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玉
蝸牛爬得很慢,好像爬在去年的腳印里。蝸牛慢騰騰的,可是并不影響它的快樂。它是個(gè)貪婪的家伙,遇見美景,就忘我地看上一陣,用觸角在空氣中寫幾行詩,以表達(dá)自己的贊美之情。
詩人周公度說:“秋天很美,很美。旅途有一點(diǎn)點(diǎn),舊信封才知道的疲憊。”舊信封的疲憊,只有云知道。我感受到的,只有舊信封的美。
今日的旅游,多以目的地為主,忽略了旅途與過程,實(shí)在是一大憾事。其實(shí),過程更美,可惜很多人視而不見,要么歪在車上打瞌睡、聽歌曲、看視頻,要么發(fā)發(fā)呆,看兩眼窗外呼嘯而過的樹。到了目的地,也只是以拍照的方式,證明你來過此處。真正的旅游反而是沒有目的地的,沒有目的,一顆心才能在藍(lán)天上自由徜徉,才能在水云間自由穿梭。
最美的旅游,是牧心。比如此刻,我在旅途上慢慢地走,用深沉的衣服收集雨水,用歡快的帽子,儲藏陽光。
慢下來,是對匆匆流逝的美和愛的一種敬禮,也是一種拯救。我用一下午的時(shí)間,等待著寒山寺的晚鐘;我整夜坐在門前,等待夜來香的開放;我把母親的嘮叨,以2倍的慢速度在腦海中一遍遍回放。
有牧云者,用詩意的仰望,放牧云朵;有牧雨人,用童真的手指,指點(diǎn)江山。指向哪里,雨便下到哪里。萬物蔥蘢,山河璀璨;更有牧心的人,隨心所欲,順其自然,緩慢地生活,緩慢地思考。胸?zé)o城府,卻又藏著千溝萬壑。
(何盈薦自《做人與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