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美玲
美國作家丹·布朗擅長寫懸疑小說,并在其中穿插大量知識點。為了讓自己的小說受到讀者歡迎,布朗通常會在寫作前花很長時間收集資料,然后對其進行整理,學(xué)習(xí)其中的專業(yè)知識。
小說《達·芬奇密碼》起初叫《秘密之秘》。當(dāng)時,布朗的寫作過程十分艱難,因為有些知識很專業(yè),他無法將它們整合成撲朔迷離的故事。寫作不得不暫停,布朗開始懷疑自己的寫作水平,自信心幾乎降為零。他變得很焦慮,白天痛苦不堪,晚上也在苦思冥想。
一天夜晚,布朗夢見自己的小說獲獎了,短短幾周時間,《秘密之秘》迅速登上小說排行榜首位。醒來后,布朗發(fā)現(xiàn)自己很享受這種“成功時刻”,意識到這一點,他決定在寫小說期間假裝自己已經(jīng)成功。
布朗假裝小說已經(jīng)完成且出版,他專門讓人裝訂了一本《秘密之秘》。這本書除了精美的封皮,里面一個字也沒有印刷。另外,他還定制了一份專屬的《紐約時報》,上面刊登著美國當(dāng)月小說排行榜。當(dāng)然,他的小說位列榜首。
打開電腦寫小說前,布朗會摸一摸書桌上的《秘密之秘》,然后一遍又一遍閱讀報紙上的排行榜。假裝成功讓人很愜意,布朗的每個毛孔都舒適無比。寫作時,布朗自信心爆棚,思維變得特別敏捷,敲擊鍵盤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在假裝成功的日子里,布朗的寫作進行得很順利。2003年,《秘密之秘》完稿,最終定名為《達·芬奇密碼》出版發(fā)行。一切如布朗所料,《達·芬奇密碼》很快登上小說排行榜首位。
在絕望的時候,不妨想一想美好的事情,假裝成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減壓方式。
(摘自微信公眾號“博愛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