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喜歡陰涼潮濕的環(huán)境,所謂“獨處幽谷,喜居崖壁”。古代的文人墨客中,很多人對蘭花情有獨鐘,還將它與梅、竹、菊并稱為“花中四君子”。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里面就有與“蘭”有關(guān)的句子:“士與女,方秉蘭兮?!?孔子贊美蘭花的香氣,說“夫蘭當為王者香?!鼻凇毒鸥琛分姓f:“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大書法家黃庭堅專門寫了一篇文章,用來講蘭花的習性和種植方法。
說到這里,“紅粉”們肯定以為,古人口中的“蘭”就是如今我們最熟悉的中國蘭。不過,明朝著名的醫(yī)學家李時珍卻認為,《詩經(jīng)》和《楚辭》等古書中所說的“蘭”不是觀賞用的中國蘭,而是一種菊科植物——佩蘭。
佩蘭是什么蘭?讓我們?nèi)タ纯窗伞?/p>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描述了藥用的佩蘭和觀賞用的蘭花的區(qū)別:佩蘭有莖有葉,全株都散發(fā)著特別的香氣;蘭花只有葉沒有莖,只有花是香的,細長翠綠的葉子十分優(yōu)美,但是沒有香氣。
古書里稱,“蘭”是可以編成花環(huán)等飾品佩戴在身上的,還能把整棵“蘭”煮了,用來洗澡,起到殺菌作用。這樣看來,只有佩蘭才有這個功能,蘭花可不行喲!
因此,李時珍認為,《詩經(jīng)》中所說的“蘭”和《楚辭》中所說的“秋蘭”都是指佩蘭,而黃庭堅所說的“蘭”的確是觀賞用的蘭花。
佩蘭中含有芳香物質(zhì),不僅香味好聞,而且被佩戴在身上的話,能預(yù)防多種呼吸道疾病。古人喜歡把它塞入香囊中,隨身佩戴。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香囊里也有佩蘭。
如今,我們口中說的蘭花是指蘭科植物,包括中國蘭和西洋蘭兩種。
中國蘭主要有建蘭、春蘭、蕙蘭等,有清新雅致的香氣。
西洋蘭又稱為熱帶蘭,種類很多,如蝴蝶蘭、大花蕙蘭等,非常漂亮,在花店中可以見到它們多姿多彩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