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亞,奚鑫,卞正其·揚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4 月6 日—8 日,我和公司同事參觀了2023 北京機床展。針對展會上的展品技術特點、行業(yè)發(fā)展趨勢,以及國內外的裝備差距做了以下總結和思考。
進入展館,已是人山人海。臨近開展日,現(xiàn)場多數是布置展臺的人員和拼裝調試人員,比較混亂。我主要負責折彎機的設計工作,所以我們主要的參觀對象也集中在折彎機上。和我公司一同參展的有亞威機床、金方圓機床、瑞鐵機床、揚鍛機床等。
此次亞威公司展出的是雙伺服電動數控折彎機PBG-110×4100(4 軸后擋料)+自動化機器人折彎。看機床的靜態(tài)視圖,可能是Z 軸的拖鏈槽安裝在X 軸后擋料的正后方的原因,后側護罩做了兩塊板支出來,顯得比較突兀,后側護罩是矩形鋼管焊接,結構簡單。電氣柜總閘開關安裝在機床正后方,揚力的數控折彎機開關總閘安裝在側護罩和電氣柜之前,我覺得各有優(yōu)勢,我公司機床開關不容易被撞壞,亞威的比較顯眼并粘貼警示標識。另外,亞威機床在光柵尺的C 形板處和滑塊的正后方都貼了警示標識,值得借鑒。
瑞鐵公司此次展出的是電動數控折彎機,在地腳處安裝了小護罩,遮擋了正前方的地腳;電氣柜放在了機床左側,和其他幾家不太一樣。
此次機床展品中的折邊機、彎管機、折彎機/單元、壓力機等的自動化水平無論是自動化應用的廣度和深度都有讓人耳目一新的亮點,多層模結構(彎管機)、自動換模系統(tǒng)、全自動板厚檢測系統(tǒng)、自動校正技術、自動上下料系統(tǒng)等的應用愈加成熟和廣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工業(yè)機器人與成形機床集成應用已讓“機器換人”初露端倪,解決了成形加工中的單調的高強度勞動,極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安全性,提升了加工精度。機器人不但可以實現(xiàn)與單臺成形機床配套形成加工單元(完成自動上下料),還可以由多臺成形機床和多臺機器人(如拆垛機器人、上料機器人、傳輸搬運機器人)組成柔性生產線。
自動化功能的配備已成為每一個成形機床廠家必需完成的功課,隨著國產機器人的發(fā)展為成形機床廣泛使用機器人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可能性。
本屆機床展展出的鍛造、沖壓、彎管、折邊、滾壓成形等機床,主驅動的伺服化已愈發(fā)廣泛和成熟,采用伺服主驅動的金屬成形機床的傳動效率高、工藝性好、加工精度高,而且具備節(jié)能降噪、大幅提高模具壽命和智能化控制等優(yōu)勢。另外,在鍛造和沖壓等機床上廣泛采用伺服電機—減速—增力機構的主傳動系統(tǒng)(如電機—減速—曲柄連桿,電機—減速—曲柄—肘桿,電機—減速—螺旋—肘桿等)傳動結構,可實現(xiàn)高速、小扭矩伺服電機驅動大噸位壓力機,這種揚長避短的應用已成為伺服壓力機發(fā)展的主流趨勢。
制造裝備的智能化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決策及控制功能的統(tǒng)稱,是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智能技術在裝備產品上的集成和融合。金屬成形機床在伺服主驅動、計算機及各種專業(yè)軟件、傳感器、在線測量等技術的支持下,具有視覺識別、撓度補償、角度補償、3D 仿真、人機交互、圖形化編程等功能。例如,南通麥斯鐵的自動折彎機器人工作站集成的折彎軟件包MR-BEND 和離線編程軟件包MB-ROBERT,結合視覺識別,建立機床與機器人的互聯(lián),實現(xiàn)信息互聯(lián)和智能化控制,還可以自動生成模具、折彎工步、折彎機及機器人的NC 代碼,實現(xiàn)多品種小批量產品的柔性生產,就是成形機床智能化的一個縮影。
中國機床企業(yè)受市場環(huán)境、技術壁壘影響,與德國和日本相比差距甚遠。高端機床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尤其是數控系統(tǒng)方面,中國高端機床的數控系統(tǒng)大部分還是依賴于日本、德國的企業(yè)。即便我國有一些企業(yè)在研發(fā)國產數控系統(tǒng),但在基礎材料科學、工藝、設計,以及實用性、可靠性、兼容性、穩(wěn)定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所以,國產機床的主要功能部件大部分也需要依賴于國外產品。數控系統(tǒng)差距明顯,在穩(wěn)定性、可靠性、效率等方面,國產機床的表現(xiàn)與國外相比差距也很明顯,國外機床能做到24 小時不停機,1 秒加工1 個零件,國產設備還做不到。
科學技術地發(fā)展日新月異,生產力代表著一個國家在世界領域的水平。掌握世界制造業(yè)的新動態(tài),學習新知識,緊跟現(xiàn)代技術的發(fā)展步伐,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生產效率,提高制造質量,減少時間和人力的投入,降低成本,從而不斷地推動生產力的發(fā)展。我國的裝備制造業(yè)離強國還有一定差距,但是發(fā)展勢頭猛烈,需要全行業(yè)通力協(xié)作,共同推動我國成為制造強國。
五味子是一味收澀藥,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