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愛文
讀完特級教師郭初陽的《遠在遠方的寫作課》,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體會:遠方有不同的風光、民俗,有不一樣的文化傳統(tǒng),還有不同的詩意生活,開拓自己的生活空間,拉伸自己的思維度,可以讓生活和工作更加豐盈。
本書收錄了不少學生習作,他們的作品與《十四行集》《李爾王》《查令十字街84號》等經(jīng)典遙遙呼應。細讀可以發(fā)現(xiàn),因這一趟英國采風之旅,孩子們結合自身經(jīng)驗,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自己。作為成年人,讀完此書我也收獲不少。
這本書拓寬了我的寫作思路。在教室之外,異鄉(xiāng)的穹頂之下,隱藏著許多寫作的秘密。舌尖上的英國,用料實在的千層面透露出人民的純樸,泰晤士河畔的比薩自有風味,炸魚薯條居然是英國前首相卡梅倫的最愛,這些都讓人眼界大開。街頭藝人則將寫作視野引向街頭巷尾。我的思路跟隨作者的腳步不斷延伸,去往每一個角落,寫作便有了生活氣息。
書中一篇文章寫道:“流浪樂手在雨中縱聲歌唱,寂寞音符飛舞在空街之上,撐著傘的路人影跡匆匆,古老的城堡已敲響了暮鐘?!边@是寫作者對愛丁堡的歌詠。歌手、音符、街頭、傘、人影、城堡還有鐘聲,這些意象相互交織,這些元素深度交融,讓我感受到一個意境雋永、如詩如畫的小城。從中品味,我們能否“創(chuàng)造”一個這樣的境界呢?如畫的江南還是厚重的古城,微風吹拂的和煦小城還是歷史積淀的滄桑古都?我想到了祖國西部,民族音樂家王洛賓的深情歌唱讓西部如此神秘,詩人海子在冷雨中的熱情表白讓西部那么多情……遠方讓我遐想,遠方有詩也有故事,讓足跡留在遠方或者讓心靈飛向遠方,文字都會變得意境悠遠,意味綿長。
《遠在遠方的寫作課》讀起來有一種異域風情畫被緩緩展示的感覺,隨著作者質樸的文字,我游覽大英博物館,親歷國會大廈,尋訪莎士比亞故鄉(xiāng),參加牛津草坪詩會,或沉醉在某個詩意的瞬間,或鐘情于美好、簡約的生活……這些喚起我的記憶,想起帶著學生研學時的見聞,報恩寺的孝道文化,東南大學校園的文化浸染與熏陶,黃山芙蓉谷的水上激光秀,以及學生在尋寶比賽過程中的歡快與碰撞,原來生活元素也可以通過文字展示其魅力。讀這樣一本生活色澤濃郁的書,不斷契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寫作的素材也變得充實和豐富。如此,我們寫出的文字也帶著生活的味道。
至此我知道,這是一本要一讀再讀的書,書里有風景,美不勝收;書里有啟迪,深刻思辨。在寫作的路上,遠方給了我進行無盡想象的“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