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格律設計觀的甲骨文圖形化研究

      2023-06-22 10:16:50饒鑒崔晨笛
      藝術科技 2023年5期
      關鍵詞:圖形化甲骨文

      饒鑒 崔晨笛

      摘要:甲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也是記載人類文明的重要符號之一,中國文字雖有漫長的歷史,但甲骨文是現(xiàn)今能追溯到的最成體系且辨識度最高的文字,它兼具漢字與圖畫的特點,是古人留給現(xiàn)代設計師的寶貴財富。甲骨文給我國后期文字演變以及藝術、美學發(fā)展帶來重大啟示與影響,近年來國人的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甲骨文元素在現(xiàn)代設計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格律設計源于傳統(tǒng)文化,即在理性的設計框架內提取與整合設計對象,使設計對象在理性的架構內變得富有節(jié)奏感和規(guī)則感。文章旨在保留甲骨文傳統(tǒng)字形的基礎上,將格律設計觀與甲骨文相結合,將甲骨文置于有秩序感的網(wǎng)格母圖框架中進行再設計,提煉甲骨文的象形特征,使其更加規(guī)范和統(tǒng)一。在不改變甲骨文圖畫性的基礎上,充分考慮甲骨文各種筆畫變形的可能性,將甲骨文符號規(guī)律化、規(guī)范化,使甲骨文在格律設計的基礎架構上演變成圖形化的設計元素,讓甲骨文以一種更加年輕化、趣味性的方式進入大眾視野。同時,創(chuàng)新性開發(fā)運用甲骨文元素,能夠讓甲骨文從遠古走入現(xiàn)代人的日常生活,提升甲骨文的整體視覺形象與認知度,使其呈現(xiàn)出新的架構綿延于現(xiàn)代設計中,發(fā)揚、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讓更多人欣賞并體會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美學價值和歷史韻味。

      關鍵詞:甲骨文;格律設計;圖形化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05-0-03

      文字本就起源于圖畫,最初的文字具有意義的指向性和圖形的特性。漢字是遠古漢民族用圖形記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的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演變而來的,因此,現(xiàn)在也同樣可以將甲骨文圖形化,將其與現(xiàn)代設計有機結合,使用現(xiàn)代設計手法賦予其新的生機與活力。格律設計是從中國傳統(tǒng)設計方法中提取出來的設計思維模式及方法論,相較于國外針對字母的設計及排版,格律設計更符合中國設計的理論框架,有助于在嚴謹?shù)目蚣芙Y構中找到設計秩序,對甲骨文的造字結構及筆畫進行再設計,使甲骨文在圖形化的過程中不僅承載著古人的智慧與歷史痕跡,而且能實現(xiàn)與時俱進的高質量發(fā)展。

      1 甲骨文的象形特征與藝術性

      甲骨文是巫師為殷商王室和貴族做占卜所留下的契刻在龜甲或者獸骨上的文字,所以甲骨文也被稱為“契文”“殷墟文字”“卜辭”等,甲骨文被認為是我國最古老的文字,至今已有3600年的歷史,是我國現(xiàn)存比較系統(tǒng)成熟的一種文字體系[1]。一開始漢字體系并不成熟,古人便靠象形圖畫來概括和記錄事件,圖畫直觀簡易并且可以使人產生共鳴。象形有兩層含義,一指“象意”,二指“形意”?!跋笠狻本褪谴竽X進行思維活動時所產生的場景,“形意”則是用具體形態(tài)概括事物的內在含義,所以文字的起源便是圖畫,象形文字便是特殊符號與圖畫結合的產物。甲骨文是由我國最早具有系統(tǒng)性和規(guī)律性的客觀圖畫符號演變而來的象形文字,既有記事功能,又有直觀傳遞形意的圖畫性特征。

      隨著現(xiàn)代設計形式的更新迭代,圖形化成為現(xiàn)代設計的主流,人們進入“讀圖時代”,甲骨文本身就是圖畫性極強的文字符號,可以通過簡略的符號來喚醒人們的聯(lián)想記憶,通過象征臨摹幫助人們理解其含義。甲骨文的十二生肖就是十分典型的象形字,其將動物的長相特征以及生活習性概括成象形符號,以象表意。比如,甲骨文十二生肖中的“虎”字,用頭朝上尾巴朝下的姿態(tài)以及張開的血盆大口來概括其姿態(tài),鋒利的牙齒和伸出的利爪讓人聯(lián)想到隨時準備發(fā)動攻擊的意象,肚子上的數(shù)條黑色花紋更概括了老虎的典型特征。還有甲骨文中的“?!弊趾汀把颉弊?,以局部代替整體,“?!庇脙蓚€彎曲朝上的角和眼睛連接在一起,“羊”則是用彎轉向下的角與牛向上的角區(qū)分開來。以局部代替整體有更強的象意,用動物的典型特點來概括字形,使甲骨文在傳遞信息的同時成為一種圖形符號,具有更加復雜的思維特性。

      雖然甲骨文的原始圖畫文字痕跡比較明顯,但是漢字的“六書”原則在甲骨文中都有所體現(xiàn),線條嚴整,筆畫多方折,結構上雖大小不一,但已有對稱、穩(wěn)定的格局,線條有律動、粗細不一,流露出曲直折柔的美感,方寸點畫凝結了中華民族跨越千年的智慧。從章法上看,或錯落疏朗,或嚴整端莊,且因骨片大小和形狀不同而異,都顯露出古樸而爛漫的情趣[2]。甲骨文沒有像現(xiàn)代漢字一樣組成相同的尺寸,而是大小不均,這體現(xiàn)出了我國古代建筑“方圓結合”的設計理念。甲骨文是用線的設計,線在字形中的曲直、長短、疏密、穿插等變化蘊含豐富的寓意。甲骨文用清晰簡潔的線條高度凝結了事物的表意特征,用極致精簡的圖形符號向大眾傳遞信息,將意象和圖形凝結在一起,看似為圖形,實則傳達著巧語和暗示,這是古代先民的浪漫,也是凝聚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活化石。

      2 格律設計在甲骨文圖形化中的應用

      “格律”本是指在律詩中對詩句字句、押韻、平仄、對仗的規(guī)定,古典詩歌中的近體詩特別講究格律嚴整,由于若干漢字經過格律化的變形后,單個漢字的形、音、義升華為整體詩詞的形律、音律、義律,決定格律詩詞最基本規(guī)律的是漢字的形、音、義三位一體[3]。從格律詩歌的特點可以看出,詩歌的出發(fā)點并不是意境、用詞,而是設計詩句的發(fā)音及押韻方式,將詩句放在一個既定的格式框架中進行設計和創(chuàng)作。將詩歌的格律放在設計中便不難參悟,其實設計的出發(fā)點并不是審美效果和感官刺激,而是承載著設計形式背后的格律框架。格律相當于一種語言結構骨架,也是影響單位基本形象的位置、方向、大小、數(shù)量等方面的決定性因素,運用到設計中就是將雜亂無章、沒有規(guī)則感和秩序感的事物用理性的節(jié)奏鏈接在有規(guī)則的框架中,形成有秩序、有邏輯的排列組合,而這個框架的基本型和骨架就被稱為“格律”。

      其實,自然環(huán)境中也存在許多格律,如細胞拆分后的分子結構、化學物質的組合、海螺的螺旋紋、銀河系星體的運行軌道以及蜂巢的六邊形結構。人類通過觀察自然中的各種格律,運用主觀思維去發(fā)現(xiàn)自然事物蘊藏的規(guī)律及骨骼結構,便可以在設計中將相關構成形式提煉出來,并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通過布局各個設計要素之間的位置和比例,靈活支配整個設計背后的理念及形式。

      很久以前,古人就開始運用格律?!熬艑m格”是一種結構構造方案,一開始運用于八卦陣法,后被引入書法之中。在構成設計中,不論是看似非常有秩序、有邏輯的排列組合,還是混亂無序、無規(guī)律的形的放置,都能找到它們的構成方式,這種決定性的構成和連接方式即格律、骨骼[4]。漢字書法的筆畫同樣也是一種格律,“永字八法”即點為側、橫為勒、豎為努、鉤為趯、提為策、撇為掠、短撇為啄、捺為磔,高度歸納和總結了漢字的基本單位,進而衍生重組為多個漢字,這是漢字設計背后的格律骨架及母圖重組系統(tǒng)。再如,“七巧板”是由五塊三角形、一塊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組成的,通過不同板塊的組合及點線面的連接,可發(fā)散成不同的復雜圖形,從而達到良好的視覺效果。七巧板的造型設計源于對拼接后期圖形的通用性考慮,其中蘊含的格律原理對現(xiàn)代設計仍有所啟發(fā)。

      甲骨文雖然是成體系的象形文字,但是受龜甲、骨頭這些材質堅硬、面積有限的篆刻材質影響,甲骨文書寫的空間自由性受到限制,因此古人會將圖像化的形體及復雜偏旁去繁就簡,將象形外觀歸納為符號,刪去復雜的偏旁,在不改變原本字形的前提下,將外形原本框廓的字線條化。但是由于在一定程度上簡化和略過了原有的字體構造,所以在信息的傳達上相對模糊。與其說甲骨文是一種文字,不如說它更像是一種圖形化的符號,它沒有漢字規(guī)律的嚴謹結構,也沒有整齊劃一的文字形象。

      將格律設計理念運用到甲骨文的字體設計中,需要建立一個統(tǒng)一有序的母系網(wǎng)格,融合甲骨文符號性強、方圓結合的造字特點,將不規(guī)則的甲骨文放在母系網(wǎng)格中,根據(jù)甲骨文原本的符號特征及象形概念重新排版,在母系網(wǎng)格的基礎上和框架內調整甲骨文的筆畫大小、長短及曲線,在統(tǒng)一、有秩序感的網(wǎng)格體系中賦予甲骨文現(xiàn)代的概念及形式的同時,保留甲骨文的圖畫性特征。

      在利用網(wǎng)格母圖限定了框架面積的嚴謹結構基礎上,利用方形和圓形重新編排與設計甲骨文,照顧到甲骨文眾多偏旁及大小不一的字形,使甲骨文成為系統(tǒng)化、規(guī)律化的文字。將甲骨文的象形字形融合于規(guī)整統(tǒng)一的網(wǎng)絡系統(tǒng)中進行實用性、規(guī)則性設計,拆解甲骨文的字形與字義,將簡化的甲骨文配合象形特征進行補充設計,推動其走向大眾化、現(xiàn)代化,進行多維度應用?;诟衤上到y(tǒng)設計的甲骨文在保留了原有的符號化象形特征和古文明的同時,又與傳統(tǒng)的甲骨文龜甲書法篆刻區(qū)分開來,嚴格利用母系網(wǎng)格的線段節(jié)點和統(tǒng)一空間劃分,使形態(tài)各異、筆畫繁雜的甲骨文統(tǒng)一化、圖形化。

      3 甲骨文圖形化的意義

      如果說漢字是中華文明的根基,那么甲骨文就是漢字的源頭和標志,它反映了古人的審美智慧與想象力,現(xiàn)代人可以通過甲骨文體會到古人的情感變化及生活習性,共享古人的靈感與千年前的生活。甲骨文的象形特征所引發(fā)的物體的形象聯(lián)想以及圖像化的思想傳遞方式,不僅為后人參悟中國傳統(tǒng)造字文化營造了詩意的表達方式,也是后期圖形化字體設計的源頭活水。甲骨文圖形化不僅關注字體的可讀性和信息傳遞效果,而且強調字體的象征寓意和裝飾美感,利用筆畫的變形、概括和取舍進行重組,形成了圖形化的藝術表達。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美學概念與象形文字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甲骨文圖形化更是傳統(tǒng)審美中“意象”和“意境”的體現(xiàn),是中國美學概念的符號載體。當前,將甲骨文圖形化為站在時尚前沿的年輕人提供了一個觀察甲骨文的新視角,它能使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產品工藝相結合,讓當代人以更新奇有趣的方式重新認識甲骨文,使甲骨文真正走進大眾的生活。

      甲骨文的圖形化不僅是對甲骨文的字形進行再設計,同時可以此為基本元素設計很多的衍生品,如旅游紀念品、文具、產品包裝,以日常生活用品為媒介,將甲骨文融入現(xiàn)代社會,與人們產生互動和聯(lián)系。設計的本質就是基于豐富的想象力使文化與藝術以一種充滿趣味性的方式進入大眾視野,并為大眾所用。甲骨文圖形化能夠使越來越多的人了解、認識甲骨文文化,感受中華文明及古人的智慧和靈感,提升大眾對甲骨文的認知度,在使用甲骨文衍生品、欣賞甲骨文的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相關的古文字知識。在甲骨文圖形化設計理念的指導下進行產品設計,有助于引起現(xiàn)代消費者對甲骨文文化的興趣,使甲骨文以一種更加新穎、年輕化的方式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讓大家主動接觸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

      在格律設計與甲骨文圖形化相結合的背景下,甲骨文不僅專注于圖形化本身的審美價值,而且在圖形化的過程中有了嚴謹?shù)脑O計框架和方法論支撐,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重組拆分甲骨文的層面。正如清華大學的陳楠教授在《裝飾》中指出的那樣,格律設計觀的提出與研究目的和意義在于使世界在欣賞東方優(yōu)美神秘形式的同時,了解這些形式背后的設計哲學與方法論體系,在當代激烈的視覺設計比拼中,使系統(tǒng)格律的設計方法論成為單純視覺效果設計并行的新的設計模式[5]。格律設計與甲骨文圖形化相結合是要在中國傳統(tǒng)設計體系中找到甲骨文的變化,基于秩序感使甲骨文的內涵變得更加豐富,在尊重甲骨文原本的造字理念的前提下,用現(xiàn)代設計手法增強甲骨文的趣味性。甲骨文圖形化使甲骨文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活”了過來,實現(xiàn)了從遠古字體到圖形設計的跨越,以新的時代面貌走進大眾生活,與人們積極交流與互動。

      4 結語

      甲骨文帶著古人千年的智慧從商周時期穿越到現(xiàn)在,在當前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甲骨文與現(xiàn)代設計的有機結合展現(xiàn)了無限的可能性。設計師在挖掘傳統(tǒng)文化進行設計時,應在關注審美的同時掌握設計背后呈現(xiàn)的格律,將中國傳統(tǒng)的設計思維與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使現(xiàn)代設計充分展現(xiàn)中國韻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歷久彌新,是設計師可以深入挖掘的靈感寶庫。而甲骨文更是凝結了古人智慧與審美的活化石,甲骨文圖形化是以時尚的方式傳承和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使古文化與現(xiàn)代設計碰撞,走進大眾生活,進而登上國際舞臺。

      參考文獻:

      [1] 王小艷,凌杰.在設計學視域下的甲骨文字形特征與重構研究:以陳楠“再造·甲骨”十二生肖字為例[J].設計,2020,33(7):38-41.

      [2] 趙世學.甲骨文對現(xiàn)代圖形設計的美學啟迪[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6):68-69.

      [3] 俞曉倩.基于漢字格律化設計下的服飾創(chuàng)新應用研究[D].武漢:武漢紡織大學,2020.

      [4] 陳楠.從“格律設計觀”看“參數(shù)化設計”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發(fā)展趨勢的影響[J].創(chuàng)意與設計,2013(1):61-72.

      [5] 陳楠.格律設計:針對格式系統(tǒng)規(guī)律預先設計的方法論[J].裝飾,2012(9):66-71.

      作者簡介:饒鑒(1980—),男,湖北武漢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數(shù)字媒體藝術。

      崔晨笛(1999—),女,河南信陽人,碩士在讀,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猜你喜歡
      圖形化甲骨文
      RRB電加熱器圖形化試驗程序的設計與實現(xiàn)
      見證中華文明的甲骨文正在從高冷變得親近
      當代陜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22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則
      LKJ自動化測試系統(tǒng)圖形化技術研究
      甲骨文“禍”字新證
      三千年甲骨文
      遵義(2017年24期)2017-12-22 06:10:48
      最“萌”甲骨文——心
      運用圖形化聽寫式復習,構建高效地理課堂
      地理教學(2015年18期)2016-01-06 12:00:40
      圖形化地區(qū)電網(wǎng)無功優(yōu)化軟件開發(fā)與應用
      圖形化通用化現(xiàn)地嵌入式計算機通訊軟件研發(fā)及應用
      托克托县| 元江| 中阳县| 青田县| 澜沧| 彰化市| 申扎县| 吉首市| 惠东县| 兴安盟| 西乌珠穆沁旗| 余姚市| 聊城市| 土默特右旗| 福清市| 米脂县| 扎兰屯市| 沈丘县| 昌黎县| 资源县| 台中县| 吴川市| 寿阳县| 太保市| 万安县| 清水河县| 柳河县| 房产| 淅川县| 盐亭县| 怀宁县| 枞阳县| 织金县| 安庆市| 宁河县| 绥滨县| 大石桥市| 贵德县| 海口市| 应城市| 嘉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