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銘
單反相機是早期相機的一個重要分支。在1939年9月二戰(zhàn)歐洲戰(zhàn)場打響之前,德國是世界上照相機工業(yè)最為發(fā)達的國家。一般認為,1933年德國推出的使用127膠卷的愛克山泰口袋型(ExaktaVestPocket)相機是小型單反相機的代表產品,開啟了單反相機小型化的進程。1937年,性能更好并改用135膠卷的愛克山泰135單反相機問世。二戰(zhàn)結束后,德國被分為德意志聯(lián)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兩個國家,以機械、光學工業(yè)為支柱的德累斯頓市被劃歸東德。德累斯頓的伊哈格相機制造廠(IhageeKamerawerk,A.G.,Dresder,Germany.)繼續(xù)生產以愛克山泰為品牌的照相機,無論專業(yè)級的VAREX系列和小型廉價的EXA系列均獲得了成功,帶動了全球單反相機的發(fā)展
前面我們說過,35毫米單反相機早在1930年代就出現(xiàn)了,但那時的單反相機有著功能、性能不夠成熟,以及操作復雜、售價高等問題。二戰(zhàn)后,伊哈格相機制造廠為了向大眾市場普及單反相機,率先嘗試開發(fā)一款功能簡單、物美價廉的小型35毫米單反相機,這就是EXA。EXA上市后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以至于廉價單反的理念對后來日本相機工業(yè)的發(fā)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EXA于1951年上市,它的設計理念由愛克山泰135單反相機脫胎而來。也許因為它是愛克山泰135相機的簡化版,因此連品牌都做了簡化,只用了EXAKTA(愛克山泰)的前三個字母EXA。EXA推出后,受到市場的熱烈歡迎,于是,伊哈格相機制造廠陸續(xù)生產了不同型號的EXA,形成了一個系列。為了區(qū)分EXA的不同型號,后人通常將首款EXA稱為0型機,即EXA0。
EXA0的外觀還保留著愛克山泰的一些風格,包括外觀好看但持握感較差的梯形機身和左手位快門。不過,它畢竟是愛克山泰的簡化版,因此簡約是這臺相機的主要特點。EXA0有早期版本和后期版本兩個版本,后期版本的“EXA標”變成了黑底銀字。
EXA0的快門比較特別,為了簡化結構,設計人員研發(fā)了一種既簡單又可靠的翻斗式二合一快門,將反光鏡與快門合二為一,成為一個部件。這種快門將反光鏡作為前簾,配合弧形金屬后簾的跟進動作來完成曝光。也就是當反光鏡上翻時弧狀后簾滯后升起從而打開鏡頭成像的光路,并最終以跟進方式再度遮蔽光路,二者之間異步動作的時間差就是快門釋放時的速度。由于這種快門隨反光鏡做上翻的弧向運動,后簾為單葉弧形金屬片,質量和運行距離較大,快門速度無法做到很高,最高快門速度只有1/150秒。快門速度調節(jié)也采用了一字撥桿換擋的簡單方式,只有五擋。由于結構簡單,零件少,相機的體積也較V型機小巧,也有人稱其為緊湊型單反相機。與檔次更高的愛克山泰V系列產品相比,EXA0最大特點還是價格低廉,能夠使用愛克山泰接口的所有鏡頭,輸片也改成更符合大多數人習慣的右手位,同時采用了更為簡單的旋鈕式過片。雖然它的最高快門速度只有1/150秒,但它面向普通攝影者,較低的快門速度在當時常用膠卷感光度僅為ISO50-100的時代并不算是大問題。
EXA0的翻斗式快門精度如何?多年前筆者利用OMES快門測試儀,對相同快門結構的EXAIa做過測試。測試結果顯示,這種結構快門的實際速度基本上要比標稱略快一些,但最高沒有超過20%。此外,全金屬材料和簡單構造也使得這種快門的耐用性大大提高。與EXAIa相比,EAX0型快門速度標稱則沿用了傳統(tǒng)方式,為1/150秒、1/100秒、1/50秒和1/25秒。為彌補慢門不足,EXA0相機還設置了B門。
EXA0是一架全金屬相機,從機身到快門,再到取景器全是金屬材料。該機黑色飾皮與鍍鉻部分交相輝映,簡潔而又美輪美奐的視覺效果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工藝伴隨著古典元素的獨特韻味。有人把這種極度工藝化的造型比喻為德意志(相機)風格,但筆者認為是愛克山泰獨有的風格。EXA系列產品一直保持著相同風格,即便較晚出現(xiàn)的不可更換取景器的EXA500型也保留了造型上的風格印記。
EXA0早期產品大部分標配直插式俯視取景器,也有一部分標配直插式五棱鏡取景器的。俯視取景器又稱腰平取景器,是一種整合了集光鏡的毛玻璃取景器,因此取景亮度較高。當打開取景器后,俯視取景拍攝,也可以挑起折疊目鏡輔助聚焦。由于是直接觀看聚焦屏,垂攝(即低機位含仰攝)和舉攝(即高機位含俯攝)極為方便。尤其舉攝時,由于相機倒拿,左手位快門變成右手位,撳動快門的動作就像扣動扳機,反而變得易于操控。不過,這架相機的左手位設計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原因是人們都習慣左手調焦,接下來再用左手去撳動快門,而右手始終處于全力持握相機狀態(tài)。俯視取景器的缺點是影像會左右顛倒,就像大部分雙鏡頭反光相機那樣,所以初次使用時需要一個適應過程。EXA0的俯視取景器備有框架取景窗,調好焦距后可以利用框架取景窗來實現(xiàn)平視取景。EXA0晚期產品多是配備五棱鏡取景器的套裝,但當時所用的菲涅爾屏相對有些粗糙,螺旋紋過于明顯。
EXA0可以使用愛克山泰135機型的多種卡口鏡頭,大大拓寬了這臺入門級單反相機的使用范圍。相機的標配50毫米標準鏡頭,不僅有原廠產品,而且有當時其他廠家生產的多種產品,是當時標頭品種最多的相機。愛克山泰卡口的其他焦距鏡頭種類也很多,許多鏡頭廠家都為愛克山泰相機生產各種焦距的配套鏡頭。這些鏡頭從20到200毫米焦距都有。這些鏡頭中很多是全手動的,但也有不少是自動或帶光圈預置環(huán)的。
1976~1993年間,筆者曾經使用過好幾臺135型愛克山泰相機及EXA0型相機,全都配備50毫米標頭。雖然沒有感覺這些標頭之間在成像上有多么明顯的差異,但它們外觀上的差別很明顯。我個人喜歡全手動的鏡頭,一方面是因為很小巧,另一方面密封性相對較好,灰塵不易進入,金屬鏡筒也堅固耐用,不易損壞。尤其是蔡司的天塞(Tessar)50mmF2.8白色鋁合金手動鏡頭,看上去就十分經典,且像質出眾。有光圈預置功能的Meritar50mmF2.9也是非常好用的鏡頭之一,這枚有著藍紫色加膜鏡片的鏡頭采用了較為簡約的5葉片彩虹光圈,最小光圈f/16。該頭景深表與距離刻數配合,在俯視調焦時可以隨時讀取景深范圍,亦可撥動光圈預置環(huán)收縮光圈到預設值,在取景器中直接觀察景深范圍;鏡頭最近調焦距離為0.8米/2.6英尺;該頭最大直徑處為調焦環(huán),由于調焦環(huán)突出,對焦時相當好用,鏡頭總體長度為40.5毫米,鋁制鏡筒,屬于輕便型鏡頭,特別適合外出旅行時使用。
綜上所述,EXA0相機是135型普及型單反相機的鼻祖,也是保留傳統(tǒng)風格最多的產品。不但外觀保留了早期產品特征,而且絕大部分部件使用了金屬材料,就連四齒牙輪也是金屬的,是一架毫不含糊的全金屬單反相機,比后來的許多高端產品更為實在。由于結構簡單,故障率較低,是收藏品中能夠長久保持相機原始功能的機型之一,也是很多相機愛好者對這類金屬相機情有獨鐘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