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植物界有一個神秘而強大的“植物獵手聯(lián)盟”,這個聯(lián)盟里的成員個個身懷絕技??靵砜纯此鼈兊谋绢I(lǐng)吧!
豬籠草
豬籠草原產(chǎn)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現(xiàn)主要分布在東南亞一帶,我國廣東、廣西等地也有分布。
豬籠草的絕技是使用捕蟲籠巧妙設(shè)置殺機四伏的陷阱,讓獵物無處可逃。在豬籠草卷須的末端生出一個小葉籠,也就是捕蟲籠,籠上還有一個小蓋,通常半開著?;\蓋腹面能分泌出帶香味的蜜汁,受到香味迷惑的小蟲很容易從光滑的籠口一頭栽進籠中。一旦獵物滑落到籠底,就會被豬籠草的消化腺不斷分泌出的消化液分解,成為豬籠草的一頓美餐。
瓶子草
瓶子草是一個擅長偽裝、深藏不露的特工型獵手。
瓶子草有兩種形態(tài)的葉子:一種呈劍形,另一種呈筒狀。呈筒狀的葉子像瓶子又像喇叭,而且顏色鮮艷,布滿奇異的斑紋,像花一樣好看,也像花一樣香甜。昆蟲一旦被瓶子草的顏色、氣味迷惑,失足落進“瓶子”內(nèi)部,那可就在劫難逃了。因為“瓶子”內(nèi)部生長著大量向下的毛,毫無落腳之處,讓墜入其中的昆蟲徹底失去逃跑的機會。
有的瓶狀葉內(nèi)部能分泌消化液,用來消化、吸收獵物。有些瓶狀葉則不能分泌消化液或者消化酶含量很少,不能直接分解獵物,在這種情況下,瓶子草也會想出奇招——選擇合適的動物小伙伴做捕獵搭檔,實現(xiàn)動植物的互利共生。比如,一些寄生的蚊子幼蟲會將瓶子草捕捉到的獵物吃掉,消化后排泄出來的食物碎屑再經(jīng)由細菌分解,最終轉(zhuǎn)化為瓶子草能吸收的營養(yǎng)。
貍 藻
貍藻主要分布在熱帶和溫帶地區(qū),貍藻屬植物在我國長江以南各地區(qū)的池沼中普遍生長。
貍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葉沉入水中,花朵著生于短枝上,突出水面,有黃色、淡紫色、白色,形態(tài)可愛,像一個個舞動的小仙女。貍藻的葉片細長如絲,上面有很多小囊,這就是貍藻用來捕獵的“兵器”。捕蟲囊口有瓣膜,可以迅速開合。捕蟲囊的這種構(gòu)造讓水生小動物只能進不能出。一旦有獵物接近囊口并碰到囊口的觸毛,捕蟲囊就會打開瓣膜,將其吸入囊中。獵物最終會被囊內(nèi)分泌的消化酶分解消化。
捕蠅草
捕蠅草是一種很受人歡迎的食蟲植物,由于它奇特的外形和快速的捕食速度,也被稱為“捕鼠器”。它的葉子從中脈形成可以咬合的兩個葉片,長有短刺的葉片向外張開,形狀有點兒像貝殼。這些硬刺非常敏感,一旦有東西碰觸到它們,葉片就會立即咬合,整個過程不到一秒。當葉子快速地閉合將昆蟲夾住時,刺毛就會緊緊相扣,交互咬合,以防止昆蟲逃脫。昆蟲被咬合住后就會被捕蠅草分泌出的消化液消化。等捕蠅草“吃飽喝足”后,它的葉子又會慢慢打開。