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玥
摘 要:以建筑總圖設計方法探討為重點進行闡述,分析建筑總圖設計的基本原則,從收集相關資料、合理設計場地豎向、明確場地出入口及道路交通,理性布局建筑群體,綜合考慮管線和綠化布設、注重總圖制圖細節(jié)等方面深入說明建筑總圖設計的相關方法,從而促進建筑工程設計工作的順利開展,保證建筑工程的高效率建設。
關鍵詞:建筑工程;總圖設計;相關方法
中圖分類號:TU201?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6-6903(2023)04-0013-03
0 引言
在建筑行業(yè)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總圖設計作為比較關鍵的組成部分,逐步得到行業(yè)工作者的重視。合理的建筑總圖設計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綜合質量,保證建筑物的使用狀態(tài)。建筑總圖涉及的專業(yè)很廣,要解決的矛盾很多,設計師需理性思考,從多個層面深入分析項目用地的自然條件,推敲建筑的功能需求,多角度比較,推演出合理的方案,推動建筑工程的順利進行。
1 建筑總圖設計的基本原則
建筑總圖設計具有綜合性、復雜性強的特點,它需要建筑、景觀、結構、給排水、電氣等多專業(yè)共同協(xié)作進行。建筑工程的審查實踐中,總圖報審是關鍵的環(huán)節(jié),設計師要掌握文物、環(huán)境、建筑、消防等政策方針,以免在建筑總圖設計中出現(xiàn)原則性問題。設計師要顧及建設單位的實際需求,以前瞻性思維去思考設計細節(jié)的可行性,梳理地形豎向、交通流線、綜合管線的走向,協(xié)調建筑及景觀綠化的布局,在總圖設計中要體現(xiàn)地方性、政策性、預見性的特點,為建筑工程的有序發(fā)展進行約束和指導。
建筑總圖設計不僅要凸顯基地本身建筑物之間的關系,還應該對附近環(huán)境的正向發(fā)展起到輔助作用。設計師要秉承經(jīng)濟原則和文化傳承原則,全方位結合城市規(guī)劃管理條例,兼顧建筑群體與個體的設計,促進城市的現(xiàn)代化建設。
2 建筑總圖的設計方法
2.1 收集工程資料并了解建設單位需求
該階段,建筑總圖設計師應思考工程建設的功能及設計標準,全方位進行前期資料的研究采集[1],獲取上位規(guī)劃圖、地塊宗地圖、設計任務書、現(xiàn)狀地形圖、周邊市政道路施工圖等原始資料,并以此作為建筑總圖設計的重要依據(jù)。設計師還需明確建筑退讓、建筑限高、容積率、建筑密度、綠地率等約束條件,充分研究相關國家規(guī)范、當?shù)夭块T的控制性規(guī)劃要求以及一些特殊政策。
除此之外,設計師需要與建設單位做好對接、溝通,了解其實際需求,明確建設的可行性以及建設完成后可以達到的效果,參照建設單位提出的條件,在雙方目標一致的情況下進行設計,使建筑總圖方案有較強的實效性和落地性。
2.2 合理設計場地豎向
建筑總圖設計中,場地豎向設計為基礎項目,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建筑工程后期的任務實施。豎向設計過程中,設計師需要對現(xiàn)狀地形資料完整梳理,明確項目建設范圍、場地原始標高、建筑面積等基本信息。并和各專業(yè)充分溝通,合理規(guī)劃場地豎向及建筑室內地坪標高,利用相關軟件及算法確認工程土方量,充分利用原始地形條件,將土石開挖量和運輸量最小化,控制工程造價[2]。
場地豎向設計形式一般分為平坡式、階梯式、混合式。當?shù)匦屋^為平緩,用地自然坡度小于5%時,宜選擇平坡式設計。如果原始地形高差較大,過于復雜,自然坡度大于8%時,通常需要對基地進行改造,采用階梯式或者混合式豎向設計,將場地劃分為數(shù)個臺地,高度宜控制在1.5~3 m,通過臺階進行區(qū)域連接,臺階之間用護坡或擋土墻相連。若是臺地間高差大于1.5 m,則應在擋土墻頂或坡比值大于0.5的護坡坡頂加設防護設施。在坡度變化大的場地里,設計師可以在建筑中設計不同的室內地坪標高及出入口高度,以此作為平抑高差的手段。此外,設計師還要確定場地平土方式,考慮排水方式及排水設施所處位置。
2.3 明確場地出入口及道路交通
建筑總圖設計中,應禁止沿城市快速路的主路及道路交叉口的展寬段、漸變段范圍設置機動車出入口。如果受地形條件限制確需在道路交叉口的展寬段、漸變段開口,則應按照當?shù)毓芾硪?guī)定與道路交叉口切角紅線留夠距離,或者開口設置在離道路交叉口的最遠端。場地機動車開口不宜設置在城市主干路上,當相鄰道路為不同等級時,應在較低級道路開口,并確保其符合行車視距要求,出入口寬度上限值應滿足當?shù)匾?guī)范。若相鄰地塊機動車出入口間距過小,則宜共用,以降低對整個區(qū)域交通帶來的影響??倛D設計應統(tǒng)籌考慮建筑群體規(guī)模、需求交通量、周邊道路等級和交通運行狀況,合理確定場地機動車出入口數(shù)量,保障出入口及其銜接的城市道路交通通行安全、順暢。地塊的車行主入口和人行主入口應盡量分開設置,一般為消防專設的緊急出入口應封閉管理。
道路是連接各區(qū)域的紐帶,同時也是劃分空間的重要手段。總圖專業(yè)應統(tǒng)籌兼顧場地內機動車流線、人行流線、消防車流線等,通過論證選擇綜合性最佳的方案,合理確定路線。工業(yè)建筑項目的交通流線要滿足生產流程,民用建筑項目的交通流線要顧及場地的動態(tài)及靜態(tài)交通組織。
道路設計期間應思考較多因素,一方面設計需要合理銜接場地道路與城市道路,地塊出入口處的道路設計標高不應低于周邊道路銜接點的設計標高。另一方面場地內部道路設計要控制好坡度及寬度,室外道路坡度應該控制在0.3%~8%之間。道路坡度還要考慮城市的管網(wǎng)設置情況,確保雨水可順利流入排水管道,避免道路積水。
場地道路應盡可能設置雙車道,小型機動車雙車道寬度不小于6 m,大型機動車雙車道寬度不小于7 m。如果受場地條件所限,道路只能設計為單車道,則寬度應不小于4 m。如果設置人行道,寬度需要在1.5 m以上。
道路設計還要因地制宜,滿足垃圾車、拖車、救護車、消防車等不同的通行需求。根據(jù)《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22的要求,消防車通行凈寬和凈空高度最少應為4 m,消防車道的坡度應控制在8%之內,轉彎半徑應滿足消防車要求,并且環(huán)形消防車道最少要有兩處與其余的車道連通。高層建筑需要設置消防登高場地,其坡度應控制在3%之內,以保證緊急情況下的救援需要[3]。如果消防車道必須設計在地下室頂板上方,應與結構專業(yè)及時溝通,確保地下室頂板可以滿足消防車的荷載需求。
2.4 理性布局建筑群體
建筑布局設計應盡量告別千篇一律的方式,準確把握設計理念,利用創(chuàng)新思維,營造視覺和意境的建筑空間,給使用者帶來新鮮的體驗。建筑布局設計要遵守設計條件、上位規(guī)劃和相關規(guī)范要求,滿足容積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綠地率等相關約束性指標。如工業(yè)用地一般要求建筑密度不小于40%,地塊內相關配套服務用房不超過總建筑面積的10%等。建筑布局要注意給圍墻、管線、建筑基礎等留有空間,同時還要考慮給分期建設和未來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在該階段,設計師需憑借扎實的建筑設計理論、設計經(jīng)驗以及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全局分析,梳理出正確的設計方向,實現(xiàn)建筑配置完善、功能分區(qū)明確、建筑布局合理的目標。
建筑布局要與周邊地塊環(huán)境因素和當?shù)匚幕嗪魬瑵M足綠色建筑理念,貼合地形現(xiàn)狀設計,從總圖的角度節(jié)約資源,降低能耗。建筑物之間應在節(jié)地的前提下留有足夠的距離,要適當調節(jié)當?shù)刂鲗эL向和擬建建筑之間的角度,確保建筑的通風。同時建筑間距要滿足《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22的要求,一、二級丙類廠房之間的最小間距為10 m[4]。這里的防火間距是綜合考慮了滅火救援條件、火勢蔓延影響、節(jié)地等因素,通過實踐案例經(jīng)驗總結出的建筑物之間的最小距離,保證火情突發(fā)時,在能及時撲救的條件下,不會威脅到臨近建筑物。如果用地條件寬裕,設計師應盡量放寬建筑間距,增加建筑使用的安全性。
建筑間距和朝向需要確保建筑日照需求,擬建建筑應當盡量設計為坐北朝南。我國夏季日照的時間長,太陽入射角大,建筑區(qū)域設計上要避免強烈的日照,如果建筑物南北向布局,則此階段光線照射的范圍較少,冬季則反之。如果沒有空間和條件實現(xiàn)最佳朝向,則需要綜合區(qū)域的光照和通風條件科學布局建筑。日照對于建筑的節(jié)能有著重大意義,諸多建筑均有著不同的日照需求,例如:住宅應滿足大寒日1~3 h的日照要求,具體數(shù)值要根據(jù)城市規(guī)模而定;養(yǎng)老建筑和中小學的普通教室應滿足冬至日滿窗日照不少于2 h的要求;托兒所、幼兒園則需要冬至日至少要3 h的日照??倛D設計時需要利用日照軟件進行日照模擬,使項目擬建建筑滿足當?shù)匾?guī)定的日照標準,同時不影響周邊有日照需求的建筑的日照標準,如果周邊現(xiàn)狀建筑的日照時間低于國家現(xiàn)行標準,則擬建建筑的開發(fā)建設不應減少現(xiàn)狀建筑的現(xiàn)有日照時長。
建筑布局需要考慮后期施工的可行性。應該與專業(yè)人員進行溝通,按其提供的條件及規(guī)模提前規(guī)劃出化糞池、燃氣調壓箱、室外變電站等必須的功能,避免后期施工設計時缺項。如果建筑設置在水系旁,還需要與結構專業(yè)人員溝通,滿足建筑基礎與水系的安全距離。
2.5 綜合考慮管線和綠化布設
總圖設計需要綜合考慮管線的布設,包括電力電信、給排水、燃氣類管線等。各專業(yè)管線種類繁多,且敷設的位置條件各不相同,若總圖設計師在前期設計中不加以考慮,后期深入設計時則很有可能推翻前期方案,加大設計工作量,拉長設計工期。因此在設計初期,總圖設計師就需要統(tǒng)籌安排,保持各專業(yè)之間的溝通,合理規(guī)劃,避免管線之間的沖突,簡單化、最小化各管線的路徑,同時在城市接口方向留出管線通道,保證地塊內外管線之間的銜接。尤其是給排水專業(yè)的管線接口方向、接口標高,需要與場地豎向統(tǒng)一設計。若城市重力管線接口在前期設計中還不能確定,則需要與給排水專業(yè)協(xié)商在豎向設計中留有余地。
地下室頂板上方覆土層內一般需要敷設多種管道,豎向設計時應核算頂板覆土能不能滿足管線的埋深需求[5]。尤其是地下室面積較大,管線路徑較長,更要加大覆土的深度,避免因為管線坡降較大出現(xiàn)末端處覆土不能滿足要求的狀況。管線應該盡量敷設在道路和景觀綠化區(qū)域,保證安全的同時,方便后期施工及維護。
總圖設計師需要為場地的景觀綠化設計預留用地空間。場地內如存在需保留的古樹名木、自然水系時,總圖設計師應按照當?shù)刂鞴懿块T要求,在劃定的保護范圍內不規(guī)劃任何永久性和臨時性建筑。如建筑靠近自然水系建設,則建筑物的室內地坪標高要超過其最高水位,并留有距離和位置設置相應的隔離設施。綠地率是建筑工程的關鍵約束指標,一般來說地庫上覆土1.5 m,可以100%計入綠地率,覆土深度不同,折算系數(shù)不同,根據(jù)深度分別按規(guī)定比例計入容積率。如果場地內的綠地面積不能滿足設計條件的要求,設計師便應該通過增設屋頂綠化等手段使其達到綠地率下限要求。
2.6 注重總圖制圖細節(jié)
建筑總平面圖是建筑工程最基本的工作成果,也是各部門的重點審查對象。圖紙報審過程中,設計師需要面臨不同主管部門的審查。規(guī)劃部門的審查要點在于項目是否執(zhí)行規(guī)劃條件,是否能滿足各項退讓要求、對周邊是否有不良影響,擬建建筑規(guī)模、高度、性質是否滿足需求、建筑的定位和豎向是否準確等。
總圖設計利用AutoCAD精準制圖,制圖細節(jié)應滿足《總圖制圖標準》GB/T 50103-2010的要求,總圖圖紙的內容要表達完整,圖紙內容包括用地紅線、建筑退讓線、周邊現(xiàn)狀建筑位置,擬建建筑物的名稱、位置、高度、層數(shù),室內地坪設計標高、坐標、尺寸,其與用地內各類控制線和周邊臨近建筑物之間的距離標注、場地出入口位置,以及其與城市道路交叉口之間的距離、主要道路、場地標高、指北針或者風玫瑰圖、比例尺等。
總圖設計還需要梳理各項工程指標,制定如綜合技術經(jīng)濟指標表、戶型配比表、用地平衡表、單體建筑明細表、配套服務設施明細表等各項表格,數(shù)據(jù)化建設工程設計內容,方便規(guī)劃及相關部門審核判斷建設工程是否滿足規(guī)劃條件的約束性指標要求[6]。其中最關鍵的是綜合技術經(jīng)濟指標表,它需列舉總用地面積、凈用地面積、代征用地面積、總建筑面積(明確地上建筑面積、地下建筑面積、新建建筑面積、保留建筑面積)、計容建筑面積、容積率、建筑占地面積、建筑密度、綠地率、停車位等數(shù)據(jù)。居住類項目還需列舉居住戶數(shù)、居住人數(shù)等。
總圖設計的細節(jié)繁瑣而具體,設計人員要注重自身專業(yè)能力的提升,加強對建筑工程實用性的理解,做好總圖設計檢查工作,制圖圖面表達到位、指標完善準確,切實發(fā)揮總圖設計的重要作用。
3 結語
建筑總圖設計是各專業(yè)設計的紐帶,是整個項目設計階段內容的主體,總圖設計人員需要全局把控項目流程,對外要聯(lián)系建設單位和規(guī)劃主管部門,對內要協(xié)調各專業(yè)進行圖紙對接,預測、解決設計統(tǒng)籌中出現(xiàn)的矛盾和困難。完善科學的建筑總圖設計可以提升各專業(yè)之間的銜接效率,加快圖紙審圖流程,有效控制工期,減少工程造價,順利有序的推進工程項目建設。
參考文獻
[1] 劉剛蓉.談建筑總圖設計的邏輯[J].中外建筑,2017(7):154-156.
[2] 練觀萍.淺議山地建筑總圖設計的設計思路與方法[J].四川建筑,2019,39(5):45-46.
[3] 武永寶,鄭愛龍.高層住宅區(qū)道路設計[J].城市住宅,2019,26 (4):67-70.
[4] 薛飛.工業(yè)企業(yè)總圖及建筑單體防火設計的內容及注意事項[J].居業(yè),2020(5):44-45.
[5] 韓偉.小區(qū)綜合管網(wǎng)設計與建筑總圖的協(xié)調處理[J].重慶建筑,2021,20(6):53-55.
[6] 李介純.建筑總圖設計的方法及要點分析[J].建材與裝飾, 2018(6):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