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芷
老人去世3年后,他的前妻突然拿出一份遺囑,要求繼承他留下的房產(chǎn)全部份額。然而—
獨居老漢娶了鄉(xiāng)下保姆,由于兒子作梗,兩人離婚又復婚
周玉芳家住江蘇江陰農(nóng)村,和丈夫育有兩兒一女。因為家里負擔重,周玉芳46歲時到南京打工,經(jīng)老鄉(xiāng)介紹做了保姆。
不幸的是,周玉芳的丈夫2004年因病去世。2005年過罷春節(jié),周玉芳返回南京找活干,被62歲的單德安聘為住家保姆。
單德安是一名退休工人,老伴兒早年去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老年常見病。3個兒子本想輪流贍養(yǎng)他,但他覺得跟兒子住在一起不方便,堅持獨居。
剛到單德安家時,周玉芳發(fā)現(xiàn)他脾氣不好,做事小心翼翼,為了照顧他花了不少心思。漸漸地,單德安對周玉芳有了依賴,對她的態(tài)度也有了變化。
2006年國慶節(jié)期間,周玉芳回老家收莊稼,單德安度日如年,第三天便給周玉芳打電話,讓她趕緊回來。周玉芳回來后,單德安向她表白:“我越來越離不開你了,你別做我的保姆了,我想讓你做我老伴兒!”考慮到單德安有房子,如果跟他結(jié)婚,自己的日子也算有了著落,周玉芳就答應了。就這樣,兩人領(lǐng)了結(jié)婚證。
怕3個兒子阻攔,單德安過后才向兒子們宣布他結(jié)婚了。面對既成事實,3個兒子無奈地接受了。
2011年2月,單德安生病住院,出院前醫(yī)院打電話通知單德安的大兒子單志強去交住院費。單志強這才發(fā)現(xiàn),父親存折里只有300多元錢。他非常生氣,質(zhì)問周玉芳他爸的錢都去哪兒了。周玉芳說平時花銷大,加上他父親住院,都花掉了。單志強盡管不相信,但還是補交了住院費。
回到家,單志強越想越氣,認為周玉芳對父親并非真心,就和兩個弟弟一起勸父親和周玉芳離婚。
單德安經(jīng)不住兒子們輪番勸說,對周玉芳漸生嫌隙,和她鬧上了。2011年4月,單德安到法院起訴離婚,和周玉芳辦理了離婚手續(xù)。
離婚后,周玉芳回了老家??伤龥]走幾天,單德安就打電話叫她回來,說自己還是離不開她。周玉芳對單德安有了感情,便又回來了,兩人于9月復婚。
這次鬧離婚,單德安覺得周玉芳受了不少委屈。為了補償,他于2012年在房本上加了周玉芳的名字。
老漢兩次起訴離婚,前妻變身保姆,仍留家中
單家三兄弟聽說父親復婚了,還在房本上加了周玉芳的名字,都很吃驚,更加認定周玉芳居心不良,對父親的怨氣越來越大。但考慮到父親年事已高,三兄弟沒有計較??勺屗麄儧]想到的是,父親復婚后不到3年,又要離婚,說周玉芳虐待他,他要去住養(yǎng)老院。
單志強就把父親送進了養(yǎng)老院。之后,單德安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和周玉芳離婚,理由是周玉芳騙了他的存款,還在他意識模糊的情況下哄騙他在房本上加了她的名字。房子和存款到手后,周玉芳對他態(tài)度惡劣,導致他病情加重。
法院立案后,鑒于當事人年事已高,又曾多次結(jié)婚、離婚,慎重起見,法官先到社區(qū)走訪了解情況。
根據(jù)社區(qū)的反映,法官判斷,單德安與周玉芳還是有感情的。至于房本加名的事,周玉芳說是單德安提出的。為了證明所說屬實,她提供了一份夫妻約定。約定載明,房本加名系雙方自愿,且有兩人的簽字。周玉芳表示,如果單德安不同意在房本上加她的名字,房管局也不可能把她的名字加上去。按照法律規(guī)定,房本上加了她的名字,即使現(xiàn)在離婚她也可以要求分割單德安的部分財產(chǎn),但她并沒有那么做。
2014年2月,法院開庭審理此案,周玉芳明確表示不想離婚,說她理解單德安因病情緒反復無常,并愿意繼續(xù)照顧他。案件審理后,法院綜合各方面因素做出判決:單德安和周玉芳夫妻感情并未破裂,不存在所謂欺騙情形,不準予離婚。
2015年,單德安再次起訴周玉芳要求離婚,這次他還提出另外兩項訴求:把房本上周玉芳的名字去掉、對10萬元存款進行分割。
連續(xù)兩年被起訴離婚,周玉芳徹底寒了心,表示同意離婚,但房子要一人一半。單德安認為房子本就是自己的,不同意分給對方。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加名后女方一般可以獲得房產(chǎn)50%或以下的份額。雙方為了分房的事僵持不下。最終,經(jīng)法院調(diào)解,雙方達成協(xié)議:一、雙方自愿離婚;二、單德安享有房屋產(chǎn)權(quán)的60%,周玉芳享有40%;三、雙方名下財產(chǎn)歸各自所有。
離婚后,單德安從養(yǎng)老院搬回了家,但周玉芳并沒有離開,仍作為保姆照顧單德安,每月由單德安支付工資。當時,這個決定單德安的3個兒子都同意了。
遺囑簽名少個字,老太能否得到贈房?
2019年,單德安因病去世,因周玉芳擁有房產(chǎn)40%的份額,可以繼續(xù)居住,單家三兄弟也沒著急來分房。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2022年的一天,周玉芳拿著一份單德安的遺囑,突然向法院起訴,要求獲得單德安遺留的全部房產(chǎn)份額。
單家三兄弟這才知道,父親生前留有一份遺囑,內(nèi)容大致是:為感謝周玉芳的照顧,同意將房產(chǎn)贈與她。
單家三兄弟向法官表示,房子是他們家的,不可能過戶給周玉芳。法院立案后,單家人針對這份遺囑提出三點異議:第一,遺囑存在多處瑕疵,落款處簽名少了一個“安”字;第二,他們提交了單德安生前的病歷,意在說明他是在意識模糊的情況下書寫的遺囑;第三,他們提供了兩張字條的復印件,稱字條是單德安生前所寫,大致就是周玉芳對他不好,脅迫他。
案件的焦點集中在“遺囑上的書寫錯誤,是否影響遺囑最終效力”。法官認為,第一,書寫錯誤屬于自書遺囑的瑕疵,但能夠確認這個遺囑是立遺囑人所寫,能夠通過上下文以及文意推斷出立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達,法院是可以采信的;第二,關(guān)于被告提交的病歷,法官認為只能反映單德安生前患有糖尿病等老年基礎疾病,不能證明其神志不清;第三,關(guān)于被告提交的那兩張字條的復印件,因為被告并沒有提供字條原件,字條也沒寫明書寫日期,法院最終沒有采信。
單家三兄弟又提出新的抗辯意見: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1124條,“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六十日內(nèi),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他們的父親2019年去世,時過3年,周玉芳才拿出遺囑,已遠遠超出法律規(guī)定的有效期,應視為無效。
對此,原告代理律師表示,原告曾在單德安去世后不久跟鄰居提起過遺囑的事,表達過接受贈與的意愿,可以視作原告接受贈與。法官休庭后找到周玉芳的鄰居了解情況,證實了律師的說法。另外,周玉芳妥善保存了這份遺囑,并一直居住在案涉房屋內(nèi),也證明她接受了房產(chǎn)遺贈。
據(jù)此,2022年11月,法院做出判決:單德安享有的房屋60%的產(chǎn)權(quán)份額歸周玉芳所有,三被告應配合周玉芳辦理過戶手續(xù)。
單家三兄弟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23年3月5日做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編輯: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