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安
近年來,“低頭族”“伏案族”“久坐族”越來越多,患頸椎病的人不在少數(shù)。防治頸椎病,大家不妨試試以下鍛煉方法。
“米”字操是防治頸椎病常用的鍛煉方法,可以全方位地活動頸椎。但是,有些人在進行“米”字操鍛煉時,采取了錯誤的方法——快速活動頸椎,反而導致癥狀加重。比如,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快速旋轉頸椎,可導致眩暈加重,甚至暈厥。
另外,由于頸椎病的發(fā)病機理較為復雜,因此“米”字操鍛煉并非人人適宜。比如,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在頸部側屈時,會使椎間孔變小,加重神經根受壓,從而導致疼痛加重;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在頸部后伸時,可能會導致頸椎椎管狹窄,使脊髓受壓,從而發(fā)生運動障礙。所以,頸椎病患者須在專業(yè)醫(yī)師的指導下正確進行“米”字操鍛煉。
頸部出現(xiàn)疼痛、僵直、麻木等,往往與經絡不通有關,大家可以通過一些疏通經絡的方法來進行緩解。
滾揉后溪穴 后溪穴是治療頸椎疾患的常用穴位之一。握拳時,手掌小拇指側掌緣有一個微微的突起,即為后溪穴,左右手各有一個。將后溪穴緊貼桌沿,通過腕關節(jié)帶動手部,稍用力來回滾動3~5 分鐘,以起到刺激后溪穴的作用。
拍肘窩部 拍打肘窩時,手要放松,每側各拍5 分鐘左右。
輕仰頸椎(脊髓型頸椎病除外)挺胸抬頭,頸部仰起,先將下顎向前探出;然后收回下顎,微微低頭;再次抬頭挺胸重復前述動作。練習時越慢越好,每次做8~10 遍為宜。需要注意的是,頸椎病患者動作要更輕柔,量力而行。
“龍首鳳翼” “ 龍首”形容昂頭豎頸,“鳳翼”比喻雙臂像翅膀一樣開合。練習時,將雙手自然放于肩上,向左轉腰,右側肩關節(jié)帶動右臂向前轉動,左側肩關節(jié)帶動左臂向后轉動,然后兩臂平舉、兩肘拉開成“一”字。反方向動作相同。需要注意的是,練習時應量力而行、循序漸進。
擴展胸膛 雙手握拳,直臂合于胸前,再向兩側打開。整個過程手臂不要彎曲,一開一合擴展20~30 次。
預防頸椎病,除了要保持正確的姿勢,平時還應注意勞逸結合,加強全身鍛煉,保持心情舒暢。若頸椎不適癥狀加重,應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