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軍
家事糾紛成因復雜,矛盾特殊。處理得當,皆大歡喜;處理不當,可能使矛盾升級。
近年來,家事糾紛,尤其是繼承糾紛一直呈現(xiàn)上升趨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第一,生活富足后,老百姓擁有的財產形式變得更加多樣化。第二,我國已加速步入老齡化社會,積攢豐厚財產的老年人越來越多,有關遺產的糾紛自然也就多了。第三,老百姓獲取法律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維權意識不斷增強。
當和我們具有親屬關系的人離開世界后,他可能會給我們留下一些財產,但也可能會丟下一堆債務和麻煩,這個時候,繼承關系就開始了。繼承什么呢?繼承的是被繼承人死亡時留在世界上的個人的、合法的財產,我們把它叫作遺產。
遺產的定義提示我們需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遺產是一個人死亡時留下的財產,如果人還沒死亡,就不存在遺產一說。比如,如果父母健在,但因為生病住院急等著救治,后輩就私下里盤算如何分割父母的財產,這當然是不可取的。
第二,遺產是個人財產,共有財產中應屬于他人所有的財產不能繼承。比如,在某個家庭中,父親是一家的經濟支柱,母親沒有工作也沒有收入,如果父親身故而母親仍健在,那么子女不能錯誤地將全部財產當成父親一人的遺產來進行分割,這種做法侵犯了母親的財產所有權。而且,從婚姻法律規(guī)定的角度來說,在一對夫妻的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不管是夫或是妻的財產,都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分割財產時,要將夫妻共同財產分為兩半,一半是母親的個人財產,另一半才是父親的遺產,父親的遺產由母親和其他繼承人共同參與繼承。
第三,遺產必須是合法財產,不合法的財產不能繼承。如果是非法所得,比如通過貪污受賄、盜竊搶劫、詐騙等違法手段獲得的財產,或法律不允許持有的財產,都不能作為遺產來繼承。
遺產的繼承要遵循一定的順序。一個人去世后,他的遺產首先由他的配偶、子女、父母繼承,這是第一順序繼承人;如果他沒有以上這些繼承人,那么他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就成為第二順序繼承人。需要提醒的是,不管是第一順序繼承人還是第二順序繼承人,都不包含孫子女和外孫子女(代位繼承除外)。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繼承人中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yǎng)子女和有扶養(yǎng)關系的繼子女。繼承人中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yǎng)父母和有扶養(yǎng)關系的繼父母。繼承人中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yǎng)兄弟姐妹和有扶養(yǎng)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民法典》在規(guī)定一個人的民事權利時,都是始于出生,終于死亡的。那么,還未出生的胎兒的繼承權該如何進行保護呢?
有這樣一個案例:懷孕7個月的萍萍卷入了一場遺產糾紛當中—她的丈夫因為車禍不幸去世,辦完喪事不久,公公婆婆就找上門要分遺產。那么,萍萍丈夫的遺產究竟該怎么分呢?特別是腹中的胎兒能繼承爸爸留下的遺產嗎?《民法典》對胎兒的繼承權等民事權利做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大致分為兩種情況。第一,只要胎兒順利出生,那么他(她)對爸爸的遺產就有繼承權,“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第二,為胎兒保留的遺產份額,如胎兒娩出時是死體的,由被繼承人的法定繼承人繼承。
侄甥能不能繼承姑伯姨舅的遺產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弄清楚一個概念—代位繼承。代位繼承,是指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睹穹ǖ洹吩谠瓉怼独^承法》的基礎上增加了一款,即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而且,被繼承人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曾孫子女、外曾孫子女都可以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不受輩數(shù)的限制。
我們還是通過舉例來回答侄甥能否繼承姑伯姨舅的遺產。劉大伯沒有其他親人,只有小劉這一個侄子,小劉的父親也已經去世了。如果劉大伯以后去世了,小劉能繼承大伯的遺產嗎?答案是可以。因為小劉的父親是劉大伯的兄弟,屬于第二順序繼承人,所以小劉可以代其已去世的父親繼承大伯的遺產。小劉之所以能代位繼承,前提主要有兩個:第一,小劉的大伯去世時沒有法定第一順序繼承人;第二,小劉的父親作為法定第二順序繼承人必須早于小劉的大伯去世。只有在這兩種情況下,小劉才可以代位其父親繼承其父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所以說,相較于之前的法律,《民法典》擴大了代位繼承的范圍,更符合我國當前國情,避免出現(xiàn)因沒有繼承人而導致遺產收歸國有的情形,加大了對私人財產的保護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