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娟
春節(jié)期間,電影《滿江紅》熱映,獲得觀眾一致好評。其表達的家國情懷、文化傳承,也得到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諸多官媒的點贊。借此之機,不妨重新來看一看《滿江紅》背后的歷史真相。
部分將領助紂為虐
精忠報國的一代名將岳飛慘遭橫禍,溜須拍馬的無恥官僚卻借機上位,這里面就有幾個岳飛的舊部。
作為岳飛的手下大將、岳家軍前軍副統(tǒng)制王俊,就是害死岳飛的幫兇之一。宋高宗授意秦檜羅織冤案后,王俊跳出來誣告他受岳飛和岳云父子的指使,準備謀反。
或許是察覺到制造冤案的人來自最高指示,岳飛的部將王貴、姚政、龐榮、傅選等人也紛紛在王俊的誣告信上簽字畫押,并信口雌黃地將岳飛兵臨開封、被十二道金牌悲憤召回的事實,污蔑為坐擁重兵卻逗留不進,并誣稱岳飛有意讓部將張憲據(jù)守襄陽、伺機謀反。
之后,岳飛的忠誠部將牛皋暴死(傳聞是被毒死);部將王貴在當完幫兇后就被革去兵權,另被授予侍衛(wèi)親軍步軍副都指揮使的虛銜,離軍賦閑。為了達到分化瓦解岳家軍的目的,宋高宗隨后下令將岳飛的幕僚全部發(fā)配編管。岳家軍中的精銳部隊或被編入禁軍,或被裁減撤并。
南宋之初讓金人聞風喪膽的岳家軍,在宋高宗和秦檜等人的分化瓦解下,逐漸消失無形。
在岳飛被害前,當時已經被革去兵權的名將韓世忠挺身而出,當面質問岳飛有何罪。秦檜回答說“莫須有”。韓世忠憤怒地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朕終于不用在靴子里藏刀了”
在岳飛被害前,宋高宗密令秦檜與金人媾和,史稱“紹興和議”。但宋高宗的日子并不安生,他經常在靴子里藏著一把匕首,以防不測。他要防的人,是秦檜。
紹興和議既成,自認天下太平的宋高宗放松了警惕,而獨攬朝政的秦檜則利用各種手段培植勢力,并處處打壓迫害那些堅持抗戰(zhàn)、反對議和的官員。在此情況下,秦檜的黨羽逐漸遍布朝廷內外,宋高宗身邊盡是秦檜的親信。南宋朝廷一度君弱臣強,宋高宗不得不隨身藏著匕首以防不測。
但一代權臣的生命終將走向終點。紹興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聽說秦檜病危,隱忍多年的宋高宗前往探視病情。秦檜已經無法開口說話,只是一直流眼淚。眼見秦檜如此情況,宋高宗轉身準備離開。秦檜的養(yǎng)子秦熺以為父親病危,宰相之位一定非自己莫屬,于是當面向宋高宗假意追問繼任宰相是誰。沒想到宋高宗卻冷冷地回了一句“這不是你該參與的事”,然后拂袖而去。
宋高宗在離開秦府的當晚就下詔免去秦檜祖孫三人的一切職務,并于第二天一早頒布于朝堂。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打擊下,秦檜不久就一命嗚呼。宋高宗對親信說道:“秦檜已經死了,朕終于不用在靴子里藏刀了?!?/p>
患有“靖康恐懼癥”
其實,宋高宗真正畏懼的不是秦檜,而是金人。
秦檜死后六年,紹興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主完顏亮率領大軍南下,打破了紹興和議。從靖康之變到紹興和議正式執(zhí)行,名義上貴為皇帝的宋高宗實際上一直在惶恐不安中度過,這也使他患上了“靖康恐懼癥”,一聽到金兵來襲就嚇得發(fā)抖。
完顏亮的大軍渡過淮河后直抵長江南岸的采石(今安徽馬鞍山市西南)。在采石之戰(zhàn)中,臨時倉促上陣的文臣虞允文竟然指揮宋軍大敗金軍。隨后金兵發(fā)生內亂,完顏亮被殺于軍中,內訌的金兵最終自行退去。
經歷過這場大變,宋高宗萌生退意。但他唯一的兒子趙旉在動亂中夭亡,他本人也在逃難中被嚇得失去了生育能力,此后再未生兒育女。
由于患有“靖康恐懼癥”,加上為了鞏固權力,實際上并無意迎回父兄宋徽宗和宋欽宗。于是,宋高宗為了與金人議和,不惜授意秦檜害死岳飛,以偏安江南為自足。但他沒有想到的是,盡管屈膝向金稱臣,金人還是步步緊逼。
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宋高宗以“倦勤”為由,決定禪位給養(yǎng)子趙昚,也就是南宋的第二位皇帝宋孝宗。
宋孝宗為岳飛平反
在宋孝宗即位前,金兵大舉南下入侵,這也讓主戰(zhàn)派再次抬頭。當時,太學生程宏圖、殿中侍御史杜莘老等人紛紛上奏,希望宋高宗“昭雪岳飛,錄其子孫,以激天下忠臣義士之氣”。在金兵南下和群臣激憤的態(tài)勢下,宋高宗不得不下詔將流放羈管于嶺南等地的岳飛家屬恢復自由。
宋孝宗即位后便下令召主戰(zhàn)派老將入朝,共商北伐大計。另外,宋孝宗還下詔為岳飛平反,追復其原官,赦免岳飛被流放的家屬。
為了給岳飛平反,宋孝宗也頂著巨大的壓力。當時宋孝宗剛剛即位,而親手炮制岳飛冤案的宋高宗仍然在世,并時不時以“太上皇”的身份指點朝政。但宋孝宗不為所動,堅持為岳飛平反。他下詔說:“故岳飛起身行伍,不逾數(shù)年,位至將相……飛雖坐事以歿,而太上皇念念不忘,今可仰承圣意,與追復原官,以禮改葬,訪求其后,特予錄用。”
摘自《文史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