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
【案例簡介】
2021年8月,郭先生和辛女士確立戀愛關系并同居。隨后,郭先生向辛女士給付彩禮18.8萬元,花費3萬元購買戒指,并向辛女士微信轉賬支付房屋裝修款、置辦嫁妝禮金等共計30萬元。9月,二人在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的情況下舉辦了婚禮。一周后,辛女士即前往外地工作,二人從此分居。2022年4月,辛女士提出“離婚”。郭先生認為辛女士收取彩禮和財物后未依法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遂訴至法院,要求辛女士返還彩禮18.8萬元、購買戒指費用3萬元及微信轉賬30萬元。
辛女士辯稱,不同意郭先生的訴請,理由如下:第一,二人雖未領取結婚證,但已對外以夫妻身份共同生活,且按照習俗舉辦了婚禮;第二,彩禮和戒指是郭先生自愿支付且已經履行的,無需返還;第三,微信轉賬資金已用于購買二人同居期間的相關物品,系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無需返還。
【案例判決】
法院經審理認為,辛女士收下郭先生的彩禮18.8萬元,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現(xiàn)郭先生要求辛女士予以返還,理由正當,本院予以支持。此外,郭先生主張為辛女士購買戒指,并提供了銀行卡消費記錄,但在沒有證據(jù)證明雙方對此存在特別約定的情況下,應視為郭先生對辛女士的贈與,該贈與行為合法有效,并不存在返還的問題。
郭先生在同居期間向辛女士的其他轉賬行為,在雙方均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對此存在特別約定的情況下,應視為郭先生對辛女士的贈與,該贈與行為合法有效,并不存在返還的問題。雙方為共同生活所花費的費用,亦沒有約定負擔方式,系自愿處分民事權利的行為,并不存在返還的問題。法院最終判決辛女士向郭先生返還彩禮18.8萬元。
【案例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五條規(guī)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但確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適用前款第二項、第三項的規(guī)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本案中,郭先生向辛女士支付了彩禮,但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僅短暫同居后隨即分居兩地,符合司法解釋中列舉的應當返還彩禮的情形,辛女士應向郭先生返還彩禮。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條規(guī)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本案中,郭先生為辛女士購買戒指并多次微信轉賬,上述開銷并非彩禮范疇,且雙方均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對此存在特別約定,應視為郭先生對辛女士的贈與,合法有效,不存在返還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