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媛媛
亳州有句老話“不吃不穿不過年,也要去聽二夾弦”。二夾弦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戲曲劇種,因其主要伴奏樂器胡琴有四根弦、每兩根弦夾一束馬尾拉奏而得名。
“它還有個昵稱——‘半碗蜜’,因為唱腔清新、流暢、優(yōu)美,所以深受老百姓喜愛,它廣泛流行于蘇、魯、豫、皖四省,在傳入我們亳州后迅速發(fā)展,形成自己的特色。”二夾弦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付紅偉老師對我娓娓道來。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是二夾弦的高光時期,可是如今,二夾弦卻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盡管如此,付紅偉卻對二夾弦熱愛不減,在追夢的路上默默堅持。
生旦俱佳的付紅偉五官精致,眉宇間透著一股英氣,曾經有觀眾這樣評價她的舞臺表演:“口中開花,眼會說話,舉手投足間美不勝收,余音繞梁,回味無窮?!奔词故遣欢畱蚯娜丝此A弦的表演,也是種難得的享受。從14 歲那年第一次登臺唱二夾弦開始算起,付紅偉的舞臺生涯已經長達40 余年?;仡櫰饋恚屗∠笊羁痰难莩隹商嗔?,但最讓她難忘的還是第一次登臺。
那是1981年年底的第一次匯報演出,付紅偉演的是《金玉奴》。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四十多年,可當天的情景付紅偉仍記憶猶新,“那天晚上7 點半開戲,可我們興奮得下午兩點就到位開始化妝了?!?/p>
第一次感受包頭、貼片子的頭暈不適,第一次體驗候場的緊張……回憶起這次演出,付紅偉感慨萬千,“當時我們排這出戲排了三個月,導演王三齡老師親自給我們指導,他手把手地教我如何揣摩劇中人物的內心情感,如何運用肢體動作演繹人物……去年我在徽縣搜集老劇本時順便去看望了王老師,他特意找出了當年的劇本送給我,看到這個劇本時,40年前的一幕一幕仿佛都回到了眼前?!?/p>
終于等到了開戲,裝扮好的付紅偉在舞臺上一亮相,劇場里瞬間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付紅偉也不經意間瞥見臺下黑壓壓的一片,頓時汗毛都豎了起來。“我,金玉奴”——等到她一亮嗓,觀眾掌聲又起,付紅偉只覺得兩腿不停哆嗦……一直到一段念白結束,她才慢慢調整好了情緒,鎮(zhèn)定了下來。整場表演順利完成,付紅偉的表現十分出色,觀眾的掌聲和叫好聲不絕于耳,當時心里那份滿足感讓付紅偉終生難忘。來到后臺,老師和校長都來祝賀她,這時,她才知道,原來父親也坐在臺下。
“我爸爸非常細心,他事先沒有告訴我要來看演出,是怕我緊張?!闭f到父親,付紅偉不禁真情流露,“走上戲曲這條道路,多虧了我的父親?!?/p>
付紅偉對戲曲的情結源自她的父親?!拔野职质莻€戲迷,在那個文化資源相對貧瘠的年代,聽戲是他業(yè)余生活中的唯一愛好?!弊鳛橐粋€資深票友,付爸爸不僅對豫劇和京劇各個流派的演員和作品如數家珍,興致高的時候,還愛給女兒唱上一段。
付紅偉每天跟隨父親出入劇院,聽得最多的是豫劇?!澳菚r候我剛六七歲,常聽爸爸講豫劇大師常香玉、崔蘭田、馬金鳳和她們的名唱段,講豫劇的各個流派……當時我很小,聽不懂什么流派,但舞臺上華麗的燈光和演員們花花綠綠的裝扮讓我很是著迷。他們演繹的歷史故事有忠奸善惡、有保家衛(wèi)國,也有愛恨情仇……這些都深深吸引著我,我真希望自己能成為站在臺上的人?!?/p>
那時候,付紅偉每天放了學,就抱著家里唯一的一臺收音機聽戲曲節(jié)目,邊聽邊學唱,還把枕巾系在手上當水袖舞來舞去。久而久之,《朝陽溝》《打金枝》《花木蘭》……這些常聽的唱段她全都自己學會了。付爸爸發(fā)現了女兒的天賦,便想著引導她學習戲曲,巧的是,這個機緣果真來了……
1980年,亳縣開始恢復二夾弦劇種,并成立了二夾弦戲校,在全縣招生40 人。得知消息后,父親便帶著付紅偉去報了名,還費盡心思請到當地知名的老藝人李登州給她做指導?!爱敃r戲曲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雖然只招40 人,但報名的有一萬多人??荚嚹翘烊松饺撕?,我卻絲毫不怯場,當著5 個老師的面大大方方地唱了一段豫劇《朝陽溝》里銀環(huán)的唱段,老師們頻頻點頭……”最后,付紅偉幸運地從一萬多人中脫穎而出。得知自己被錄取,付紅偉激動得一夜沒睡,“我也可以站在舞臺上了!”
13 歲的付紅偉背著行囊來到了戲校,邁出了戲曲人生的第一步。
學戲最初,每天必須進行大量基本功訓練。微弱的晨光中,大家排成一行對著河水練聲……多年來這個情景一直定格在付紅偉的記憶中。“學戲曲,得能吃大苦。那時候,我們每天四點鐘起床,吃早飯之前,我們已經跑步、練聲三個小時了,接下來再是‘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的苦練?!?/p>
戲曲演員有多苦?有人這么形容,“一百個學戲曲的,最終能‘煉’成角兒的鳳毛麟角?!碑敃r付紅偉她們班共有40 多名學生,但幾個月后,便有很多人因為吃不了苦離開了,班里只剩下20 多人。
但付紅偉格外堅定,“我的先天條件不夠好,只能笨鳥先飛,每天起得比別人更早,睡得比別人更晚,偷偷給自己加練。那時候練功練得掉眼淚、身上青一塊紫一塊是常事,但我從沒有覺得堅持不住的時候,因為我真正地熱愛它。”
然而,戲曲人的“苦”遠不止這些,耐得住寂寞才是最大的考驗。
在戲校,付紅偉先后排演了《金玉奴》《紅珠女》《孟姜女》等十幾部大戲,并從花旦改唱小生,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績。但到了八十年代末期,戲曲開始走下坡路,亳縣二夾弦劇團并入梆劇團?!笆袌霾缓?,大家面臨著生存的壓力,當時又興起‘下?!瘨赍X熱,所以演員們轉行的轉行,離開的離開,走了一大部分?!?/p>
也是在這段時間,付紅偉的愛情開花結果了,她與愛人幸福地走入了婚姻。家庭還是舞臺?兩年后,初為人母的付紅偉不得不面對這個艱難的抉擇?!澳菚r候父母都沒退休,愛人工作又忙,而我又常常要去外地演出,孩子沒人照料,加上當時的大環(huán)境讓人灰心,那時候我想過放棄?!弊詈螅涍^激烈的思想斗爭,付紅偉決定淡出舞臺,回家相夫教子。
整整五年時間,付紅偉沒有再碰觸舞臺,但她還會時常夢到在舞臺上和大家一起練功、唱戲、聊天的情景,一覺醒來便是無盡的失落?!澳菚r候常想,我是不是還有機會登上舞臺去演出呢?沒想到,老團長真的來找我了。當時孩子已經5 歲了,我覺得應該正視自己對舞臺的向往。家人也很支持我的決定,于是我很快就答應了?!?/p>
回歸舞臺是開心的,但畢竟脫離了很多年,從基本功到唱腔,付紅偉跟同事們落下了不小的差距。她開始加倍努力,要把丟掉的自信找回來。這時候,團里推薦她參加省里的小戲折子戲比賽。
復出后的第一次演出就是大賽,為了備戰(zhàn),付紅偉頂住壓力,豁出了半條命。甩發(fā)、水袖、磋步、跪轉……這些高難度動作,她每天給自己加練四個小時,磨破了膝蓋、磨腫了腳也顧不上休息,就這樣苦練了八個月。
“我的參賽曲目是《尋妻》,這是一出獨角戲,只有18 分鐘,但非?!怨Α?,需要邊唱邊舞,一刻不停,還貫穿了大量高難度動作?!备都t偉近乎完美的舞臺表現讓觀眾們領略了亳州二夾弦的獨特藝術魅力,獲得了評委們的一致肯定,一舉奪得一等獎?!斑@讓我更加確定自己屬于舞臺,我非常慶幸自己的決定。”
2001年,一直業(yè)余學習京劇的付紅偉被推薦參加第六屆“和平杯”中國京劇票友邀請賽。全球的資深票友們匯聚一堂競技展示,她又憑借《小燕》的精彩表演獲評中國京劇“十大名票”。
付紅偉更忙了,除了忙排練就是忙著趕場演出,但心里無比充實?!拔覀兠磕暄莩龊芏鄨龃危鋈サ臅r間少則一個月,多則三個月,演的都是大戲,常常需要連夜趕場。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在山東,當時演完一場要擺渡趕去黃河對岸的下一處臺口。那天演出結束已是子夜,但為了不誤第二天的演出,我們顧不得疲憊趕到黃河邊。初冬的河岸邊寒風刺骨,大家要先把道具箱、服裝箱抬到船上運到對岸,演員才能渡河。大家凍得瑟瑟發(fā)抖,只能抱成一團互相取暖……雖然苦,但在我站在舞臺上時就都忘了?!被叵肫鹉切┠瓿缘目啵都t偉始終帶著微笑,因為熱愛,這些在她看來都是珍貴的閱歷。
付紅偉說,戲曲演員天然地有一種責任感,不僅是對自己的每一場戲負責,也是對這個行業(yè)的使命感。
二夾弦的唱腔溫婉柔美、音樂抒情、敘事性強,雅俗共賞。但二夾弦作為一個稀有劇種,這一路走來并不平坦,也曾一度陷入瀕臨失傳的境地。2018年,付紅偉被評為“二夾弦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她突然意識到,這是國家把傳承一個劇種的擔子放在自己身上了,一定要盡最大的能力才對得起這份信任?!岸A弦流傳了那么多年,其間不斷地發(fā)展演變,所有的板式、特色,經過很多代藝人的不斷努力和創(chuàng)造,才有今天的體系、表演和唱腔,不能失傳。但傳承先要守正,要盡可能多地吸納傳統精髓的東西,把肚子裝滿了之后再去創(chuàng)新?!?/p>
付紅偉理解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就是要讓傳統的東西跟得上時代的發(fā)展,“簡單地說就是讓它更加好看。傳統戲曲要傳承發(fā)展,必須培養(yǎng)起年青一代的觀眾。有人說,年輕人不愛戲曲,但我覺得他們不是不愛,而是缺少接觸戲曲的機會?!边@些年來,付紅偉利用各種途徑傳播戲曲文化。她連續(xù)5年在亳州幼兒師范學院和亳州學院授課,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她還運用短視頻、直播等方式,讓更多人感受二夾弦的魅力,其中不乏年輕粉絲……
在付紅偉看來,二夾弦完全有著再次迎來春天的優(yōu)勢,“我認為‘劇以稀為貴’,二夾弦雖是少數劇種,但也有著一定的群眾基礎。梆子再唱你也唱不過河南,但二夾弦不同,我們的行當齊全,演員基本功扎實,所以讓二夾弦再次迎來春天、成為亳州的一張名片,我們是有實力的?!?/p>
40 多年過去,付紅偉已從一個癡迷戲曲的小姑娘,成長為一個挑大梁的藝術家。如今56 歲的她仍在追夢的路上:“我一直在整理老劇本、老曲譜,希望能多排劇目,培養(yǎng)更多年輕演員,讓更多人看見二夾弦。今年,文化旅游部要為國家級的戲曲傳承人錄制三臺大戲作為音像資料永久保存,我有幸入選。我會一直唱下去,要把二夾弦藝術的魅力和更多的戲傳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