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以清麗、凝練的語言,描繪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達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悅之情。
一、山水相映之美
有山無水則無趣,有水無山又乏味。山水相伴相映,則神采煥然,情味盎然。作者以仰觀“高峰入云”,再俯視“清流見底”,巍峨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峰高水清,山的倒影給水鋪上異彩,水的動勢給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二、色彩搭配之美
山青水綠固然清幽雅靜,但色調(diào)單一卻使人感到冷寂。但這里石壁卻五色交輝,眾彩紛呈;又有青林翠竹,間雜其中,就如五彩錦鍛上綴以碧玉翡翠,頓成奇觀。兩岸的石壁猶如懸掛著兩幅錦幛,上有藍天作背景,下有流水襯托,景象更為絢麗動人。
三、晨昏變化之美
前面寫了四時俱備的常景,而四季之中,每天的早晚又不相同。接下來,作者從時間的角度,分“曉、夕”兩層來寫,一句一景。選擇這兩個特定時段的生物活動,為畫面增添了靈動感,傳達出蓬勃的生命氣息。
四、動靜相襯之美
一是形體的動與靜:主峰為靜,流水為動;二是光色的動與靜:青林翠竹為靜,五色交輝為動;三是聲響的動與靜:日出霧歇為靜,猿鳥亂鳴為動;夕陽落山為靜,游魚躍水為動。以上各種景物,交相作用,互為影響,構(gòu)成了一幅怡神悅性的山水畫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