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局門口有一塊空地,面積在150平方米左右。雖然地是空地,但被歷任局長們經(jīng)營得花樣百出,所以,職工們都把它叫作“局長的一畝三分地”。
這個局剛成立的那一年,張局長上任了,他立即召開了局黨組會議。張局長說:“空地已經(jīng)成了一個衛(wèi)生死角,十分影響我們局的整體形象,必須加以整改。”經(jīng)過討論研究,最后由張局長拍板,決定聘任一名空地管理員,負責這塊空地的日常清潔工作。正好張局長的表舅剛從機械廠下崗,經(jīng)張局長推薦,他的表舅成為空地的管理員,享受一般職員的工資待遇。
三年后,張局長調到了外地任職,李局長走馬上任。不久,李局長也召開了會議,李局長說:“我們局里要創(chuàng)建花園式單位,局門前的空地只是把它打掃干凈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對空地實施綠化,種上點花花草草什么的?!边@一提議得到了一致通過。李局長鄉(xiāng)下的二叔在老家是種水稻和蔬菜的好手,種點花花草草應該不成問題,局里決定聘請李局長的二叔擔任園藝師。
不到一年,李局長因為貪污受賄被撤了職,新來的胡局長說:“現(xiàn)在是市場經(jīng)濟,搞花擺設弄形象工程不行,關鍵是要拓寬局里的增收途徑,為干部職工謀點福利?!焙珠L決定,在空地上建五間營業(yè)房,承包給別人經(jīng)營,收取承包費。經(jīng)過投標,胡局長的侄子以每年一千元的承包費,獲得了五間營業(yè)房的經(jīng)營權。
兩年過去了,胡局長退休了,劉局長接了他的班。劉局長在他主持召開的局黨組會上語重心長地說:“同志們啊,物質文明要抓,精神文明更不能放松,我們局門口空地的用途,我看必須重新考慮。”最后,營業(yè)房被拆了,改設成兩個報刊亭、兩個宣傳展板以及一套健身器材。劉局長的外甥是個文學青年,曾有一首小詩發(fā)表在縣報上,畢業(yè)后一直沒有找到工作,出出板報、換換報紙還是才盡其用的。所以,劉局長推薦了自己的外甥擔此重任。
過了一年又一年,局長換了一個又一個,局門口那塊空地的用途也換了又換。
(摘自《廉政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