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長康 吳 迪
(1.上海市市政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200031,上海; 2.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200083,上?!蔚谝蛔髡?正高級工程師)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軌道交通憑著大運量、方便、準時、低碳等優(yōu)勢在城市交通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成為殘疾人和老年人首選的交通工具之一。
在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建筑設計,應堅持將乘客需求放在首位,以乘客需求為中心,乘客中的殘疾人需要軌道交通車站的出入口有輪椅坡道,上下樓梯要有無障礙電梯;乘客中的老年人上下樓梯需要自動扶梯,地面要平整、防滑;為此,應該在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建筑設計中完善無障礙設計的內容。
目前,上海市城市道路和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無障礙設施雖已基本齊全,但仍缺乏系統性設計。例如:道路人行道的盲道與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內的盲道不連通,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站臺層無障礙候車點與無障礙車廂的位置不匹配等。
所以設計人員要把城市軌道交通車站作為一個小系統來開展無障礙設計,既要考慮不同殘疾人和老年人的出行需求,也要考慮無障礙流線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還要考慮其與城市道路人行系統的無障礙設施無縫對接,以確保殘疾人和老年人的安全出行。對此,本文針對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內不同功能區(qū)域的特點,詳細梳理無障礙設計的范圍和內容,系統性總結無障礙設施設計的技術要求,以期為設計人員提供參考。
無障礙設計的概念名稱始見于1974年,是聯合國組織提出的設計新主張。無障礙設計強調在科學技術高度發(fā)展的現代社會,一切有關人類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間環(huán)境以及各類建筑設施、設備的規(guī)劃設計,都必須充分考慮具有不同程度生理傷殘缺陷者(殘疾人)和正常活動能力衰退者(老年人)群體的使用需求,配備能夠滿足這些需求的服務功能與裝置,營造一個充滿愛與關懷、切實保障人類安全、方便、舒適的現代生活環(huán)境。
無障礙設計的理想目標是“無障礙”,基于對人類行為、意識與動作反應的細致研究,致力于優(yōu)化一切為人所用的物質環(huán)境的設計,在使用操作界面上清除那些讓使用者感到困惑、困難的“障礙”,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這就是無障礙設計的基本思想。無障礙設計關注、重視殘疾人、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但它并非只是專為殘疾人、老年人群體的設計,它著力于開發(fā)人類“共用”的產品——能夠滿足所有使用者需求的產品。
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無障礙設計的范圍主要為站前廣場、地面出入口、站廳層公共區(qū)、站臺層公共區(qū)及公共廁所(無障礙廁所)。
站前廣場的無障礙設計要求為:
1) 站前廣場地面應堅固、平整、防滑、不積水;站前廣場地面坡度不應大于0.2%。
2) 站前廣場道路的人行道應設緣石坡道,緣石坡道的坡度不應大于1∶12,緣石坡道的凈寬度應大于1 200 mm,緣石坡道的坡口與車行道之間應無高差。
3) 站前廣場道路的人行道宜設盲道,盲道的寬度為300~600 mm,盲道的設置應連續(xù),應避開非機動車的停放位置;行進盲道改變方向時應采用提示盲道過渡,行進盲道的起點和終點應采用提示盲道,提示盲道的寬度應大于行進盲道。盲道應與鄰近人行道鋪面的顏色或材質形成差異。
4) 站前廣場的無障礙設施處應設無障礙標志牌。
地面出入口的無障礙設計要求為:
1) 每座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至少應設置1個的無障礙出入口,有條件的可以設置2個無障礙出入口。無障礙出入口應與無障礙電梯相連接。
2) 新建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無障礙出入口應采用臺階和輪椅坡道;改建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無障礙出入口可同時設置臺階和升降平臺。
3) 輪椅坡道的坡度不應大于1∶12,輪椅坡道的凈寬度應大于1 200 mm,輪椅坡道的長度超過9 000 mm;應設休息平臺,輪椅坡道的起點、終點和中間的休息平臺的水平長度應大于1 500 mm。
4) 所有設置無障礙樓梯和無障礙電梯的出入口,均應設置提示盲道,引導視覺障礙者進出站,并與人行道或站前廣場上的盲道相連通。
5) 無障礙電梯地面出入口平臺與廣場地面若有高差時,應設置輪椅坡道。
6) 車站出入口的室外臺階旁宜設行李坡道,坡道寬度宜為700 mm。
站廳層公共區(qū)的無障礙設計要求為:
1) 站廳層應設兩臺無障礙電梯,一臺是地面通到站廳層的;另一臺是進入收費區(qū)后,由站廳層通到站臺層的。
2) 無障礙電梯的出入口宜設提示盲道。
3) 無障礙電梯的候梯廳應在距地面高度為900 mm的地方設置呼叫按鈕、運行顯示裝置和到達音響提示裝置。
4) 無障礙電梯的轎廂門開啟的凈寬度應大于900 mm,轎廂內應在距地面高度為900 mm處三面設置扶手,并在轎廂側壁距地面高度為900 mm的地方設置帶盲文標志的橫向選層按鈕,在轎廂正面距地面高度為900 mm處設置鏡子或不銹鋼鏡面,轎廂內應設置電梯運行顯示裝置和語音報層裝置。
5) 站廳層至少應設兩臺無障礙樓梯,一臺是地面通到站廳層的;另一臺是進入收費區(qū)后,由站廳層通到站臺層的。
6) 無障礙樓梯應采用直線型樓梯或折線形樓梯,樓梯兩側應設置扶手,樓梯的踏步深度不應小于280 mm,踏步高度不應大于160 mm,采用欄桿式樓梯應設安全擋臺;樓梯上行及下行第一階臺階應設置黃黑顏色的安全警示條,安全警示條不應突出踏面;踏步起點和終點處宜設提示盲道。
7) 站廳層進出站的檢票通道處應設一處無障礙檢票通道,其通行凈寬度應大于900 mm。
8) 站廳層的服務中心應設置低位服務柜臺,低位服務柜臺的高度應為850 mm,還要留有容膝容腳空間;服務中心應配有紙筆,宜配置遠程手語服務系統。
9) 站廳層宜設置盲道,并引導至服務中心,由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幫助視覺障礙者進出站;在無障礙電梯或無障礙樓梯前設置提示盲道,并與站廳層的盲道相連接。
10) 站廳層應設無障礙標識系統,包括每個無障礙設施處應設置無障礙標志牌,以及設置帶指示方向的無障礙標志牌,并與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引導標志相協調。
站臺層公共區(qū)的無障礙設計要求為:
1) 站臺層應設無障礙電梯和無障礙樓梯,無障礙電梯和無障礙樓梯前應設盲道,并引導到每側站臺上的無障礙候車點。
2) 站臺每扇屏蔽門外應設提示盲道。提示盲道長度不應小于屏蔽門開啟后寬度,提示盲道距屏蔽門距離為0.5 m;設置時,應與站臺門外其他指示標志相協調。
3) 站臺層應配置移動坡道板,以幫助乘輪椅者進入軌道交通車廂。
4) 站臺層應設無障礙標識系統,包括每個無障礙設施處應設置無障礙標志牌,以及設置帶指示方向的無障礙標志牌,并與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引導標志相協調。
公共廁所的無障礙設計要求為:
城市軌道交通車站應設公共廁所,公共廁所宜設置在站廳層付費區(qū)內,也可設置在站臺層。公共廁所旁應設無障礙廁所,宜設第三衛(wèi)生間;或在公共廁所內設置無障礙廁位、無障礙小便器和無障礙洗手盆。
無障礙廁所的設計應符合GB 55019—2021《建筑與市政工程無障礙通用規(guī)范》中有關無障礙廁所的規(guī)定;第三衛(wèi)生間應符合CJJ 14—2016《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中有關第三衛(wèi)生間的規(guī)定。
第三衛(wèi)生間的典型配置如圖1所示,其具體設計要求如下:
圖1 第三衛(wèi)生間的典型配置
1) 第三衛(wèi)生間內應設置無障礙坐便器、無障礙洗手盆、兒童坐便器、兒童洗手盆、兒童安全座椅、多功能臺、低位掛衣鉤和緊急呼叫器。
2) 宜設置嬰兒換尿布臺、無障礙小便器、兒童小便器、人工肛門污物盆和低位烘手器。
3) 第三衛(wèi)生間的出入口應設置第三衛(wèi)生間標志,如圖2所示。
圖2 第三衛(wèi)生間標志
4) 第三衛(wèi)生間的位置宜靠近公共廁所,第三衛(wèi)生間外部宜設置盲文示意圖及感應式語音引導設施。
車站換乘的無障礙設計要求為:
1) 換乘車站的換乘通道應為無障礙通道;地面應堅固、平整、防滑、不積水;如有臺階,應設輪椅坡道或升降平臺。
2) 站臺層換乘如設樓梯,應設無障礙電梯或升降平臺。
3) 站廳層換乘如設臺階,應設輪椅坡道或升降平臺。
無障礙環(huán)境是保障殘疾人、老年人、兒童、傷病人等社會特殊群體獨立自主、安全出行、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重要條件,也是為全社會成員提供通行安全和方便使用各類公共設施的重要措施。
近年來上海市加強了城市公共交通的無障礙設計,特別是對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無障礙設計,使得殘疾人、老年人乘坐軌道交通更加方便,例如軌道交通10號線與虹橋高鐵站的無障礙設施無縫對接,極大方便了廣大乘客,受益最大的是殘疾乘客和老年乘客。
特別是今年3月1日實施的《上海市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條例》對城市公共交通的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設計人員要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和中國特色為引領,將通用無障礙設計的理念引入到軌道交通的無障礙環(huán)境設計中,以更加人性化的創(chuàng)意、更高水準的設計質量,促進無障礙環(huán)境
設計整體優(yōu)化,釋放智慧能量,營造人文環(huán)境,造福社會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