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葛水平
春日午后,讀一本關(guān)于風(fēng)情的舊雜志。
一篇文章中說胡蘭成的女人懷孕了,找張愛玲去傾述,那女人講到她肚子里的孩子時,臉上有哀婉之色。
張愛玲打開箱子,取出一只金手鐲遞給那女人。愛,生活的,全都逝去了,寂寞和孤獨撲面而來。張愛玲要女人去當(dāng)了鐲子,取掉那個孩子。孩子的出現(xiàn)本就帶了一點鬼氣。
鐲子如胡蘭成的世井情調(diào),被兌現(xiàn)后即刻煙消云散。
對胡蘭成的認識依賴于一張舊照片,照片上一個耗盡陽氣的男人,嘴角輪廓還算柔和,不知為什么,也許是因為張愛玲,看他時我的嘴角略帶嘲諷。一個女人用一只金鐲子給她愛過的男人消費,這個女人容我五花八門去想,始終會想到她的胸襟。愛情本來并不復(fù)雜,來來去去不過仨字,不是“我愛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仨字兒,動搖著這個世界建立起來的愛意。
這個社會沒有一個人敢穿一襲清朝大袍走在大街上,張愛玲敢,她有那份舉手投足間的氣度。我見張愛玲的照片,她手上戴著的手鐲不像是金子的,老照片盡現(xiàn)她的雍容和嫵媚,有一段時間我老想她的氣質(zhì),那腕間戴著的該是什么材質(zhì)?她的耳環(huán)長長短短,倒是都很明朗,每一張照片都可說是經(jīng)典。
舊雜志里我看見了宋美齡,106 歲,一張素臉,兩粒翡翠耳扣,被時間的痕跡浸泡過的紙質(zhì)上看不出成色,富貴人家的陣容全在。左手腕上一圈翡翠玉鐲,右手腕上一圈翡翠玉鐲,長長的一串翡翠珠子掛在脖子上,我猜她一輩子是喜歡翡翠的。一個女人年老時臉上已經(jīng)掛不住胭脂和薄粉了,她依舊畫嘴唇涂指甲油,依舊戴環(huán)飾。一輩子,那些閃過去的明明暗暗的日子,環(huán)佩叮當(dāng)是時興的,彰顯的,是這個喧囂世界的寧靜韻致。欲望對女人的誘惑沒有權(quán)力支撐時,首飾可以代替并滿足一切,盡量讓自己生活在狀態(tài)中。
放下雜志時我想起了林徽因。沒見過一張照片上林徽因手腕上有環(huán)飾,最多時候是脖子間的那一粒小巧的雞心長項鏈,黑裙白衣,她是以書卷味與才女氣質(zhì)行走在民國。從個人化的詩人“轉(zhuǎn)型”為北京設(shè)計師,她不想掩飾自己的個性,對北京城生動的氣韻充滿了熱愛。賴以生存的現(xiàn)實世界有它混沌的一面,城市情懷也就是現(xiàn)代情懷,面對北京老城的保護,她痛心疾首地問天:有朝一日,悔之晚矣!盡管有些任性,卻恣肆得驚天動地。
這個女人,天也妒忌。
我一直無法想象她戴鐲子的樣子,那么,如果她手上戴了玉鐲呢?有人說,首飾很大程度上是圍繞人的生殖區(qū)而裝飾的。假如是,那一定是吸引,不然金教授怎么會心甘情愿為她孤獨老死。
林徽因不需要戴什么首飾,好看的人不戴什么也好看。
說真的,我更喜歡腕間有悅耳的叮當(dāng)聲。有一位朋友,手腕上常戴著沉香珠子,知道他是什么珠子協(xié)會的,珠子協(xié)會里的人都喜歡收藏什么樣的珠子呢?瑪瑙?琉璃?玉石?珍珠?金子呢?水珠、淚珠、鋼珠算不算?“淚落連珠子”,我想“淚珠子”也該算一種珠寶,因為它有情感。凡是掉淚珠子的人內(nèi)心都受到了外傷的沖擊。其實任何一種珠子的產(chǎn)生都來自一次意外的傷害。比如珍珠,當(dāng)海底一只海貝的身體被無意中嵌進一粒沙子的時候,為了抵御沙子給身體帶來的疼痛,海貝們開始分泌一種液體包裹那粒沙子,時間的最后讓它們凝結(jié)成一粒珍珠。還比如琥珀,無端地把一只在塵埃中飛行的昆蟲膠死在里面。
“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薄霸嚢雅R流抖擻看,琉璃珠子淚雙滴?!碑?dāng)年看電影《紅河谷》,它的主題曲響起,一聽到那句“我的眼睛里含著你的淚水”這一句,我便也想落淚珠子。
我有一串元青花包銀手鏈,老瓷黑褐色的斑點上有帶點錫光。我一看到它便懷想蒙古帝國控制下的漫漫絲綢之路,到達亞洲的另一端,已經(jīng)是七百年前的事情了。
青花瓷作為中國古瓷中最茁壯的一支,曾經(jīng)為17、18 世紀的歐洲人所迷戀。2009 年7 月我去新疆看到艾提尕爾清真寺,我突然明白了青花最初的發(fā)展壯大,卻是為了響應(yīng)伊斯蘭世界的審美要求。包括后來用的“蘇麻離青”,就很可能來自伊拉克那個至今仍然稱薩馬拉的地方。艾提尕爾清真寺外墻貼滿了青花瓷磚,一個叫香妃的女子葬在里面,聽當(dāng)?shù)氐娜酥v,棺槨里葬有她用過的首飾。
我的那串手鏈,一些時間里成為我著裝的一個“眼”,我穿什么樣的衣服,它在腕間都有一種與眾不同的婉約。
舊雜志包含的信息量很大,仔細閱讀似乎辦刊宗旨就是為了取悅女人。依舊是說女人的配飾,下意識地我看我胸前的三粒“蜻蜓眼”,出土的玻璃料器,也叫琉璃。琉璃被譽為中國五大名器之首(金銀、玉翠、琉璃、陶瓷、青銅),也是佛家七寶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傳,只在傳說與神怪小說里有記載,《西游記》中的沙僧就是因為打破一只琉璃盞而被貶下天庭。我用粗麻編了一條繩,那三粒琉璃就墜在我的胸口上。它沉積了歷史的華麗,早晨一起床洗漱完畢掛上它,抬眼時便看到世界到處是絢麗的快樂。
和“金”比較,我喜歡“銀”,并且一定要老。喜歡老銀的色調(diào)、質(zhì)地、做工的樣式,因為它傳達著一個時代更為豐富的民間氣息。
有女子手腕上會戴五六只很素的銀鐲,它的聲響不是脆響,是若即若離。舉起手,放下,動作里有銀的慰藉,真的很好。
手腕上的銀鐲,如早晨的樹,太陽升起來后,隱約間閃亮著銀的光,那光如喜動的蜜蜂。
那一年我去德國,在海德堡的老店里,買過一只民國特色的卡扣鐲,可以開合,有簧片扣著,兩端有銀鏈相系。與漆器手鐲同戴在一只腕上,有意想不到的特殊美感。在海德堡我還買過一只紅金手鐲,樣子是一條蛇,兩只眼睛是紅寶石,蛇頭鑲嵌綠松石,一頭一尾是紅金雕花,身子是一種麻,我說不出到底它是麻類的哪一種植物。蛇頭下有一行英文,大意是1865 年打造的,為一個女人。天光迅速流盡的冬日傍晚,它彎曲在我的手腕上,我舉著一杯紅酒,酒精在體內(nèi)涌動,情緒在流淌中高漲,它從一個歐洲女人的手腕上來到中國,它誕生的那個時代,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樣的故事?
我的女友說,它的出現(xiàn)有可能是為了紀念制作者的母親。首飾天生就是為女人設(shè)計,母親也是由愛情進化過來的名詞,終歸是和感情有關(guān)。我一直弄不懂。我甚至完全相信,這個世界正發(fā)生著比我想象還要出格的事情。
我還有一只藤包銀的手鐲,上面刻有暗八仙、壽字紋、葵花、盤長、芙蓉等紋飾,分別代表著幸福、長壽、多子、吉祥、富貴。它的空白處有一行小字,上面寫了“月下美人來”,另一空白處寫了“慶爺”,都是后刻上的。我覺得這幾句話有些蹊蹺,像是一個女人在偷情。銀上的寓意已經(jīng)明白,再寫就是多余。何況那“慶爺”兩個字,江湖味兒十足。不管它的曾經(jīng),戴著它,想象和那個“慶爺”調(diào)情的女人,只想告訴他,我是你想不到的唯一的一個例外,你已舊去,我還半新。
清代到民國時期精工模壓鏨花的鎖片、項圈之類也是我頸上配飾,如果搭民族風(fēng)的衣裳走出去,也會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老銀耳環(huán)中隆重的點翠和嵌寶耳墜我也有,一般不戴,我怕丟失。如果要戴,也要選面料柔軟、不帶蕾絲或網(wǎng)眼的衣服,以防摩擦或勾拉損壞。老首飾全是老銀匠手工一錘一鏨敲擊出來,千山萬水來到我手,無邊風(fēng)月難掩我的笨拙和興奮,當(dāng)知:手藝是長久的珍惜。
我朋友的父親年輕時是一位小銀匠,他說,在過去好的銀匠沒有三年是出不了師的。好的首飾戴在氣質(zhì)般配的女人身上會叫人眼前一亮,戴著定有惴惴不安的心跳。
舊雜志上有文章紀念屈原,詩人把屈原當(dāng)作自己的祖先。多少富貴榮華,多少功成名就,多少道德文章,多少方略宏圖,一概遠去了,可是誰的生命能夠嵌入歷史呢?那些被欲望絆著腳的享樂一定不能。屈原攜長詩登場:“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睘榱诵闹凶非蟮臇|西啊,多少次死亡也不懼憚。又或是前路無望、所求渺茫,亦不曾有片刻動搖:“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睔v史中集體的瓦解,個體的登場,一個屈原夠了。
不想那些沉重的話題了,想五月端陽就是一個女兒節(jié)日。
端陽節(jié)前,生得白里透粉的女孩兒手腕間和腳腕間拴上了五彩絲線,溫婉清麗的樣子。在黃昏蒼茫的院子里蹦蹦跳跳,時間和空間在氤氳之中被分割為兩段,小女孩在她最幸福的年齡時段里一無所知。端陽節(jié)好像是給女孩兒過的節(jié)日。各種絲線粗粗細細,袖管挽了很高,洗臉玩水都不舍得打濕了。我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個年齡怎么回憶都是一團影子,只記得腕上最早的首飾是母親給的。“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笔桥旱牧硪欢伍_始。蘇軾寫這首《浣溪沙·端陽》的第二天就是端午節(jié),他寫給他心愛的女人朝云。嶺南的舊歷五月,天氣應(yīng)該是很熱了,他的女人要用蘭花香草來沐浴,然后用彩線纏臂,以期祛病除災(zāi)。
文人是不是每一首詩歌里都要珍藏著自己的情感秘密和生命氣息?
端陽節(jié)拴五彩絲線,有的地方叫“五彩長命縷”或“五彩續(xù)命縷”?!跋党鑫褰z命可續(xù)”,“五月五日,以五色絲系臂,名長命縷?!焙笕艘卜Q“續(xù)命縷”。我小時候戴端午彩線要戴到八月十五,躲過酷夏,在一個有雨的日子我母親幫我剪下扔進河里。母親說,五彩絲線可以避邪和防止酷夏五毒近身。我還記得剪下絲線時,我和母親站在河邊,母親口里念念有詞:“叫河刮走吧,刮走近我閨女的邪門歪道?!蔽铱粗桥f了的絲線漂在水面上,一個小波浪、一個小波浪俏皮地翻滾著遠去了。
河流帶走了許多,我一直希望,守著一條河流,過世界上最美的日子,我知道我已不能,每個人都無法逃脫命運的悲劇。
說到悲劇,這本舊雜志上也寫到了杜十娘,女人一生的財富是她全部心身換得的首飾,她想戴著她的首飾離開那個淫言穢行的下流之地,去尋求清潔雅淡的風(fēng)流,她不知,世間的“風(fēng)流”原本都是露水恩情。她只能感嘆:“妾腹內(nèi)有玉,恨郎眼內(nèi)無珠。”翠羽明珰,瑤簪寶珥,祖母綠、貓兒眼,值錢嗎?要我看最值錢的是睜著眼看世間百態(tài)。我認為,女人自己買首飾某種程度可以助長女性的獨立意識和歡喜,男人送女人首飾只能說一時之間可以擴大感情的衍生空間。
有一年去棗莊,去時已是冬天。去看“李宗仁史料館”。經(jīng)營史料館的女人已經(jīng)逝了,是李宗仁最后一位太太,影星胡蝶的女兒,叫胡友松。她活著時說:“一生有著太多的迷茫,胸中有著萬千溝壑?!庇靶呛嬖V她:“記住,你只有母親,沒有父親?!彼呛腿送禋g而來的。她和李宗仁的婚姻只有兩年半。不知道她是否也一樣擁有母親蝴蝶般的花容月貌?我問那個講解員,那女孩看著我半天想不出來該如何回答。走到樓上的陽臺前她突然回轉(zhuǎn)身說:“她手上一直戴著一個綠色的塑料鐲子,因為她的首飾都捐獻給了桂林李宗仁官邸,就那個塑料鐲子,沒有人看得出它的賤來,六十多歲的她戴著,襯托得她貴氣逼人?!?/p>
說到女人手上的指環(huán),在古代,戒指是用來區(qū)別和記載宮廷女子被皇帝“御幸”狀態(tài)的標(biāo)志。女人“進御君王”時,都要經(jīng)過女史登記,女史事先向每位宮女發(fā)放金指環(huán)、銀指環(huán)各一枚。如果某一宮女左手著銀指環(huán),表示已安排將要與皇帝同歡,而右手著銀指環(huán)時,表示已與皇帝同歡完畢。如果右手著金指環(huán)時,表示正當(dāng)月事、懷孕之時,應(yīng)該暫避君王御幸,女史見了就不將其列入名字,起到“禁戒”作用。
項鏈和手鐲就不用多說了,最早則起源于原始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轉(zhuǎn)變時期所發(fā)生的搶婚。在從夫居的制度下,男子往往掠奪其他部落的婦女或在戰(zhàn)爭中俘獲的女子作為妻子。為防止被搶婦女趁戰(zhàn)亂或夜間逃走,勝利者往往用一根繩索或樹環(huán)套住女性的脖子或雙手,企圖使她們馴服。后來逐漸演變成用金屬套住脖子或手。耳環(huán)也是馴服女性的“刑具”之一。女人們啊,一路風(fēng)雨而來,因禍得寵了。生命不可以返回那初衷的欲念,出于“馴服”的器物,到后來卻點綴得女人風(fēng)情萬種。
看好萊塢大片,會發(fā)現(xiàn)好萊塢從來都是混跡著世界上最有型的帥哥,這些人的舉手投足包括他們的各種行頭通過鏡頭傳遞到世界各地,手環(huán)、耳環(huán)、項鏈,就是潮流和魅力的標(biāo)桿。再配上獨具個性的發(fā)型,一副酷勁十足的眼鏡,若隱若現(xiàn)著內(nèi)斂奢華的袖扣,抑或是標(biāo)準的六塊腹肌……這些面子功課無非是“耍帥裝酷”打造出一個型男。只是任何的修飾都不如一款有分量的手表和首飾來得畫龍點睛、切中要害。
看強尼·戴普,他可以算是手鐲的忠誠粉絲,嬉皮的、西部的、搞怪的……你可以在他手腕上看見各種稀奇古怪又個性十足的手鐲、手鏈。想想看,一個魅力十足的男人,必須是一個懂得在合適的場合借助恰當(dāng)?shù)难b飾表達自我的男人。男人的首飾對接了男人的氣質(zhì),有時候就是女人的毒藥。
雜志的封底是一張老照片,舊的月份牌上穿旗袍的女子,旁邊放著一包香煙。和中國的香煙比,我更喜歡西方的雪茄。其實雪茄之于男人,正如首飾之于女人。雖然男人表現(xiàn)魅力不在于膚淺的形式,而在于品味和生活態(tài)度??晌铱傉J為雪茄在男人身上的表現(xiàn),可以讓生性浮躁的心有收山之勢。作家里邊陳忠實抽雪茄。抽抽停停,說說話話。
對陳忠實想起來的較多。主要是因為那張臉,溝壑縱橫,似乎是灞河水的波紋深嵌到了臉上,他那張臉很適合畫油畫。想他頭頂撲打臉的塵土,一路走來,在一片金黃色的麥地前圪蹴著,嘴里一根長長的旱煙袋,溫暖、結(jié)實、安泰??伤檠┣选Q┣雅c他的《白鹿原》的關(guān)系,實在容不得我們在閱讀中太過傲慢。我和他聊天,雪茄的香氣總是在談話的背景中繚繞,很好聞,有一種促使話說下去的潛移默化功用。那種范兒,不是人人都能抽雪茄。
真正西方現(xiàn)實生活中,能代言雪茄的大佬恐怕只有一人,便是英國首相丘吉爾。歷史風(fēng)云人物,都有自己的嗜好。幾乎所有的歷史圖片中他都是抽著雪茄,因此,雪茄被認為是他的標(biāo)志性符號。
據(jù)說,丘吉爾一生中吸過的雪茄的總長度為四十六公里,吸食雪茄總重量為三千公斤,是世界上吸食雪茄吉尼斯紀錄的保持者。一個首相抽雪茄抽出了自己的牌子,為前衛(wèi)的世界帶來了豐富的人文意義。
這些都還是其次了,我最欣賞二戰(zhàn)期間丘吉爾和一個記者的對話:
記者:“莎士比亞與印度哪個更重要?”
丘吉爾:“寧可失去五十個印度,也不能失去一個莎士比亞?!?/p>
他知道:能夠征服世界,主宰世界,不是因為戰(zhàn)爭,而是因為擁有文化人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