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嘉慧
愛是什么?莎士比亞曾說:“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酒的酒杯。”沒有愛的生活會枯燥,而不來源于生活的愛也同樣干癟。
“真摯情感”的重心在于不過分華麗、喧賓奪主的質(zhì)樸語言和深厚情感的結(jié)合。因此這類主題的作文主要有兩個寫作方向,即情感上抒發(fā)真情實感,感染讀者,引起其共鳴;語言上應當克制、追求抒情自然,不過分夸張,不矯揉造作。
在“真摯情感”主題當中不僅僅有親情,還有友情、師生情,甚至還有你與陌生人之間短暫而濃厚的情誼。只要你說真話,吐真情,這個主題的文章將會極具情緒感染力。
如何在作文中能夠自然而然地表達真情實感,寫真事,講真話,抒真情,不泛泛而論,不虛情假意呢?就讓我們往下看看“真摯情感”主題的“法寶”。
技法一:巧選素材,以小見大
【經(jīng)典示范】
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
后來發(fā)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過,一切都取決于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邊,她總是聽我的。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想找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愿意。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p>
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彼难垭S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拔易卟贿^去的地方,你就背著我?!蹦赣H對我說。
這樣,我們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穩(wěn)穩(wěn)的,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莫懷戚《散步》片段
【技法闡述】
記敘文寫作要做到“寄情敘事”,選材是關鍵。盡量選擇真實的素材,選擇小事,在小事件中凸顯真摯的、濃濃的情感,敘事中透出感染力的效果就更加明顯。
例如《散步》這篇文章在選材上頗有特色。作者深深懂得“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的道理,運用“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只是選取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來寫,在小事中抒發(fā)自己的感情,所表現(xiàn)的意蘊卻發(fā)人深思:一個“慈母”,一個“孝子”,一個真誠的理解,一個絕對的信任,這種良性的因果循環(huán)正反映了古樸的尊老愛幼的倫理道德之美。
技法二:細節(jié)傳情,一觸即發(fā)
【經(jīng)典示范】
我循聲站進棉田里。父親正弓著背撿著棉花,腰間系著蛇皮袋,鼓鼓囊囊的,每移動一步都顯得吃力。兩只手卻不閑著,熟練地抓住盛開的棉花隨手塞進袋里。父親看著走近的我笑著,打著招呼。黢黑的臉上深深的皺紋顫抖著;白發(fā)凌亂地貼在額前;衣服就像從水里撈上來的一樣,還結(jié)出了鹽花。
陽光下,父親的背影濺起凄慘的白光,堅硬而嶙峋——一種說不出來的酸楚涌上心頭。父親的一生都是在這片潔白的棉花中佝僂著前行的?!稽c多鐘我們才回到家。父親草草地扒了幾口飯,就又坐到了簸箕前剝起棉花。也許是太疲勞了,還沒一會兒,父親就躺在棉花上睡著了——頭枕著棉花一動不動地睡著了。他睡得是那么酣暢,睡得是那么沉靜。
他側(cè)著身子,躺在灰色的棉花殼上,頭枕著雪白的棉花。頭上銀白的頭發(fā)根根扎眼;一張臉就像皺縮的核桃溝壑縱橫;青筋暴凸的手就像枯樹枝,上面是道道血口。看著日漸蒼老的父親,我真想摸一摸他粗糙的手,撫一撫他的白發(fā),對著他的耳朵說說心里話,可是,他睡得那么沉,那么香,我又怕驚擾了他的清夢。
——章中林《棉花地里的父親》片段
【技法闡述】
白居易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闭鎿吹母星樽钊菀状騽尤耍挠枭钋榈臄⑹乱沧钊菀状騽尤恕,F(xiàn)實生活中,有時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能讓我們感動。抓住它,敘述出前因后果,描繪出它令你感動的具體細節(jié),讓自己感動了,也一定能打動別人,引起別人的共鳴,給人以思想上的啟迪和美的享受。
細節(jié)描寫是指作品中那些極富個性特點的細枝末節(jié)方面的描寫。它可以是一個細小動作,可以是一個細微的痕跡,可以是一處細小的景物。運用好細節(jié)描寫可以增強作品的真實性,深化文章的主題,達到“一瞬傳情,一目傳神”的動人藝術效果。
例如《棉花地里的父親》中最動人的細節(jié)描寫——父親艱辛的體力勞動。在講述父親撿棉花之時,作者連用了一系列動詞“弓、系、抓、塞”等,還有那“黢黑的臉上深深的皺紋顫抖著;白發(fā)凌亂地貼在額前”,甚至是結(jié)出了鹽花的衣服,都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勤勞滄桑的老人,扛起了家庭的重擔。除此之外,還有對其睡著后的極其細致的外貌描寫,讓每一個讀者為之心疼。
技法三:插敘回憶,串聯(lián)溫暖
【經(jīng)典示范】
我默默地回到家。走進門,依然是那昏暗的燈光,依然是古董女士。見我進門,她如往常一般,拖著矮小而肥胖的身軀,吃力地拿起熱水瓶,俯下身子給我倒水。一瞬間,我瞥見她的頭發(fā)已全然花白,她的脊背竟已彎曲得變形,她拿熱水瓶的手也在不停顫抖著。那一刻,她的身影竟是如此的瘦小,小到我不敢輕易觸碰。這是我從來沒有注意到的,那一刻,我終于深深地明白:她老了。
我淚如雨下,在她轉(zhuǎn)身的那一剎那,撲倒在她的懷中,就像小時候一般,將頭深深地埋下。過往的事如薄霧一般在我的腦海中掠過:她從儲錢罐中掏出全部積蓄,她在菩薩面前求我平安,她給我洗衣,還說用木棒洗得干凈……
原來,她只是一個被時代遺棄的受害者。她不求重新被這個時代接受,只是用自己最古老、最簡單的方式來關愛我、保護我。一切城市的浮華都如過眼云煙,唯有這份血濃于水的祖孫情是那么的真實。我對她的一切厭惡此刻都煙消云散,因為,即使我與她之間隔著那不可逾越的鴻溝,我們的心中也都只裝著深深的愛。
世界在變,但外婆深愛我的方式不會變,一如我愛外婆一樣深。
——楊小驄《古董女士》片段
【技法闡述】
人的徹底醒悟是需要一個契機的,也就是某個事情讓我們之前所有的思緒與情緒全部爆發(fā)。那么在親情之中,這個契機是什么呢?是所有生活相處細節(jié)在腦海中不斷地沖擊所得到的。
在回憶溫暖的親情之中,選擇細節(jié)細膩的內(nèi)容,選擇最令人深刻和獨特的記憶,利用素材組合法把這些大量有沖擊力的記憶串聯(lián)起來,像電影一樣一幕幕地進行放映,將情感推向最有沖擊力的高潮部分。而素材組合法和插敘一結(jié)合,就會使文章爆發(fā)強大的情感力量。
在《古董女士》之中,作者利用插敘回憶的部分將過往之中最令他印象深刻、最能觸動他的事件有序地組合。讓眾多的回憶一幕幕地展現(xiàn),對前面的事件進行進一步的沖擊,更能讓徹底的醒悟具有合理性,同時也讓文章得以走向更深的情感與思考。
【金題演練】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木蘭詩》中,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演繹一段千古傳奇;《背影》中,朱自清凝望父親的背影,潸然淚下,百感交集,引發(fā)多少讀者的共鳴;《散步》中,“我”選擇平坦的大路,順從了母親,委屈了孩子,讓親情的馨香灑滿一路……
是孝心無價,還是責任擔當?是報答感恩,還是真情無限……請任選一個角度,按要求作文。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定主題;②自擬題目,自定文體(詩歌除外);③字跡工整,書寫規(guī)范,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
高分示例
背影
長沙市北雅中學1711班舒恒
整個村子陷入了沉寂,地上爆竹的紅紙在雪白的地里顯得那么打眼,枯樹上停著一只烏鴉,有氣無力地呻吟著,一輪明月灑下縷縷銀光,光的帷幕輕輕地從村莊拉攏,墨梅的清香藏在風里掠過這片大地,緩緩浸香了村莊,松樹的頭有些沉重,一彎腰,灑下一片銀白,似乎向大地訴說著什么。
我背著大包小包,在雪地中舉步艱難。我皺著眉,只能加快了腳步。耳畔響起一聲呼喚,那么熟悉。我轉(zhuǎn)過身去看,一個身影艱難地行走在風雪中,我的眼睛有些模糊。他越走越近,我看清了,是爺爺。
爺爺越走越近,見到我,他開始在口袋中翻找些什么,卻又很快地掏出來。是一個布袋,鼓鼓的?!昂⒆影?,進城里,多買些好書看,也不要餓著了自己,爺爺奶奶省下的,也只有這么多……”那個布袋被一下子塞到我手里,上面似乎還保留著他手心的溫度。
我的眼睛濕潤了,聲音哽咽了,忽而就想起了他說過的“只有讀書才有出路”。
我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轉(zhuǎn)。因為我知道,這一年來,爺爺都在起早貪黑地砍柴。我有一次偶然跟著他。爺爺只拿一把鐮刀,背一個竹筐,一人穿行在樹林中。直到筐快滿了,他的臉色才輕松一些。手上被劃破的舊傷口還沒好,新傷口又在往外冒著血。后來我才知道,爺爺起早貪黑地砍柴只是為了多賣些錢,供我讀書。
我感覺眼前的爺爺從未如此高大,但又如此瘦削。被雪浸白了的頭發(fā)、干癟的嘴唇像一支利箭刺透我的心。爺爺晃了晃枯柴一樣的手指,我眼前被一層若有若無的水霧給蒙住了。兩片雪花飄落在我眼角,滾落下兩滴淚珠。
我忍住大哭的沖動說:“爺爺,您先回去吧?!睜敔旤c了點頭,轉(zhuǎn)過身去。一件寬大、不知經(jīng)過多少年歲月沖刷的大衣,將爺爺裹在里面。爺爺和手中的拐杖在寒風中顯得那么干瘦,好像風只要再多一絲,就會把他吹倒,但沒有。爺爺黑帽子上的雪片已堆積成一座小山,在雪中顯得那么打眼,似乎雪只要再多一片,就會壓垮他,但沒有。爺爺緩緩走成了一根枯柴,最后變成一個緩慢蠕動的黑點,終于隱沒在黑夜深處。而我早已分不清臉上肆意縱橫的是水還是淚了。
在艱難的求學路上,我經(jīng)歷過痛苦、磨難、悲傷、煎熬,但我從未忘記爺爺?shù)脑?,也從未忘記那夜他枯瘦孤單的背影?/p>
窗外的雪又大了,爺爺?shù)谋秤皡s更加清晰地印在我的腦海里。
【評點】
背影,值得一生去銘記。本文將所有的關注點集中在爺爺遠去的背影這一個微小的部分,以小見大。以爺爺風雪中送錢的事為主線,其中在插敘的選擇上別出心裁,選擇了爺爺為了支持自己的學業(yè)做出的事情。這個插敘的回憶看似微小,僅聚焦于砍柴的細節(jié),但作者放大了時間的長度——日日夜夜。這讓整個插敘兼具了細膩與動人。而情緒的突破口也體現(xiàn)于插敘當中的細節(jié),作者的情緒在看到爺爺手上的血口時一觸即發(fā),無數(shù)道新舊交錯的傷口更體現(xiàn)出爺爺辛苦勞動的不易,更能讓作者的感激爆發(fā)出來。
邁出這一步
長沙市怡雅中學C2114班劉湘媛
從小我就不喜歡她,她在我眼里就是一個古板又愚昧的人。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我的奶奶似乎成了我生活中最大的敵人。大概是因為整天守著的那臺老掉牙的收音機,或是那日日夜夜攢來的硬幣,抑或是那早已過時的老式皮包……
從五歲起,她的一舉一動在我眼里都愚昧至極:她打電話時的大嗓門;家長會上磕磕巴巴的普通話;還有那被她整天跳來跳去的廣播操。這些行為我都不能理解。
十歲生日的一大早,我被她拉去那擁擠的菜市場,從未接觸過的腥臭讓我原本暴躁的心情雪上加霜,更不可思議的是,她竟然失手把沾滿魚腥味的塑料包裝袋扔在我的新裙子上。我一邊埋怨她的不小心,一邊把這令人作嘔的東西拍打掉。從此,我們的交流更少了。
直到那天……
放學回到家,身心疲憊的我遠遠就望見廚房忙碌的她,我一下子癱在沙發(fā)上。她來到沙發(fā)上縫衣服,線卻怎么也穿不進針頭,我正抱怨縫衣服有多麻煩,倏地就瞟見奶奶頭上的白發(fā):一根、兩根……七根、八根……數(shù)著數(shù)著,眼眶濕潤了起來。
“咳,咳,咳”,咳喘聲把我拉回了現(xiàn)實,那一刻,不善言談又不懂表達的我很想去拍拍她的背,摟摟她瘦弱的身軀,卻怎么也邁不出那似乎灌了鉛的雙腿。就在那一刻,往事如過眼云煙浮現(xiàn)在我眼前:她替我洗衣做飯,她在我高燒不退時一直守在床邊,她替我去廟里拜菩薩、求福袋……
心底的聲音告訴我:邁出這一步!
我站起來靠近她,去撫了撫她的背,將她摟入懷中,像我兒時她摟住我那樣……
此刻,邁出這一步,即使歲月變遷,血濃于水的祖孫情不會改變。
此刻,邁出這一步,即使光陰似箭,我和奶奶心里,也都裝著沉甸甸的愛。
【評點】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作者選取的是家常小事,卻以小見大,讓讀者理解到了真正的愛是什么。對奶奶不滿時,作者只需要將奶奶的根根白發(fā)這一細節(jié)放出來,便打開了情緒的閥門。當至愛的親人日漸老去,作者心中的悔痛之情奔涌而出,流于筆端的是一份赤子之情。作者適時放入插敘,將兒時奶奶在自己看得到或看不到的小地方——洗衣做飯、高燒守床等零碎的生活片段和細節(jié)一連綴,便定格成了老人表達愛的動人畫面。這樣的插敘將愧疚以及感激之情推向更高一層,真正做到了“寄情敘事情感美”,語言含蓄委婉,意蘊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