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松原市委宣傳部
40年來,他堅持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獲得了黨員群眾的廣泛認可與贊揚。
他秉承“人道、奉獻、博愛”的理念,帶頭組建了吉林省第一家紅十字志愿者團隊——松原市紅十字志愿者服務站,并入選中國紅十字志愿者之星。
他熱心公益事業(yè),創(chuàng)建捐資助學機構,每年帶頭拿出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扶危濟困,“一對一”資助貧困學生28名;免費傳授棚菜種植技術數萬次,無償提供種苗百萬余棵,帶領鄉(xiāng)親們共同致富,廣受愛戴和好評。
他曾榮獲吉林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榮登“中國好人榜”,入選“吉林好人”。不久前還被評為第十屆吉林省道德模范。
他就是松原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興原鄉(xiāng)西郊村黨總支副書記于雷。
于雷出生于一個淳樸的農民家庭,良好的家風培育了一顆善良的心,他始終牢記家里老人的叮囑:“遇事不與人爭,吃虧是福?!庇诶赘咧挟厴I(yè)后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對待左鄰右舍溫柔敦厚,時時刻刻把他們的事掛在心上,經常自掏腰包幫助同村困難村民,不管誰家有難事他都跑前跑后、問寒問暖、幫助解決,助人為樂的情懷自此形成。
“啥時缺血,就給我打電話?!边@份紅色的事業(yè)讓他矢志不渝。1987年9月,于雷的愛人在醫(yī)院做剖宮產手術,需要尋找備用血源,使他意識到“血能救命,一個人獻出一點血,到用的時候,就可能救人一命”。2001年,于雷去松原市城區(qū)辦事,在街頭看到血站的流動獻血車,第一次挽起袖子,伸出胳膊獻血400毫升,從此開始了無償獻血生涯。2005年,松原市中心血站開始進行成分血的采集工作,于雷第一個走進機采室,成為松原市第一位血小板捐獻者。在他的帶動下,妻子和兒子從一開始的不理解、不認可,到最后也加入無償獻血的行列中。多年來,于雷累計無償獻血290多次、58400毫升,是遠近聞名的“獻血狀元”,因此,他被授予全國無償獻血志愿服務終身榮譽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結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精神,弘揚正能量,引領新風尚。這句話于雷時刻牢記心中。2008年,他帶頭組建了吉林省第一家紅十字志愿者團隊——松原市紅十字志愿者服務站,組建了松原市無償獻血志愿服務隊,獻熱血、傳真情。
作為志愿者隊伍的主要負責人,他始終將無償獻血作為服務社會、拯救生命的一項重要任務,不僅以身作則,帶頭獻血,還積極引導更多志愿者和普通群眾參與獻血。目前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達到1000余人,是全市無償獻血的重要力量。
“既然獻血無損身體健康,還可以拯救生命,又何必吝嗇自己的血液呢?”這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經過最初幾年的努力和積累,于雷慢慢發(fā)現大部分人不愿參與獻血的原因是對相關知識不了解,擔心影響身體健康。特別是前些年,網絡上對獻血的認識分歧較大,不同聲音比較多。有些人為了特殊目的散布不良言論,到處說獻血的壞處,打擊了一部分人的獻血積極性。他毫不猶豫地站出來,利用各種會議和活動現身說法,宣傳獻血的好處,明確指出無償獻血是弘揚人道主義精神的高尚行為,更是利己助人的大好事,使很多人轉變了觀念。
“干啥就琢磨啥,每個細節(jié)我都認真研究?!庇诶壮俗龉嫱?,大部分時間都在園子里、棚子里。他依托近郊優(yōu)勢,準確把握好各種果蔬的茬口,種植出高質量的農產品,前來選購的人越來越多。 30多年來,他潛心鉆研推廣棚菜種植新技術,他的種植基地被命名為“吉林省科技示范基地”。
“我要讓大伙都富起來?!边@是于雷堅守30余載的信條。致富路上,于雷沒有忘記鄉(xiāng)親們,主動幫助村民發(fā)展棚菜產業(yè)。前郭縣農村的一位殘疾人聽到于雷種棚菜致富的消息后,也想搞棚菜種植,卻為不懂技術而犯愁。于雷知道后主動去他家傳授種植技術,贈送種苗,使這位殘疾人當年就脫貧致富。家住寧江區(qū)新城鄉(xiāng)的劉萬軍也想發(fā)展蔬菜生產,但沒錢購買種苗。于雷了解情況后,便拿出4000余棵種苗送給他,令他非常感動。多年來,于雷免費向種植戶傳授種植技術數萬次,無償提供種苗百萬余棵,帶領和幫助周邊很多大棚種植戶共同走上致富道路。幫助過的人數不勝數,有時把種苗提供給別人后,竟然不知道取苗人的姓名、住址。有人開玩笑說他把好事做到背影里去了,于雷卻一笑置之。
于雷是一位老志愿者,幾十年愛心不輟,干出樣子、走在前列,用無私大愛溫暖他人。作為松原市“應急救護師”,于雷還經常帶領大家深入社區(qū)、企業(yè),為廣大群眾講解止血包扎技術、骨折的固定搬運技術、突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的緊急處理等知識。他牽頭組建了松原市首個捐資助學機構——星光助學工作組,累計資助貧困學生300余人。
面對急難險重,他沖鋒在前;面對急難愁盼,他不遺余力。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他迅速組織策劃松原首場義演,現場募捐3.5萬余元,災區(qū)重建時他又籌集善款20余萬元;2009年抗洪搶險,他帶領30多名志愿者奮戰(zhàn)一線、排除險情,得到市里有關部門的好評;他組織策劃80多位志愿者街頭義賣籌善款4萬余元為“玻璃男孩”治病,籌措善款、出義工為貧困家庭蓋新房子,發(fā)動企業(yè)和社會機構到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不論大事小情,沒有豪言壯語,他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
于雷就是這樣一個助人為樂的人,他把“助人是快樂的”當作一種信念、一種心態(tài)。290多次無償獻血的“大愛”、點點滴滴助人為樂的“小事”,貫穿于雷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未曾改變?!拔乙尨蠡锒几黄饋?。”為了這句話,他信守諾言三十余載。 “啥時缺血,就給我打電話?!边@份紅色的事業(yè)讓他矢志不渝。獲評第十屆吉林省道德模范后,于雷表示:“榮譽對我而言起到的是鞭策作用,我將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
責任編輯/姜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