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祺
媽媽有一個斜挎包,里面可以裝很多很多東西。
包本身不大,在我看來,比平板電腦還小一圈。包的外面是藍白條紋相間的圖案,其間夾著幾個英文字母,簡潔又時尚;長長的肩帶上鑲嵌著幾顆閃閃的“大鉆石”,看上去很氣派。就是這么一個小而精致的包,卻讓我感覺它能裝下我所有需要的東西,就像一個神秘的無底洞。聽媽媽說,這個包陪了她整整四年了,但包看上去還是很新,說明媽媽分外愛惜它。
媽媽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用濕紙巾把包從內(nèi)到外認真擦一遍,擦完后再用海綿擦(后來才知道叫拋光),就像變魔術(shù)一樣,本來色澤暗沉的包像揭開了一層薄薄的紗,一下子就光亮如新了,讓人看了心情愉悅。這時候,我總在一旁傻站著,心里一直默默地想擁有這個包。
七歲那年,我和媽媽一起去游樂園玩兒,我突然肚子痛想上洗手間。這是我第一次進公廁,媽媽陪我進去后,迅速從包里拿出一沓厚厚的紙巾塞給我。
那天后,媽媽包里的空間似乎在不斷變大:下雨了,她從包里拿出了一把折疊傘;太曬了,她從包里拿出了一頂遮陽帽;我渴了,她從包里拿出一瓶礦泉水;我餓了,她從包里拿出幾袋零食;吃完東西,她從包里拿出濕紙巾;我手擦破了皮,她從包里拿出創(chuàng)可貼……我需要什么,媽媽就從包里拿給我什么。在我看來,那個包就像機器貓的口袋一樣,能滿足我所有的需求。
到了八歲,我已被這個神奇的包深深吸引,我一直想探個究竟,看看包里面到底裝了多少東西,等拿到手里才發(fā)現(xiàn)包上了鎖。我有些失落,但仍然保留著一絲敬畏,覺得包特別珍貴,便小心翼翼地放下了。
散步時,我問媽媽:“媽媽,你經(jīng)常背的那個包怎么那么神奇?里面是不是有個開關(guān)?怎么啥都裝得下?”媽媽笑了一下,說:“這是個秘密,等你大了自然就知道了,到時候如果你想要的話,我就把它送給你!”聽完,我特別開心,期待著解開秘密的那一天。
到了十歲生日,媽媽鄭重其事地把那個包送給我了,我好激動??!但我打開包,卻發(fā)現(xiàn)里面空間其實特別小,跟其它包也沒什么差別。我不解地問媽媽:“這包的空間不是挺小的嗎?為什么在你手里就變得那么大?”媽媽摸著我的頭笑著說:“因為我了解你呀,每次出門我都會提前做好功課,把你所有的需求都考慮到,并準備好放進包里,所以每次你要什么我都能拿給你?!?/p>
一直到現(xiàn)在,我都把這個斜挎包放在我的書桌旁,因為它裝滿了我的童年,也裝滿了媽媽對我的愛。
(指導教師:王馨曼)
喝彩:小作者以一個很常見的物件為題,打開了一段充滿愛的回憶。這就是好作文的一種模式,把情感寫進具體的事件或者物件中,讓美好的情感自然流露,既真實又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