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
文題亮相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我們在長輩的環(huán)繞下成長,自以為了解他們,其實每一位長輩都是一部厚書,一旦重新打開,就會讀到人生的事理,讀到傳統(tǒng)的積淀,讀到時代的印記,還可以讀出我們自己,讀出我們成長時他們的成長與成熟,讀出我們和他們之間認知上的共識或分歧……
對于我們來說,今天的重讀,是個體之間平等的心靈對話、靈魂觸摸,是通往理性認知的幽徑。請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閱歷深入思考,圍繞“重讀長輩這部書”寫一篇作文。
要求:選準立意,確定角度,自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導引
人倫關(guān)系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重讀長輩”是一種致敬,也是一種反思。長輩們閱歷豐富、成熟睿智,但難免有時代和個人的局限,年輕一代思想敏銳、趨時逐新,但也有可能對傳統(tǒng)文化認識不足?!爸刈x”會帶來思想的碰撞和觀念的繼承與超越。
材料要求中雖然沒有限定文體,但寫成記敘文無疑比議論文更打動人。而且既然是“重讀”,往往帶有生命的感悟、道理的領悟,是心靈上的一次洗禮或思想上的蛻變。這就為中間的敘事留下了大量施展空間?!皥A合式結(jié)構(gòu)”無疑最合適這種行文方式。
那么何為“圓合式結(jié)構(gòu)”?
在“圓合式結(jié)構(gòu)”中,前面寫到的事物,后面要有著落;后面寫到的事物,前面要有交代,這就是所說的“圓合式結(jié)構(gòu)”。寫作中假如忽視照應,就會造成上下文之間的脫節(jié),文章結(jié)構(gòu)會顯得支離破碎。
“圓合式結(jié)構(gòu)”一般分有以下幾種:
1.首尾照應。即開頭描寫的事物或提出的問題,在結(jié)尾處用各種方式加以深化或回答,給人以首尾圓合的印象。
2.文題照應。這種照應法往往用在標題比較含蓄、含義較深刻的文章中??梢哉f行文就是對標題的注釋、說明、點化。
3.對話照應。即是文章中典型人物語言的多次重復照應。如魯迅《祝?!分邢榱稚┑目陬^禪:“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坳里沒有食吃,會到村里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边@句話在文中多次出現(xiàn),突出了孩子之死對祥林嫂的沉重打擊。
原文在線
重讀父親
我的父親是個失敗的父親。
這十幾年來,我表面上對他畢恭畢敬,內(nèi)心卻總對他有抑制不住的輕視。可他卻渾然不知,總是不停地要我認真學習,同時不停地貶低我的努力成果?!澳阕约鹤x書刻苦,那為什么卻在高考前夕放棄?有什么資格說我!”我不屑地抗議道。可他卻不依不饒,非說初三課程難,固執(zhí)地要幫我補習。(沒有交代作者的反應,起承之間顯得突兀。)
那夜,他拿起我的物理書,視若珍寶般地輕輕放在桌上,臉上洋溢著小孩得到糖果般的喜悅,有些局促地搓搓手,緩慢地翻開了一頁,好像他翻開的不是一頁紙,是那沉重的青春和沉甸甸的知識。我忽然愛上了父親,相信僅憑我自以為是判定的他,并不是現(xiàn)在我眼前的這個人。(作者心理變化變化太突然,缺乏承接過渡。)
他小聲念著那些熟悉的公式、定理、概念,記憶的閘門被無形的力量緩緩打開。一向少言嚴肅的他,忽然打開了話閘,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對我說。
“我小時候啊,家里窮,學費全是東拼西湊借來的,但還是不夠。我夏天在地里撿豆子、上山割草喂豬,冬天就去撿柴火、去學校自己燒飯。每年開學既期待又恐懼,期待讀書,恐懼學費。那時老師總要催我,不交齊學費就沒有新書。終于讀到了高三,可那學費實在湊不齊,就放棄了……”講起那些辛酸事,他并沒有怨天尤人,只是說到輟學打工時,我感受到了他的不甘。
“所以啊,我的大學夢都寄托在你身上。其實我很自豪,我有一位不離不棄的好妻子,一個活潑可愛的兒子,一個自立自強的女兒。我真為你感到驕傲,只是,前路漫漫,你還要多加努力?!闭f罷,他難得慈愛地摸摸我的頭,離開了。
后來,我主動找母親了解了父親當年的事。原來,父親之所以生意失敗是為了幫助一位多年好友,出事后,便將責任擔在自己肩頭。聽到這里,我眼眶濕潤,這么多年的誤解、怨恨,全源于我的自以為是。當年的父親錯失良機,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如今,我要為他一一實現(xiàn)。
這是怎樣的一個男人,如此勇于擔當不逃避、不放棄?這是怎樣的一個男人,如此樂觀向上,善待他人?這個男人是我的父親,我偉大的父親。(結(jié)尾沒有照應文題,也沒有照應開頭。)
◆升格建議
本篇作文以“重讀父親”為題,選擇了自己最熟悉的長輩——父親,從大家最關(guān)心的話題——學習入手,真實自然,欲揚先抑的構(gòu)思突出了作者在作文架構(gòu)方面的用心。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對父親由“誤讀”到“重讀”的起承轉(zhuǎn)合過程稍顯突兀,首尾照應不夠,可以多加入心理描寫,適當?shù)卦黾蛹毠?jié)描寫和感情抒發(fā),使得前后照應,形成圓合結(jié)構(gòu),以達到升華主旨的目的。
化蝶之作
重讀父親
◎廖 拉
我時常想:這是一個怎樣的男人,高考前夕,放棄學業(yè),讓十年青春付諸東流?這是一個怎樣的男人,常常豪言壯語,卻總是說說而已?這個男人就是我的父親,我那失敗的父親!
這十幾年來,我表面上對他畢恭畢敬,內(nèi)心卻總對他有著抑制不住的輕視??伤麉s渾然不知,總是不停地要我認真學習,同時不停地貶低我的努力成果?!澳阕约荷倌曜x書刻苦,那為什么卻在高考前夕放棄?有什么資格說我!”我不屑地抗議道??伤麉s不依不饒,非說初三課程難,要幫我補習。
這個高考前夕臨陣脫逃的人,居然要幫我補習!我心想:“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補就補!”
那夜,他拿起我的物理書,視若珍寶般地輕輕放在桌上,臉上洋溢著小孩得到糖果般的喜悅,有些局促地搓搓手,緩慢地翻開了一頁,好像他翻開的不是一頁紙,而是那沉重的青春和沉甸甸的知識。他細細摩挲著書上的字,像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朝圣般地誦讀他心中的《圣經(jīng)》。我忽然有些惶惑了,那個僅憑我自以為是判定的父親,似乎并不是我眼前的這個人。
他小聲念著那熟悉的公式、定理、概念,仿佛記憶的閘門被無形的力量緩緩打開。一向少言嚴肅的他,突然像個沉浸在時光深處的老人,對我講起他的歷史來。
“我小時候啊,家里窮,學費全是東拼西湊借來的,但還是不夠。我夏天在地里撿豆子、上山割草喂豬,冬天撿柴火去學校自己燒飯。每年開學既期待又恐懼,期待讀書,恐懼學費。那時老師總要催我,不交齊學費就沒有新書。終于讀到了高三,可學費實在湊不齊,就放棄了……”講起那些過往,他并沒有怨天尤人,只是說到輟學打工時,我感受到了他的不甘。
我心里想,或許這個樂觀向上、永不言棄的男人才是我真正的父親。
后來,我主動找母親了解了父親當年的事。原來,父親之所以生意失敗是為了幫助一位多年好友,出事后,便將責任擔在自己肩頭。聽到這里,我眼眶濕潤,這么多年的誤解、怨恨,全源于我的自以為是。當年的父親錯失良機,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如今,我要為他一一實現(xiàn)。
重讀父親,重悟父愛。這是怎樣的一個男人,如此勇于擔當不逃避、不放棄?這是怎樣的一個男人,如此樂觀向上,善待他人?這個男人是我的父親,我偉大的父親。
【湖北咸寧市崇陽縣第一中學(B31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