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
萬萬沒想到,窗戶已經直接關系到這屆租房年輕人的精神狀態(tài)了。
關上電腦窗口,打開心靈窗口,望著夕陽,放點輕音樂,此時想象自己就是奇異博士,可以瞬移到任何一個時空圈。
窗戶,是8平方米合租房間里的禱告室,是有限居住空間的無限外延。如果你的窗是落地的,那更是把配置拉滿了——沒人能拒絕站在大窗前俯瞰城市燈火,進行一場視覺按摩。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人們普遍覺得落地窗中看不中用,如今它卻一躍成為租房頂配,被當代租房人稱為最強福報、限量版盲盒。
與此同時,互聯(lián)網上還流行起了“窗戶治愈學”——
是的,有時為了租到一間帶窗甚至帶落地窗的低價房,年輕人快要把租房軟件劃拉出火星子了——
如何接受現(xiàn)實合租生活與想象中的落差,是年輕群體融入都市生活的第一課。
根據(jù)“房格爾系數(shù)”,房租占工資的30%是一道幸福感分割線,超過這個比例則表明在承擔過大的房租壓力,幸福程度較低。
但在北京,這套標準并不實際。即使按月薪過萬來算,在北京五環(huán)內租到的不超過工資30%、預算3000元左右的房子,也基本等同于“坐牢”。
住在靠近市區(qū)卻遠離舒適的“老破小”里,別說幸福,連保持精神狀態(tài)穩(wěn)定都費勁。狹窄的面積容不下精神更容不下肉體,房間里連加一張椅子都顯得局促。
但北漂的生活哲學就在于,想盡一切辦法琢磨可以改變的東西。既然因為經濟狀況只能選擇面積小的合租房,那么可大可小的窗就成了影響居住幸福感的重要變量——一面巨大的落地窗,自然成了租房人心里的加分項。
小某書的租房改造筆記中,窗戶永遠是營造氛圍感的利器。
撕掉上個租戶留下的泛黃貼紙,清理窗戶上風吹日曬積攢的灰塵,換上ins風白色百葉窗和蕾絲窗簾……有了一扇干凈通透的窗,小房間都顯得高端多了。
除去好看,窗戶還決定了影響居住幸福感的采光。
要知道,在北京租房,最奢侈的不是面積,而是陽光——擁有鋪天蓋地的陽光,就算是8平方米的蝸居,也有了輕奢感,否則就算是50平方米的房間,也像住在廠房或倉庫里。
如果租房的預算不多,那么住得近和住得好就不可兼得。經歷了通勤與房租價格的權衡取舍,比鄰市區(qū)的落地窗主臥,竟成了年輕北漂們租房的必爭之地。
你已經想象不到,為了租到有落地窗的房間,這屆年輕人有多拼。
在租房App上,陽光是明碼標價的。小窗戶與落地窗的區(qū)別,是視野從1m×1m的方塊變成了寬視全景,是房間從盤絲洞變成了通透的陽光房,是租金從2500元變成了4000元以上。
2023年,本科畢業(yè)的“00后”JUNJING成為一名北漂,她原本想著在公司附近租一間3000塊錢左右的房子,沒承想跟著中介看了一天,就沒找到一間滿意的。“3000塊錢在朝陽區(qū)只能租到一個1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面積小是其次,窗戶小,住起來就很憋屈。”
JUNJING租房的訴求只有一個,就是窗戶敞亮,陽光給夠,于是她只能把租房的范圍擴大到了郊區(qū)。“考察了昌平南部的回龍觀才發(fā)現(xiàn),3000元出頭就能租到一個采光好、面積大的單間,要是再加1000塊,還能整租到有落地窗的開間?!?/p>
為了住得舒服,預算有限的JUNJING選擇在通勤上吃點苦。
工作日的早上,她需要7點半準時到達龍澤地鐵站,才趕得上公司的9點打卡。每月通勤支出260元,加上房租,算下來不比市區(qū)“老破小”月租便宜,但是居住體驗感大大提升了。
從JUNJING主臥的落地窗望去,是一座大型購物中心,下班回家,在黑暗中推開門,映入眼簾的就是燈火通明的臨街夜景?!拔医兴饺锿停砩显倮?,回到家在窗前坐著喝一杯,會覺得一切都值了?!?/p>
在大城市租房就像談戀愛,你看上了這個好處,就要接受那個不足。從縣城走出來的JUNJING,在位于回龍觀的某個22樓落地窗前,找到了想要的都市感。
像JUNJING這樣的年輕人比比皆是,對他們來說,落地窗不僅提供了一種想象,還為他們建立了某種生活秩序?!霸缟咸栒者M來的時候,感覺一天才能開始?!苯洑v了上海漫長陰暗的梅雨季,青豆覺得自己的“陽光稅”交得不虧。
并不是每個年輕人都租得起有落地窗的房子,中介宋琪告訴我,曾有點名要租有落地窗的房子的年輕人找到他,在得知價格之后,把預期降低到了“窗戶大點就行”。
在北京租到一間有落地窗的房間,意味著你脫離了“老破小”的新手村配置,住進了新小區(qū)的高層電梯房,擁有了兼得窗景與陽光的城市輕奢生活。
為了窗戶帶來的寬敞視野和充沛采光,有人愿意每個月多掏房租,有人只能找起平替,花10塊錢下單一塊假窗幕布實現(xiàn)“窗景自由”。
比如在床頭白墻上掛了一張能看到遠山淡影的十字木窗,近景是一片點綴著郁金香的草坪。讓你恍惚以為自己身處法國的莫奈花園——
還有人在沙發(fā)邊開了一面超大的落地窗,窗外的沙灘浪花和棕櫚樹,讓人真切地有了一種“心里有浪,哪里都是馬爾代夫”的錯覺——
名叫窗外古堡、秋日田野、綠葉成蔭和波光海浪的假窗戶,掛起來與逼仄的房間氛圍格格不入。但評論區(qū)里的人們調侃著“輕松拿下海景房”,再掛上贈送的氛圍燈串,房間里就有了“玫瑰金色的光暈”。
對租房沒窗的年輕人來說,假窗就像是他們的精神圖騰,帶給他們對遠方的想象。就算租房預算緊巴,也能在寒酸的日常里整點浪漫。
寫到這里,我才淺淺讀懂了年輕人的“窗學”。
被落地窗折磨的“凡爾賽”煩惱,正是年輕人向往的甜蜜負擔。當人們抱怨落地窗難清理的同時,擠在“老破小”里的年輕人,正在許下“我要租有落地窗的房子”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