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增光
(山東青華園林設計有限公司,山東濰坊 261000)
鹽堿地的產生多受到不同地區(qū)含鹽量的影響,尤其是一些沿海地區(qū),土質的含鹽量要遠高于內陸地區(qū),屬于我國的重度鹽堿地。從沿海地區(qū)朝內陸發(fā)展,則土質的含鹽量逐漸下降,根據含鹽量的不同,可以分為中度鹽堿地和輕度鹽堿地。鹽堿地對農作物的影響十分嚴重,會使農作物產量降低。為此,我們一定要對土地鹽堿化問題提出一個綜合治理的措施,從而保障我國農業(yè)的發(fā)展。
由于南北方的氣候差異,導致南北方形成鹽堿地的原因各不相同?,F(xiàn)以北方為例,我國的北方多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和溫帶季風性氣候,對于這類氣候而言,他們在春季的降雨量少,日照充足,使得土壤表面的水分蒸發(fā)過快,提高了土壤內部的鹽積累,很容易導致鹽堿地的產生。而在夏秋季節(jié),又因為降雨量加大,這時雨水會稀釋土壤內部的水分,進而出現(xiàn)土質脫鹽的現(xiàn)象。
各地區(qū)土壤的材質不同,以至于土壤對于水分的要求各不相同。這一特點會間接的影響地下水中土層的溢出高度,并使得土壤中上升的高度較高。在各種的土壤性質之中,以砂性土壤上升的高度最低。如果發(fā)現(xiàn)地下水中土層上升的高度不同,就會發(fā)現(xiàn)地下水反鹽的程度不同,經過調研表明,如果水位高度越高,則反鹽的程度就越發(fā)的明顯。當遇到雨季的時候,這種反鹽的現(xiàn)象會進一步惡化,并且加重土地鹽堿的程度,進一步導致土壤惡化。
目前,農業(yè)灌水方法盡管已經有所改善,但直接漫灌的方法依然是一種農用灌水方法。不當灌水可導致地下水位的快速上升,再加上農地排灌不通暢,影響灌溉水利用率和土層表面的堆積,還導致大量的土地中含鹽量日漸增加,長此以往必然會導致土地鹽堿地情況越發(fā)的惡劣。除此之外,如果該地區(qū)長時間對農作物進行栽培也會進一步導致土地含鹽量的上升,使得土地情況進一步惡化。對此,我們應該根據土地的性質,選擇一些可以緩解上述情況的植物,避免鹽堿情況的進一步惡化。
部分地方土壤鹽堿化程度很好,但地表往往產生相當厚的鹽堿類硬殼,造成莊稼因土壤上鹽堿類殼的作用而無法發(fā)育。針對此種高度鹽堿化的土壤,一般通過物理方式刮離土壤表層十厘米左右的外殼,為防止這種土壤繼續(xù)破壞土層及附近水體,對于剝離的表層土壤實行定點處理,可通過定點深埋處理或沖洗等去鹽手段,保證土地的正常;對于那些未進行刮離的土層,我們需要二次計算含鹽量,并在得出結果以后,采取一定的措施,減少鹽的含量。
為了減少對土地的深層次破壞,需經常對土壤結構實施人為干預,亦即地形重塑。地形重建的常見步驟為規(guī)?;寥婪?、土質鹽分清洗、土壤表層水分保留等。1)規(guī)?;寥婪奘菍Σ痪邆湎嗤}堿硬殼性和同樣鹽堿了解程度的土壤通過機械化操作,把已被破壞的土質重新放入土壤底層,以降低土質中的食用鹽含量和土壤表面的大量積水;2)土壤鹽類清洗是指通過對已改造的土壤進行灌溉清洗,減輕土質破壞力度,以達到土地質量的基本重塑;3)在人為的幫助下,我們可以采取表層水分保護的方式,最大程度的避免陽光、空氣等進入土壤,而影響土壤的品質與性質,實現(xiàn)土壤性質的提升。
在糧食作物栽培上,可采用對干燥與濕潤土壤不同偏好的糧食作物交替播種的方式,以在對土地澆水的整個過程中給耕地提供鹽分稀釋時間。另外,在糧食作物輪換播種的整個過程中,為了培育土壤中各種礦物質的濃度,在各輪播種完畢時,可使土壤養(yǎng)分濃度維持在一種比較均勻的程度,防止連年栽培同一類植物造成土質中缺乏某種礦物質,不但減少了土壤的鹽漬化進程,而且均衡了土地的營養(yǎng)水平。
在鹽堿化嚴重的土層上,一般土層細密,水滲透性很強,鹽類容易在土層中積累。為了擴大土壤空隙,從而提高土壤雨水的滲入程度。1)通過向泥土內添加適量沙子或沙土,可以增加土層內孔隙,從而提高土壤結構質量,在實際操作中,為了降低土壤改造成本,還可通過草木灰擴大土壤空隙;2)對土壤進行松化,可以減少土層表面結塊,提高土層的透氣度,從而控制了土層中食用鹽含量的上漲幅度。
中國的一些地方土壤鹽堿化由于氣候和地質因素降雨量很大,又或是因為村民們在農作過程中的過量澆水,由于無法很好地迅速排出,加上長期積水所造成的大量水分揮發(fā),導致水中的很多無機鹽、礦物等物質滯留在土層表面,造成鹽堿類積累硬殼化,對土地環(huán)境污染非常重大。針對這種現(xiàn)狀,政府部門應該積極采取措施,在可能出現(xiàn)積水的土地周圍建設可以儲備水資源的儲水池,這些儲水池可以儲存水資源以外,還可以有效的避免土地長時間被雨水浸泡,導致鹽堿地情況的惡劣,與此同時,這些儲水池還可以有效的對雨水進行疏通,從而減少鹽堿地對土地的破壞。除此之外,在建設儲水池的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土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建設,盡可能的提高排鹽的效率,從而避免鹽堿地的出現(xiàn)。
栽培綠肥植株能夠減少土地表面在太陽光下和空氣中的暴露,從而增加了土地表面的鎖水能力,同時平衡了土地內部的含水率,從而避免了由于土地表面水分的不足而出現(xiàn)地表水分上滲的情況。植物在土地生長的過程中,會不斷的汲取土壤中的水分,在植物的一再吸收下,土壤中的水位必然會進一步下降,從而導致土壤中的鹽分上升。如果植物在生長的過程中出現(xiàn)枯萎的情況,則也會流入土地中形成基質,因此綠肥流入土地后,就能夠對土質的各種鹽酸類情況做出相應的改變,從而有效的實現(xiàn)土壤肥沃程度的增加。在對土壤中的植物進行栽培的過程中,也應該積極的融入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植樹造林等方法。類似的方法可以有效的緩解植物生長過程中,由于吸收大量的水分,而導致土壤中鹽分過大的問題,并且在植物生長的過程中,一些枯葉還可以落入土壤之中為其充當養(yǎng)分,為給土地源源不斷的持續(xù)輸送營養(yǎng)物質,從而增加了土地的有機質含量,對土地的污染程度自然也會大大降低。
綜上所述,土地出現(xiàn)大面積鹽堿化的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農業(yè)的發(fā)展。為了避免鹽堿地的進一步惡化,我們根據土壤的性質、地形等因素進行綜合治理,確保土壤鹽堿地問題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