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潔儀
在五月末的日子里,在記憶里開辟一條反著走向過去的小路,我曾躍躍欲試,但嘗試過后總帶著那么一點兒說不清道不明的微妙情愫。乘雨而來的四月伴著潮濕的氣息纏綿到五月,只留下綿延朦朧的影子。恍惚間,我想抓住些什么,但四月的伴手禮,往往只是一把小傘。
雨是什么?
從初中到高中學的地理課,我都學過雨的成因,它在我的腦子里,是考試答題的術(shù)語:陸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發(fā)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變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組成了云,它們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當它大到空氣托不住的時候,就從云中落了下來,形成了雨。
然而,再多這些形而上的概念,都不如體會一場真真切切的雨。
我知道,山雨欲來時會有蜻蜓低飛。無數(shù)個沉悶的夏日午后,便會迎來一場酣暢淋漓的雨,沖刷掉往日所有的不快。可是,偶爾也很討厭雨,在忘記帶傘的日子里,在剛買的新鞋被打濕的時候,在晾曬的衣服多日不干的時候……
但大多數(shù)時候,我想,我是喜歡下雨的。光與影的界限被抹去,水乳交融,像業(yè)余畫家的調(diào)色板。我總覺得,雨天,就是被用來浪費的,躺在舒服的床上一個下午,瞇上眼模模糊糊把靈魂交給隨雨而來的風,我的精神和雨藕斷絲連,奔赴沒有終點的遠方。
五月的最后一天,也悄然乘雨而至。無端地想起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里的一段話:“在夜雨中與家人圍爐閑談,幾乎都不會拌嘴;在夜雨中專心攻讀,身心會超常地熨帖;在夜雨中思念友人,會思念到立即尋筆寫信;在夜雨中挑燈作文,文字也會變得滋潤蘊藉?!?/p>
是的,夜雨令人喜,予人清心,然而我誠心地相信,無論是夜或晝,降至人間的雨都是一場獨一無二的饋贈。燕在微風細雨中雙雙飛遠,也許夢醒后會有不愿離去的雨仍掛在樹梢枝頭?!疤旖中∮隄櫲缢帧保瑵櫟牟恢皇遣菽?,更是關(guān)著窗的人。久久封閉著的靈魂,僵硬麻木的軀干,唯有去感受一場雨的洗禮,才能重新煥發(fā)生機。
小雨是潤澤,大雨會讓城市傾倒。積水路面映出的,或許是另一個世界的倒影。人在其中,是分隔兩個世界的定點。在我和雨交織的故事這個龐大的坐標系中,x軸是年齡的增長,而y軸是飄忽不定的思緒。
兒時在老家,每周的單數(shù)工作日郵差會騎著摩托車送來一份《南方都市報》。若是沒有下雨天,田野里永遠有我閑不下來的心。而在等著雨停的午后,在書籍甚少的農(nóng)村人家,只有報紙上的文字能讓我提起些許興致。從報紙最后一版的漫畫看起,再到我用認得的字組成的讀得懂的句子,于是我知道報紙中間這一版有我未曾知曉的有趣故事,讀到精彩之處卻戛然而止,永遠地留在了記憶深處的某個角落,再也沒有尾聲。后來,再想起去翻閱,才發(fā)現(xiàn)這一版的欄目是“小說節(jié)選”。而更多微妙的片段,就像如酥的小雨,酥酥麻麻地流過心頭,構(gòu)成了我對文學的最初的想象?,F(xiàn)在想來,童年下的一場場雨,短暫地禁錮了撒野的腳步,卻為我敲開了另一扇通往自由的門。
雨,更是一場毫不留情的揭露。難以孕育生命的土壤會被沖刷殆盡,未開放的花苞也許會被摧殘,更無情的是,還沒準備好的一切都有可能會被看出原本的面目。沒帶傘的人還能用皮囊遮擋驚慌失措,而人力所構(gòu)建的外物,如果沒有準備好接受包括雨在內(nèi)的一切自然的審視,恐怕就會自嘗惡果。作為廣東沿海地區(qū)出生長大的孩子,每到夏季便會等待著一個標志—紅色暴雨,它的出現(xiàn)意味著中小學生可以獲得一天短暫的休息,是光明正大待在家里不用去上學的權(quán)利。一心沉浸在這種“偷得浮生半日閑”的快樂當中,每年春夏季新聞看到的城市內(nèi)澇、某地洪水,似乎與我毫無關(guān)系。然而,有些雨不是用來滿足所謂風花雪月的感受,是為了讓我們淋過后不能忘卻痛楚。于是,又想起那場未曾預料的雨,是濕漉漉的鞋襪,是沒過腳踝的積水,是汽車飛馳濺起的水花,是把一雙濕透了的鞋永遠留在了遙遠的江西而換上拖鞋換乘跋涉一個半小時才回到家的我。傾盆而下的雨,也傾倒出本應明媚卻無比苦悶的高中修學旅行回憶,從鄉(xiāng)野到城市,從泥濘的道路到看不見的下水道,這場雨似乎還未停止,卻后知后覺地刺進我的天真和無知。
我會妄想著抓住幾縷雨絲,即使無法記錄每一場完整的雨,我也惦記著為它寫點兒什么,為這些流淌過我不自知的那些階段的小水珠們帶給我的可能性、探索欲、共鳴感,留下存在的痕跡。于是,在那些雨里,有清晨入目的一樹花開,有合上書頁的一瞬心動,有偶爾閃現(xiàn)的一點兒星火。徜徉在雨里,連雨帶給我的痛苦,我也一并接受?,F(xiàn)實沒有我想象得如此糟糕,卻也沒有曾經(jīng)憧憬的百般美好,普通而真實的日常里,推動生活循環(huán)往復、不斷向前的,往往是那些單純、不摻雜質(zhì)的真摯感情。分明平靜無風,卻有一場不期而至的雨,重新洗滌了我沾染了塵灰的心。那么是不是在雨里,我也許就能擁有夢境破滅之后的再一次造夢?
明明只是鏡中花、水中月,在雨的世界里,我描繪著破鏡也能重圓、堅不可摧的烏托邦。但它其實什么都不是,稀薄得像山巔上的空氣,朦朧得像昨天做過的一場大夢,乘雨而來,似乎是轟轟烈烈,但轉(zhuǎn)眼就消散,沒有彩虹的饋贈,只有毒辣的太陽,毫不留情地灼烤著??墒?,或許打動我的就是這乘雨而來的一切吧。那些只敢在日記里偷偷寫下的文字,那些我從來都不敢宣之于口的期盼,那些我現(xiàn)在依舊渴望著,在心底蠢蠢欲動的想法,在某個五月和這場雨一起落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