝成芬在文山打電話給南寧的一個同學,把自己的情況告訴同學。同學說:“你來嘛,南寧這里的醫(yī)療器械,可能比你那邊齊全點?!?/p>
謝成芬就迅速從文山坐客車到南寧,同學的丈夫是南寧醫(yī)院腫瘤方面的權威醫(yī)生,先后用了五天時間檢查,單單穿刺就做了兩次。
第五天的晚上,同學把謝成芬安排在自家樓上,她聽得到同學夫婦的對話:是不是請假了。同學說,沒有請假。同學的丈夫說,怕要得請三天的假才行。
謝成芬當時以為是他們想請假送她回來文山。但她沒有想到的是,同學已經知道她患的是惡性腫瘤,擔心她知道自己的真實病情,崩潰了產生什么意外,想請假把謝成芬親自送回來家里,交給家人。
聽到同學的話,謝成芬就從樓上下來說:“老同學,你們不要瞞我,其實我從文山來的時候,我就猜測自己得了重病,可能在縣醫(yī)院檢查的時候,醫(yī)生就知道了,他們善意的不告訴我?!痹谖纳綑z查的時候,醫(yī)生都問謝成芬,有沒有人陪你一起來,她說,沒有人,就是她一個人來,可能醫(yī)生都擔心。
同學聽了謝成芬的話后,就說:“沒有什么的,回家去調理一下就好的了?!?/p>
謝成芬又說:“因為你們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能夠相信你們,才來這里檢查,你們一定要把真實情況告訴我。”
謝成芬的同學,最后還是說了真話。
謝成芬的同學就慢慢說:“你的腫瘤是惡性的,你得了乳腺癌?!?/p>
謝成芬聽后,就問:“怎么治療才好,能不能做手術?做手術怎么樣?不做手術怎么樣?”
同學的丈夫說:“如果做手術,五年成活率會很高?!?/p>
謝成芬的同學說:“不怕的,你心態(tài)好點。像這樣的,活得久的,也有的是。”
謝成芬說:“那不做手術呢?”
同學說:“不做手術的話,現在醫(yī)療也跟得上,吃藥吃得對的話,這也說不好。有可能隨時倒下,有可能會活很多年。這是一個不確定的未知數?!?/p>
謝成芬心里還是不太相信自己得了癌癥的事實,對癌癥這個概念,不是很了解。她想,自己長那么大,平時連感冒都很少得,怎么一下子就得了癌癥呢。
聽了同學的話,謝成芬說:“自己本身就不漂亮,就是死,都要保留一個全尸。我就保守治療了,到時候發(fā)生了什么情況,又再說?!?/p>
當時,謝成芬的同學十分佩服她。這是很多平時十分堅強的人,都無法接受的事實,她卻輕松地接受了,這個謝成芬,真是不簡單。
謝成芬說:“你們也不要送我回家了,我就自己回家,沒有問題的?!?/p>
同學說:“我們要送你回去,明天請假,就可以送你回家去了,明天下午就可以走了?!?/p>
謝成芬說:“不用送我了,我既然敢一個人來,也敢一個人回去,你們不要擔心我。”
謝成芬不害怕的原因,是她自己能吃能做,也不擔心自己的病情是那么嚴重。她就獨自一人從南寧回到了昆明。
十九
因為擔心影響修路的進度,謝成芬沒有向群眾說明自己是出去檢查身體,而是說自己出去培訓學習。在修路的進度上,提前做了安排,安排群眾連續(xù)開炸了很長一段需要修筑的路基,炸了很多筑擋墻的石頭,群眾可以按計劃連續(xù)施工一個月左右,她并安排一個很得力的助手在工地上監(jiān)工。她安排群眾,每一天把路修筑到什么位置,等她回來的時候,要完成那些具體的任務。
謝成芬對群眾說,我不在家的時候,我相信大家能夠像過去一樣拼命地修路,如果我不在家,大家能做好的都沒有做好,能完成的任務都沒有完成,那大家所做的工日,就不能算數。
群眾還是服從工作安排,在謝成芬不在家的時候,依然埋頭苦干,沒有誰愿意偷懶,為自己留下一個壞名聲。
謝成芬回到昆明,打電話給丈夫說,白白的去了南寧一趟,還是沒有檢查什么出來。
她的丈夫說,那怎么辦?
謝成芬說,沒有什么的。我想在昆明繼續(xù)檢查一下。
在昆明,謝成芬又去三家醫(yī)院,進行檢查,第一家醫(yī)院和第二家醫(yī)院都很謹慎,沒有直接向她說明病情。
第三家醫(yī)院的醫(yī)生,開始也沒有向她說明病情,謝成芬直接向醫(yī)生說,我知道自己得的是癌癥,并且已經接近晚期了,現在我就想聽聽醫(yī)生的建議,應該怎么辦才好,醫(yī)生聽了后,就直接跟她說的實話,聽了醫(yī)生的話,謝成芬冷靜地接受了現實。
醫(yī)生說,現在建議你先做化療,你想怎么選擇?
謝成芬說,我想選擇保守治療。
醫(yī)生說,保守治療,也需要化療。
謝成芬說,那就先化療。
當時,在蚌谷家里的爺爺已經有九十六歲了,兩個孩子正讀高中,丈夫要在家養(yǎng)豬養(yǎng)雞養(yǎng)牛,當時家里養(yǎng)有十二頭豬,四條牛,五百多只雞。
謝成芬不想讓家里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她選擇獨自住院。
謝成芬不想影響群眾修路,又不能告訴家人,住院又需要家屬簽字,她應該怎么辦?
謝成芬不能告訴他人,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不能對黨組織隱瞞自己的病情,她如實地把自己病情,向鄉(xiāng)黨委書記作了報告。
鄉(xiāng)黨委書記問她是怎么考慮的?
謝成芬說,現在暫時不能告訴家里人,也不能告訴鄉(xiāng)親們,爺爺年紀大了,我想讓他有一個平靜的晚年,兩個小孩十分懂事,如果他們知道我得這種病,放棄讀書怎么辦,家里人都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我不能讓他們偏離正常的航向。村的群眾知道我得這種病,好不容易在群眾中凝聚起來的大力建設家鄉(xiāng)的力量,可能就會渙散下來,連現在正在修的路,也不知道什么才能修好,所以現在暫時不公開我的病情。
鄉(xiāng)黨委書記在安慰謝成芬的同時,同意她的想法。
醫(yī)生在給謝成芬做化療時,十分佩服地說,她從醫(yī)四十多年,第一遇到謝成芬這種情況,患了癌癥,自己能夠一個人風風火火地來到醫(yī)院,獨自進行化療,并且態(tài)度樂觀,隨時樂呵呵的,笑瞇瞇的,從來沒有當著醫(yī)生流過一滴眼淚。
謝成芬以前一直都是大大咧咧,做事也是風風火火,不達目的不罷休,還經常開玩笑說:“怕哪樣呀,早死早投生,晚死好翻身。”
現在得癌癥了,謝成芬總是這邊牽掛,那邊也是牽掛,她對醫(yī)生說:“現在我把很多人很多事都想了一遍,我就這樣走了,我爺爺怎么辦?我的小孩怎么辦?那些一直看好我支持我的人怎么辦?村里的建設怎么辦?”
一次化療結束后,她全身上下,腳手都是麻木的,感覺自己都像已經死過一次,又活過來了。
在化療期間,謝成芬遇到一些友好的病友親人,照顧她的飲食起居,同室的病友,也被她的樂觀情緒感染。
謝成芬在醫(yī)院,接到群眾打來電話,說前面安排修路的工作,馬上就要做完了,工地已經快完工了。
一個星期后,謝成芬決定出院回家,她來到村口的時候,把一大包的檢查票據,放在石頭上,點火全部燒完燒盡,像什么事也沒有發(fā)生過一樣,走回村里,回到家中。
二十
群眾的怨言像雪花一樣覆蓋著謝成芬,她堅持忍受著。
群眾的不理解像冰塊一樣冷落著謝成芬,她堅持承擔著。
可能就是憑著這種毅力,謝成芬沒有倒下。第二天,謝成芬又帶著群眾去修路。該放炮的時候,就組織放炮,該抬石頭的時候,就抬石頭。
謝成芬對自己說,不管怎么樣,必須在自己離世之前,把路修好。既然人生已經走到這步了,只有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修路上。
群眾累的時候,她心里感覺更加累,她想有一個人來分擔一下自己心里的負擔,要不然時間長了,自己真的要崩潰了,一個星期后,她還是把自己的病情告訴了丈夫。
一天晚上,謝成芬對丈夫說,自己得的是癌癥。她丈夫聽后,眼含熱淚,一臉的傷心。淚水漣漣的丈夫說:“其實,你從文山去南寧,就從南寧去昆明,我就有這種預感了?!?/p>
謝成芬的丈夫說完這句話后,就什么也說不下去了。
謝成芬擦干丈夫臉上的淚水說:“你不要太擔心,現在關鍵是不能爺爺知道,不能讓兩個孩子知道,不要讓群眾曉得?,F在像以前一樣,我們該做什么做什么。”
謝成芬的丈夫小聲說:“那家里的事,你就不管了,專心帶著群眾修路,既然你有這份愿望,就先把修路的任務完成。”
謝成芬總是擔心路修不好,自己就不行了,就想盡辦法修路,每天加班加點地修路,總是找理由,帶領群眾加班加點地推進工程。
重體力活,加班是非常折磨群眾的事,群眾越來越有怨言。起初修路的時候,規(guī)定早上是八點到達施工現場,十一點回家吃飯,下午是一點到達工地,六點收工回家。
一天又一天的加班做工,開始的時候,群眾還認為謝成芬是對修路認真,加班時間多了,群眾背后對謝成芬是又恨又罵,說她以前是說一就是一,說二就是二的,怎么現在說話,越來越不算數,自己定的村規(guī)民約,自己首先帶著違反。這是不行的。
誰也不知道謝成芬的苦衷。
不管群眾怎么說,謝成芬心里想,要是路修不好,她就走了,到時候,誰來接這個攤子。路修不好,自己就離開人間了,這一定會給那些曾經反對修路的人留下笑柄,也會讓那些曾經不看好自己的人,當作笑話,還會讓自己的家人,在受到打擊的同時,也會受到心靈的傷害。自己倒下時兩眼一閉,什么也認不得了,倒沒有什么,但自己的親人,不但要活在那種失去親人的痛苦中,說不定還要活在別人的嘲笑當中。
謝成芬就是不服氣,不管群眾怎么說,她就是要堅持帶著群眾拼命修路,即使自己死,也要死在工場上,也要死得光明磊落。
連續(xù)的加班,群眾一到工地上,男女老少議論紛紛,說謝成芬已經不把群眾的生命當回事了。
那個時候,謝成芬壓力也特別大,也沒有對群眾說明加班修路的原因。就是因為壓力大,病情有些加重,謝成芬變得面黃肌瘦的,體形都有點不成人樣了,她的體重已經減少到四十一公斤,成皮包骨頭了。
一天,謝成芬突然暈倒在工地上,人們都以為她是勞累過度暈倒的。謝成芬的丈夫跑到工場,看到自己瘦弱的妻子,暈倒在地上,傷心得忍不住,就說:“其實謝成芬已經得了癌癥,她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她就是怕這條路修不好,自己就走了,所以,她才一直忍著病痛,帶著大家加班加點的修路,想在她走之前,把路挖通?!?/p>
在工地上,很多女同胞聽說謝成芬得了癌癥,瞬間傷心流淚,一邊痛哭一邊說:“天啦,我們還一直罵她恨她,這太對不起人了。”
等謝成芬清醒一些后,女同胞都圍在謝成芬身邊說:“你趕快去醫(yī)院,不要再等再拖了,我們都不知道你得了這種病,還帶著我們加班加點的修路,你趕快去醫(yī)院,修路的事,你不用擔心,你之前怎么安排的,我們大家就像以前一樣做,你趕快去醫(yī)院了?!?/p>
女同胞們問:“你生病了,你一天都在工場上忙,也沒有看到你吃藥呀?!?/p>
謝成芬說:“每天都要分時間段吃中藥、西藥、進口藥等四種藥,中藥是在家熬好,裝在背壺里,帶到工場上喝。大家以為我喝的是水,然后,又準備一瓶礦泉水,我背起大家喝水的時候,就趁機把藥吃了。”
大家知道謝成芬得病之后,每天在工地上,都有人提醒她按時吃藥。大家對加班修路就沒有怨言了,修路的凝聚力更強了。
謝成芬對大家說:“當初她對大家隱瞞病情的原因,就是不愿意給大家?guī)砥渌挠绊?,我只想力所能及地把這條路修好,我走時,也沒有更多的遺憾,也能夠閉上眼睛了。”
當時說修這條路的時候,村里、鄉(xiāng)上、縣上,都有人認為謝成芬不能夠帶領大家修好這條路,他們認為沒有資金、沒有先進的工具,單靠雙腳雙手和力氣,要修好這條路,基本上是天方夜譚。
不管他人怎么說,謝成芬依然帶著群眾堅持修下去。
二十一
謝成芬生病后,依然像往常一樣,該抬石頭就抬石頭,該著鉆炮眼就抱著機器上懸崖上鉆炮眼。
在懸崖上打炮眼,她全身疼痛得耐不住的時候,就靠在石壁壁邊,咬緊牙齒,忍著眼淚,休息一下,一陣疼痛過去后,又擦干淚水,站起來,繼續(xù)作業(yè)。
謝成芬說:“疼痛的時候,痛得直不起腰,只有用專心干勞動來忘記一切,就會減少一點疼痛。到后來,群眾都十分關心我,多數時候,我就負責動嘴安排,很少做了?!?/p>
由于修路困難太大,蚌谷鄉(xiāng)的領導也多次向縣上匯報,以便多方取得支持,早日把路修通。一天,縣上的多位領導來到蚌谷鄉(xiāng)政府所在地,步行到海子壩村調研,大家到的時候,謝成芬正在懸崖上,抱著機器鉆炮眼,由于機器聲音太大,旁邊的人多次提醒她才停手上的工作。
縣領導現場開會說,我們最基層的女黨員女干部,自己得癌癥了,還有這么大的決心,帶著群眾修路。平時說得好不如做得好,說破嘴皮,說一千道一萬,不做都是空話,謝成芬同志,不但說得好,更是做得好,她這種精神是非常值得全縣人民學習的。你們這條路,干脆就一步到位,把它修成水泥路。
八公里山路全部修成水泥路,原來一公里只補助一百噸水泥,還差四百噸水泥??h領導當時就安排相關縣級部門,想辦法補助給村里不足的水泥,由于縣里面比較困難,領導對相關部門說:“不管你們想什么辦法,就是你們想哭也要把水泥哭出來,交到群眾的手里?!?/p>
縣領導單獨對謝成芬說,如果還有什么地方需要資金,就對他說,他單獨給她想辦法。還特別叮囑她,其他就不要管了,你的身體狀況太差了。
二十二
由于長期的勞作,又得不到好好地休息,謝成芬的病情,開始惡化。
第三次去做化療的時候,醫(yī)生對謝成芬的丈夫說,你要做好心理準備,你妻子可能最多有三個月的時間了。就不要忌口了,她想吃什么就給她吃什么了,她想穿什么就給她什么了。
生命進入倒計時,謝成芬說:“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說不害怕是假事,心里害怕,甚至有些崩潰,但自己還是得堅持,哪怕是多活一天都好。因為那個時候,在村里的道路,已經快接近尾聲,如果自己能多活幾天,就能夠看到路修通的樣子了。自己最后的愿意就實現了?!?/p>
化療回來后,謝成芬的丈夫,背著她,悄悄地訂購了一副棺材,只是沒有拉回家來,什么時候用著,就去拉。并且把她壽衣也悄悄地準備好了。
那個時候,謝成芬總是擔心自己,怕晚上睡著后,第二天可能就起不來了,每天天亮之前,聽得公雞鳴叫,是她一天最高興的時候。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就越來越害怕,白天怕工程干不完,越到晚上,就怕睡覺,害怕自己睡著就醒不過來。
那些日子,謝成芬外出的時候,很不愿意見到熟人,見到熟人,她就盡量回避。因為熟人見到她,都會說,你要好好的調理,沒有什么的,會好起來的,熟人越這樣安慰她,她心里就越難過。甚至在那一段時間里,她都不愿意跟鄉(xiāng)上和縣上的領導聯系。
一向堅強的謝成芬,遇到了自己的至暗時刻。
謝成芬心理正在崩潰的時候,一件事改變了她,終止她繼續(xù)滑入崩潰的深淵,讓她又豪情壯志起來。
一天,負責掛鉤他們村的鄉(xiāng)上領導,有事打謝成芬的電話,打第一次,她沒有接,打第二次,她沒有接。
打第三次的時候,她有氣無力接了,對方立馬開玩笑地說:“謝成芬,怕你要死了,打那么多次電話,你都不接?!?/p>
當謝成芬聽到這個“死”字的時候,她的每個細胞每根神經,都像電觸一樣,像刀割一樣,突然之間,把她驚醒一樣。她回答對方說,你是想我死,還是想我多活幾天。
對方說,我倒不希望你死,但聽起你的聲音,感覺你是離死不遠了。對方當時沒有知道謝成芬得癌癥。
謝成芬和對方打完電話后,就在工場上,當著大家的面,傷心地大哭一場。
隨后,謝成芬就冷靜地想,既然自己離死不遠,走都走到這步了。連死都不怕,還怕什么呢,擔心什么呢。她就拋棄很多亂七八糟的想法,反正早死晚死,都是死,還有什么擔心的。她自己的心態(tài),就完全放開了,心里也變得從來沒有過的輕松。
二十三
謝成芬生病,一直沒有讓爺爺知道。謝成芬每次熬中藥,白天都背著他熬好之后,倒在背壺里裝好,晚上回來,都讓爺爺睡后,她才去熬中藥,不敢給爺爺看見。
每次出門去醫(yī)院,謝成芬都說:“爺爺,你好好在家里,我出去開會幾天就回來?!?/p>
有一段時間,謝成芬出去治病的次數有點多,她爺爺出門遇到人的時候,就會說起謝成芬經常出去開會的事。
人家就告訴他:“你不知道呀,你家孫子媳婦得癌癥了。”
她爺爺回答:“不會吧,她在家里,什么時候,都是笑瞇瞇的。”
當那次謝成芬從醫(yī)院回來之后,她爺爺把拄著的拄棍丟開,躡手躡腳地走過來,顫抖著身子,拉著她的手問:“小芬啊,你的病怎么樣啦,好點沒有?你不要死呀,你死了,我也會活不了幾天的。”
謝成芬明白爺爺已經知道了她的病情,趕緊說:“我好點的啦,醫(yī)生說已經沒有什么問題啦?!?/p>
爺爺說:“好點了,就好啦。那你沒有熬草藥吃呀?”
謝成芬說:“我吃草藥的?!?/p>
爺爺說:“那我沒有看到你熬草藥?”
謝成芬說:“我熬的?!?/p>
爺爺說:“你的草藥在什么地方?以后,我在家?guī)湍惆竞?。你回家來吃?!睆哪翘炱穑刻於际菭敔攷椭静菟?,她也再也不用躲躲藏藏地熬中藥了?/p>
謝成芬在工地上,沒有時間回家吃中藥??煊幸话贇q的爺爺,見謝成芬沒有時間回家吃中藥,他就把熬好的湯藥裝在水壺里,拄著拐棍,給謝成芬送去,基本上是風雨無阻。
爺爺幫謝成芬送藥,她經常是含著眼淚水,把湯藥喝下去的。
謝成芬有時跟群眾開玩笑時,自己每次喝藥水都要流淚,其實她的眼淚水,也是藥,每次都可以伴著藥水吞下去。
一天,下著毛毛細雨,一路都是剛剛炸開來的新石頭,石頭的棱角都比較鋒利,爺爺給謝成芬送湯藥來,就踩滑摔倒在鋒利的石頭上,把手臂上劃了一個大口子,血液呼呼地冒出來,爺爺就扯邊上的樹葉子揩血液,血就順著衣袖流淌。
爺爺生怕謝成芬知道自己摔倒的事,后來止住血液后,怕謝成芬看到他的傷口,爺爺就扯邊上的藤藤把衣袖扎緊。
老爺爺遞藥給謝成芬,她看到爺爺的一只手,一直在抖動,她準備喝湯藥的時候,看到爺爺那只手上,沾滿了血,有些血液已經凝結了。
爺爺說:“小芬,你這幾年太辛苦了,你瞧,你這幾年為海子壩村做了這么多的事情,你以為有多少人會看得見呀?哪個會心疼你呀?有一些人還在背后,說你的閑言碎語?!?/p>
謝成芬看到爺爺年紀那么大了,還那么心疼自己,反而讓她更加堅強,她告訴自己,不行,自己一定不能早死,如果自己死了,這個家可能就散了,爺爺也可能活不下去了。不管怎么樣,自己一定要堅持活下去。
謝成芬很快讓自己平靜下來,她內心想,曾經不關心我的人,不支持我的人,從另一種角度來說,他們也是在關心我,支持我,如果不是他們給我的這么多壓力,我就不會努力地做這么多的事情,我可能也就挺不過來了。現在,我得感謝這些人,有時候恰恰是別人的折磨,成就了我,面對的困難有多大,可能我的能力就有多強。
二十四
謝成芬經過三次的化療后,重點是吃藥治療,除了吃中藥后,還吃進口藥,進口藥非常貴。
謝成芬的主治醫(yī)生在了解她的經歷后,十分同情和心疼,對她說:“我給你推薦一種藥,是進口的,專門治療癌癥的抗癌藥,有一千五百元錢一顆的,有一千二百元一顆的,有九百元錢一顆的,一天要吃一顆,要吃一年左右?!?/p>
聽了醫(yī)生的話,謝成芬說:“為醫(yī)治我的病,目前我家已負債十五六萬元了,可能吃一千多元錢一顆的藥,吃不起,可以吃九百元錢一顆的藥試試,如果我有命啦,九百元錢一顆的藥,也把我救得回來,如果閻王老爺不要我的話,九百元錢一顆的,也會挽救得好我的命,如果閻王老爺要我的話,吃多貴重的藥也是沒有辦法改變我的命運的?!?/p>
看到謝成芬的樂觀態(tài)度,醫(yī)生說那好嘛,你們現在遇到了經濟上的困難,不知道現在方不方便?是現在吃這種藥,還是以后吃這種藥?
謝成芬說:“我看看,經過拼拼湊湊,看還能否借到錢,因為確實是沒有錢了,能借的親戚朋友都借過了??慈ャy行能不能再借到一點錢?,F在是,真的是拿錢能夠買到命,我也是難有錢了?!?/p>
謝成芬的丈夫說:“在農行借的五萬元錢還沒有動著。”
謝成芬對醫(yī)生說:“那就用這五萬元錢購買九百元錢一顆的藥,一個月合二萬七千元錢,先拿兩個月的藥吃?!?/p>
醫(yī)生說:“那我給你們拿三個月的,錢不夠的部分,我?guī)湍銈兿葔|付,等你們過后有錢再給我?!?/p>
聽了醫(yī)生的話,謝成芬說:“萬一我醫(yī)不好的話,你為我墊付的錢,就沒有了。我的老公可能賠不起你的錢?!?/p>
醫(yī)生說:“不管它了,就當認識你這個妹妹,給妹子墊付點藥費,也是正常的。我從醫(yī)四十多年,第一次遇到你這樣的病人,你是我佩服的一個病人,我們也算是難得相識一場?!?/p>
三個月合計需要七萬多元錢,當時醫(yī)生就為謝成芬墊付了兩萬多元錢。
半年以后,謝成芬才想辦法,把這筆錢歸還給醫(yī)生。
謝成芬?guī)ьI群眾,把路修通半年后。通過吃各種藥,加上謝成芬的積極心態(tài),堅強的心態(tài),到2012年底,她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到2016年的時候,她去檢查,身上的癌細胞全部鈣化了。
從2009年發(fā)現病情到2016年,從謝成芬手里數出去治病的現金是六十八萬七千元,這些錢是從什么地方來呢?一部分是到銀行借的,一部分是向親友借的,一部分是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雞賺的錢。
由于謝成芬善于勤勞致富,在她生病的時候,家里面的存款就達到六位數,但是生病三個月后,就把家里的存款全部花光了。為了歸還債務,她家大力抓好養(yǎng)殖業(yè),賺錢還債。她2016年全身癌細胞鈣化時,還負債二十八萬元,到2022年9月3日,筆者第一次前往采訪她的時候,她家還負債十萬余元。
謝成芬的癌細胞鈣化后,身體慢慢恢復的正常,有時候會發(fā)冷發(fā)熱的,發(fā)高燒時,就是泡在冷水里,都會感覺非常熱,就像體內有火在燃一樣,冷起來的時候,就是加蓋幾床被子,全身都會發(fā)抖。需要有人按住被窩,要不然,會把被窩抖落到床下,但這種情況的時間不長,經常是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后,狀態(tài)停止,但會全身疼痛一陣后,才會恢復正常。
在2017年、2018年,每年出現這種狀況三次左右。
在2022年情況比較好,像這種狀態(tài),只出現過一次。
謝成芬就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來。
二十五
謝成芬的背后,是丈夫一直默默地理解支持著她,是一個溫暖的家庭在支撐著她。
謝成芬說:“在農村想多做成點事,很多時候,是以苦為樂,也是欲哭無淚,或者是悄悄地淌淚水,我雖然經常在人的面前,都是笑瞇瞇的,但躲起來哭的日子,多得很?!?/p>
腫瘤醫(yī)院里,謝成芬同室的三個癌癥病友,他們的親人朋友,每次來看親人,多數人一進門,就哭成淚人,這樣就讓病人的心情更加壓抑。
主治醫(yī)生看到這種情況,就勸說那些人,你們看這個謝成芬,她來住院很多次了,我從來沒有見到她掉過眼淚,經常都是笑瞇瞇的,沒有見她流過淚,你們來看親人病人,就應該抱著最好的心態(tài)來,來看病人,還要流淚抹眼的,把病人本來不好的心情,影響得更加糟糕,讓病人更加沒有信心來抵抗這個病。
謝成芬說:“不管做什么,家才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自己這輩子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嫁對了一個好男人,在我病重的時候,有一些人勸我的丈夫放棄,不要花錢醫(yī)治我了?!?/p>
有人對謝成芬的丈夫說:“你花那么多錢,借那么多的錢醫(yī)治她,最后怕人財兩空,老人怎么辦?兩個娃娃怎么辦?”但謝成芬的丈夫說:“只要她還有一口氣在,我都全力以赴的進行醫(yī)治?!?/p>
謝成芬說:“我能夠帶領群眾做一些事情,其實就是我的丈夫,一直在我后面默默無語地支持我,理解我,信任我。”
一次,謝成芬去醫(yī)院檢查回來,得知自己的癌細胞得到了控制時候,剛回到家不久,家里的座機電話響起。
來電方說,你們家以前來我們家訂了一盒木頭(棺材),到現在都沒有來拉,不知道需要的那個人,是死了還是還活起的?
謝成芬沉默一陣,把電話掛了。她后來問丈夫,你是不是把我的棺材都已經買好了。
她丈夫像做錯什么事一樣,小聲說:“以前你病重的時候,訂了一個盒?!?/p>
謝成芬問:“那還準備了些什么?”
她丈夫說:“壽衣都全部買好了?!?/p>
謝成芬說:“最對不起兩個孩子了。當時為了讓孩子好好上學,一直沒有讓兩個孩子知道自己生病,后來,兩個孩子從媒體上,已經知道她生病的事,長子就主動的不上學了,長女經過勸說后,繼續(xù)上學,后來考上了大學?!?/p>
謝成芬說:“丈夫的鼓勵,兒女的孝順,家庭的溫馨,總是在我活得最艱難的時候,支撐著我。”
2021年底,謝成芬去昆明參加省黨代會,到達彌勒的時候,接到董馬那邊打來電話。電話說她的爺爺病重了,別人問什么,他已經不會回答了,不會說話了。
謝成芬說:“當時要請假的話,要跟省委組織部請假,又在半路上,我就在電話里說,我現在是沒有辦法返回來了,如果爺爺有緣分,等得我了,就等我開好會回來見一面,如果不能等我,就走了,我也只能是遺憾了?!?/p>
隨后,謝成芬打電話給在西疇縣興街一家企業(yè)工作的女兒,叫她到醫(yī)院去購買平時她吃了提高免疫力的那種藥,買好盡快送去給她老祖吃,可能會給她老祖多延長幾天的壽命。
女兒和她爸爸立馬就買好藥,迅速趕到董馬那邊。
謝成芬說:“我在昆明開會的第三天,接到我妹妹打來的電話,我當時感覺是爺爺已經走了,但妹妹在電話里說,爺爺已經清醒了,已經能夠說話了?!?/p>
謝成芬就連線微信視頻給爺爺說:“爺爺,我在昆明開會,不管怎么樣,您一定要好好的活起,等我回來。我爺爺看到視頻,就哭著說,不知道能不能等得到哦。”
謝成芬說:“能等得到的,您是有福氣的人,我也是有福氣的人。我從昆明回來就去看望爺爺,我告訴他,說我被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了。”
爺爺聽了幾遍才聽清謝成芬說的話,然后說:“你好好的做哦,要一步一步走穩(wěn)喲,好好聽黨的話,把群眾的事做好?!?/p>
二十六
在眾多榮譽面前,謝成芬說:“那些都成為過去了,現在一切都得從零開始,從零起步。”
謝成芬現任蚌谷鄉(xiāng)長箐村黨建工作第一書記、西疇精神展覽館宣講員,天天在展覽館為省內外的參觀學習者宣講“西疇精神”。
早期在文山州內宣講“西疇精神”,謝成芬是用方言宣講,但是后來到省外上海等地宣講,領導建議謝成芬最好用普通話宣講。
謝成芬說:“天哪,要自己說普通話,簡直是要命了,這相當于要我走路上天,比趕鴨子走鋼絲還難。”
當年謝成芬讀上學時,多數老師都是用方言上課,她基本上是沒有普通話的底子。
謝成芬去找縣廣播電視臺的人,問怎么學習普通話?是不是把別人的普通話錄下來,她拿去背?
電視臺的人告訴她,就是經??粗醒肱_新聞和省臺的新聞,新聞播音員的普通話是最標準的,可以邊看邊學。
謝成芬回家后,一到央視新聞聯播的時候,就認真聽,認真學,還用手機把聲音錄起來,睡覺的時候,就放上枕頭上聽,跟起學。然后又照起稿子念普通話,最后找一面大鏡子放在自己對面,面對鏡子說,說普通話,就這樣慢慢把普通話練了出來。
這幾年都在西疇縣石漠化展覽館講解“西疇精神”,謝成芬說:“自己并沒有像以前當村民小組長那樣,真正為群眾做實事,特別是選為二十大黨代表以來,雖然很光榮,但覺得壓力大責任大?!?/p>
謝成芬先后獲得云南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云嶺楷模、全國“城鄉(xiāng)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全國“五好文明家庭”、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謝成芬說:“過去的一切,已經成為過去,現在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從零起步,需要一步一步地從頭做起?!?/p>
二十七
1991年4月,一個中外生態(tài)環(huán)境專家考察隊,在西疇縣看到:漫山遍野都是巖石,人們“見縫插針”地在石頭中星星點點土層上種植作物,很難看到一塊平整的耕地。生態(tài)學家菲利普·本魯恩說:“西疇石漠化情況十分嚴重,基本失去了人類生存的條件?!?/p>
專家的話,說得客觀,但他不了解中華民族的精神。
在無法生存中,獲得生存,在艱難困苦中,獲得成功,是中華民族強起來的基本品質,為什么中國人民在幾十年的努力中變得越來越強大,就是具備這樣的品質。
西疇石漠化嚴重,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劣,曾是全國石漠化最嚴重的地區(qū)之一,全縣99.9%的國土面積屬于山區(qū),石漠化面積占75.4%。
被稱為患“地球癌癥”的西疇,開辟石漠化治理綠色發(fā)展之路:全縣人工造林及退耕還林30萬畝,封山育林23萬畝,林地面積達151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4.83%;治理巖溶面積423.32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積247.06平方公里,實現了石漠化變綠洲歷程,2021年,西疇縣被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chuàng)新基地。
在治理石漠化治理中,以謝成芬為代表的人民群眾明白:路不通,一切都是一場空,路通,路路通,一通百通。西疇人民就這樣走出大山,走向美好的幸福生活。
在中國山區(qū),西疇的鄉(xiāng)村道路建設、村莊道路建設、農村入戶路建設。在“西疇精神”的鼓舞和帶動下,早已經走在前列,成為中國山區(qū)發(fā)展的典型。
西疇精神展覽館建在三光村,過去那里 “樹木被砍光、水土流失光、姑娘也跑光”的“三光村”,現在成了“光榮脫貧、光彩奪目、光明前景”的新“三光村”,由不毛之地蝶變成綠色家園,那里建成的農產品基地,已經將石漠荒山變成金山銀山。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闡述:“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fā)展?!?西疇縣像海子壩村、三光村一樣,在石漠化戰(zhàn)役中,全縣累計實施中低產田地改造、土地整理24.4萬畝,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11.14萬畝,保護農田26萬畝,并不斷推進綠化西疇大地建設。
如今,謝成芬天天在展覽館向來者講述眾多“三光村”一樣的事跡。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在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路上,在振興鄉(xiāng)村的路上,謝成芬正和大家一起,向最難之處攻堅,向最遠大的目標邁進。只要繼續(xù)弘揚“西疇精神”,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就一定能夠把荒漠變成美好的綠洲。
像謝成芬這樣的許多邊疆山區(qū)人,勇敢地向大山、向貧困、向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宣戰(zhàn),破解生存難題,跨越發(fā)展障礙,在鄉(xiāng)村振興路上,不斷創(chuàng)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作者簡介】胥佑良,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云南省報告文學學會理事。在《中國報告文學》《人民日報》《詩刊》《邊疆文學》《中國邊防警察》《含笑花》《澳門晚報》等報刊發(fā)表作品150余萬字,著有《向著勝利前進》《滇南強邊固防,把平安留給祖國人民》等報告文學及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