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旻昊
老屋,黑色的瓦,墻面貼著紅瓷磚。歲月流逝,紅瓷磚脫落了,取而代之的是許許多多的窟窿。爬山虎們肆意地生長著,蓋住了墻面。我的外公外婆就住這里。
院里,最引人注意的是那個老石磨。石磨靜靜地立在院子的一角,有些年頭了,坑坑洼洼的磨身上盡是歲月的痕跡……外婆總是親自推著石磨,石磨“吱吱呀呀”地唱著,像是唱著一曲懷舊的歌謠。我總是喜歡坐在一旁,看奶奶磨著米漿,聽石磨唱著歌謠。
院內(nèi),有一張老藤椅,外公喜歡躺在藤椅上睡覺。小貓咪總是走到藤椅旁,把外公蹭醒。外公沒有生氣,伸出手摸摸小貓咪,繼續(xù)酣睡。小貓咪輕輕一躍,跳到外公的肚子上,趴著陪外公一起睡。我悄悄在外公的臉上畫了一個貓臉,笑著走開。外公醒來后,他完全不知情。就這樣,一只小貓跟著一只“老貓”走來走去,連外婆都笑了起來。
院后,是一片像花園一樣的菜地。有油光發(fā)亮的西紅柿,碧綠可口的黃瓜,彎彎的茄子。當(dāng)雞媽媽帶著小雞們吃蟲時,總會來到菜園里,把卷心菜啄出幾個大洞。外婆雖然“噓噓噓”地趕著它們,臉上卻帶著笑意,外婆這是把它們當(dāng)寵物養(yǎng)呢!
如今,我已好幾年沒回老屋了,想念藤椅,想念老石磨,想念那嘰嘰喳喳的小雞,想念我的外公外婆……
老師小評
小作者起筆突出老屋之“老”;接著以空間順序,依次寫了院前的老石磨、院內(nèi)的老藤椅、院后的菜園,小作者不單純寫物寫景,而是巧妙地將生活趣事融入其中,畫面溫馨有趣。
【作者系福建廈門市音樂學(xué)校五·3班學(xué)生,指導(dǎo)并置評: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